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500字>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範文1500字(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9.19K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範文1500字(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範文1500字(精選6篇)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1

2007年出版的小說《杜拉拉昇職記》是一部有關職場文化的暢銷書,杜拉拉成爲許多都市白領的目標和偶像,如今杜拉拉的人氣可謂如日中天,小說已經先後被改編爲話劇、電影、電視劇等,小說的作者李可也是一個外資企業工作過的白領,她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創作了這部小說,也塑造出一個可愛的杜拉拉形象,她也許沒有想到杜拉拉會這麼火,現在知道杜拉拉的人絕對比知道她名字的人要多了,關鍵是這部小說還吸引到中國電影界的才女“老徐”的關注,徐靜蕾慧眼識珠,自導自演電影版《杜拉拉昇職記》,現在電影版,也是老徐版的杜拉拉問世了,可謂褒貶不一,特別是小說版杜拉拉的FANS,更是對電影版杜拉拉“嗤之以鼻”,但不管怎樣,這部電影對老徐來說,是絕對的成功,票房過億,讓老徐榮登億元票房俱樂部成員,前幾天電影《杜拉拉昇職記》還獲得上海電影節影評人大獎,這是對她作業上的肯定,電影界老徐“才女”的神話看來還會繼續上演。

對電影詬病的“杜拉拉迷”們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電影版杜拉拉和小說相比,就是情感戲太多,在小說中杜拉拉的情感戲只是一個“佐料”,可有可無,而在電影版中,杜拉拉和王偉的辦公室戲可謂是重中之重的戲份,這部電影的名字完全可以改爲“戀愛中的杜拉拉”,這樣才符合電影中杜拉拉的生活狀態,將小說改編成電影,進行必要的刪除肯定是必須的,但將大家崇拜的小說主線“杜拉拉在職場的修煉經歷”進行淡化,而隆重推出“杜拉拉的戀愛故事”,肯定是出人意料的,但仔細想一想,老徐這樣做是非常明智的,老徐在拍這部電影之前就已經將這部片子定位爲商業電影,對商業電影來說票房纔是硬道理,她不是要拍一部文藝片,也不是要拍一部教育片,她需要的只是“杜拉拉”這個名字,她希望“杜拉拉”的人氣帶動她這部電影大賣,而不是想透過電影擡高“杜拉拉”,所以她要這部電影變成愛情戲、時裝戲、偶像劇,和白領在職場的“生存祕笈”完全沒有干係,如果你真的想學習杜拉拉的職場經驗,那還是直接讀小說版杜拉拉好了。

既然是要演繹一場職場白領的辦公室戀情戲,當然就要找一些俊男倩女、潮男潮女、型男型女來出演,除了老徐自己,黃立行、莫文蔚、吳佩慈等都是引領時尚的人物,這麼一羣人,如果不演繹感情戲,那纔是莫名其妙了,不但要演愛情戲,而且要大演特演愛情戲,片中不但有杜拉拉和王偉的感情戲,還有王偉玫瑰的感情戲,弄一個三角戀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只是都說這戀愛中的女人是最可愛的,也是最愚蠢的,影片中的杜拉拉當然也不例外,老徐版的杜拉拉就是這樣一個戀愛中的女人,沒有一點職業白領的敏銳、狡黠,如果她和王偉的辦公室戀情一直繼續下去的話,杜拉拉肯定就成不了那個小說中的“超人”白領,職位能不能保住都說不定,何況升職,看來這辦公室戀情和升職加薪的關係,就如同中國古代著名的命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道理完全一樣,只能選擇其中之一,這王偉的離職,不斷挽救了杜拉拉在DB的職業前途,想不道也挽救了他們的愛情,片尾杜拉拉來到泰國,在月老樹下尋到了情感的歸宿,似乎打破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定例。

我雖然不是什麼老徐的FANS,但老徐再本片中的才藝,還是非常佩服的,特別是在本片中那種爲“藝術獻身”或者庸俗一點爲“票房獻身”,還真的需要一定的勇氣,片中她不但透過黃立行自嘲自己是一個“太平公主”(片中王偉對杜拉拉說,就你這樣的胸圍,還敢穿比基尼泳裝!),還上演和黃立行的牀戲,在大銀幕上奉獻自己的“裸背”戲,不過這也表明老徐對自己的“青春玉女”形象的實力產生了懷疑,畢竟已經是三十好幾的人了,這女明星一上年紀,就不約而同的走“脫”、“露”的戲路,就連號稱影視界的“才女”老徐,也未能免俗,看樣子這已經成了顛撲不破的定律了,這裏我們就不得不打心裏佩服像葛優、馮小剛、張藝謀這樣男演員、男導演了,真正是憑實力說話。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2

