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景點介紹>

德陽周邊旅遊景點介紹

學問君 人氣:1.18W

德陽周邊旅遊景點有哪些呢?我們不妨一起來參考下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德陽周邊旅遊景點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德陽周邊旅遊景點介紹

四川廣漢南興鎮北,古老的馬牧河蜿蜒淌過,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彎道———月亮灣,河南岸是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與之相望,此即清《嘉慶漢州志》記載的“三星伴月堆”。這裏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聞名中外的三星堆遺址。

三星堆遺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廣闊,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一處範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爲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不斷。

1929年的一個春天,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掏水溝時發現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濃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廣泛關注。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葛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其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由此拉開了對三星堆半個世紀的發掘研究歷程。

以後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續不斷地在三星堆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賾索隱。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系聯合對三星堆遺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遺址並進行了航拍。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揚四海的則是1986年7~9月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現,兩坑上千件國寶重器的轟然顯世,震驚了世界。英國《獨立報》撰文說三星堆的發現“比有名的中國兵馬俑更要非同凡響。”後不久,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親臨三星堆遺址考察並將其定性爲“古文化、古城、古國遺址”。前-長張愛萍將軍在參觀了三星堆兩坑出土文物後,更是滿懷熱情地揮筆題下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頌詞。

1989年,四川考古部門對三星堆進行解剖,證明系由人工夯築而成;1990年,發掘東城牆局部並獲確認,同時發現3000多年前的土坯磚;1992年,試掘西城牆並獲確認;1994年,發現併發掘南城牆。至此,確證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東、西、南被三面城牆包圍,北以鴨子河爲天然屏障,其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這樣大的古城在中國同時期文化中也是罕見的。

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商末周初,這把四川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同時,三星堆文化有着鮮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底罐、鳥頭形把勺爲基本組合定式,其中還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細頸項,圓平底,很像今天我國北方地區用來燙酒的陶瓷酒瓶,與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極爲相似。陶在遺址也有較多發現,頗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釐米,下部爲三隻袋狀足,中間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認爲它是用來溫酒器物,其玉石器則以祭天禮日的璧、璋爲多,尤其是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其殘長達159釐米,厚1.8釐米,寬22釐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紋飾,這麼大件精美玉器,在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僅發現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發掘中,又很少工具類的文物出土,當時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屬,那麼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在三星堆的兩個祭祀坑發掘中,還出土了共計80多枚象牙,它的來源和作用在學術界有多種觀點,有的認爲是透過貿易而來,有的認爲在遠古川內的生態環境適合大象的生存,其證物主要是在當地發現大量的半化石狀烏木,單體巨大。但無論其來源怎樣,都可以認爲它是統治者財富的象徵。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有造型各異青銅人頭像,出土時面部均有彩繪,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掛戴耳環耳飾,看來我們的先人很愛美的。除了這些青銅造像外,還有許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態各異的各種動植物造型,其中被譽爲寫實主義傑作的青銅雞、有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出土的青銅太陽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它們皆與中原文化有顯著區別,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長江上游的一個古代文明中心,從而再次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不僅如此,三星堆文物還填補了中國考古學、美學,歷史學等諸領域的重要空白。使得世界對中國古代文明需重新評價,三星堆文物中,高達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種神樹功能於一身的青銅神樹,其共分三層,有九枝,每個枝頭上立有一鳥,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鳥,而是一種代表太陽的神鳥。被譽爲銅像之王的青銅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譽、作爲“縱目”的蜀人先祖蠶叢偶像的青銅縱目面具,長達1.42米、作爲權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祕的紋飾,兩隻相向的鳥,兩背相對的魚,並在魚的頭部和鳥的頸部壓一隻箭狀物,同時有充滿神祕笑容的人頭像。器身滿飾圖案的玉邊璋以及數十件與真人頭部大小相似的青銅人頭像,俱是前所未見的,作爲集羣展現的稀世之珍,而在青銅器冶鑄方面,範鑄法和分鑄法的使用,以鉛錫銅爲主的三元合金的冶煉,表明在商周時期,三星堆古蜀國即已有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有力地駁斥了傳統史學關於中原周邊文化滯後的謬誤。

