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活動總結>

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總結方案

學問君 人氣:1.39W

篇一: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總結

馮莊小學重視學生品行教育,倡導“學校要有書香氣、教師要有書卷氣、學生要有書生氣”,堅持“規範辦學,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傳承家鄉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爲活動主題,以“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爲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爲原則。成立了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由校長爲組長,由德育副校長抓落實。制定了“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結合多年的誦讀、禮儀、書法等特色文化教育,開展系列家鄉文化教育活動。

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總結方案

一、 “愛祖國,愛家鄉,懂歷史,知風俗”系列活動

學校印刷了由李暉校長編寫的《可愛的家鄉》和李暉、肖慧校長編寫的《中國節日》兩套教材,全校開設每週一節家鄉文化課、書法課、禮儀課。遊覽了長城公司,瞭解今日保定工業;參觀馮莊古槐,瞭解其歷史;組織參觀三十八軍軍史館,瞭解軍事和武器裝備;與武警部隊警校共建,學習軍人作風;組織“環保一日”活動,學生撿拾垃圾,美化家鄉。組織“長征精神代代傳”和三八演講比賽,使學生懂得感恩。每次參觀學生們或用畫筆描繪見聞,或用文字抒發夢想,激發了建設家鄉的情感。

二 、開展家鄉文化展示活動

(1)利用校園櫥窗,整理家鄉文化資料,與學生進行家鄉文化的交流。

(2)馮莊村古槐位於學校附近,帶領學生實地參觀,增強對古樹的保護意識。

三、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動

(1)以孝爲先,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爲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家鄉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徵,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 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爲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以雅爲標,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以“禮儀、禮貌、禮節”爲主要內容,開展“校園禮儀講座”、“文明禮儀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爲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範。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積極爲學生營造學習家鄉文化的氛圍。完善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利用板報、櫥窗宣傳、弘揚家鄉文化,營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濃郁氛圍。

五、依託家鄉文化彰顯書法特色

馮莊小學注重家鄉文化與書法特色教育相結合。組織展覽部分師生書法作品,讓人在領略筆墨風采的同時受到家鄉書法文化

薰陶。重視校園整體文化佈置,在圍牆上懸掛介紹家鄉文化櫥窗,讓學生在歷史古蹟中感受家鄉保定的深厚文化底蘊。同時,學校每週一節書法課,積極開展“書法入課堂”活動。全校開設硬筆書法課程,配備兼職書法教師,組織書法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活動。透過開展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使我校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透過這樣的教育實踐活動,馮莊小學的學生們也在發生着潛移默化的改變。現在,課堂紀律好轉了,學生的課餘生活豐富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了,日常行爲習慣也規範了,學生們更富有書生氣了,整個校園則也充滿了迷人的書香氣。

“傳承家鄉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伴隨着保定多彩的文化,保定馮莊小學,會永遠跟隨時代的腳步,發揚傳統、創造未來,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芒,爲古城保定的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20xx年5月15日

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總結

馮莊小學

20xx年5月15日

篇二:家鄉文化進校園彙報材料

加強家鄉文化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進行家鄉文化教育,有利於激發學生熱愛家鄉,進而熱愛祖國的樸素情感,更有利於學生成人成才。爲此,在開展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中,我校將家鄉文化實踐教育活動,作爲德育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有效途徑,現將活動情況作一簡單彙報: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學校成立了家鄉文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並明確德育主任主管負責。

二、參觀學習,制定方案

在上級領導的組織下,我們外出參觀了保定市址舫頭小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了家鄉文化教育實施方案。

三、開展活動,激發情感

清苑是千年古縣,歷史悠久,底蘊豐厚,我們組織學生深入鄉村,走訪調查,蒐集了一些令我們自豪的家鄉文化的新亮點。比如:孫村鄉體育館、戎官營繡球龍燈等,我們透過黑板報、主題班會、繪畫、學校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家鄉文化,優化教育效果,並將一些亮點文化整理成冊。