《杜拉拉昇職記》講述的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杜拉拉,如何透過自己的努力,在外資企業從一名默默無聞的銷售助理成長爲一名專業幹練的人力資源經理的職場勵志故事。不管你是在競爭激烈的外資企業就業,還是在相對穩定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都應該學習拉拉奮力拼搏的敬業精神。書中描述了許多杜拉拉的工作技巧以及實踐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杜拉拉,一個“南方女子,姿色中上”。二十出頭的杜拉拉初進公司,先是忠心耿耿地傻幹,後來發現幹了很多活兒,可上司就是不待見。小頭兒藏着掖着,爲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受威脅,關鍵的業務絲毫不放,關鍵的知識一點不教;大頭兒只想安全退休,不願承擔責任和風險,“該做決定時他思考,遇到困難時他授權”;新招聘的下屬一個本事不大脾氣不小,一個能力雖強暗藏心計難以駕馭......在複雜的多重關係中,杜拉拉不斷進行正面的自我調整,終於百鍊成鋼。

拉拉很誠實沒有壞心眼,雖然她也會用伎倆將威脅到她地位的人趕走,但她從不惡意陷害別人。每個人的心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花太多的時間在人事紛爭中,你就很難有時間去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如果真誠有時不免會讓你吃虧但更多的時候會讓你有意外的收穫,取得更多人的信任與幫助。在處理人事關係時,這個信條也會讓很多事簡單化,省時省力。特別是做管理的,必須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並配合其他團隊的工作,誠心帶來的附加價不可簡略。天真的相信少說多做的道理,拿着助理的錢幹着業務的活,天天加班到9點多。老闆一句話就騙到我:年輕的時候多做一點,可以多學一點,錢不是問題。到頭來才知道,錢永遠都是大問題,喪失了談判的最好時機想翻身就難了。老闆一直都覺得我不一定需要升你的職加你的錢,怎樣實現價值的最優化是老闆的必修課。老闆常常教誨我們:要使自己成爲公司裏不可缺少的人,這樣你纔有資本來和公司談;如果你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公司根本不會和你談。就這樣在老闆的薰陶下看輕自己的價值,爲着知遇之恩而傻幹。但是時間長了,要學得也學過了n次,每個人都難免要做個預算,去計算自身在市場裏的平均價值。如果現有的待遇低於市場平均值,人心浮動在所難免。

不過,Job Hop不這麼簡單,找不到好公司不如待在現在的公司,好歹工作環境不錯,壓力不大,所以可以一直忍耐。

杜拉拉的經歷就像是電影重放般,種種苦幹後的一無所獲,說到痛處讓人忍不住有些不忍。只是杜拉拉有一點幸運是她有大老闆的賞識,而我們這裏沒有大老闆。公司結構太簡單,看來也未必是好。杜拉拉曾經的原則也本是我的原則,我越來越懷疑這些原則,只是我喜歡規則,喜歡直接,不懂得伎倆,不會裝模做樣,所以還沒有把它們打翻。

這本書是近期讓我難得一氣呵成看完的佳作,小說情節真切生活,人物鮮活靈動,看着小說我能感覺到自己彷彿也置身在那樣的一個工作環境中,和拉拉有着同樣的經歷,面對困難時候的縝密思考讓問題迎刃而解,在工作中不斷磨練自己提升自己,更可以說是一種完善人生的過程。

主人公杜拉拉的一些態度和方式對我是產生了一定影響的,比如工作方式方面,較之以前,我現在能夠在做事之前先考慮一下最有效的方式,這對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技能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簡單並不代表不動腦筋,杜拉拉是一個非常善於動腦的人,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她懂得掌握合適的尺度,在專業技能上她把握機會給自己充電,在工作方法上她善於總結講究效果。她能夠從龐雜的工作中整理出清晰的思路,找出自己工作的主線路,從而體現自己工作的最大效果,使自己目標明確。而且她善於總結,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她找出了自己獨特的彙報工作方式,清晰明瞭,使自己與領導的溝通暢通無障礙,從而得到更多工作上的指導,使自己的工作更加順暢、更加出色!

