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2W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5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1

每週一上午的第二個活動是我們班的撕紙特色活動,在這一個特色活動中,我們會安排一個有關撕紙的手工活動,這周的撕紙特色活動是學習對稱撕紙“愛心”。在活動之前,單老師已經爲孩子們準備好了撕紙的材料,對稱摺疊好的粉紅色紙,紙上還畫好了半個愛心輪廓。當我看到這些準備好的材料時,還對她說:“我們老師是不是做的太多了,他們就撕一下而已,應該會的。”單老師說:“顧老師,你不要太高估他們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是很弱的。”我也就贊同了單老師的看法,於是開始教授孩子們什麼對稱、如何撕愛心的過程了。等到孩子們拿到撕紙材料開始自己獨立撕紙時,問題就出現了:有的孩子把愛心差點分成了兩半、有的孩子拿着紙不動嘴裏一直唸叨“我不會撕”、有的孩子只顧着撕紙沒有照着愛心輪廓來撕、有的孩子叫會撕的小朋友幫他撕……當然也有成功的孩子,但是寥寥無幾。爲什麼我認爲的一個極其簡單的對稱撕紙,在我們班實施的時候會發現這麼多的問題呢?活動結束後我開始反思。

一、動手操作的機會太少

雖然從上學期開始,我們班每週的撕紙活動都會開展,但是僅僅一週一次的撕紙活動完全不能達到孩子撕紙練習的效果。再加上孩子平時的動手機會也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在家裏,家長一來擔心孩子的危險,不讓孩子接觸剪刀這類美工工具,二來怕孩子把家裏弄得一塌糊塗,不讓孩子玩撕紙、手工等會製造出他們認爲是一些垃圾的活動。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得不到相應的練習,以至於孩子們在撕紙的時候會出現小手不靈活未能完成撕紙作品的現象。

二、幼兒手指肌肉發育不成熟

孩子的身體各部分的發育都有一定的時間段,可能小班孩子的手部肌肉發育還沒有很好的發育,特別是需要手指活動的這一精細動作,小班孩子還是有困難的。針對這個手指肌肉不發達的現象,我們老師可以多創設一些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手部精細動作的遊戲活動,比如:扣鈕釦、串珠子、塗色等。這樣孩子在這些遊戲活動中就能更好地發展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

三、個別幼兒膽子太小不敢嘗試

我班孩子的個別差異較大,動手能力差異也就很明顯。這些膽小的孩子,他們之所以不敢動手撕紙,一是可能是因爲怕撕壞作品所以遲遲不敢動手撕紙;二是可能是因爲不知道從哪個地方開始下手,如果老師給他撕開一個口子,估計他就會開始獨立進行撕紙了;三是可能在老師教授的時候沒有聽,他不知道做些什麼。針對這些現象,在今後的撕紙活動中我們老師要特別鼓勵這些膽小的孩子大膽撕紙,告訴他們撕壞了沒有關係,只要是自己撕出的作品都是非常棒的。還有教師要在幼兒操作之前,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夠看得到自己的示範,而且要用各種形式吸引孩子來看示範活動。

四、整班操作導致教師指導不及時

撕紙活動適合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因爲區域活動人少,便於老師指導。而我們整班進行撕紙活動,孩子們同時進行,當老師在指導其中一組孩子的時候,可能就有其他組的小朋友因爲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已經把操作材料給破壞了。這樣等到老師來指導的時候已經沒有材料再讓孩子重新進行撕紙活動了。針對孩子得不到及時的指導這一問題,我們暫時只能多爲孩子準備一些操作材料,萬一孩子在操作失誤的`情況下能夠有再次撕紙操作的機會。

幼兒園教學反思2

空氣是遊戲的好夥伴。它會輕輕托起一切,它會癢絲絲地親親臉龐,它會住在氣球裏、皮球裏、空盒子裏……在它的懷抱裏,風車、風箏、肥皂泡盡情嬉戲;和它在一起,風鈴叮噹叮噹,悄聲細語;一眼看見它,“大嘴怪”大口大口吞噬,鼓得肚皮圓圓……

空氣是如此有趣、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其他的事物呢?在這個主題的學習過程中,或許不僅有幼兒的成長,也有教師可以獲得的啓迪。可以由此而瞭解如何選取適合幼兒的,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內容,自主生成更適合的活動設計。

我們的班級工作是以家長工作作爲基礎的,我們覺得家長的理解、支援、配合是班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除了與家長交流教養經驗以外,更重要的是宣傳新的幼教思想、幼教概念,每週的主題活動都應該有家長的參與,如在這一週中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給氣球充氣,直接瞭解充氣的步驟、方法、注意要點,並在幼兒園有關活動時帶上氣球。家長和孩子共同裝飾兩個氣球,使孩子每天觀察氣球的變化,如氣球變瘦了嗎,爲什麼。

