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1000

學問君 人氣:2.27W

《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亞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極大諷刺性的喜劇。以下是本站爲你們整理的威尼斯商人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1000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1000字【一】

莎士比亞作爲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藝術大師,被馬克思稱之爲“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莎翁的作品幾乎是個悲劇的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千年傳唱流了千年的淚水;《哈姆雷特》一個快樂王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憂鬱又何嘗不震憾了一大批人……但他的喜劇也同樣值得一讀再讀。

劇中主要人物有安東尼奧、夏洛克、巴薩尼奧、鮑西亞、傑西卡和羅蘭佐。他們生活在商業味濃重的威尼斯,安東尼奧熱心幫助巴薩尼奧去見美貌的富家嗣女鮑西亞而向放高 利貸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塊錢,並依夏洛克的立下了違約割胸口一磅肉的契約。安東尼奧的全部資本都在“海上”,他的商船因故未能及時返回,於是夏洛克一紙狀書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協調未果,因爲不懷好意的夏洛克不要巴薩尼奧三倍甚至十倍於借款的還款,只要那一磅肉。法庭審判中,鮑西亞女扮男裝出場作爲律師用自己的博學使夏洛克打消割肉的念頭的同時拿不回借款

莎翁的名劇《威尼斯商人》探求的是金錢這一古老而又永不過時的話題。然而作爲一個法科的學生,我從中更多的是看到中世紀威尼斯的法制狀況。

第一、健全的經濟法律制度。正如我們所熟悉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威尼斯作爲中世紀意大利的商業中心,工商業和商品經濟高度發達,而匹配之的無疑就是健全而完善的經濟法律制度。這裏指的是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律制度,而是最初的契約制度。我們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片段:安東尼奧在向夏洛克保證但當巴薩尼奧的擔保人時,夏洛克列舉了安東尼奧的財產及其財產穩定情況。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段但我們缺從中至少能看到2點東西,第一是擔保人制度,第二則是我們現代意義上說的風險評估制度。擔保人制度的產生,事實上是基於一種對社會誠信的認識。在雙方的約定中引入有能力保障交易和契約成功履行的第三方,不僅讓交易的出資方能夠放心大膽地進行投資,也使借款人能夠拿到供流轉的資金,從而保證了工商業的順利進行。威尼斯的繁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得益於這樣一種擔保制度的。第二個則是風險評估制度,我不知道這種對風險的評估始於何時,爲什麼會產生,但當我看到夏洛克準確明白地分析安東尼奧的財產並對其進行風險分析時,我不禁對猶太民族出衆的智慧發出由衷的感慨。這應該就是現代風險評估制度的一箇中世紀藍本吧!我想放在現代,夏洛克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風險投資評估師。