《杜拉拉昇職記》其實告訴我們: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必須要做到改變你能改變的,適應你不能改變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假若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勢必被社會所淘汰。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3

閒來無事,只是想打發無聊的時間。我買來了《杜拉拉昇職記》拿來一讀,以充實自己,剛一開啟書,我就情不自禁的被吸引了,連睡覺和水都忘了。我讀書比較慢,經過一週的時間,終於合上了這本小說,而我卻控制不住內心的涌動,思緒良多,不禁想抒發一下自己的感受。

《杜拉拉昇職記》,它是一本屬於職場勵志類的書籍,講述了一個普通的職場女性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在工作中又是如何表現,從而一步步由平凡走向成功的故事。

雖然這只是部小說,但是它改變了我很多看法。由於老公的引薦照顧,那年我來到了如今工作的地方,國企節奏慢,關係戶錯綜複雜,說話謹慎細微,工作按部就班,初來乍到還不適應,人少事多,凡事守舊,總有種今天看到退休後的生活,即使是這樣的環境,辦公室也存在與人功利,身不由己的感覺。而在部小說中,杜拉拉也是一位很平凡的女孩,姿色僅處於中上等,可是他卻在HR這家世界500強一步步地走上成功。他向讀者演繹了辦公室生存的智慧。

在辦公室生存,你不必竭心盡力去算計別人,你只需要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適時爲自己爭取應得的利益。不要只記得埋頭苦幹,而要懂得巧幹。

首先,杜拉拉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學會適應環境,勤動腦筋。學會虛心取經,經驗是慢慢積累的,但是不是所有的經驗都是要自己親身實踐的,你需要學會汲取間接經驗。杜拉拉在玫瑰手下做事時,仔細認真地分析了玫瑰的處事風格及個性,並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瞭解玫瑰這個人及她當下在公司的位置及優勢。透過同在玫瑰手下做事與自己平級的北京辦的王嗇,分析了王嗇的應對方式,並加以衡量。得出與玫瑰作對的種種不利,因此她給自己在與玫瑰相處時定了幾點標準,從而保障自己工作環境的順暢。

其次,杜拉拉平時處處留心、細心觀察,關鍵時刻抓住機會。她很清楚經理級別的人應該做什麼,應該具備什麼能力,因此當她還是主管時就對於此類事務加以學習,而這些積累最終讓她能勝任那些突如其來的挑戰。她先是很好地完成廣州辦事處的裝修任務,然後挑起了上海總部的裝修任務,雖然困難重重,但她按時出色地完成了。

杜拉拉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困難,但是他卻收穫很多經驗。杜拉拉麪對生活積極主動,樂觀向上,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不斷進取,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她的地方。儘管是虛構,但也的確催生了許多讀者的思考慾望,這種思考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完全主動的發生的,而不是出於作者的任何赤裸裸的引導,這是作者更加高明的地方。不僅僅是對主人公命運的思考,更是對當今社會,對自身命運的思考。

杜拉拉的故事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敬業精神、職場處事、人資行爲經驗。

第一,敬業精神。面對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業務,一定要積極學習,不斷提升,讓自己去適應。

第二,善於總結。工作中面對的問題,要認真總結,平心靜氣的來思考總結很有必要。

第三,執行能力。對上級交代的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是我們提高自身價值的途徑之一,相信每一個老闆需要的都是能幹的員工吧。

第四,靈活應變。社會生存的法則之一就是怎樣處理好人際關係,要想在企業裏提高工作效率,學會如何做人做事是前提條件。該強硬的時候,一部不讓,該退讓時,就變通處理。跟不同的人接觸,要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語言面對。

第五,適時爭取。我們在該爭取自己利益的時候一定要去爭取,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一時腦袋發熱。

從小說迴歸現實,我們所處的工作環境只是外在的大環境,積極地心態決定前進的動力,每個人都可以借鑑杜拉拉的職場經驗,利用在我們的職場環境中,提升自我,不斷學習。當然,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儘量以一顆平和的心態去對待,無論得失,以學習的態度去工作,向着更高的目標努力,我相信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4

“嗯,你好老大,哦不,老總。我先來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杜拉拉。我是福建廈門大學金融系0163班左起第二排第三位桌面上有張周渝民酷照的畢業生。你說我的愛好嗎?哈,人家的愛好很多啦,比如說(吼),唱歌啦,寫生啦,吃雞排飯啦,哎呀,還有好多好多啦。你們想不想我唱歌給你們聽呢?呵呵,下面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哎?你們怎麼都睡着了啊?喂,你們不要嚇人家啦,人家會怕怕的啊。哎,喂,醒醒啊!”