的確,古史關於古蜀歷史的記載如鳳毛麟角,楊雄《蜀王本紀》也只是蒐羅了一些關於古蜀歷史的傳說,難以勾勒出古蜀歷史的大體輪廓。對今天研究三星堆文化及巴蜀文化具有重要參照價值的《山海經》魯迅先生都視之爲“蓋古之巫書也”,因而,前人治古蜀歷,大都只能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就連年代較爲久遠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只能發出“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的喟嘆。

然而,自古以來真僞莫辨的古蜀史傳說,因三星堆而成爲信史,史載在蜀地先後稱王的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三星堆最爲繁盛的時期大抵屬魚鳧王時期,魚鳧,即俗稱的魚老鴰,三星堆遺址出土有大量的鳥及鳥形器,其喙部多有如魚鷹者,很可能就是魚鳧的象徵或其族徽。另外,三星堆除了沒有發現可識讀的文字,已建立了城市、產生了高度發達的青銅器,並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場所,這些都是早期國家產生的標誌因素,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兩坑本爲祭祀的產物,三星堆的三個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築的祭壇,三星堆盛行諸神崇拜並以太陽神崇拜爲主神崇拜,如此大量的充當商品流通媒介貨幣的海貝,象徵財富的象牙等等,都表明了在商周時期,三星堆古蜀國已具有較爲強大的綜合實力和相對穩定獨立的政治地位。一句話,古蜀國的源頭及其中心,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證。

三星堆文物魅力無限,內涵豐厚,極具吸引力和震撼力,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首次到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展出,其後相繼到法國、英國、丹麥、日本、美國等國展出,所到之處,人頭攢動,觀者如潮。因而,我們毋需懷疑,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屬世界文化遺產範疇。

儘管三星堆尚有許多未解之謎,但伴隨着三星堆文物的影響與日俱增,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漸成一門顯學,我們相信隨着對三星堆不斷的發掘研究,謎底終有揭開的一天,神祕夢幻的.三星堆古蜀國亦終將再現於世人面前,三星堆文物也必將以其無窮的魅力,閃耀出迷人的光華。

四川著名的三國古戰場,古時劍南五關之一的白馬關。白馬關地處川西平原北部邊緣,三國時稱綿竹關,隋唐時稱鹿頭關,五代時始稱白馬關,沿用至今。作爲古時蜀都的最後一道軍事屏障,自三國起到清代止,白馬關曾發生大的戰事百餘次。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公元263年,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張飛之孫張遵率蜀軍血戰魏將鄧艾壯魂於此,導致關破綿竹失,劉禪降蜀漢亡。而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發生這場戰爭佔地面積1000餘畝的倒灣八卦谷古戰場。

倒灣八卦谷最大的特點是:石奇、林幽,整個景區內古木鬱郁蒼蒼,巨石形態各異。置身其中,彷彿進入原始森林,興奮而又驚奇的心情油然而生。陽春三月,八卦谷內無名小花隨風搖曳,偶爾一兩聲布穀鳥的鳴叫,更增添了山谷的寧靜;盛夏時光,山谷內涼風習習,蛙鳴陣陣,聽山泉叮咚,一份愜意自然涌上心頭;深秋時節,鮮紅的野果高掛枝頭,金黃的樹葉翩然而下疊滿小徑和山崗;隆冬之際,看萬木銀裝素裹,孕育又一個春天。

遊倒灣不需要從哪條路開始再到哪條路結束,你隨便進倒灣就是一個起點,而走出倒灣便是終點。當然,如果您是第一次來的話,就不要貿然行走,因爲倒灣的地形複雜奇特,熟悉它的人可以隨處都是終點,不熟悉它的人就像鑽進了諸葛父子佈下的八卦陣,尋不到出路。

