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500字>

自在獨行讀後感1500字

學問君 人氣:1.91W

你們有沒有看過賈平凹的自在獨行這本書呢?看過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自在獨行讀後感15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自在獨行讀後感1500字

自在獨行讀後感1500字一

今天在這裏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讀書心得。其實我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但是我卻是一個願意認真讀書的人。在泛讀和精讀兩者間我更喜歡精讀,喜歡靜靜的品味。我認爲讀書是一個過程,要經歷找書、讀書、品書三個階段。這樣才能做到精讀一本好書。

作爲語文老師,經常有人問我要不要讓孩子補作文和閱讀,爲什麼孩子沒少讀書寫作文還是很吃力。其實我認爲問題主要是在於我們的閱讀更多的是拓展知識面的泛讀,而缺少了帶有興趣的深入精讀,內容是記住了,但是沒有細膩深入的情感體悟,所以學會找書和品書才能更好地提高寫作水平,提高文學修養,甚至提高品味人生的能力,才能讓你的讀書從無意識閱讀變成有意識閱讀,這樣收穫才越大。

假期我無意中看了一部動漫電影《大魚海棠》,故事靈感來源於《逍遙遊》,我很喜歡就發到了朋友圈,沒想到一名當年語文學的超好的學生和我分享了他的觀感,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說到了“自在”,說到自在莊子《逍遙遊》一文就深入淺出的論述過,但我們不是聖人神人,所以做不到逍遙,於是我們的生活少了從容和自在。在這樣的契機和閱讀興趣下我找到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

這本書是賈平凹40多年來創作的散文精粹。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 “鬼才”。上大學我讀的賈平凹的第一本書是《廢都》,最後一本是《懷念狼》,印象中他的文章極具叛逆性、創造性,文字中透露出敏銳的觀察力,其實他是個聰明、善於不露痕跡搞幽默的作家。但是他的農民模樣卻掩蓋了他的精明、智慧。

畢業15年,我又一次品讀了他的文章,對他的文章有了更深感悟。他的散文內容寬泛,社會人生的體察、個人情緒的變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皆可入文。這是對傳統的散文寫作的一大突破。在他的文中,不難發現一顆赤子之心,於現今複雜的社會裏的確難尋。他用輕淡的筆墨,再現生活中人們經常忽視的景象,並做到引人入勝。他的散文,濃的如酒般醇厚綿長,淡的如溪水清純透明。在一種古樸而又平淡的氛圍中,賈平凹道出他對生命、歷史、宇宙的深深思索。

《自在獨行》,獨行與自在是一個看似多麼矛盾的話題,但是賈平凹卻在獨行中獲得自在的精神享受。其實什麼樣的人孤獨呢?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並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只會偶爾做一聲長嘯,如我們看到的兇猛野獸。賈平凹是孤獨的, 文章開篇,一架紡車,“嗡嗡”的響着,飛轉的車輪低低地吟唱拉開了賈平凹孤獨生活的序幕。童年時父親缺失,和母親艱難度日,熱愛學習卻被迫輟學,平日裏在母親同學面前十分堅強,晚上仰望星空而流淚,不知所措,即使後來生活慢慢好了起來但他的孤獨卻未有消解,世間庸人來往於他的生活,作爲名人,他只覺越發孤獨,沒有幾人能真正理解他,他的內心世界是苦澀的。但是他的孤獨卻與衆不同。

賈平凹在靈魂中獨行,他在鮮活的體驗中感悟人生。《看人》一文中,他說最好的風景是在街頭上看人,他看到了陌生人相視時羞澀的笑容,聽到了人羣中衣服磨蹭和頭髮飄逸的聲音,感受想象出服飾、肢體、語言種種形態背後隱藏的故事,感受到了芸芸衆生光環背後統一的平凡、平淡,所以他認爲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裏,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默默的看世界,發現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寬釋不如意,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

賈平凹在靈魂中獨行,他在率真的追求中書寫人生。《好讀書》中說讀書就要受窮,好讀書就別想當官,但是好讀書也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爲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瀟灑達觀,於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其實說白了就是脫離了物質享受我們還可以在精神上獲得滿足,這也許就是文人的酸腐,也許會有人說這是阿Q精神,但是如果你知道阿Q,就說明你在讀書了,而賈平凹寂寞的獨行旅程中,就是讀書讓他變得從容灑脫。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理解孤獨,人們羣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優秀,你就將平凡,你若繼續前進,終於使他人無法趕超,於是大衆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尊你是偶像,甚至是聖人。偶像和聖人都是真正孤獨的。那我們如何在迷茫找不到出路,在屹立塔尖高處不勝寒時,擺脫孤獨獲得寧靜那,那就需要靜心。

更準確的說是心靜,心靜自然涼。那是一個炎熱的午後,作者收到了一封讓人心感清涼的信,配以沁人心脾的綠茶。信中除卻日常的寒暄,還有這樣一句話“讀詩能耐熱”後面緊跟一句“慢讀即可安靈,靈魂安妥,酷暑便是清涼世界。”讀完信,作者在漫漫夏日中伴着詩卷忘記了炎熱。讀完這篇文章,我在漫漫寒夜中感受到了靜心的力量,亦或是其帶來的溫暖。靜心讀書,靜心品詩,靜心享受生活。在如今這個每人與時間賽跑的社會,這一份靜心是多麼的可貴。孤獨的行者,因這份靜,有了開闊的眼界。因這份靜,就有了涼爽的夏日,有了美好的生活。

