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心中那盞燈》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19W

以下是關於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文《心中那盞燈》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心中那盞燈》教學反思

《心中那盞燈》教學反思一

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兩個教學關鍵點來進行學習。其一是品讀父親做冰燈的動作以及父子之間的對話,體會濃濃的父愛。其二是入情入境地地朗讀課文。其中用到了多種訓練方法,如自讀批註法、角色朗讀法、情境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讀寫結合法等。

課前我先要求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課堂上展示預習的成果,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和習慣。整個課堂上,學生想表達的很多,尤其是在老師的引讀下,來重複的去讀幾個關鍵的句子時,學生的感情很飽滿,他們透過自讀自悟和課堂上的引導點撥,領悟到了文中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當課堂進行到總結感悟時,我讓學生說說自己父親是怎樣愛自己的,有孩子說出了一些具體的事例,有的孩子卻說父親不太愛自己,他大多時間在外打工,在家時一見自己犯錯了就會懲罰,根本就看不出父親有多愛自己。

中國人不愛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對於一個並無多少文化的農村男人來說,他更不善於把自己的愛表露出來。但是不能讓孩子這樣誤認爲父親不愛自己。

我想到了普通話測試材料上邦貝克的'一篇文章《爹不懂得怎樣表達愛》,就把那篇文章讀給學生聽,讓他們想一想:你的父親是不是也想文中的父親一樣把愛意埋在心底,而表現出嚴厲和冷酷呢?他是真的不關心你嗎?我讓學生認真地用心去體會父親,父親肯定把愛藏在了他的語言裏,他的行動裏,他的神態裏,他的心裏……

總的來說,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一些讓人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對文中父親爲什麼“尷尬”的理解,學生只是說父親覺得自己沒有玻璃,有點對不起兒子,我並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挖掘。現在回想起來,可以讓學生說說讓父親尷尬的客觀原因是什麼——家庭的貧困,但是貧苦的父親爲了滿足兒子一盞有亮燈籠的心願,他費神地想出用冰代替玻璃,還忍凍受累地打磨了那麼長時間,這更能表達出父親愛子之深。

《心中那盞燈》教學反思二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是對童年往事的回憶。講的是一位父親忍着寒冷爲兒子做燈籠的事,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畫的是父親在爲兒子製作冰燈的情景,課文的第二部分對應。課後設定了三道思考練習題。第一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對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父親的愛子之情。第二題是讓學生透過對課文的主要句段的讀議,感悟體會課文的思想意義。第三道題是讓學生在摘抄和讀句子的過程中,體會句子表達的感情,積累語言。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憐愛之情。

三、教學分析:

本節課我主要是將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自讀,在讀中感悟“文中最打動你的鏡頭是哪個?”,交流後提問“誰願意把讓自己感動的句段讀給大家聽?能說說你感動的理由嗎?”接着出示一幅插圖,畫的是父親在位兒子製作冰燈的情景,讓學生談感受,是什麼原因使“我”流淚了呢?最後,讓學生用動情地語言說起了自己的父親。

教學中的優點是:1、把握人物的動作刻畫:學生在第二部分內容中,自行對父親做燈過程中,所出現一些動作詞,做出記號,(分別是:託、打磨、擦、捂、扭、掖)讓學生互相交流、小組討論,揣磨這些動詞,來體會父親做冰燈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兒子的冷暖掛在心上的言行舉止中。2、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父子間的對話,從這些簡單樸素的對話中,父子間的親情躍然紙上,憐愛之情溢於言表,從而體會父子間濃濃親情。

四、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課堂容量大,節奏快。在品味父親製作冰燈的動詞時,如“捂”、“掖”等,因爲學生對有些詞理解不到位,耽誤了學習時間,導致對父親語言的賞析有點倉促,在體味父子深情方面還有待錘鍊。

2、語文教學應該成爲學生學習,使用語言的過程,成爲師生一起享受生命成長的過程,這堂課強化了“人文感悟”,卻淡化了“語文感悟”。

3、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是點睛之筆,是以贊燈來贊人,來讚美父愛。說父親做的冰燈是一盞最美的燈,不是美在外形,而是美在它所體現出來的純潔無暇的父子真情,要引導學生悉心體會,聯繫自己的實際,結合爸爸關心自己的實例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