倒灣的地質構造可以追溯到大約兩萬年前,也就是白堊紀地質時代。當時天地洪荒,白馬關所在地還是奇異的海底世界,礫石熔岩被衝擊成無數溝壑,婉如這些岩石被海流逼到進退兩難的境地。後來大海消逝,便形成一個個屏障,成爲後來冷兵器時代的白馬關古戰場,也就成了我們今天遊覽的天然勝境——倒灣。與其說白馬關有一個倒灣,不如說是倒灣成就了白馬關。

說了這麼多,您肯定會問,倒灣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前面已經提到,這裏曾發生過一場舉足輕重、生死攸關的大戰,“危坡下距氣如虎,鹿頭忠魂白虹吐”。公元263年,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張飛之孫張遵、李恢之侄李球、黃權之子黃崇血灑鹿頭山綿竹關(白馬關),譜寫出一曲悲壯雄烈的輓歌,劉禪降,蜀漢亡。指揮這次鹿頭山綿竹關抗禦曹魏軍隊的統帥就是諸葛亮47歲時所生、17歲時娶蜀漢公主爲妻、第二年被提升爲羽林中郎將的諸葛瞻,之後他不斷升遷,直到擔任他父親諸葛亮曾做過的軍師將軍一職。公元263年,魏國徵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雍州刺史諸葛緒等分三路伐蜀。蜀大將軍姜維上表後主劉禪,請求派左、右車騎將軍督率軍隊分頭守護陽安關(今陝西陽平關)口以及陰平橋頭,深得劉禪寵幸的宦官黃皓迷信巫術,認爲敵軍不會攻來,報告之後便把這份關係蜀漢生死存亡的緊急文書壓了下來,導致朝廷羣臣都不知道。結果鄧艾攻來的時候,姜維被鄧艾擊敗,只得返回陰平(甘肅文縣)防守。於是鄧艾率一批精兵強將從無人小道0陰平關,破江油關。等到諸葛瞻到達涪縣時,前鋒已破,尚書郎黃崇痛哭流涕的苦勸諸葛瞻立即固險防守,不要讓敵人攻進來,而諸葛瞻認爲時間倉促難以抗拒敵人,於是退到綿竹,在鹿頭山綿竹關布兵防守,鄧艾攻進涪縣,派人送書信引誘諸葛瞻說:“如果你投降,我肯定向魏王-請求封你爲琅琊王。”諸葛瞻勃然大怒,一氣之下斬了鄧艾的使者,登上鹿頭山指揮蜀軍與鄧艾率領的曹魏軍隊進行決戰,綿竹關前鑼鼓鏗鏘、戰馬嘶鳴,殺聲震天。然而,諸葛瞻匆忙從後方調來的軍隊多未參加過戰鬥,沒有實戰經驗,雖然佔據有利地形,但還是在魏軍的凌厲攻勢下漸漸不敵,綿竹關上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諸葛瞻、張遵先後被魏軍砍下頭顱,蜀軍將士大部殉難,綿竹關失守。而這裏,也因蜀漢將士的不斷倒下而得名“倒灣”。

道路兩旁的紅色小珠果名叫“野檳榔”。關於這些嬌豔欲滴的野檳榔,這裏還有一個傳說:當年諸葛瞻率領的蜀漢將士在這裏抵禦曹魏軍隊,蜀漢將士大都陣亡,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山坡,染紅了這裏的一草一木。後來,在這些將士們倒下的地方,長出了叢叢帶刺的野檳榔。每年秋冬,這些野檳榔的枝頭便掛滿了串串火紅鮮豔的珠果,放眼望去,山坡上紅豔豔的一片,漫山遍野就像一片火的海洋。在這片紅色裏,依稀可見當年蜀漢將士血流成河的景象,再加上“檳榔子”的諧音就是“兵郎子”,於是,人們便說這些血紅的檳榔是諸葛瞻及蜀國死難將士們的英靈所變。