就這樣,杜拉拉的第五十五次面試終於以失敗告終。

杜拉拉邁着因沉重而緩慢的步伐飄出了那家公司。這個時候,外面下着滂沱大雨。路人紛紛撐起雨傘像具殭屍一樣地相對運動。杜拉拉一時接受不了這個現實,連向來以敏感著稱的她的心靈竟也遲鈍起來,如此大雨她卻毫無知覺,跟着行人麻木地移動。

突然,她的手機“嗶嗶”地響了起來,在尼龍皮包裏震動不停。她雙手像摸魚一樣摸出臺三星,按下通話鍵:喂,找哪位?“杜拉拉,真的是你?我沒有聽錯吧?”

說到這裏,拉拉的面部肌肉微微抽了一下。艾曉璐?哎呀,你小子幾年不見,過得還好吧?“託您的福,好着呢!呵呵,哎,電話裏咱不好講話,到店裏來聊吧。”店?什麼店?在哪兒啊你?“我就在你背後的咖啡店裏,快來吧。”完後,拉拉把頭部沿後方旋轉180度,一雙櫻桃小眼越睜越大,嘴巴越張就越O型。整個一副青春激情蓄勢欲爆的模樣。“啊!啊!啊!”她大叫着衝向咖啡店。求職失敗的煩惱現已拋在腦後。

這幾天的杜拉拉心情很鬱悶。究其原因,八成是求職碰壁,屢試不爽。不過,有句話講,當上帝關上一張門時,他會爲你開啟一扇窗。一天,她一如既往的失敗後回家,然後洗澡、吃飯、看電視。電視裏播放的是瓊瑤的《青青河邊草》。一對青年男女緊挨着對方坐在綠草地上,男的說:XX,你知道不知道我最近喜歡一個人?女的說:我不知道。男的說:你想知道嗎?女的說:想知道的。男的說:她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於是女的開始低頭,臉紅得像當天的晚霞。

真的好假。拉拉感悟道。而後,拿起電視遙控器開始轉檯。

轉着轉着,視線被某一節目吸引,已經離不開了。

那是一個關於環保的節目。一個專家模樣的人坐中間,在講座。專家把平時的那些平淡知識講得很有味道。還有,最重要的是,節目的最後,專家公佈了一個令杜拉拉興奮了很久的招聘:鑑於近日國民普遍環保意識增強,讓環保事業如火如荼的進行,專業人才緊缺,茲本局特決定面向廣大市民朋友招錄熱愛環保人士。學歷不限,興趣即可。月薪面談。

杜拉拉此時心情如春天的西子湖水般盪漾,而且是一波接一波。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環保,曾經幼時的一個夢想,那時緊緊地揣在懷裏始終不願放手;在時光的流逝與夢想的四季交替中早已被磨損得不成樣。

分針前進了九格,眼睛回到過去:在一個滿天繁星的夏夜,在四周環繞蛙鳴和知了的田野,有一個面板幾乎可以和夜色媲美的農村女孩,獨自欣賞着會眨眼的星星和望不着邊的稻花。涓涓溪水安靜地從女孩身邊飛過,頗有一番空靈質感。女孩呼吸着農田獨具的新鮮空氣,淘氣的她將小手浸入水下,然後雙手微微彎曲,舀了一手水猛地潑向臉部。“真涼快!”她說。世事無常,在幾年以後,當地政府部門在那塊地皮子上建了大量的工廠。對村民們的解釋是:大力發展工業,脫貧致富。於是從前的`寧靜被川流不息的車輛,來來往往的人打破。喧囂繁雜的都市生活頂替自由閒適的鄉村生活。杜拉拉也慢慢學會了城市人的懶惰、虛榮、傲慢、自私。她變得愛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服飾有多麼地昂貴,變得愛拿各種瓶瓶罐罐的化妝品往面板上抹,變得愛吃各種精緻美味但堆積厚厚的脂肪的食物,變得愛講髒話,愛打架,愛……