這樣的活動是家園合作下才能夠得以更好的開展,此項活動的開展,使幼兒獲得了樂趣。增長了知識。萌發了對空氣的祝福之意,感激之情。對我們來說,愛孩子不是說在嘴上,要掛在心裏,愛孩子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家庭狀況。愛孩子就是關懷孩子,就是尊重孩子,愛孩子就是責任,因爲有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纔會做的更好。在每個主題的課堂時間與課的生成中,我們還要有細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愛心,這顆愛心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這顆愛心撒向每一個角落的都是一樣的愛,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們的心,贏得家長朋友的心!我想,只要我們能夠有心在生活中隨處撲捉到一些與課題相關連的生成內容,那麼在我們身邊的孩子一定能夠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受到啓發,不斷的受到激發,相信我們這些愛孩子的人能夠染讓他們更健康,更茁壯地成長,明天我們將創造更燦爛的陽光!

幼兒園教學反思3

《小籬笆》是一首優美的樂曲,舒緩悠揚的三拍子音樂呈現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結束句的水滴聲又體現了歡快跳躍的不同風格,樂曲的意境與歌詞內容符合近階段孩子的生活經驗。

我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春天的美。

2、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積極參加表演唱,體驗表演唱的樂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色彩鮮豔的圖譜,結合琴聲,加上適當的體態動作,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表達。活動後的幾點反思:

1、在觀察圖譜時,可以讓幼兒踊躍回答,談談圖片上的內容,多給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回答、探索。

2、在幼兒基本會朗誦歌詞後,我便讓孩子們來跟着伴奏跟唱,小朋友的興奮狀態還未被完全激發,我應該再給孩子一點時間,如讓孩子們自由地跟着教師哼唱,從而初步熟悉旋律,給予更多的緩衝與支援,爲歌唱積累一定的經驗,到最後能夠完整的歌唱。

3、在隨音樂拍節奏時次數有些少,應讓幼兒多感受幾次,音樂的節奏可逐步加速,激發幼兒的興趣。

4、活動結束前,應讓幼兒跟着音樂邊唱邊用動作表現一下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雖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但是整個活動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學會歌曲,爲以後的培養藝術氣質積累經驗。

幼兒園教學反思4

新的學期,迎來了中三班所有新的小朋友,雖然已經開學有一週多的時間了,但有的孩子在來園和離園時,還是不免哭鬧,除此之外,部分幼兒在老師組織活動時,坐在那裏,目光呆滯。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爲完全有必要組織一次活動,和孩子們共同討論:我們爲什麼要上幼兒園呢?我們來幼兒園做什麼呢?

語言活動“我愛上幼兒園”,就是透過對兒歌的學習,能講述上幼兒園的愉快經歷,喜歡上幼兒園,並且能說出老師如何關心和照顧幼兒及願意與同伴分享上學的經驗。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直接進行了提問:小朋友,爸爸媽媽爲什麼把我們送到幼兒園呀?孩子們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就逐一的舉手來回答:馬立新說:因爲我們長大了,王浩楠說:我們上幼兒園學習本領來了。順着孩子的回答,我很自然地將活動過度到下一個環節,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幼兒園的主要活動:畫畫、唱歌、遊戲、講故事、學數學等。激發幼兒來幼兒園的願望,引出兒歌《我愛上幼兒園》,整個活動,孩子們參與的都很積極,並能和老師一起帶動作,說兒歌。

整個活動,不僅調動了幼兒來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積極性,還改變了幼兒對幼兒園的看法,使孩子們明確了上幼兒園的目的,能帶着愉快的情緒來幼兒園。

幼兒園教學反思5

我用引發對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的回憶,說說兔子爲什麼會輸。這次兔子又要向烏龜發起挑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活動中先讓幼兒猜測小兔子會怎麼跟烏龜說,然後利用課件,讓幼兒學習歌詞(對面的烏龜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雖然上次輸給了你,但是我會努力),並體驗兔子不服氣的心情;烏龜會接受挑戰嗎?會怎麼回答兔子?(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不會得第一;我再想一想,再看一看。哼!我纔不會把你放在眼裏。)先引起幼兒的猜測,再看課件,幼兒學習的興趣很高,再加上動作,體驗烏龜自信的心情。

活動中請幼兒分別扮演兔子和烏龜,做出不服輸和自信的表情和動作,幼兒積極性很高,表演得惟妙惟肖;其次,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幼兒熟悉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後面的邊唱邊表演的環節特別得順利,掀起了活動高潮。

總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動具體的場景,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行爲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參與,促進學生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