倒灣的地形複雜奇特,怪石嶙峋,溝樑交錯,石陣各異,深不可測,八卦谷形如迷宮,參天大樹俊秀清幽,渾然天成的美景讓人目不暇接,不愧爲大自然的巧奪天工之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裏應該就是馬致遠先生所描寫的意境所在吧?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一處景觀,被稱爲“鴛鴦池”,大家可以看看鴛鴦池的格局,它是由一個旱洞和一個水洞組成,這邊的旱洞和山岩背後的水洞是連在一起的,成雙成對,所以被稱爲鴛鴦池。傳說最早這裏住着一隻千年古蛙,它沒日沒夜的在洞裏彈唱,所以這隻古蛙又叫撫琴蛙。後來,洞乾涸了,這隻古蛙也就不見了。只是每每夏天到來,這裏蛙鳴依舊,就像樂師的琴聲一樣。

這個地方好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啊,它的名字叫“麓門五景”,“麓門五景”有哪五景呢?它們分別是:金猴拜壽、大象迎祥、天犬佑護、罩、通天一線。大家可以試着將我們頭頂的這些大石與我們的五景對號入座,看看你能不能找出來。其實也很簡單,你們看,這是“大象迎祥”,大象的鼻翼微翹,是不是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呢?岩石上的雙目圓睜,彷彿正要穿山而過。崖頂的天犬斜臥着注視着下面,好像真的能夠保佑我們平安幸福。山尖的金猴微微彎腰,拜壽的調皮樣惹人發笑。再看看我們的“通天一線”,大家可以去觀察比較一下,看看我們倒灣的“通天一線”跟峨眉山的“一線天”有什麼區別。從我們倒灣的“通天一線”望去,天地連成一線,天真的只有一條線那麼寬。

這裏的石頭形態各異,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都別有一番風味。請大家拍照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知道這塊空地是做什麼用的嗎?可能一些熟悉三國故事的朋友可能都已經猜到了,對了,它是專門用來放戰鼓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古時候打仗都是先擂鼓,後衝鋒。戰鼓擂得越響、越有力,就越能鼓舞士氣,這隻軍隊贏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見,古時候打仗,鼓擂得好不好在一場戰爭當中是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的。所以,這個地方就叫“擂鼓坪”。

一路走來,我們來到了忠魂峪,大家可能早就留意到了山崖邊兩個碩大的像骷髏一樣的巨石了。關於這兩個骷髏頭,民間流傳着這樣的傳說:當年血戰綿竹關,當時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蜀軍敗北已成定局,但是諸葛瞻與張遵仍舊在敵陣中英勇殺敵,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令人動容,他們力氣耗盡,身受重創,最終被擒,但是他們誓死不降,於是便被斬首,這裏便是他們被斬首的地方。於是,他們的英靈便化作兩個骷髏頭一直在這裏守望着昔日的戰場,他們死不瞑目啊。所以,老百姓把這裏叫做“千秋遺恨”。

出了“忠魂峪”,接下來我們要觀賞的是“肝膽石”。大家請看,眼前的這一上一下兩塊石頭便是“肝膽石”了。傳說當時蜀漢軍隊大敗,諸葛瞻寧死不屈,爲了表示他對蜀漢王朝的忠貞,於是剖腹露出肝膽,後來他的肝膽便化作了這兩塊石頭,纔有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肝膽石”。“忠心垂環宇,赤膽照日月。”肝膽相照,忠心可鑑,令人肅然起敬。

其實這一路走來,我們不難看到,到處都有形態奇特的石頭,除了已經命名的,還有很多是未命名的,大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你覺得它像什麼、是什麼,請大家各抒己見,說不定以後它就真的以你起的名字而命名了哦。比如說這塊石頭,有人說它像一個獅頭,也有人說它像一條鱷魚,你覺得它像什麼呢?