“嘟嘟嘟”。思緒猛地跳回去。眼睛前只有一臺關閉多時的電視機,開關那裏的紅色指示燈還在閃爍。“完了”,她反應過來,身子從沙發上跳起來彈向電話機。

很榮幸的,她被錄取了。但是每一次到外地工作時,她總會發自內心的對別人說:我真的很懷念某年,空氣又自由又新鮮。家鄉遠處的野山、狗和田野,令我沉睡一個夏天。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5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讀書會。《杜拉拉昇職記》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不過,我覺得只要是好書,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年初,院裏號召開展讀書活動時,我選定了《論語》,《論語》文字不多,但博大精深。當然,對於《論語》,一時半會也理解不透,目前,也只是看了個眼熟。今天參加讀書會,我就結合對《論語》的一點心得體會,同時基於對《杜拉拉昇職記》書名的理解,談談我的體會,以及讀書的收穫。

杜拉拉是外企職場的成功人士,在外企職場裏呼風喚雨,如魚得水。看了《杜拉拉昇職記》,的確很有收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辯證地吸取杜拉拉的經驗與精華,對工作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法院並不能稱爲職場。在理想主義化的狀態下,法官是肩負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的,如果把法院完全看成一個職場,一切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爲奮鬥目標,也就未免庸俗化了。在讀《論語》,有所感觸的時候,寫了一些心得,大概有二十多篇,都發表在《湖南法院網》上。前不久,又讀了《杜拉拉昇職記》,同樣也是感觸良多,只是還沒有形成文字材料。這些感觸,這些心得,凝結成我的一個認識,作爲一名法院工作人員,作爲一名人民法官,應當視審判工作爲事業,不忘學習,牢記理想,時刻加強自身修養。

一、學習: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孔子說:“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意思是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啓發他。”這說的是孔子的啓發式教育。我們踏上了工作崗位,學習的步伐卻不能停下。從學校畢業了,自學當成爲主要的接受教育的方式。自學,主要是從書本中吸收營養,貪多求快,那樣不行。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可如何才能精呢?辦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左思右想,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情況,想明白了卻不能完全表達的情況,並不鮮見。此時,就不妨放下案卷,開啟書本,去書本中尋找答案。“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用書本來開導自己,帶着問題去讀書,在書本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精讀。我們開展讀書活動,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從別人的認識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這也是精讀。馮院長讀了一本好書,把它推薦給大家,這是爲我們精讀提供了捷徑。當然,作爲一名法官,精讀並不在於法律書籍,讀書不一定非得成爲工作的一部分,讀一些非法律的書籍,陶冶情操,涵養精神,也是非常好的。讀書,不可能總帶着問題去讀啊,沒有問題,又怎樣精讀呢?那就是邊閱讀邊思考,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

二、理想:需求可以現實理想應當崇高。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一個人不怕沒有位子,最怕自己沒有什麼東西站得起來。法官的理想是什麼?它不應當是位子。法官的理想不一定壯志凌雲,但可以平實無華,法官的理想應該體現在審判執行的每一個細節中。法官是運用審判權公正裁判,定紛止爭的,法官的理想與法官的職業息息相關。公正與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恆的工作主題,公正與效率也應當成爲法官的理想。一名法官如果說,他的追求就是辦好案子,那麼他是值得尊敬的;一名法官在審判執行工作中,如果把公正與效率視爲畢生追求,那麼,這名法官的理想無疑是崇高的。當然,理想不可能千篇一律,法官的理想也必然千差萬別。崇高的理想,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東西。有了崇高的理想,工作生活中也同樣會受到位子、票子、房子的困擾,也同樣會發牢騷,同樣會有怨言。但是,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信念的支援,法官才能靜下心來,爲了公正高效地處理好“案子”而絞盡腦汁,爲“所以立”而提高素質。

三、修養:法官應當“日三省己身”。在紛繁的事務中,法官面對的是“法”、“人”、“案”,通俗地說,就是運用法律,審理案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官日三省己身,也應當圍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辦案公正乎?待當事人誠乎?法律研習乎?先來說“法”。法官離不開法,法官對法律的掌握應當嫺熟,而法律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出臺,不學習,法官就會落伍,就會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杜拉拉昇職記的讀後感6

