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中班數學活動反思

學問君 人氣:3.06W

篇一

中班數學活動反思

目標:1.學習將物品按用途分類

2.根據物品的共同特徵設計標記

3.仔活動中學習,能夠有條理的對物品進行收拾和整理

準備:PPT圖片

幼兒之前要有按標記分類的知識積累、黑色水筆、白紙

過程:1.首先以聖誕節到了,幫助託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禮物爲情景展開活動,出示圖片,讓幼兒知有 哪些禮物。

2.首先讓幼兒自主分類(有的按形狀、有的按顏色、有的按質量的軟硬等等),並讓幼兒說出爲什麼這樣分。

3.以託班只有三個箱子爲由,引導幼兒按物品的用途分三類,把那個問他們爲什麼這樣分?(引導幼兒說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後,爲了讓託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認箱子裏的東西是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做標記,並在紙上畫出來。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並沒有用實物而是用的圖片,因爲出示得實物都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課程就不容易繼續下去了。採用圖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兒的興趣,又不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一節課的活動下來,總體上的還是不錯的。老師的建議是:應該多加一些傢俱類的或者幼兒部常見的物品進行分類,這樣加大了難度,拓展了幼兒的認知面,如果僅限於幼兒常見的物品的話,拓展的部分就無法顯現。

篇二

在本節課之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圖形等,本節課在小朋友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些學過的圖形進行比較、分類的能力。

經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如下思考:

這一節數學活動課是靠遊戲來完成的,它擺脫了枯燥、無味,充滿了童趣,小朋友的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本節課以圖形寶寶找朋友的遊戲爲主線,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不同點,從顏色、形狀、大小,鼓勵幼兒積極的參加圖形找朋友的遊戲,逐步深入,透過PPT的操作讓幼兒更直接的去感受,幼兒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透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

不足之處:

1、在圖形找朋友遊戲時次數玩得不多,一些孩子都沒玩到,有些失落。2、電腦上操作演示的東西可以豐富些。

作爲新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前輩們的經驗和教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己在教學中的`領悟和體會也是一筆重要的財富,需要自己平時慢慢思考,慢慢積累的。

篇三

對於認識10以內的序數,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着感性的認識。這次活動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設計了小動物出門旅遊找飛機、幼兒找飛機、小動物旅遊結束找家等環節。讓幼兒在這些環節,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透過比較,老師的引導,把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綱要》第四部分“組織與實施”第六條中明確指出: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律及發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管跟着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兒童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整個活動創設情境以遊戲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鬆、愉快地獲得粗淺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的第一環節:小動物來到飛機場找飛機,目的是讓幼兒鞏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爲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第二環節:讓幼兒按照自己手中的登機牌找位置,並讓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位置,這裏請每個幼兒都操作充分體現了人人蔘與的原則。再一次幫助幼兒鞏固對10以內序數的認識。

第三環節:《找一找》。這是活動的難點。我先是出示一棟十層高的樓房,然後讓幼兒猜猜小動物們怎麼分配樓層。最後幼兒總結出根據小動物身上的數字寶寶找自己的樓層。整個活動做到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並充分挖掘了教學具的多功能性。在活動中,我除了引領幼兒習得數學知識的方法以外、更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情感態度,既讓幼兒學到知識,又促進其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整個活動在教學的策略上倡導了以幼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解決問題以及交流等多種教育理念。幼兒始終沉浸在遊戲情境中,充分體驗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TAGS:反思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