我們所在的倒灣它是屬於鹿頭山的範圍的。那麼這座山爲什麼叫鹿頭山呢?傳說是這樣說的:古蜀國杜宇時代的大臣張鹿頭,力勸杜宇拒絕接受秦國所贈的財寶和美女,杜宇發怒,將張鹿頭逐出朝廷。張鹿頭來此結廬而居,並在這裏開始了他的修道生涯。秦兵伐蜀時經過此山,張鹿頭與秦兵統帥張儀辯論,張儀無辭回答,派兵從張鹿頭身上踏過去。後人因感動於他的愛國精神,於是便將這裏命名爲鹿頭山。

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叫“鰲魚聽道”,就是這三塊並列的石頭,大家看它們像不像三條魚?話說當時張鹿頭在這裏修道、講道。由於他對道法特別有研究,附近的村民便都來聽他講道,於是,他也就漸漸有了一定的名氣。此事不久便傳到了南海,這三條魚被他講的道法所吸引,便從南海游過來,前來聽他講道。後來,由於地殼運動,大海乾涸了,這三條魚便化作了化石,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三塊石頭。

眼前的這一塊巨型石頭,它的崖壁平滑,是一個適合舉辦攀巖的絕佳場所,而在這塊石頭的頂部,就是“悟道臺”。據說當時的人都認爲,山越高離天越近,越能夠靠近神仙,就越能夠得道成仙,所以那時候張鹿頭經常在上面修道、悟道,由此而得名“悟道臺”。

在“悟道臺”的旁邊,有兩塊巨大的岩石,大家站遠一點看右邊的岩石,覺得它像什麼?對了,有的朋友已經看出來了,它像一個人的側臉。據說當年張鹿頭得道成仙之後不願離開這個人間仙境,就讓他的肉身留在了這裏。後來當地的人發現了這裏,於是便說這塊巨石就是他的臉化成的。乍一看兩塊巨石之間空隙狹小,大多數的人以爲裏面毫無風景,也就不進去了。然而,從兩塊大岩石中間進去,你會發現眼前豁然開朗,藍天草甸,樹竹鳥語,令人陶醉,於是便有了這“別有洞天”。

旌旗嶺。當年,無數的蜀漢將士就是在這裏搖旗吶喊,試想一下,那壯大的場面多麼動人。著名詩人藍野說:“這裏曾經烽火連天,遍插旌旗;這裏曾經哭聲震天,受傷的士兵,在旗幟下戰慄。”閉着眼迎風感受一下,您能否從風中聽到隱約傳來的衝鋒的號角聲,將士的搖旗吶喊聲,震耳欲聾的戰鼓聲,還有戰馬的長長嘶鳴?

旌旗嶺下,這塊巨石就像振翅欲飛的天鵝,呵護着它還未孵化的後代,慈愛的雙眼充滿着希望,一汪清泉從兩個巨大的卵石間流出,由此而得名“天鵝抱蛋”。

穿過這條狹窄的小徑,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株千年古藤,它的名字叫做“靈臺古藤”。詩人說它是“用玫瑰花做的箭羽,箭頭浸了十八年的女兒紅,射中靈臺,箭身就化成繞指柔的青藤,直至是靈臺的一部分。”玫瑰花、女兒紅、繞指柔的青藤,加上悠久的歷史,當然也就讓人撲朔迷離、流連忘返了。

沿着這條小徑向上,穿過一道窄門,我們便來到了“八卦石”。傳說當年諸葛瞻跟諸葛亮學會擺陣之後,在這裏擺了一個八卦迷宮陣,這裏,便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八卦。正所謂“一卦只要石頭開花,一卦只要石頭說話”。它雖未開口說話,卻在這裏見證着千百年來倒灣的歷史。大家仔細觀察,這裏像不像一個巨型的陰陽八卦?陰裂處深不可測,陽石有孔如-。從這裏俯瞰下去,倒灣的景色真的是美不勝收。因此,來過這兒的人都說,這裏是大自然的巧奪天工之作。

