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幫助貧困大學生走出就業困境 需要多方努力

學問君 人氣:1.72W

近年來,經過國家和社會的多方努力,曾經困擾廣大學生、家長的貧困生入學難、在校生活難的現象已有了較大改觀。但是,隨着大學畢業生數量增多,而就業市場漸趨飽和,就業競爭日趨激烈。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559萬人,是近年來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就業工作任務更爲艱鉅。其中貧困大學畢業生羣體的就業難問題尤爲嚴峻和值得關注。

幫助貧困大學生走出就業困境 需要多方努力

據教育部一項統計,由於區域發展不平衡、貧富懸殊等原因,目前我國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總數已高達400多萬人,佔在校生總數的20%至25%,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佔在校生總數的8%至10%。其中,我國每年有近萬名貧困大學生就業出現困難。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比解決普通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更爲嚴峻和重要,因爲貧困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既關係到貧困生個人及其家庭的生計,也關係到學校與教育的使命,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與國家的未來。

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亟待研究和解決

黨的十七報告明確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貧困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和現實困難,從2006年開始,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堅持“以人爲本”,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做好貧困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各地紛紛推出貧困大學生就業特殊幫助政策和活動,各高校也出臺各種措施力保貧困生能順利就業。

對於貧困大學生上學期間的經濟困難,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以“獎、貸、助、補、減、免”爲主要內容的多種方式助學體系,僅國家獎學金助學金一項,中央財政此項支出就從2006年的20。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98億元,高校資助面超過20%。各高校、社會各界也以多種方式資助貧困生,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取得了積極可觀的成效。

幫助貧困大學生解決就業困難,是高校“扶貧工程”最爲重要的環節,也是實現整個社會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工作。在過去的五年中,國家堅持實施和完善積極的就業政策,從財稅、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五年累計666億元。但是,對於解決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困難,目前國家和社會的助學體系給予的關注和資助還不夠,總體上還比較薄弱,極少設立資助貧困大學生就業的專門機構和資金,國家各項有關貧困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尚需要創造性地加以探索和落實。

貧困大學生就業難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目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在就業方面遇到的困難,首先是求職過程中面臨的直接經濟困難。根據初步調查,由於經濟困難導致部分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問題,其主要表現爲:比較普遍的是缺乏差旅費,不能赴外地求職和參加面試;部分貧困大學生因購置不起一套求職面試的正裝,不能自信地參加面試;部分貧困大學生支付不起上網、打電話等通訊費用,導致資訊閉塞;部分最爲困難的大學生甚至沒有錢打印簡歷和求職信。貧困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直接經濟困難可謂是燃眉之急,急需有關方面研究解決。

經過調研,筆者瞭解到貧困大學生就業的困難,除了直接的經濟困難,更重要的是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的欠缺。其表現在:一是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弱勢,由於經濟困難造成很多貧困大學生不自信,就業期望值偏高,心理壓力過大;二是缺乏城市生活的經驗,社交禮儀和人際交往能力欠缺;三是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不夠,貧困生專注於書本學習,應對實際工作和問題的能力不夠;此外,貧困大學生還往往缺乏求職的面試應對能力。如何幫助貧困生消除心理陰影、化壓力爲進取的動力,培養其綜合能力成爲扶持貧困生髮展、解決就業困難最重要的任務。

貧困大學生就業困難還表現在,其自主創業資源稀少。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是一項極爲艱鉅的任務。黨的十七提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隨着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增加和就業市場的逐漸飽和,在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以創業帶動就業將成爲一種重要方式和潮流。我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逐年取得令人欣喜的進步,一些大學生創業成功也證明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可行性。但是貧困大學生在校期間往往主要用功於書本學習,沒有經費和心思參與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創業能力很少得到鍛鍊,他們的家庭更沒有條件提供創業啓動資金,極少有貧困大學生在畢業之際提出自主創業計劃。目前條件下,他們即使具有創業能力並提出創業計劃,也很難取得創業所需的社會資源和經費支援。

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難需要多方努力

總理在今年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業這項關係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貧困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涉及面廣、影響層次深,關係到教育、就業、扶貧等幾個百姓關注、社會敏感的熱點領域。必須把貧困大學生就業工作當作一個系統工程,動員政府、高校、企業和社會多方共同努力,抓住2008年《就業促進法》實施的有利時機,將現行的有關政策措施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延續和完善,切實做好貧困大學生就業工作。

筆者認爲,首先國家要進一步重視和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實施更爲積極有效的就業促進政策。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合作和資訊共享,爲貧困大學畢業生免費提供公共服務。各地要切實按照《就業促進法》及有關規定,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安排一部分,用於解決貧困大學畢業生求職過程中的直接經濟困難,爲貧困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免費的諮詢、推薦和職業技能相關培訓。要像建立貧困大學生入學時的綠色通道一樣,開闢貧困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綠色通道,在政府考錄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員工時,減免貧困大學畢業生的`報名費、體檢費等費用。

高校要根據市場需求改革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社會實踐和專業見習的力度。切實按照教育部等部門的要求,提升就業指導和服務水平,加強和改進就業服務體系,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開設職業規劃和求職面試等就業指導課程。特別是要重點關注和解決貧困畢業生羣體的就業困難,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的就業指導,適當予以求職經濟補貼,加大對貧困畢業生的社會實踐、見習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支援力度,落實國家有關補貼政策。

此外,要鼓勵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優先擇用貧困大學畢業生。引導企業加強與學校的聯繫和合作,建立起產學研合作基地和畢業生見習實習基地,爲貧困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機會。提倡企業招聘時面向應屆貧困大學畢業生,而不要過多要求應聘者具有幾年工作經驗。2007年9月一批企業和高校合作啓動的揚帆工程,以“愛助夢想起航”爲主題,爲貧困大學生提供知識技能培訓、經濟支援、實習就業機會等方面的幫助,就是非常值得鼓勵的積極嘗試。

最後,還要支援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等其他社會公益組織探索服務貧困大學生就業的嘗試。現在我國的一些公益組織已經關注和投身貧困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的解決。據悉,華民慈善基金會提出“貧困大學生就業扶助計劃”,2008年將面向全國遴選一批高等院校作爲合作伙伴,以貧困大學畢業生爲中心開展有計劃的資助和活動。社會公益組織的參與,有望爲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困難探索出一種新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