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77W

《北京的春節》是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中他用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

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1】

《北京的春節》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發着濃郁鄉土氣息的散文。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勾起讀者對年味的嚮往,對傳統節日文化習俗的留戀。

針對本課授後的教學實際,我作出如下反思:

1、 在教學過程中能貼近學生生活,注重以生爲本,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因爲在講授本節課時,我們的新年剛剛結束不久,學生對自己及家鄉狗年的習俗還記憶猶新,所以在課堂上我設計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暢談過年的感受,同學們爭先恐後、滔滔不絕地發表着自己的見解,整堂課學生們自始至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課堂氣氛比較熱烈、濃厚。這樣的設計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知識學習的興趣,透過他們彼此之間的交流還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利於培養他們善於觀察、留意生活的良好習慣。2、本課教學設計採用列圖表的形式合理流暢,能全面把握教材。學生不僅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順序,還一目瞭然的辨析出作者的寫作方法。3、注重課本和閱讀銜接的聯繫。將老舍的《北京的春節》和梁實秋的《過年》、斯妤的《除夕》作對比閱讀。讓學生體會不同區域不同的年文化、年習俗及不同階段的人物心理。4、老舍被譽爲“人民藝術家”,他的作品語言很有特色。在本節課上。我放開手引導學生卻感悟老舍淳樸、風趣、通俗的語言。達到學生積累語言的`目的。

但是,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每一節課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教學的過程中,這一節課,也有以下不足: 1、在教學中,我努力地想讓孩子們多說一點,把課堂還給他們,卻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在今後的授課中,我應該學會更好的把握教材,做到收放自如。 2、指導學生整理資料不到位,學生課前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他們還沒有學會處理資料,不知道可以去除一些關係不太緊密的內容,從一大堆資料中提煉一些有用的精華資料。因此,我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啓發學生、耐心地培養學生,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3、對於生字的教學環節,我忽略了。問題即課題,立足於教學實際的研究必將有利的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2】

《北京的春節》是老舍先生所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發着濃郁鄉土氣息的散文,文章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的一系列習俗,字裏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讀後增加見識,語言簡潔而生動,文質兼美,是學生培養語感,對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時對小學生進行思維的訓練,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平臺。怎樣在完成教學任務時,有效地運用課堂上的有效理答,利用文字材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爲學生設計多層次、有秩序、階梯式的語言訓練點,激發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紮實地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這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的一個前提條件和因素,之所以,在教學時,儘量體現和滲透教學設計的意圖,使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在教師的有效理答中構建更加準確、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體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一、自主讀文、讀中感悟

讀是培養學生語感和語言素養的最佳途徑之一,讀也是學生與文字對話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文質兼美的文章,能使學生讀來朗朗上口、成爲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範本材料,更是成爲學生語言表達借鑑的一個最佳平臺。所以,以讀爲主的教學是本課的教學主線。確實是大勢所趨,這節課中,我抓住作者按時間的順序記敘老北京過春節的表達順序,引導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有目的的讀走進北京人過春節的幾個片段,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初讀劃出有關句子,再讀體會交流,在學生與文字充分對話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重點部分。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評價,提升學生的認識,昇華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課伊始時,我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自主感悟。在這個環節中,我創設了一個力求一石激起千層靈的中心問題:“看來大家課前預習的不錯,下面我們就跟隨老舍爺爺一起去看看北京的春節。請同學們開啟書,注意這一次讀書,要認真地朗讀課文,看一看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學生透過自由讀課文、自由感知文字、自由和文字對話,在交流彙報在交合彙報中進行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最後迴歸文字——說說老北京的春節從哪天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我此時設計了兩個語言訓練點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語言訓練點1、這麼熱鬧的春節從哪天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請說一句完整的話。語言訓練點2、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臘月初幾就已經開始了,首先第一個好日子是——其次是——接着是——最後是——。

同時,對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我積極進行了有效的評價理答:1、兩個問題,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真不容易。誰再來說說?2、你的表述真有條理。3、太神了!這麼長的句子你都能說得這麼流暢、完整。誰也能向這位同學一樣說說?4、哇!在表達中,你能加進自己的語句,使句子表達得更加具體,向你學習!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先概括出敘述順序,老師提示質疑,重讀課文,鍛鍊縝密思維,然後瞭解文中詳寫與略寫的日子。既遵循了學習的規律,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在滲透本課的表達方法時,針對文字的內容特點,選擇了一個教學內容點設計了語言訓練說話句式,用積極地評價來給予學生積極的迴應,激發學生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也就是對學生回答給予及時的讚揚或者表示接受學生的觀點。使學生更願意參與問答,並在問答中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高。

二、朗讀展情,創設和諧的對話氛圍

由於本課所寫老北京過春節的一系列習俗,字裏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其中許多情景如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孩子從未見過,但老舍先生對此描述的使人如身臨其境,加之課前佈置學生從網上搜集的資料,再結合我從網絡資源中找到不少資料圖片,透過多媒體恰當的呈現在課堂之上。這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爲學生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在教學的開始,在圖片各異的課件中,我示範讀了課文中描述“臘八”一段文字,透過看和聽,將學生帶入了學習的情境,同時對老北京人怎樣過春節有了初步的印象、對文字精美的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藉此,我讓學生再次走進文字,自主讀文,感知文字,在再次與文字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感知了文字,感悟作者文字的魅力,觸發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還對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了熟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語言的“味道”,並把好的語言進行了積累。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語言的過渡,教師的及時評價,爲學生創設和諧的對話氛圍,大膽交流,在這種對話中不斷感悟,提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突破重難點,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

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同學抓住三個重點時段來品讀,從而感受到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喜慶與歡樂,體會本文表達方法的精妙之處。在教學中滲透作者的表達方法。

爲此,讓學生在熟讀文字的基礎上,透過說話訓練,進行語言積累的同時,突破教學重難點。

所以,我特意設計兩個語言訓練句式:1、你們交流的句子那些是寫燈的數量多?那些是寫燈的種類多的?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歸納、練習說一說。2、請試試看,能否用從燈的數量多和燈的種類多,用一句話完整地表達出來。

如和除夕相比,正月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們都幹什麼去了呢?請讀課文第9自然段。學生透過讀中進行交流。針對學生的交流、表達,我特意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評價理答:1、這兩個同學交流的時候,不僅恰當地用上老舍爺爺的話,還巧妙地運用了老師引語進行表達,真令人佩服!2、各種各樣的花燈,加上五彩斑斕的花炮,加上香甜美味的元宵,令人陶醉,誰能不喜歡呢?這麼熱鬧的燈會,你們想不想讀一下呢?

這樣的選點訓練,充分利用理答這一種特殊的教學對話,仔細傾聽學生的問答,透過有層次、有秩序、有針對性的“追問”、“轉問”、“提問”和“反問”等理答有效方式,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調動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昇華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慾望。此時,此處語言訓練點的設計和教師對學生有個性的評價語言的設計,更好地讓學生敞開心扉去接觸語言,去感受語言,去體味語言,使學生在沉浸於文字語言和情景的基礎上,自由述說、自由運用本課習得的語言,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幾點思考

但綜觀整課教學,也曾在以下幾點不足:

一、教學的節奏把握還應該明快一些,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還應該確切些。

二、在語言訓練點的選擇上,選擇面較窄,達不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說話句式訓練的設計,只針對多數學生,而對一些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甚至難於掌握,應該對這些學生多謝關注,設計合適、樂於讓他們進行語言表達的語言訓練句式。

總而言之,透過本課的教學,我對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以讀爲主的閱讀教學研究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同時我也認識到在教學中還需要更多細節的思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