在早幾年,這裏還是有人居住的,那可真是世外桃源哦。由於政府部門主導開發旅遊景區,老百姓主動配合就遷出去了,路旁這些倒塌的房屋舊址就是他們以前住過的,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拍拍照。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諸葛旗”。關於“諸葛旗”的命名之說有兩種:一說它是諸葛瞻的寶劍,一說它是諸葛瞻的軍旗。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成立的,我們站在階梯下面看,像不像一把直插雲霄的寶劍?就像當年諸葛瞻的寶劍,直插敵人的心臟。爬上階梯,大家在這個平臺上看看,它就像一面迎風飄揚的軍旗。著名詩人林莽說它是:“一杆被遺忘的旗幟,千年不朽,傾斜地插在山路中”。從這面飛舞的軍旗中,您能否想到諸葛瞻挺拔的身影,在軍旗的掩映下,越發的顯得英氣逼人。

中國綿竹年畫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統一按照四川民居風格與江南水鄉風格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打造,是一處以年畫商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爲主,輔之以鄉村旅遊功能,結合新農村建設的精品型鄉村民間工藝文化旅遊景區。

李調元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藏書家,字羹堂,號雨村。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五出生於安縣寶林鄉李家灣,也就是現在的羅江縣,病逝於嘉慶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九。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調元進士及第,欽點爲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選司主事,之後還擔任過廣東鄉試副考官、考功員外郎、廣東學政。乾隆五十年(1785)遭誣罷職回到四川,歸隱於醒園。

李調元一生著述宏偉,內容涉及廣泛,代表作有《李調元詩集》、《雨村詩話》、《雨村詞話》,編輯刊印《函海》、《續函海》、《蠢翁詞》等異於前人佳作,別具一格。當年調元與其堂弟李鼎元、李驥元連中進士,同入翰林院,連同其父李化楠爲羅江留下了“一門四進士,弟兄三翰林”的佳譽。這一時期,羅江人文蔚起,競美祠垣,其成就盛譽清代四川文壇。李調元故里原名文星鎮,現更名爲調元鎮,素有“山不高而獨秀,水不深且獨清”的美譽。

【醒園正門】

經過鱗次櫛比的新樓,走過寬闊整潔的水泥街道。這條洋溢着現代化氣息卻有着百年曆史的老街便是有名的原文星鎮文星街,重建的醒園便坐落在街尾左側。門框上蒼勁有力的“文魁”匾額與兩旁雄渾的“叔侄一門四進士、弟兄兩院三翰林”楹聯彼此呼應、熠熠生輝。

對於醒園,清代翰林院庶吉士陳墉曾這樣讚美道:“羅江山水清且妍,浮空一碧通雲煙。雲龍之峯似突立,俯瞰衆壑如隨肩。芙蓉溪水環其前,清光似練函長川。羣巒倒影落明鏡,恍睹玉女高鬟懸。雨村卜居蒼翠間,登臨縱目千山連。搴惟暮招西嶺月,把酒曉挹峨眉天。”足見醒園景緻引人入勝。

【清溪草堂】

清水碧波、漣漪盪漾的池塘叫做半畝塘,顧名思義,半畝即是指這池塘的面積。

沿着半畝塘信步向前,徐徐清風彷彿傳來了不絕於耳的朗朗書聲、濃郁襲人的詩卷書香,李調元當年執書默讀、賞花觀景的清溪草堂就在您的眼前了。

“清溪溪水清,照在溪上屋。幽人正著書,燈光映修竹。”清溪草堂的燈光不知伴隨着埋首著述的李調元渡過多少春秋。清乾隆七年(1742),其父李化楠中進士選任鹹安宮教習,但是他沒有去就職而是毅然回鄉辦學於此,廣收學子、傳道授業。嘉慶《羅江縣誌》記載“遠近從其遊者近百人”,可見當年的醒園定是遊學者衆、聲名遠揚。堂下山澗溪水常流,攜山川之靈氣而入塘,水漫過堤堰,向着密林深處汩汩流淌,彷彿仍默默向我們訴說着一代才子的傳奇人生。