《杜拉拉昇職記》早在年初便已看過第一部和第二部,藉助這次活動,我又閱讀了第三部——《杜拉拉昇職記——與理想有關》,感觸頗多,現分享如下:

“因爲她覺得年輕的時候辛苦那就是個單純的辛苦,年紀大了還在辛苦,恐怕就摻雜了辛酸和力不從心。總之,人一輩子要吃的苦頭總量大致相當,大家玩的只不過是個時間差的遊戲,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年輕時辛苦總比年紀大了辛苦強。”這是文章裏面杜拉拉關於辛苦的感悟,作者說,此類想法暗示了杜拉拉其人缺乏安全感,是悲觀主義者,凡事喜歡作個周全保險的打算。總是不太贊同作者的這個總結,我總認爲,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是最自由的,既有了小時候沒有的獨立資金,又有了老年時沒有的旺盛精力,倘若這時候還不曾要小孩,父母年紀尚輕,不必爲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發愁,此時的選擇是諸多的,工作不順心了可以換個,因爲此時是人生中牽掛最少、可以單單憑着自己的內心去奮鬥的年紀,這時候的奮鬥,是單純的憑心而作,這時候的拼搏是奔着自己心中的理想、是奔着自己人生的目標而去的,這時候的自己,即使工作再勞累、人事關係再複雜,心也是快樂的,因爲是爲着自己的理想而戰。倘若,在年輕的時候能吃得了苦,再動動腦筋,積攢點積蓄,等到差不多收手的時候,就帶着自己的另一半,亦或是自己的孩子,外出旅遊,去享受理想收穫之後的喜悅。倘若,年輕的時候,不去奮進,不去拼搏,依舊是一天一天的爲活着而活着,等到父母年邁,孩子尚小,那時候所有的事情才真的是身不由己,即使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依舊不敢辭職,只爲着用這些薪水去贍養老人,撫養孩子,此時的工作,倘若勞累,就不單單是身體了,恐怕更累的還是自己的內心吧!因此,趁着年輕,趁着牽掛少,該努力的努力吧,此時累點,苦點,又算得了什麼。

杜拉拉在微波爐事件後問自己,我這都是爲了什麼呀?王偉也說,人一定是到了極度茫然的狀態,纔會問自己什麼時候是個頭、我到底是爲了什麼之類的。是啊,我們每天這樣的狀態到底是爲了什麼呀?是爲了自己的理想?是爲了每月的工資?是爲了出人頭地,讓別人刮目相看還是爲了父母的希盼?每個人選擇的生活道路不同,可是是否所有人都能夠清楚的告訴自己我究竟是爲何選擇了這樣一條生活之旅,我的目的到底在何方?我不只一次的問過自己,究竟我是爲了什麼在這裏工作,又究竟是爲了什麼選擇了這天路,我告訴自己的是我別無選擇,倘若沒有了這份工作,我就沒有了資金來源,沒有了資金來源,我就連生活最起碼的保障都沒有又何談理想。我總是喜歡用這樣的語言去麻痹自己,卻從不去改變,閱讀了杜拉拉昇職記,又一次的給了自己一個棒喝,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別人年紀輕輕的就已經是註冊會計師、進階會計師、註冊稅務師,而我,同樣的年輕,卻一無所獲,不是因爲沒有天時地利人和,而是沒有行動。多問問自己,我究竟是爲了什麼,這樣有利於在自己懈怠的時候鞭策一下自己,告訴自己,還有目標尚未實現,還有夢想尚未抵達!

副總裁也難說。這中間的差別就大了去了。”其實,最喜歡的還是這句話,總是讓自己深深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我是做會計的,會計依舊有很多,可以是一個單純的事後記賬人員,也可以是一個事前計劃的分析人員,更可以是一個給別人稅務籌劃的註冊稅務師,更牛逼的應該是不僅精通會計相關知識更懂得法律的全能人才吧。雖然都是會計,可我們到底期望自己是哪一種會計,到底想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這些都是自己去定的,現在,無論是出去聽課亦或是看到別人的名片,後面的財務職稱總是一行行的讓人目不暇接,對於自己的工作,奮鬥的目標也是更加的清晰,總之,無論什麼行業,都有很多的分層,關鍵是看自己到底想上哪層,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自己也是知道,想到了哪裏就寫到了哪裏,第一次寫這麼長的感悟,有點亂、有點雜,也很膚淺,只能告訴自己,再接再厲,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慢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