四、創特色,使家鄉文化進一步傳承

我們學校注重家鄉文化教育與繪畫特色教育相結合,重視校

園整體文化佈置。定期舉行繪畫展,把學生的繪畫作品懸掛在樓道中,讓廣大師生在欣賞學生作品的同時,受到家鄉文化的薰陶。

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除了舉行繪畫展以外,我們還把學生的作品整理成冊——命名爲《孫村小學美術作品集》,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繪畫魅力,體味家鄉文化。

五、鍛鍊健康體魄,建設美麗校園

在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學校還專門開闢了“勞動實踐小菜園”、“小果園”,分年級管理,定期組織學生鋤草、施肥、澆水,感受勞動的快樂,提高了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增強主人翁責任意識。使校園更美,更富有生機。

六、今後努力方向

我校的家鄉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因經驗不足,時間倉促,內容及形式比較單一,但我們會不斷摸索、創新改進,貫徹始終,並將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日常教育教學有機融合,並持久地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孩子在家鄉的薰陶下茁壯成長。

篇三:“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總結

加強家鄉文化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進行家鄉文化教育,有利於激發學生熱愛家鄉,進而熱愛祖國的樸素情感,更有利於學生成人成才。爲此,在開展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中,我校將家鄉文化實踐教育活動,作爲德育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有效途徑,現將活動情況作一下總結: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學校成立了家鄉文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並明確教導處主管負責。

二、大力營造“家鄉文化進校園”校園內部環境教育氛圍

撫寧是千年古縣,歷史悠久,底蘊豐厚,我們組織學生深入鄉村,走訪調查,蒐集了一些令我們自豪的家鄉文化的新亮點。

比如:吹歌文化、大秧歌等,我們透過黑板報、主題班會、繪畫、學校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家鄉文化,優化教育效果,並將一些亮點文化整理成冊

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

把“家鄉文化進課堂”活動向縱深發展。透過學習參觀“家鄉優秀歷史文化”上升爲“理論自信”;學習參觀“家鄉紅色革命傳統文化”上升爲“道路自信”;學習參觀“家鄉改革發展成就文化”上升爲“制度自信”,使廣大師生深刻感悟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1、利用廣播站的宣傳作用,每週二、四進行家鄉文化宣傳廣播。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家鄉的歷史人物,歷史古蹟,歷史事件等,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2、每年 3月5日學雷鋒活動,使學生知道學雷鋒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做起。

3、清明節前夕,我校組織了祭奠英烈活動,全體學生進行了宣誓儀式。

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工作。只有根植家鄉這片熱土,用辛勤的汗水撫育幼苗,才能收穫希望的碩果。我校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完善此項工作的長效機制,把此項工作繼續深入地開展下去。

篇四:蘆莊學校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

按照縣教育局下發的關於開展《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深入推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進一步傳承家鄉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激發全校師生愛祖國、愛家鄉熱情,調動全體師生學習優秀家鄉文化的積極性,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進一步推進我校的德育工作,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爲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中心,以發掘傳承地方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爲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爲載體,遵循“深化內涵、提升活力、教學相長、循序漸進、重在普及”的原則,全面開展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激發全體師生學習優秀家鄉文化的熱情,爲青少年健康成長和教師發展提高創設優良的人文環境與和諧的發展氛圍。

二、目的要求

1、大力弘揚家鄉特色文化,讓學習心靈得到化精神境得到提升,引導廣大青少年認識社會,認識世界。

2、使少年兒童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和教育。 3、培養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的深厚情感。

4、增強少年兒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揚民族精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

三、學校特色文化項目

1、誦讀經典詩文,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豐富文化底蘊,鍛造優雅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傳承風俗紙文化 凸現學校藝術特色,即以摺紙藝術帶動學校全面育人工作,將摺紙藝術滲透於學校每一個教育領域。

三、具體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 長:彭小朝

副組長:謝繼東 張秋英 甄建州

成 員:曾自強 王彥信 趙孟錦 喬鵬 王小紅及語文教師

2、重視輿論宣傳工作,透過懸掛條幅和板報等方式對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宣傳,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引導他們品味、感知、接受優秀傳統文化藝術。

3、活動和學校生活、課堂教學、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利用語文和美術課堂,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例如開展“讀經典文句、與聖賢爲友”活動。以《弟子規》、《千字文》等爲主要內容,利用每天晨讀等時間,廣泛開展經典文句誦讀活動,並透過讀書會、心得體會交流會和讀書薦書主題班會等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愛書、