【箭道】

在右側,綠柳掩映間一條長約20餘米的石道靜靜的躺在那裏,您別看默默無聲,上面的每一塊石頭都有着兩百多年曆史了。當年李調元就是在這條石道上策馬揚鞭、引弓射箭,據說其箭術是非常了得,可百米中的。那麼,您猜到這條石道的名字了嗎?這就是醒園裏有名的箭道。當然您現在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小部分,當年的箭道要比這大很多。

參觀完清溪草堂,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三角路口,或許您已經看見了在庭院正中一座風流倜儻、栩栩如生的石雕像。請您猜猜這會是誰呢?其實雕像座下的名字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沒錯了,這就是“不共蝸居角蠻觸,要從螯背上蓬瀛”的少年李調元雕像。您看他手持典冊,大有“躍上天衢遊,汗墁九垓馳八極”的氣概。據說調元七歲時在庭院網捕蜻蜓,語出“蚯蚓無鱗欲成龍”,巧對老師“蜘蛛有網難羅雀”,李調元以詩文獨領西蜀-,尊爲文星,其聰明才智給後人留下一段段佳話。

【碑刻長廊】

沿着長廊,在左側可以看見一些李調元的家史記載、李氏傳略以及衆多名人志士篆刻的詩文,這裏就是如今醒園有名的碑刻長廊。這裏記載了當年衆多佳作,可謂千古絕唱。無論是從長廊裏石亭公李化楠“爲民請命牧民事、撫之不暇安忍笞”,到“抵聖旨、救災民”,“重教化、施惠政”,終積勞成疾,歿於任所;還是從李調元“願作汛鳧、不逐野雀”,“俯視江天青,仰觀江上月,年年江上人,閱盡往來客”,到“我願人到老,求天變作草,但留宿根在,嚴霜打不倒”的彌留之作,無不使人的內心得到洗滌。沿着曲徑迴廊信步徜徉,我們還看到牆壁上的《題醒園圖》、《醒園詩》、《醒園故址序》等石刻碑文,透過這些文字我們可以大致瞭解當年醒園園林盛況,清代學子王培荀在《聽雨樓隨筆》更是盛讚醒園“池臺之盛甲於西蜀”,可見在當時醒園定是聲名遠揚。

【大觀臺】

沿着碑刻長廊便來到了醒園的另一處景觀——大觀臺的入口。此刻您只須略微擡頭即可見前面磚石門楣上清晰的“滄浪”二字,爲什麼叫“滄浪”呢?屈原有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據說滄浪之名便由此而來,李調元清廉仁厚的胸懷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石門頂部“流芳青史”四個大字自然流露着後人對先賢的款款讚美和深切緬懷,兩旁“七年如雲煙,二月見青天”的楹聯說的是李化楠任平湖縣令時,上任後在短短兩個月內就修正了許多冤案錯案爲民昭雪,重教化、醇民風、興修水利,使當地人民感受到了安居樂業的甘甜之樂,被兩浙巡撫譽爲“天下第一循良”,離去之時,平湖父老“焚香跪送者數萬,哭聲震野,如失父母”,足見他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穿過滄浪的圓形拱門,順着左側的石階往前看,一塊刻有“洗墨池”三個大字的石碑佇立在汩汩流淌的山泉之間,字型瀟灑飄逸、飽含神韻。溪流兩旁綠樹掩映、清泉擊石、聲聲入耳。酷愛書法和詩詞、文墨的李調元在此清洗筆硯的場景彷彿不曾久遠。靜謐的洗墨池依然飄溢着李調元書寫鉅著《函海》和應答袁枚、姚鼐,朝鮮學者柳琴、樸齊家等友人書柬留下的墨香;淙淙溪流、習習江風如絲竹檀板之聲,似吟詠之唱和,伴着古樸端莊的清溪草堂再次映入眼簾,似在挽留遊人匆匆的腳步。