第二、法官和律師在中世紀威尼斯的崇高地位。

我們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那麼一個場景,在威尼斯的主政官在得知鮑西亞假扮的法官是來自某一著名大法官推薦的後起之秀的時候,非常熱情地迎接了他,並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給予了很多幫助。瞭解歷史,我們知道,這個時期的威尼斯實施上還是處於封建統治的背景下的,威尼斯的主政官相當於整個威尼斯的皇帝,他的話就是法律。可是在威尼斯主政官在審理案件整個過程中,並沒有像我們的所熟悉的封建獨裁那樣的專斷,而是把主動權讓給律師,顯示了其對法官律師和法律的絕對信任和尊重。我並不知道法官和律師這種崇高的地位從何而來,也許是他們本是就是出身統治階級,接受過更加優秀的教育,擁有無比的人格魅力。是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讓威尼斯在那個籠罩着黑暗的時代裏的城堡,散發現代民主和法律的光芒,奠定了律師和法官在社會領域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第三、法律中的民族歧視規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角色給我的印象很深,他雖然是個守財奴,心胸狹窄,復仇心極重,一遇機會便要瘋狂報復對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對手於死地不可的人。可是我卻覺得真是非常不公平的,莎士比亞在塑造這個角色的時候將所有邪惡的元素集一身,將他的陰險與狠毒描寫的淋漓盡致,而安東尼奧卻是完全的美化:他珍重友情,爲了朋友而向高 利貸者借錢併爲此死而無怨;他寬宏大量,面對夏洛克的無恥陰謀,竟逆來順受;面對死的威脅,他具有古羅馬英雄那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氣概。總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溫文爾雅等人文主義者爲之漚歌的品質。可我去覺得安東尼奧只是用來襯托夏洛克的一個小小的.角色。雖然莎士比亞諷刺的是猶太商人夏洛克,可是他同時也表現出了當時歐洲政府對猶太人的歧視和排斥。16世紀即使在威尼斯這個歐洲最強大最自由的國家,對猶太人的偏狹在當時也是個無法更改的事實。依據法律被迫居住在圍牆隔離的古老廠房或者貧民窟內,日落之後大門就會鎖上由基督教徒來看守。白天任何猶太人離開貧民區都要帶上一定表明他們是“猶太人”身份的紅帽子。猶太人禁止被擁有財產,所以他們只能放高 利貸,將錢借出收取利息,而這也是違反基督教法律的。對於威尼斯商人他們熟視無睹,但是對於仇視猶太人的的宗教的的狂熱者來說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毆打辱罵甚至剝奪猶太人生的權利。影片中夏洛克佝僂的身影跪倒在昏暗的猶太居住區外的片段不時在腦中浮現,那樣的孤獨無助,令人辛酸。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夏洛克無疑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犧牲品。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1000字【二】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講的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向猶太人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幣,後來因爲商船失事,不能如期還錢,而被夏洛克告上法庭,並要求安東尼奧按照借約割下一磅肉作爲賠償。鮑西亞在法庭上辯護說,如果割下一磅肉滴一滴血或者多一點少一點,就算夏洛克違反借約,所以夏洛克沒法下手割肉。最後法官判決,沒收夏洛克的財產,一半財產給被告安東尼奧,另一半扔進國庫。

我以前從度娘上讀到過這個故事的簡介,講的基本都是善良慷慨的安東尼奧如何如何,貪婪狡詐的猶太高 利貸商人如何如何,聰明勇敢的鮑西亞精彩的辯護等等,從姥姥的書架上翻出了莎士比亞的原著,讀完之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很解氣。善良的安東尼奧沒有受到處罰,還讓欺負自己的夏洛克受到懲罰。但是第二次讀,我又不禁同情夏洛克,發現這個故事並不完美。

聽說這本書是很多法學院的必讀書,但我看這次審判並不公平。夏洛克並沒有違反條約,是安東尼奧不能還錢。雖然夏洛克沒有讓安東尼奧留一滴血,也沒有割肉。然而法官卻懲罰了夏洛克,沒收了他的絕大多數財產,把這個猶太富翁一瞬間成了窮人,這個審判顯然是有傾向性的。只能說當時人們對猶太人的歧視已經到了一種猖狂的地步,社會的不公平已經到了尖端。

那個鮑西亞的辯護看似精彩,但漏洞百出。既然安東尼奧管夏洛克借錢,那麼還錢的時候也應該是安東尼奧自己割肉,夏洛克只要拿到一磅肉就可以了。安東尼奧自己割肉時多一點少一點,夏洛克可以不在乎。好比A向B借錢,A還錢時是自己把錢拿出來給B,還是B到A的錢包裏去拿錢呢?如果我爲夏洛克辯護,我就會這樣說。

劇中的安東尼奧也不是什麼善良的人。他曾在公共場合罵夏洛克,貶低他,甚至經常打他,對他吐口水。正因如此,夏洛克想盡一切辦法報復安東尼奧,所以才定下如此殘忍的條約。都已經這種情況了,安東尼奧居然還向一個仇人借錢,也是作死。雖然他勝訴了,但我認爲它比夏洛克好不到哪去。他自己不該反思嗎?

當然夏洛克更不是什麼好鳥。由於他是猶太人,信猶太教,受到過一定的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因此就寫下割肉的條約,想置人於死地,是殘忍的,也是違反自然法的。

所以,從法律上看,《威尼斯商人》講的是並非善良的安東尼奧與倍受歧視的夏洛克打了一場官司,經歷了鮑西亞漏洞百出的辯護,最終被法官做了毫無根據的判決,全劇沒有一個好人。其實如果法官按借約審判,安東尼奧會輸得很慘。這也告訴我們,爲人處世要處處小心,不要輕易歧視別人,也許一不小心,你的一磅肉就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