讀書,自覺接受傳統美德,使學生在生活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成長成才。

透過摺紙活動,提高學生的多元智能、藝術鑑賞能力、創新意識,孩子們在學習摺紙藝術的同時享受快樂、體驗成功。舉辦各種形式的摺紙藝術展示、評比活動,爲學生提供表現摺紙藝術的良好平臺。另外,鼓勵學生們積極參加摺紙藝術實踐活動,把歡樂奉獻給社會、奉獻給他人。摺紙藝術逐漸成爲我校的特色校園文化。

4、利用校園廣播、電視、校報等宣傳陣地,定期舉辦展覽展示,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學生開展徵文活動,比如《中華經典誦讀100篇》讀後感或關於傳統文化進校園有感等等,並將優秀文章刊登在校報上,舉辦摺紙作品大型展覽。讓全校學生共同學習,互相促進。

5、結合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利用中秋節、國慶節、九九重陽節等重大節日,開展感恩教育,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高尚品德。

6、舉辦題爲“愛祖國、愛家鄉”的演講比賽。透過比賽,抒發學生的愛國愛家鄉情感。每學年一次榮譽稱號評比。學校制定摺紙榮譽獎勵制度,創設“摺紙小新苗”、“摺紙小能手”、“摺紙小明星”三級獎勵制度。每個學年,學校進行一次評比和獎勵。

7、開展禮儀教育。透過教育着重引導學生養成舉止文明、謙虛禮貌、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三、搞評比,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參加活動。

開展“比一比、賽一賽,”活動。分層次(學生賽、班級賽、年級賽等),組織多形式的競賽活動,寓教於賽,以賽促學。學期期末開展評選“班十佳”、“校十佳”等活動,對錶現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進行表獎。

我校將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號召全校師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傳統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中來,教師帶頭研讀經典,帶頭踐行中華傳統文明,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傳統文化藝術進校園的學習、宣傳、實踐活動,努力形成師生互動、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相信此項活動的開展,定會將我校的德育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

篇五:民族文化進校園總結

鄉村壩黃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然山水奇特,而且民風民俗濃郁純樸。她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黔中大地,我們有責任和理由對家鄉民族文化加以挖掘和繼承,否則,歷史與自然對家鄉的恩賜將成爲一種浪費。今天的孩子是興黔富縣的生力軍,作爲學校,我們應該讓民族文化之花綻開在美麗的校園,讓孩子受到民族文化的美的薰陶,從而汲取文化精華,創建家鄉輝煌燦爛的未來,讓民族文化走進校園,留駐校園。近幾年來,我校廣大師生共同協作,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近五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校工作開展情況:

(一)、學校現有九個特長班,輔導教師18人,參加學生600多人。

(二)、安排情況:

1、活動時間:

每週星期五下午最後一節課。

2、活動性質:

①、活動以增強學生體質,活躍學生身心,培養學生興趣爲根本,不斷豐富學生課餘生活,活動內容體現活潑性、趣味性、藝術性及自主性。 ②、各種活動在合作與競爭中完成。

③、爲學生提供活動選擇的`選單,有校級特色活動,也有班級特色活動,班級與班級之間也可聯合開展活動。

(三)、特長班及負責人:

(四)、活動要求: 1、全體師生共同參與,負責教師具體負責組織好學生有序開展活動。

2、班級特色負責人由負責老師根據學生興趣和實際情況確定。

3、負責每次活動的體育教師要提前到位,準備好器材。

4、班主任必須強調活動紀律和做好安全教育活動,做到安全第一,確保活動井然有序開展。

5、對於開展活動有特色的班級學校將予以獎勵。

6、活動如有變化,將及時通知各班,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內的活動。

(五)、學校地處的壩黃鎮,這裏主要聚居着能歌善舞、有着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侗族。侗族刺繡、板凳舞是侗族勞動人民在長期勞作中的藝術結晶,而生在侗鄉長在侗鄉的孩子對刺繡、舞蹈平時耳濡目染,受到一定的薰陶。所以,我校研究決定,讓孩子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挖掘併發揮其特長,讓學生在特長班裏盡情學習,發揮,從而也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我們特開辦了三個特長班:

1、霸王鞭。

2、剪紙。

二、取得的成績:

民族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她對學生的審美,氣質有着潛在的影響。幾年來,我校參加縣、州各種文藝比賽,均取得可喜的成績。

三、得到的效果

1、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愛國愛家,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創建特色學校,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我們緊緊圍繞鄉村傳統文化,並在教學中去傳承民族地區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教育不脫離人民羣衆,透過幾年的努力 ,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已經真正走進了校園。

2、增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者間的友誼,爲學校工作開啟了新局面。在開展此項活動中,我們緊緊抓住教育質量這一中心,把學校工作與傳承優秀文化相結合,與老百姓最關心的子女教育相結合,在訪查,深挖的同時,不忘本職工作,把深挖資源與家訪結合起來,同時對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子女,貧困戶進行幫扶。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又幫助了老百姓,爲更好地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創造了條件,大大地調動了全社會挖掘,傳承保護優秀民族文化的積極性,許多民間藝人積極主動獻計獻策。爲我校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既節省了時間,又拓寬了空間。

3、拓寬了學生視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工作經驗和做法

在開展此項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部門的資金投入,特別是縣民族宗教局和縣教育和科技局的大力支援。根據活動需要,我們都透過精心預算,購置了活動所需的一系列樂器、服裝、器材等。這些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學生,他們快樂地參與其中。同時,在活動中,我們根據工作需要,我們適時調整工作計劃,成立了資料收集整理組,和校本教材開發這兩個小組,爲了解,研究我鄉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據,爲實施素質教育開闢了捷徑,透過廣大教師的收集,整理與編排,提高了教師進行校本研修的能力,爲我校開展校本教研創造了條件。

五、存在的問題:

1、教師時間緊,階段性任務強。開展此項工作,絕大多數時間教師是利用課外時間,教師都是兼職的,教學任務緊,沒有多少業餘時間投入到深層的收集,整理與節目編排中,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投入到此項活動之中,不能夠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2、老百姓時間緊、能夠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都是年紀較大的老人 ,作爲老百姓與教師,作息時間是不盡相同的,他們沒有多少時間來配合學校開展此項工作。多數老人行動不方便,很多民間文化內容掌握在腦海當中我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師資不到位,儘管在教師中,少數民族教師不多,但經歲月的洗禮,都已漢化,對深入瞭解,研究,傳承保護帶來很大困難。

六、下一步打算:

1、結合學校學科特點,重點抓好民“族舞蹈”、“民族刺繡”、“剪紙”活動,使其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緊密結合。

2、抓緊深入開展民間文化內容的深入蒐集,調整作息時間,抓緊收集原始資料,因爲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數是年越古稀之人,讓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員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編排力度,開展民族舞蹈的編輯,體育的開發和工藝製作的傳承,使其有機地與學校各項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根據地方特色,安排調整課時計劃,保證我校民族文化凸顯本土特色,保證我校教育爲地方發展融爲一體。

4、加強專業引領,提升教師執教水平,將民族民間文化引進校園,除了爭取上級部門、縣民宗局的支援指導外,對教師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傳承和發揚民族民間文化,單靠教師在師範院校學的那點兒知識是不夠的,在此活動中,除了將少數教師派出進行專門的短期培訓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門,走進村寨和田間地頭向民間藝人學習,對難度較大的要將民間藝人請進校園坐堂授藝,培訓教師,這纔有助於在校園內開展民族民間文化學習教育活動。

5、加強後勤保障,確保活動開展,將民族民間文化引進校園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是一項費力費時而又花錢的工程,對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校必須將所需經費進行科學預算,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援。

6、學校正準備編排一套學生廣播體操。

總之、讓民族文化走進校園,學校在這一工作中還處於摸索階段,還在不斷的嘗試中進步,所以取得的成績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會沿着這條路癡心不改地走下去。我們相信,終有一天,民族文化一定會在壩黃民族小學的校園裏綻放出美麗的奇葩!