賈平凹的散文是與衆不同的,他曾說過,“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它不靠故事和典型的人物形來吸引人,它靠的是情緒的感染和思想的啓示”。我讀賈平凹的散文,不僅被他的語言魅力所吸引,更爲他獨特的感悟而拍案叫絕,不僅可以獲得心靈深處的震撼,更可以獲得人生的啓迪。所以或配一杯清茶於午後,或煮一杯咖啡於深夜 ,靜心品讀體味,在他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中感受他俗世的智慧,生活的趣味。

對於匆匆的路人來說,平凹的這部文集只是用來附庸風雅的玩物。但這本書卻讓我明白從容是真,寬釋是福,有敬無畏,樂以忘憂,不虛此行!孤獨的行者,他們並不孤獨,他們以山水爲友,天地爲伴,盡情地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着孤獨。

文章中曾寫道這樣一個作家:當他的名聲流佈全國的時候,對他的誹謗也鋪天蓋地,他總是沉默着。當有一次“我”向他闡明事理的時候,他淚流滿面,並說了一句“我並不孤獨”,然後匆匆走掉。或許是這個作家的“忍”,或許是他的“堅”使他最後成爲文化界的著名作家。對於這樣的人,我們總是另眼相看。他們在一片污濁的世界中,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堅持自己堅持的,喜歡自己喜歡的, 而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所以當我們學會寬釋、懂得從容,能夠靜心,隱忍堅持,也許你就不再孤獨,最後借用賈平凹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講話:願每個人都能懂得孤獨的真義,在獨行的生活裏多一些灑脫和自在。

自在獨行讀後感1500字二

剛看完賈平凹的《自在獨行》

初次看他的作品,這是他的散文集。很喜歡他寫在書開頭的一句話:

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

真正的灑脫來自於內心的安寧

全書共五章,從五個方面講述他的生活

每一章都有一個標題

 1.孤獨地走向未來

生命的睿智——從容是真

主要是講述他從小到大與之相關的一些事,說他的母親養育他們是如何辛苦,講述他與他的父親,談漸漸變淡的朋友,聊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穫,分享他的愛好,述說他生病之後從經歷的人或事當中體會的感受,闡述孤獨。摘抄了裏面的兩段段話:

“聖賢庸行,大人小心

我終於明白了塵世並不會輕易讓一個孤獨的,羣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走、走,終於使衆生無法趕超了,衆生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尊你是神聖,神聖是真正的.孤獨,走向孤獨的人難以接受憐憫和同情。”

說捨得

“舍捨得得,得得舍舍,卻充滿在我們瑣碎的日常生活當中,演繹着成功和失敗的故事,捨得實在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藝術。”

 2.默默看世界

人世的悲心——寬釋是福

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着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了佛像累了就磕頭,磕了頭,你還是你,佛像還是佛像,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

這章主要是看世界萬物,看人,看物,看遊戲,看山,看樹,寫得生動而細緻,主要是分享他說看到的世間萬物。

3.獨自走一走

大地的靈魂——有敬無畏

喜歡旅行應該是作家的一個共性,只有到處遊玩行走,不斷去感受,去經歷,才能寫出好的作品。這章主要介紹了他一路遊歷所看所感所悟。

記錄了行走途中他眼中的秦腔,黃土高原,五味巷,龍,青街的石板等等。

 4.獨處的安寧——萬物的情懷樂以忘憂

每個人應該都會有一點收藏的習慣,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就想買回來帶回家。每個人所收藏的物品不同,不過相同的是都是爲了抒發某種情感。比如我就喜歡明信片,我收藏了很多明信片,我收藏的目的單純只是爲了記錄。

而作者說他收藏的玩物是志在創造心緒愉快的環境,少點俗氣,多一點靈感。所以本章主要講述了他與自己所收藏的每一個物品的故事。

5.自在的禪意

本章主要是講述大自然的動物,植物,樹木,天地,風雨。作者從大自然這些生靈中所體會的生命感悟。我摘抄了其中一句

“天空的禪意行於天地,日月交替一年,書就長出一圈。生命從一點起源,沿一條線的路來回旋運動,無數個圈完成了,生命就結束了,留下來的便是有用之材。”

沒有後記,沒有作者爲這本書寫的話,就是以散文爲結局的。對於我喜歡讀後記的人來說,不免有點遺憾。

後來想想,也許是因爲想說的全說在書中了吧。

其實這本書讀來不會有什麼特別激盪的地方,全書都以一種平靜的心態來講述,偶爾能從書中讀到悲傷,憐憫,感嘆,還有得到心愛之物的歡喜。正如大多數人的一生,平平淡淡,不會有什麼大的起伏。

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情緒,作者也有;我們會生病會受冷言冷語,作者也會;我們有家人,朋友,作者也有。不同的是作者把這一切記錄了下來,作者能從這些事中體會感悟,作者有能力寫出受人歡迎的小說併爲大衆所知。但是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要學會去發掘它,發揚它。我們要和家人朋友相處,珍惜這些點點滴滴的情誼。我們同時也得去經歷孤獨,這是一種常態,要習慣並從孤獨中去學習,去提升自己。還有別忘了,要去體會大自然中的生命,也許它會給你不一樣的感悟。

你有多久沒人認真看一場雨,你還記得小時候下雨時你都做過什麼嗎?你有多久沒去看樹看花?你還記得小時候看到的樹是怎麼樣的,看到的花是怎麼樣的嗎?你有多久沒有心無雜念地做一件事了?

忙碌奮鬥,爭分奪秒。這些都是爲了賺更多的錢實現自己的夢想,給家人好的生活。

只是希望不要走着走着就忘記自己從哪出發,爲何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