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高中音樂鑑賞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3.2W

教師的點化爲輔在音樂欣賞課中,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是一種主導性質的導師,對學生進行點化、適當的提醒是主要的手段或者教學方式。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高中音樂鑑賞教學反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中音樂鑑賞教學反思

高中音樂鑑賞教學反思

高中音樂課改至今已歷時數年了,教學實驗也經過了完整的輪迴。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出現了一些問題。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成爲反思性實踐者,只有透過反思才能不斷更新音樂教學觀念,改善音樂教學行爲,進而提升音樂教學水準。課程要求教師要成爲反思性實踐者,只有透過反思才能不斷更新音樂教學觀念,改善音樂教學行爲,進而提升音樂教學行爲。因此,有必要進行全方位的反思。

一、以教材爲主

補充內容爲輔音樂欣賞課的實質是欣賞,它是透過有目的的選擇和安排,提升學生的音樂感覺和鑑賞能力的學科。但是隨着社會語境的變化和發展以及高中生心理的變化,學生的喜好也變得更爲廣泛和多樣,因此,僅僅依靠既有教材的內容,恐怕很難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個性”的教學理念,應該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爲主要依據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普遍心理規律和接受能力,也體現出教育教學的一種目的性和內容安排的連續性,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欣賞和教學的統一性。但是,畢竟各地區、各年齡段、學生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每個時期都有具體的需求和不同的興趣愛好,教材的制定和頒佈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爲出發點的,所以,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多樣化需要,在有限的課時內來補充教材以外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課下加強備課的針對性就變得十分必要,補充的內容一定要在調查的基礎上做出選擇。同時,在課上可以壓縮教材上的內容,將一部分可以由學生課下完成的內容拿出來,讓學生課下進行自學;而課上則有重點地對教材部分內容和補充部分的難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引導,從而既做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實現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初衷。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因素,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靈動性,充分激發師生雙方的熱情。欣賞,是一項充分發揮個人內在激情和想象力的一種內在和外在活動,我們可以透過充分的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來實現對學生個人情緒的調動,然後再使得學生的欣賞活動進一步體現教材和教師的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

二、以審美感受爲主

講解教育爲輔音樂欣賞,是一門多功能的活動,除了具有審美功能外,還具有教化在內的多種實用性功能,但是最根本的還是本身的審美功能。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最爲關注學生的審美感受,其次纔是認知、教育等。音樂欣賞課絕不能上成講解課,況且音樂欣賞的實質是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能適當點撥,最爲關鍵的還是學生的個人內心感受,教師的任何講解都無法替代學生的親身體驗。因此,一節成功的`音樂欣賞課絕不是一種講解性質的“傳授課”。教師所應該講授的大多是音樂之外的外圍知識或者資料資訊,而且在講解過程中,不應該摻雜教師個人對音樂的體會與理解,以免影響學生的體會。教師的任何導向性的言論都會使得學生的想象和感覺出現“定勢”或者“定向”的傾向,而這正是欣賞的大忌。一千個人在不同的心理背景、生活閱歷、歷史經驗以及知識儲備的狀況下欣賞同一部音樂作品,內心會產生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面對如此複雜多樣的內在想象力和審美感受問題,教師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管”,否則就會將衆多不同的感受與想象限制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框架下,而成爲一種最爲糟糕的欣賞課了。在審美感受之外,音樂欣賞也理所當然地承擔着其他的一些實用性的、附帶性質的功能,這些功能在不同的時間內、不同的具體情況下會有不同的體現程度,在教學過程中最爲主要的還是認知與教化功能。在當今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普遍存在着試圖將音樂欣賞課作爲一種多門、多種類知識的綜合體或者“大雜燴”進行教學的情況,透過音樂喚起學生在歷史、地理、科學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識的記憶。教師什麼知識都想講,學生什麼都學不深,還妨礙了對音樂主體本身的感受與鑑賞。

三、以學生的欣賞爲主

教師的點化爲輔在音樂欣賞課中,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是一種主導性質的導師,對學生進行點化、適當的提醒是主要的手段或者教學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將主動權放給學生,讓學生去進行主動的欣賞和體會,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學生的欣賞不是被動的、無選擇的,而是一種參與性、靈活性、多選擇性的,這種欣賞狀況構成了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使得音樂欣賞成爲一種靈活的二度創作性質的欣賞,是一種主觀中有客觀、客觀中有主觀的互動性的活動,而不是教師在課堂上放音樂,學生在下面低着腦袋聽的“單向活動”。音樂的進行和學生的內心活動同時進行,音樂影響到學生的內心變化,學生的內心變化也參與到音樂的進行中,從而體現出音樂的“永遠存在”和“音樂的不斷變化”的統一。教師的作用並不是不重要,讓學生完全自由的去欣賞反而會導致欣賞活動的偏差,學生的主體性並不妨礙教師主導性的發揮,也必須有教師主導性的參與,否則就是放任自流,最終的教學結果也會偏離教學目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所應該注重的僅僅是具體手段、方式問題以及對自身作用的“度”的控制,倘若講解太多固然會造成教師爲主體的情況,但若是點化、提醒或者相關知識、資訊傳達不夠,又會造成學生不知如何具體欣賞的問題,因而學生爲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途徑,也是爲了實現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啓發下能夠順利的欣賞音樂,並在長期的過程中找到鑑賞音樂的方式、途徑以加強自身的音樂修養,從而進一步啓發智慧與思維的目的。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音樂欣賞課,上述三方面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到能否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啓發學生的思維與智慧。處理好這三方面的關係,纔會使得學生和教師的作用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否則,就會在某些方面大打折扣,從而妨礙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教學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爲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爲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爲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