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自我超越》讀後感1000字

學問君 人氣:2.05W

《自我超越》讀後感

《自我超越》讀後感1000字

稻盛和夫相信,要開發員工的潛能,必須對“潛意識”、“意願’與“服務世界的真誠渴望”等人類心靈活動有新的理解。而大多數企業家認爲員工是付薪水僱來的僱員,未能建立起整體感,也從不認爲員工的自我超越與企業的關係。我前幾年也是這樣考慮,後來有了一定認識,也提出了公司願景,但是在學習型組織建立的過程中,並不規範,並沒有什麼章法。

福特(Henry Ford)認爲:“依我的想法,每個人都是一個有智慧而完整的實體,都願意爲崇高的使命發揮精神力量。但我們常缺少等待結果的耐心。我們所需要的是以這股期待實踐崇高使命的精神力量,來強化這樣的心。我們輕率地把自己跟這精神力量切斷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能挖掘出這種創造未來精神力量的來源。”

這段話非常深刻地闡明瞭“人”與企業願景之間的關係,真的是遠非付薪水換僱工那麼簡單。這種精神力量的創造性無可估量。

“願景”(vision,願望的景象)與一個清楚的“現況景象”(相對於“願景”的目前實況景象)同時在腦海中並列時,心中便產生一種“創造性張力”(creative tension),一種想要把二者合而爲一的力量。這種由二者的差距所形成的.張力,會讓人自然產生纖解的傾向,以消除差距。自我超越的精義便是學習如何在生命中產生和延續創造性張力。

我知道我的願景和現實差距巨大,按照上述理論,就是創造性張力巨大。但是,這種張力帶給我和整個團隊的是激情和能量,我們不斷超越,不斷創造驚喜,感到願景越來越清晰,這個路途中很艱辛,但是那份創造的喜悅卻是無可替代的。

歐白恩指出:“我們相信生活中高尚的美德與經濟上的成功,不但沒有衝突而且可以兼得;事實上,長期而言,更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赫門米勒的總裁賽蒙不久前說:“爲什麼工作不能夠是我們生命中美好的事情?爲什麼我們把工作看作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未能珍惜和讚美它?爲什麼工作不能夠是人們終其一生髮展道德與價值觀、表現人文關懷與藝術的基石?爲什麼人們不能從工作中去體會事物設計的美、感受過程的美,並試着欣賞可持之恆久的價值之美?我相信這些都是工作本身就具有的。”

在現實中,往往是事業和願景是兩回事兒,甚至背道而馳。有的人希望幫助別人,卻做一些賺錢很快而沒有社會意義的事情,他們的潛臺詞是,等我賺了足夠的錢,我會幫助別人的。(範文網 )這種把事業(所從事的的工作)與願景割裂開來的企業家大有人在。而我非常幸運,我做的事業——創造無創高效腫瘤治療設備,讓困境中的人們燃起生命的希望,是我呵我的團隊的願景,而我們可以每天走在通向願景的大道上,道上的風景盡收眼底,在創造願景的同時,實現自我超越。所以經常會感恩,感恩來自上天的使命,感恩一路上幫助我們的人和事,哪怕是惡意中傷者,都心存感激,因爲他們讓我們更堅強。這種願景和工作的高度一致性,是組織生命力的源泉。

人員的發展看作達成組織目的的手段,會貶低了個人與組織之間關係的價值。這裏面有一項無條件的承諾,它是一種義無反顧的勇氣,堅持組織真正自我超越的承諾:我們想要如此,不因爲什麼,只因爲我們真心想要如此。這種對於組織的無條件承諾,真的能煥發出巨大的潛能。我們在二階段結束時,只有24人報了三階段,但是我們幾個人爲了大家一起走下去,無條件承諾去感召大家,結果僅有三人沒參加面試,參加面試的人數增加了8人。對於沒透過面試的同學繼續感召,盡心盡力,無怨無悔,這樣的過程已經爲學習型組織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契約關係遠不如盟約關係更令人心悅誠服。在公司管理上是同樣道理,當大家無條件承諾爲企業願景而努力,這已經是盟約關係了,我們都是主人,一定會創造無可限量的未來。

既然自我超越的好處那麼多,爲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和組織不願意如此做呢?如果組織的領導者缺乏建立共同的願景和共有心智模式,以指導其下各階層決策者的能力,組織對“自我超越”作出承諾是天真而又愚蠢的。自我超越需要釐清願景,需要建立共有心智模式,需要很多練習方法,這是一個非常科學系統的工程,而不是想自我超越就可以了。而且要看清人性,不被一時的困境所困擾,安然地一直走下去。

要發展“自我超越”,必須把它當作一項修煉——一種透過實際應用來驗證的一系列練習。就像要經過不斷的練習而成爲藝術大師一般,以下的原理與練習是不斷精熟與擴大自我超越的基礎工作。

一、建立個人“願景”

個人的“願景”發乎內心。大多數的人對於真正願景的意識都很微弱。把焦點放在真心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非僅放在次要的目的,這樣的能力是“自我超越”的基石。

蕭伯納生動地表達了這個想法,他說:“生命中真正的喜悅,源自當你爲一個自己認爲至高無上的目標,獻上無限心力的時候。它是一種自然的、發自內心的強大力量;而不是狹隘地侷限於一倡,終日埋怨世界未能給你快樂。”

在有些組織中,“願景”是一種內心真正最關心的事。在有些場合,當人們談及人生的目標時會覺得很不自在,但當他們談及最關心的事情時,毫無拘束。同時因爲人們真正很在乎,自然會給與承諾;又因是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因此精神奕奕,並充滿熱忱。於是當面對挫折的時候,他們會堅忍不拔,因爲他們認爲那是自己份內該做的事,覺得很值得做,意願很強大,效率也自然提高。

經常會有人問我,爲什麼總是激情四射?爲什麼總是無怨無悔?我想就是個人願景帶給我的使命感,使我充滿熱忱,不畏艱險。當看到患者在我和團隊的幫助下減輕痛苦,甚至逃脫死亡時,那種欣慰無以言表。這些又化成激情,使我們更有力地向願景進發。

二、保持創造性張力

願景與現況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種力量,將你朝向願景推動。由於此種差距是創造力的來源,我們把這個差距叫作“創造性張力”。 假想在你的願景與現況之間有一根拉長的橡皮筋(圖9—1)。拉長的時候,橡皮筋會產生張力,代表願景與現況之間的張力。張力的纖解只有兩種可能途徑:把現況拉向願景,或把願景拉向現況。至於最後會發生哪一種情形,在於我們是否爲願景堅定不移。

在做這項事業的十多年裏,我經常會被這股張力所控制,出現焦慮、悲哀、氣餒、絕望或擔憂等感覺,很多年都處於這些情緒與欣慰的情緒交織中。透過這篇文章才知道,這是情緒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