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職業測評之行爲面試法

學問君 人氣:2.79W

行爲面試法的理論基礎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一個人過去的行爲可以預測這個人將來的行爲。行爲面試法的目的也很直接,就是要對應聘者過去的行爲進行全方位的瞭解,從而預測應聘者能否適合新的崗位。統計表明,行爲面試法比傳統的面試方法,如結構化面試法(Structural Interview)在衡量應聘者的經驗和能力方面更準確。基於行爲面試法作出的招人決定準確率高達80%,遠遠高出傳統的面試方法。這也就是爲什麼現在大多數公司在招聘時或多或少地採取行爲面試法。 

職業測評之行爲面試法

    讓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典型的Behavioural-based Interview questions吧,爲了保持原汁原味,以下問題用英語給出。

    問題1. What ar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問題2. Describe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projects you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past years?

    問題3. Tell me about a situation that irritated you.

    問題4. Tell me about something you failed to accomplish in your last position.

    問題5. Who is the toughest person you found it difficult to work with? And how did you handle this situation?

    問題6. What are the major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you and your last boss?

    看到第一個問題,簡單吧?讀者朋友會不會嗤之以鼻?且慢,我敢說,沒有多少朋友能給出滿意答案的.。對強項(strengths)的回答,很多同胞都會說自己是Fast learner,hard worker等等。僅僅這樣列出幾個強項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用至少一個真實的故事對每一個強項進行佐證。譬如說自己是Fast learner,就必須舉例說在哪一年哪一個項目中要採用什麼最新的技術,自己怎樣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了這項技術,並及時完成了項目。同樣,對弱項(weaknesses),也不能僅僅說自己哪項不行,大多數同胞都會回答自己英語口語不好,但最好要接着說,自己一直在努力提高,如堅持參加一些聽力課程,改正自己的發音等。這樣的回答,用事實,也就是應聘者自己過去的行爲對答案進行了論證,從而使面試者(Interviewer)心服口服,並預測到應聘者將來被僱傭後也會堅持自己的優點和改正自己的缺點。

    對Behavioural-based Interview questions的回答,要極力做到“STAR”。S(Situation that existed),T(Task or problem to be undertaken),A(Action taken by yourself)和R(Result what happened);也就是對每一個問題,要講一個小故事,當然是自己經歷的真實的故事,包括:(1)發生的時間、地點、項目和涉及到的人員;(2)要完成的任務或遇到的問題;(3)自己採取了哪些步驟或行動;(4)得出了什麼樣的結果,取得了什麼成就。所有這四大方面內容缺一不可,必須完整。

    爲什麼說“STAR”是對付行爲面試法的利器呢?第一個原因是行爲面試法中所有的問題都是針對“STAR”來設計的;第二個原因是面試者在面試時着重記錄的也是這四個方面;在決定應聘者是否錄用的最終Debriefing中重點討論的還是這四個方面。

    一般說來,行爲面試法所問的問題大概有以下三大類:一是關於應聘者自身素質的,如上面問題1;二是關於應聘者所經歷過的,成功的(自豪的)或失敗的項目或任務,如上面問題2、問題3和問題4;三是關於應聘者和同事、上司之間關係的,如上面問題5和問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