【石亭】

沿着石拱橋繼續往前,站在橋上,在右前方由四根漆紅色圓形石柱支撐的華蓋型建築就是石亭了。在石亭內東觀洗墨池,北望灅水河,南眺巍峨青山,東窺雲龍山靡,可謂吟詩作賦、賞花觀景的最佳去處。當年幼小的李調元觸景生情即興吟出“浮雲來萬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而享譽四方。醒園以園林之秀、主人之賢、藏書之巨爲世人所景仰,難怪“凡名流入蜀必至其地,至必有詩”。

【木香亭】

經過石亭從左往下穿過大觀臺的圓形拱門就到了木香亭。在亭內立有一塊標題爲“衆議稟定條規”的石碑。這就是當年雲龍山學堂所訂立的校規校紀,儘管石碑歷經百年風霜,然衆多條規仍依稀可見,其中就包括了我們現在常說的教師的招聘和學校軟硬件設施以及財務等管理細則。從前兩列文字當中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當時雲龍山學堂在開辦之初就特別強調爲人師表,重視老師的道德品質和基本素質,因此在甄選過程中對老師就提出了德才兼備的要求,這和我們現在選拔優秀老師的機制可是如出一轍的,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由來已久。

【李化楠雕像】

由此向右直行,這所簡樸別緻的房屋,就是當年李調元幼時學習的雨村書堂了。進入書堂,您可見“爲民請命牧民事”的李化楠雕像,只見他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正氣稟然、令人敬畏。雖說這樣,但是他當年教化調元卻是十分講究方法,據說調元少不更事常有調皮犯錯,其父卻極少打罵,而是循循善誘,傳以道義。

【李氏家規碑】

在廳堂裏還可以看見一塊題爲“李氏家規碑”的石碑,從這塊儲存較爲完整的石碑,可以略窺李氏祖輩的金玉良言、諄諄教誨。意思是勸誡後人不要打官司,因爲打官司不論輸贏,結果都會勞民傷財,到頭來散盡錢財即便贏了官司也難免吃些皮肉之苦,就如碑上刻着的一句“贏了貓兒輸了牛”。石碑上的李家家規一共是28條!

另外在這古色古香的廳堂裏還保留着當年流傳下來的部分文物、字畫和後期重建時整理的史料。在牆壁上刻着一首李調元所遺的《宿雲龍寺》詩:“天氣初寒不可支,雲龍深處與誰期。梅窗茗熟僧歸後,鬆磴棋殘客去時。一盞孤燈遲日上,千山落木見星稀。夜來更覺禪林靜,細讀王維一卷詩。”勾起後輩對先賢的無限懷念之情。

【後門】

醒園的後大門,在右側一帶紅牆上《李氏敦本堂存賾》較詳細的記載了李調元一家幾代的生平事蹟。字裏行間彷彿仍默默地訴說着羅江第一鄉賢、浙中名宦李化楠及一代文豪李調元、“三吳大夫未能與之先"的李鼎元和與兄齊名的李驥元“一門四進士、兄弟三翰林”名震蜀中、才譽京華的輝煌。

跨過木門,回首仰望筆力深厚的“醒園”匾額,不禁又勾起對這一方神聖的文苑的無限依戀之情。淺褐色木門與佇立在大門兩側的斑駁石鼓相映成趣,散發出馥郁的文氣,不知迎送過多少文人墨客。

眼前所看到的是灅水河,左岸山水修竹,垂柳拂水,倒影重重;右邊水草及岸,村舍炊煙,藍天白雲,讓人油然而生迴歸田園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