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曆》

學問君 人氣:2.05W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曆》,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曆,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於是我用講一個關於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教學反思: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曆》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透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於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曆。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裏,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透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活動的第三環節是“乘坐火車去參觀”日曆展,由於孩子收集到的日曆只有4本,我把辦公室的日曆都用上了,可是由於日曆的種類不同,有兩組孩子使用的是檯曆,在找生日、節日時遇到了困難,此環節由於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複雜的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

值得在今後的活動中借鑑;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收集材料方面我們有時也確實遇到兩難的境地,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構圖講述活動讓孩子畫出講述重點

雖然意識到構圖講述活動孩子在講述過程中對圖的利用不是很恰當,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來孩子的表現還是不盡人意。當我發現孩子們還是在利用整幅圖的的某一小部分作爲重點進行講述的時候,我一下想起繪畫活動時我們的要求——必須把重要的部分突出,於是我停止了講述,出示一副背景圖讓孩子們觀察,然後把自己想好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圖上畫出來,當孩子們把自己想法畫出後大家的爭論就開始了,有的說怎麼跑那裏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說這麼大副圖你只是利用了一點點呀,哈哈,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了。於是我接着孩子們的話講出了圖的作用,提醒他們在今後的講述中,必須認真觀察圖片,找出重點的內容,然後以其爲背景進行講述,如果喜歡其中細小的內容可以作爲講述的某一要素進行利用,豐富講述的內容。透過對幾幅圖的觀察,孩子們基本把握瞭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圖的重點部分,如何突出圖的精華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圖在講述中的作用,相信這樣在以後的講述中他們就會更好的利用背景圖,進行精彩的講述了。

透過這個活動是我反思到:我們教育活動的前提是孩子們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掌握,幼兒的思維是直觀的,很多東西如果單純是老師在講,他們很難理解,或許在他們的心裏他們在圖中講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爲最完美的,而作爲教師的我們要透過事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該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纔會給他們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他們在以後的活動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主題活動反思《名字的故事》

本學期我們大班進入第一個主題活動《不一樣的我》,活動的開展時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於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並藉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這活動就是一個例子。星期一我們上《名字的故事》,在上這節課之前,我發短信請家長把孩子名字的由來寫在紙上再對孩子講一講。因爲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義,因此,名字背後還會蘊涵着一個個溫馨的故事。《名字的故事》這一活動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後的小故事。並且感受家庭的溫馨,體會家人對自己寄予的愛和希望,讓他們懂得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活動分爲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第二部分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及其背後的小故事,第三部分讓孩子在給自己取一個大自然的名字。在活動中第一和第三部分孩子們說的非常踊躍,氣氛非常好;但第二個環節,也是重點部分,卻不怎麼理想。只有一小半孩子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和背後的小故事,讓家長幫忙寫在紙條上也只有二三十個,因此造就這尷尬的情況。這是我這個老師工作沒做好,事先對這個活動的意思沒講清楚吧。不過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麼作業,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氣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

科學活動《下落百分百》課後反思

幼兒常常見到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卻又不知道其中的“奧祕”。科學活動《下落百分百》,透過演示、觀察、實驗等方法,引導幼兒對物體下落想象產生興趣,並對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認識。

本次活動我是以透過實驗讓幼兒瞭解物體的墜落現象,在第一環節中我出示自制的“軲轆軲轆”教具時,孩子們很感興趣。他們看到老師手上的物體落到地上,紛紛討論“老師一鬆手東西就會落到地上”“老師要把他們撿起來” ……看到孩子們有了興趣,我及時告訴他們物體下落的必然性,認識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時在活動中我說到地球把所有的東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問“那爲什麼飛機和小鳥都能在天上飛呢”,當知道它們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離開地面時,孩子們又對熱氣球產生了興趣,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熱氣球,“熱氣球是靠壓力飛起來的嗎”“熱氣球裏邊的火滅了它就會落下來”“熱氣球沒有被吸住” ……看着孩子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我便趕緊應孩子們的興趣簡要地說了說熱氣球,並讓他們課後在討論。

在最後一個環節“美麗下落路”實驗中,我先演示給幼兒看一遍。當看到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於是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孩子們認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樣下落的,仔細體驗操作的樂趣,同時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到了物體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動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由於我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桌面與地面一團糟,應事先考慮周全。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於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應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活動《快樂和不快樂

