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學問君 人氣:3.24W

5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發佈《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這份大約60萬字的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進行了排名,同時也指出了當下中國城市存在的問題,並對未來發展提出了對策。讓我們一起了解詳細的內容吧!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經濟實力深圳第一

中國城市誰最具有競爭力?發佈會上,該報告的研究團隊表示,課題組透過長期研究及實驗,按照指標最小化原則,構建了相應指數,對兩岸四地的城市進行了評分並分類排名。

比如,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方面,深圳位居榜首,2到10名分別爲香港、上海、廣州、臺北、天津、北京、蘇州、澳門和無錫。與2014年相比,十強城市名單沒有顯著變化,只有廣州超越臺北躋身第4位,北京超越蘇州躋身第7位。

從區域分佈來看,十強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港澳臺地區,中西部地區無一城市進入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從綜合增量競爭力指數來看,重慶、成都、武漢分列第5位、第8位和第9位,廣大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後發優勢比較明顯。

而從着眼於未來發展潛力的可持續競爭力角度觀察,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門、廣州、杭州、蘇州、南京、青島位列前十。

除了經濟的維度,報告還對宜居城市競爭力進行排名,珠海、廈門、舟山佔據前三甲,排名前十的還有香港、海口、深圳、三亞、溫州、蘇州和無錫。

此外,報告還排出宜商城市競爭力十強、生態城市競爭力十強、文化城市競爭力十強等。

“城市病”日益凸顯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此次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4》沒有迴避問題,對當下中國城市發展的限制性因素進行了分析說明。

比如,在排名中,除了各種競爭力的排名,這份報告還選取了交通擁堵、空氣質量、房價收入比、醫院萬人牀位數、刑事案件率5項指標構建評價體系,選取了38個主要大城市進行分析,對這些城市的`城市病情況進行測評。

根據分析結果,深圳、北京、杭州、溫州、廣州、濟南、上海、西安、佛山和石家莊爲大城市“城市病”指數排名的前十名。

啞鈴結構初步顯現

去年12月召開的指出,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必須認識、尊重和順應。

基於未來城市發展如何更加合理、宜居的考慮,該報告建議,未來中國城市體系的構建應是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數佔總人口的1/3,小城鎮佔1/3,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合在一起佔1/3,形成“啞鈴形”。

可喜的是,目前中國的城市體系正由“塔尖形”的規模結構向“啞鈴形”轉變,初步顯現出大城市和小城鎮“兩頭大”、中小城市“中間小”的“啞鈴形”型態,而且競爭力普遍較強的城市和小城鎮多分佈於城市羣之內,城市羣已經成爲中國經濟增長和規模紅利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