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66W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1

《爺爺和小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樹不冷;夏天,小樹撐開綠色的小傘爲爺爺遮涼,爺爺不熱了.表現出人與樹之間的關係的密切,和諧。教學的重點是:認識生字,理解重點詞句和練習朗讀。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指導:

一、以識字寫字教學爲重點。在課文教學時,重視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識漢字,瞭解字詞的意思,並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如“爺”字的教學,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再以實物形象幫助識記字形,這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爲了突破重點,我製作了課件輔助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識字教學時,有的學生注意力開始分散,用動畫的形式識字可以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的效率。

但是寫字教學的時間,是安排在課中識字後,還是安排在專門的寫字課來指導比較好,這個問題我也不很清楚。總覺得在一堂課中,寫字的地位並不是非常的突出。

二、把備學生作爲重要的環節。在各個環節安排上,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不夠的特點,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靜有動。 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無意注意仍然佔優勢。他們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因此,在識字學習時我根據以上特點,將生字的鞏固和要認的字詞寓於摘蘋果的遊戲之中,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所學的生字。我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舉,明辨教學互動中出現的“風雨”和“陽光”,加以積極引導和鼓勵,收穫了許多真誠地感動。

三、以培養習慣爲重要任務。低年級課堂教學,我一直在努力營造一種活潑生動,動中有序的學習氛圍,但是,如果常規紀律沒抓好,生動會是一句空話。所以對於一年級學生,抓好課堂常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低年級的養成教育需要老師各方面都要“細”。因此我在一些細小處適時抓住孩子心裏加以鼓勵,如學生在出示小樹說話時我要求孩子們說完整的話,有孩子說的好時表揚他說“你的知識真豐富”。初讀課文時鼓勵孩子拿起筆邊讀邊畫出生字加強記憶。只有教師事無鉅細,處處爲人師表,才能培養出事無鉅細的接班人。

透過這節課,我真正瞭解到了學生纔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思、多總結,讓自己課堂更加愉快。

小學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2

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這是一篇情意濃濃的課文,讓小朋友在積累語言之餘,將稚嫩純潔的雙眼投向周圍的小環境,從小關注環境,愛護環境。課文短小簡單,其中兩個比喻句“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給爺爺撐開綠色的小傘”,富有童趣,充滿詩意,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切入點。

【章國麗的修改】

認字教學時,注意讀準“穿、傘、暖、冷”的字音。要認識的10個生字多爲單音節詞,適宜隨課文分散認字。從字形上看形聲字居多,本課要隨生字認識“父、刂、冫、人、灬”5個偏旁。根據生字的特點,也可從偏旁入手,相對集中認字。如,先複習“、日、糹、”4個偏旁,再認本課5個新偏旁,並適當說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後讓學生到生字表裏找找9個偏旁分別藏在什麼字裏,藉助拼音,看看課文,想想怎樣記住它。在學生議論中會發現有的用熟字換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樣子(傘)就可以記住字形。

【章國麗的反思】

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麼?”“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爲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楊麗英的修改】

環保教育:

1、同學們,爺爺這麼愛護小樹,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也要愛護小樹)小朋友你們再看看我們的校園怎麼樣?(很美麗)那你們又應該怎樣做呢?

2、小結。剛纔,小朋友個個都說得很好,相信你們以後也會做得很棒,那麼我們的校園會更美,更綠。你們就很自豪地對別人說:我們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齊讀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讀)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小朋友都明白了要愛護小樹,愛護花草,愛護大自然的一切。

【楊麗英的.反思】

今天上《爺爺和小樹》,我很開心。在學習生字“暖”時,讀了生字後,我問孩子們暖嗎?“暖!”有幾個甚至作出很陶醉的樣子。“哪裏暖了呢?”孩子們都知道我指的是字形。有孩子說:“暖的左邊有個日,日就是太陽,所以很暖!”我帶頭鼓起掌來!這時候又有孩子舉起了小手:“因爲暖的右邊是個愛,在家裏有爸爸媽媽的愛,所以很暖!”雖然暖的右邊並不是一個愛,可是我還是帶頭鼓起了掌,我覺得這纔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當着所有小朋友的面,我送給她一朵小紅花,並且說:“你的發言是這堂課到現在爲止最精彩的!”在之後的“冷”教學中,我採用了同樣的方法。有孩子說:“冷的左邊是兩點水,就像是兩塊冰,所以很冷!”“因爲冷的右邊的人就像是個屋頂,下面的一點就像是屋檐下滴下的一滴冰水,好冷!”最後還打了個寒戰!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夠變得更感性,我想在這個環節中他們做到了。課文繼續上,讀完第一自然段後,我出示了一棵小樹,並且問孩子們“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樹?”我希望孩子們能對小樹有個總體的感性認識。有孩子說:“這是一棵漂亮的小樹!”“這是一棵綠綠的小樹!”“這是一棵又綠又高的小樹!”“這是一棵快樂的小樹!”答案到此,我十分滿意。“爲什麼這棵小樹很快樂呢?”孩子認真的說:“因爲爺爺給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僅僅是這樣嗎?”我希望孩子們能更深入一些。“因爲小樹有爺爺的關懷,所以很快樂!”這回我沒有鼓掌,孩子們自己鼓起了掌。

小學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3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的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以蘊含着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因素,以兒童的口吻敘述,側重了對人和樹之間的親密關係。故事情節簡單易懂。

因此,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的生字,熟讀課文以後。透過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學生表演、朗讀、對話等途徑進行學習,感悟課文內含,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老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爲感染,從而養成從小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隨着學生活動的展開,他們會在與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產生出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價值觀。甚至會提出類似的問題:

①爲什麼小樹要穿上暖和的衣裳?