大班心理健康活動《快樂和不快樂》,活動一開始是老師帶領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師生同樂遊戲,使幼兒充分感受快樂。透過談話引發幼兒的共鳴,使幼兒理解“快樂使人精神健康,不快樂會影響人的健康,所以我們要時常保持快樂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環節中,大部分幼兒對“快樂”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發了孩子與快樂做朋友的願望。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透過玩“快樂大轉盤”的遊戲,來尋找快樂的祕訣,透過象太陽的光芒一樣展示出來。在此環節中,一開始我是想直接就採用這個遊戲的,但是由於被孩子這樣那樣的一說一帶,就跟着孩子跑了,“快樂大轉盤”也沒有被很好的利用起來。遊戲後半部分,本想採用留白的形式讓孩子在生活中繼續尋找的,但是還是忘了,此環節也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

活動的第三環節是“大抽獎”,目的是讓幼兒體驗生活中會遇到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透過對獲獎和沒有獲獎的小朋友的採訪,引導獲獎的小朋友和沒有獲獎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兒體會到原來快樂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環節中,我由於對借的班級還不是很瞭解,本來準備的五個“幸運之星”結果只產生了兩名,而且我發現我把糖果用塑料袋裝好的糖果,孩子沒有開啟,只是把另一包分給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後一個環節是集體舞《和快樂在一起》。在歡快的氛圍中,讓孩子進一步體驗自己快樂和別人也快樂的意義,再次提升活動快樂的氣氛。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自己在活動的準備中比較用心,從材料的準備、環節的設計,到兩次試教後,對活動的進一步調整。但在細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關注例如:對所借班級的瞭解還不夠,材料的準備沒有和班級實際相結合,教師語言還不夠簡練等等。

大班語言教材《七色花》課後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實現了自己的七個願望,而只有最後一片幫助別人的橙色花瓣才讓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樂。這個故事內容比較長,如果把握不好時間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學習的疲勞感。所以在活動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樣用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以分段的形式展開講述,孩子們在傾聽故事時很是投入,對故事中的細節掌握的也很好,在講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爲講述重點,讓孩子體驗七色花的神奇,學會說故事中的語句,從而爲接下來的想象講述做好鋪墊。所以活動下來孩子對於珍妮每一次飛出去是什麼顏色的花瓣及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能完整的說出來,孩子們也都認爲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是最開心,最有意義的,懂得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我又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活動氛圍十分活躍,孩子們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發現他們的願望都是圍繞自己展開的“奕銘說想要很多的玩具,允喬說想讓自己的房間變的更漂亮,思佳說想要很多漂亮的花”……雖然在孩子們說的時候我有引導孩子們多與別人分享,想想有什麼願望我們可以幫助別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圍繞自己展開。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單薄。我想這與我對孩子的引導以及啓發還不夠突出有關,在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了別人讓自己很開心時。我可以追加着問一問你有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情怎麼樣?我們可以怎麼去幫助別人。這樣在下面的環節中就不會出現都以自己爲中心展開了!

教學反思:高老鼠和矮老鼠

情境描述:

透過讓“高人走,矮人走”的熱身運動,引來“高老鼠”“矮老鼠”兩位客人,它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提問:“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是不是一樣的?爲什麼?孩子們積極舉手發言:“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地方”“矮老鼠矮,看到的是低的地方”

情景表演時,說到“高老鼠”時,幼兒能主動的“掂着腳走”,說到“矮老鼠”馬上就蹲了下來,無形之中,明白了高和矮的含義

評價分析: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生動形象和自然真實的描述,讓我們面對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視覺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現象,告訴了我們觀察要有意識的看、專注的看、變化不同角度的看。今天在開始部分我先採用了“高人走,矮人走”的熱身運動,引出故事,以便爲後面的情景遊戲做好鋪墊,這也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我有表情的講述故事的時候,孩子們都能很感興趣的仔細傾聽着,而故事後的提問,幼兒也積極參與,大膽講述,他們對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間的打招呼尤其感興趣,“你好,屋頂”“你好,地板”“你好,大門”“你好,門檻”每當講到這裏都會哈哈大笑!透過這個故事的學習,更加讓幼兒懂得看到別人要主動打招呼,培養了幼兒的禮貌意識

所思所悟:

我在課前準備了許多的圖片,利用這些圖片更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專注觀察的興趣很高。對於我提出的問題也能回答正確“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東西,矮老鼠矮看到的是矮的東西”瞭解了從不同的角度會看到的不同效果。在後面的情景遊戲中,戴着老鼠頭飾的幼兒,親身體驗了“擡頭,低頭”能看見什麼?幼兒利用周身觀察事物時,積極性很高。最後環節時,不限制幼兒從不同角度講述故事,幼兒能說出“你好,蝴蝶”“你好,小草”等等,他們的思維一致很活躍,說得也很精彩。只是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對某些詞語的講解比較簡單出淺,如“水窪”幼兒會說成“水灘”“水坑”,最好能讓他們親身實踐一下“水窪”是怎麼樣形成的以便加深印象,下次一定會深入到教學內容中的每個詞語中的理解,達到詞語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