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優秀簡歷>簡歷模板>

簡歷的基本意思 簡單而有力

學問君 人氣:3.16W

最近,讀作家王海的作品《新戀愛時代》,有一段關於求職的情節令人頗受啓發:沈畫結識了某公司高管海潮,帶着求職簡歷去找他。海潮看了沈畫的簡歷後很不滿意,認爲她做得太花哨。他對沈畫說,用人單位對大學生一般都有一個“形象預設”,大部分單位還是喜歡樸實一些的,簡歷要簡而有“力”,給面試官留下好的印象。

簡歷的基本意思 簡單而有力

簡歷造假修飾惹人煩

看過一期求職節目《非你莫屬》,其中有一名來自北京的求職者,他本是大專肄業,卻在簡歷上造假,說自己是研究生。他解釋說:“我是沒有文憑,但我在國外的一所心理學大學有6年的學習經歷,我認爲自己達到了這樣的水準。”這樣的解釋,顯然難以令人接受。簡歷造假,引發了作爲嘉賓的各位考官的質疑。

針對求職者簡歷造假,主持人張紹剛直言不諱地提醒說:“我要對所有的求職者包括現在的應屆畢業生說一句,不要在簡歷上做過多的修飾,因爲簡歷中你所做的所有修飾在面試中都會被發現,你做的粉飾越多臺塌得越快,你摔得會越疼。”主持人的提醒有一定道理。對於求職者而言,在做簡歷時必須誠實,不能造假,不能有過多的修飾。同時,做簡歷還要結合自己的專長和經驗,找準職業定位。在職場中我們可能面臨很多選擇,在做這些選擇之前,應該先認清自己,瞭解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然後在簡歷上準確表述。

別把簡歷搞得太另類

有一名求職者在做簡歷時,對自己的各項素質進行了具體的評價,有十幾項,分別給出了或正或負的價值數額。最後,她給自己評定的市場價值是每月5000元。她之所以這麼評定,是因爲讀大學4年,花費了父母大量的金錢,需要足夠的物質來回報家人,同時要維持自己在職場上打拼的基本費用。爲此,她在簡歷上很個性地給列了一份遞減賬單:基本價值:5000元。回報家人和個人的基本生活費3000元,支付工作技能進一步提高2000元。技能價值:減300元。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爲實際的工作能力不是那麼簡單的,貴單位給予了學習實踐的機會,減去300元的學習費用。經驗價值:減500元。自己工作經驗欠缺,可以降低500元。於是,她向招聘單位提出了月薪4200元的要求,比自己的市場價值少要800元。

這位求職者的簡歷很有個性。但是,這樣的簡歷不僅不給力,而且會讓主考官摸不着頭腦,給人一種不踏實、耍花樣的.感覺。求職者做簡歷,既要簡練,又要有力,要讓人事經理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你的閃光點。花哨、含糊、修飾性太強的簡歷,是人事經理們最反感的東西。有位名牌大學生,別出心裁地寫了一本10萬字的自傳體“簡歷書”。他在“簡歷書”中寫道:“我以實錄的形式,將我和我的團隊的奮鬥軌跡及成長之路撰寫成書。如今,我以簡歷的形式展現出來,就是讓它在求職時展示自己,增加自己的含金量。企業瞭解了我的成長經歷,纔會認識到我的價值,給我提供施展本領的用武之地。”然而,他帶着這份10萬字的“簡歷書”跑了多家企業,結果並沒有人對他的“簡歷書”產生興趣。

《非你莫屬》主持人張紹剛說得好:“做求職簡歷太重修飾、強調個性,並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最終摔疼的只能是自己。”求職者做簡歷不能做得太另類,簡而有“力”最好。當然,更沒必要煞費苦心、洋洋萬言,甚至浪費時間寫出十幾萬字的自傳體。這麼做,只能給人“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在考官面前並不會得分。相反,考官給出的評價往往是:此人簡歷太虛,做事可能不夠踏實。

心靈咖啡觀點:

很多人在寫求職簡歷的時候往往只是榮譽和專業的堆砌。其實按着現在簡歷誇大的“潛規則”,很多人對簡歷其實並不感興趣。所以如何運用求職簡歷是一門學問。

我們的簡歷不但要說清楚自己的榮譽和專業,同時更爲重要的是要說明我們自身的潛力和發展方向。如何說明潛力呢?

潛力就是雖然你沒有工作經驗,但是工作單位會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對你錄用,如果你的面試過程中並沒有表達什麼,那麼唯一希望就是可以溝通的簡歷了。

TAGS: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