②假如小樹不穿會怎樣?

③爺爺爲什麼要幫它穿?

④穿上了衣裳的小樹會怎樣?

⑤他們會怎麼說?

⑥假如是我又會怎樣?

新課標提出的“學習”就是要求教師不要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要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過去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過多倚重了“接受性學習”把它置於中心,新課標確立了“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是把它作爲一種學習方式滲透於所有活動之中,強調學生從自己的立場與課文交互作用出發,發揮自己的獨特性和具體性。

研究性學習具有濃厚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個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在根本上創設兒童發現問題的情境,引導兒童從問題情境中適合自己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親近自然,關愛自然,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學生自我瞭解,肯定自我價值,在互動、交往、合作中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集體意識,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學會理解他人自覺從身邊的小事開始。

本人的作者正是出於這樣的意圖,希望兒童早日養成隨時隨地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經常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自覺樂意地爲他們服務,對他人富有愛心。並從而領悟到“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真諦。

【理念分析】

一、體現實踐性

在教學中,採用角色表演、角色朗讀,讓學生進行愉快學習,領悟人與樹之間的親密、和諧。

二、體現人文性

以學生爲課堂的主體,讓他們有充分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力。在選擇中體驗學習;在互動中,相互啓發,拓展思路。

三、情感態度

架設生活與教材之間聯繫的橋樑,引導學生情感體驗,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周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生字解讀〗

一、快樂識字法

1、出示本課生字,讓學生自由認讀,不認識的請教別人或老師,同時把你學會的告訴你的朋友與他們一起分享。

2、老師帶來了幾個遊戲,你們想玩會嗎?讀得好的,記得快的,用得好的可以獎勵五角星。

⑴摘蘋果遊戲。(規則:能讀、記、組詞、組句,完成這四項任務的可以摘下蘋果;直至摘完爲止,摘到蘋果的同學獎一顆星,然後重複進行。)

⑵找朋友遊戲:給十個生字寶寶組詞,組得多的同學獎一顆星。

⑶開火車認讀。

在整個識字過程中,我設計了以遊戲爲載體的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爲識字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學生記得快,忘得快的特點,透過多種形式的遊戲,對鞏固生字、積累詞語和發展語言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片段分析〗

師:昨天中午,我們班times;times;同學蒸飯時忘了放水,結果蒸出來的是米,而自己口袋裏又沒有錢,急得直想哭時,有一位同學從自己裏口袋掏出一元錢給她。看到當時的情景,你是怎麼想的?

生:他真好!

師:是啊!當一個人最需要幫助時,你幫助他(她),你們之間會形成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生一:好朋友。

生二:很親密。

生三:喜歡他(她)

……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好朋友?想認識他們嗎?

大聲叫:想!

師:請同學們開啟課文第5課《爺爺和小樹》,看圖讀一讀,他們是因爲什麼成了好朋友的?初讀課文。(藉助拼音寶寶試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教同桌或老師)。

透過師生間親切的交談,增進親近感。讓他們感到眼前的老師,沒有高高在上,而是我們學習上合作的夥伴。

師: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讀一讀,評一評,說一說,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與鼓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出示插圖,看圖,你想對老師說什麼?生:自由說……

師:是啊,冬天真冷啊!爺爺和小朋友都穿上了(),(),還()。

生:爺爺和小朋友穿上了棉衣、棉鞋……;還給門口的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師:小樹怎樣了?(生:小樹不怕冷了……)

師:小樹爲什麼不怕冷了?誰能把這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生讀。(讀後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糾正)

師:剛纔有同學說小樹沒有穿上衣裳啊!是啊!這裏的衣裳指的是什麼?

生:老師!這裏說的衣裳就是爺爺是用稻草和繩子把小樹紮起來。

師:真聰明!對啊這裏的衣裳就是小樹身上的稻草。

把這段連讀,然後請同學們看圖,再讀課文,四人小組合作,自編自演,同學互評。做到人人蔘與,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最後選幾組表演──評議(給予表揚、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

由於故事情節簡單,再加之同學們透過表演都有親身經歷、所以對語意的感悟較好,特別是有的同學在做小樹時,還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老爺爺真好!我要快快長大。”這裏老師可以適當補充,“小樹長大能爲老爺爺做什麼呢?”從而使同學們知道樹有那麼大的作用,所以老爺爺那樣愛護它,從中暗示:幫助別人其實也在幫助自己。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第二幅圖,讀課文的第三段,用剛纔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自學第三段(可以小組合作)。

生:學生讀、看、議……自由進入角色。

此時的學生已經逐漸進入到了課文的情境之中。他們在透過肢體語言、語氣體會、自由對話等方式。在愉快的表演中對課文的語言有了更深刻的領會。我覺得,這樣做既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思想,同時又打破了傳統的“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的教學方式。擯棄了以往教師說的口乾舌燥,學生還是目瞪口呆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