壩黃民族小學

二0xx年七月十日

篇六:大樊家鄉文化進校園工作總結

加強家鄉文化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進行家鄉文化教育,有利於激發學生熱愛家鄉,進而熱愛祖國的樸素情感,更有利於學生成人成才。爲此,自教育局2015年12月18日轉發省教育廳等單位聯合起草的《關於印發開展家鄉文化進校園工作的意見》檔案,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家鄉文化,紮實做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我校紮實開展縣情教育,培養學生知家鄉、愛家鄉的情感,現總結如下:

一、上好縣情教育課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我校紮實開展縣情教育課,以提高學生對家鄉的認知度,增強自豪感、榮譽感和責任感。五年級做到課時、教材、教師、教案、活動與評價“五落實”。並確保在學年內全書結課。其他年級將家鄉文化融入主題班會、團課、隊課教育。

二、利用地理環境特點,讓學生實地感受家鄉文化魅力。

我校地處大樊各莊村,我校所轄三村(大樊各莊村、小樊各莊村及後白石院村)均在灤河岸邊。灤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史悠久,底蘊豐厚。我校利用這一地理環境優勢,鼓勵、發動學生深入鄉村,走訪調查,蒐集令我們自豪的家鄉文化的新亮點,感受母親河—灤河的歷史風情,激發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三、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挖掘家鄉文化精髓

(1)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家鄉文化魅力。

(1)將家鄉文化教育與繪畫特色教育相結合,重視校園整體文化佈置。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2)號召學生在家長或長輩的幫助下挖掘整理老街區、老建築、老手藝、

古村落等歷史文化資源。並互相交流,宣傳活動成果。

四、在前期工作遇到的困難

在傳承家鄉“三歌一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沒有 “三歌一影”的藝人,只是藉助影視資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家鄉文化的洗禮和薰陶。

五、今後努力方向

我校將注重家鄉文化教育與繪畫特色教育相結合,重視校園整體文化佈置。堅持開展美術社團活動,繪畫作品傾向於家鄉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等方面並懸掛在樓道中,讓廣大師生在欣賞學生作品的同時,受到家鄉文化的薰陶。

篇七:家鄉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爲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德育體系,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使傳統文化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活動主題

弘揚家鄉文化,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爲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活動內容

1.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家鄉的文化”。

2.各班以板報的形式展出自己家鄉文化的特色。

3.舉辦“我愛家鄉”手抄報活動。

4.開展“愛家鄉,誦經典”的朗讀比賽。

篇八:民族文化進校園總結

德江縣楠杆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然山水奇特,而且民風民俗濃郁純樸。她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黔中大地,我們有責任和理由對家鄉民族文化加以挖掘和繼承,否則,歷史與自然對家鄉的恩賜將成爲一種浪費。今天的孩子是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力軍,作爲學校,我們應該讓民族文化之花綻開在美麗的校園,讓孩子受到民族文化的美的薰陶,從而汲取文化精華,創建家鄉輝煌燦爛的未來,讓民族文化走進校園,留駐校園。近幾年來,我校廣大師生共同協作,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近五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校工作開展情況:

(一)學校現有七個特長班,輔導教師8人,參加學生400多人。

(二)安排情況:

1、活動時間:

每週星一至四下午第二課堂。

2、活動性質:

①活動以增強學生體質,活躍學生身心,培養學生興趣爲根本,不斷豐富學生課餘生活,活動內容體現活潑性、趣味性、藝術性及自主性。

②各種活動在合作與競爭中完成。

③爲學生提供活動選擇的選單,有校級特色活動,也有班級特色活動,班級與班級之間也可聯合開展活動。

(三)特長班及負責人:

(四)活動要求: 1、全體師生共同參與,負責教師具體負責組織好學生有序開展活動。

2、班級特色負責人由負責老師根據學生興趣和實際情況確定。

3、負責每次活動的體育教師要提前到位,準備好器材。

4、班主任必須強調活動紀律和做好安全教育活動,做到安全第一,確保活動井然有序開展。

5、對於開展活動有特色的班級學校將予以獎勵。

6、活動如有變化,將及時通知各班,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內的活動。

(五)學校地處楠杆鄉,這裏主要聚居着能歌善舞、有着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土家族。土家族刺繡、錢竿舞、擺手舞是土家族勞動人民在長期勞作中的藝術結晶。所以,我校研究決定,讓孩子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挖掘併發揮其特長,讓學生在特長班裏盡情學習,發揮,從而也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我們特開辦了三個特長班:

1、錢竿舞。

2、剪紙。

3、腰鼓、軍鼓。

二、取得的成績:

民族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的審美,氣質有着潛在的影響。

三、得到的效果

1、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愛國愛家,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創建特色學校,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我們緊緊圍繞鄉村傳統文化,並在教學中去傳承民族地區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教育不脫離人民羣衆,透過幾年的努力 ,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已經真正走進了校園。

2、增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者間的友誼,爲學校工作開啟了新局面。在開展此項活動中,我們緊緊抓住教育質量這一中心,把學校工作與傳承優秀文化相結合,與老百姓最關心的子女教育相結合,在訪查,深挖的同時,不忘本職工作,把深挖資源與家訪結合起來,同時對留守兒童和單親

家庭子女,貧困戶進行幫扶。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們所需要的資料,又幫助了老百姓,爲更好地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創造了條件,大大地調動了全社會挖掘,傳承保護優秀民族文化的積極性,許多民間藝人積極主動獻計獻策。爲我校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既節省了時間,又拓寬了空間。

3、拓寬了學生視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工作經驗和做法

在開展此項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部門的資金投入,特別是縣民族宗教局和縣教育和科技局的大力支援。根據活動需要,我們都透過精心預算,購置了活動所需的一系列樂器、服裝、器材等。這些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學生,他們快樂地參與其中。同時,在活動中,我們根據工作需要,我們適時調整工作計劃,成立了資料收集整理組,和校本教材開發這兩個小組,爲了解,研究我鄉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據,爲實施素質教育開闢了捷徑,透過廣大教師的收集,整理與編排,提高了教師進行校本研修的能力,爲我校開展校本教研創造了條件。

五、存在的問題:

1、教師時間緊,階段性任務強。開展此項工作,絕大多數時間教師是利用課外時間,教師都是兼職的,教學任務緊,沒有多少業餘時間投入到深層的收集,整理與節目編排中,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投入到此項活動之中,不能夠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2、老百姓時間緊、能夠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都是年紀較大的老人 ,作爲老百姓與教師,作息時間是不盡相同的,他們沒有多少時間來配合學校開展此項工作。多數老人行動不方便,很多民間文化內容掌握在腦海當中我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師資不到位,儘管在教師中,少數民族教師不多,但經歲月的洗禮,都已漢化,對深入瞭解,研究,傳承保護帶來很大困難。

六、下一步打算:

1、結合學校學科特點,重點抓好民“錢竿舞”、“民族刺繡”、“剪紙”活動,使其與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緊密結合。

2、抓緊深入開展民間文化內容的深入蒐集,調整作息時間,抓緊收集原始資料,因爲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數是年越古稀之人,讓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員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編排力度,開展民族舞蹈的編輯,體育的開發和工藝製作的傳承,使其有機地與學校各項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根據地方特色,安排調整課時計劃,保證我校民族文化凸顯本土特色,保證我校教育爲地方發展融爲一體。

4、加強專業引領,提升教師執教水平,將民族民間文化引進校園,除了爭取上級部門、縣民宗局的支援指導外,對教師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傳承和發揚民族民間文化,單靠教師在師範院校學的那點兒知識是不夠的,在此活動中,除了將少數教師派出進行專門的短期培訓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門,走進村寨和田間地頭向民間藝人學習,對難度較大的要將民間藝人請進校園坐堂授藝,培訓教師,這纔有助於在校園內開展民族民間文化學習教育活動。

5、加強後勤保障,確保活動開展,將民族民間文化引進校園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是一項費力費時而又花錢的工程,對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校必須將所需經費進行科學預算,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援。

6、學校正準備編排一套學生廣播體操。

總之、讓民族文化走進校園,學校在這一工作中還處於摸索階段,還在不斷的嘗試中進步,所以取得的成績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會沿着這條路癡心不改地走下去。我們相信,終有一天,民族民間文化一定會在楠杆鄉民族中心完小的校園裏輝煌燦爛!

楠杆鄉民族中心完小

二0xx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