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69W

你們看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的作者是丹尼爾·科伊爾。那麼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後感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後感【一】

據《吳越春秋》中記載,鑄劍大師歐冶子“十年磨一劍”煉就了“天下第一劍”湛廬劍。《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很好的解釋了這段話。書中指出:十年裏,只要每天三小時的精深練習,任何人都可能獲得世界級技能。作者引用了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提出的觀點:所有的世界級專家都需要經歷一萬小時的刻苦練習,甚至更長。他拜訪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運動員、小提琴手、藝術家等,證明了這一規則的存在,揭示了技能學習的新祕密。這本書應該是關於心理學、成功學的,透過很多例子和科學知識來論證要成功需要不斷的精深練習,同樣要有激情和投入,還需要老師的引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指出:成功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是“精深、激情、伯樂”,書中的內容就是圍繞這三個關鍵詞展開的。

而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要成功必須得堅持。堅持的背後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滴水穿石的精神支撐,曹雪芹的《紅樓夢》,司馬遷的《史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哪一部不是傾注了作者畢生的心血!

我的堅持應該從我學琵琶說起,到現在已經6年多了。從一開始枯燥無味的基本功,到現在悠揚動聽的樂曲;從剛開始的排斥、牴觸,想要放棄,到慢慢適應,習慣……現在我已把練琴變成學習之餘的興趣愛好,也是一種鍛鍊意志的好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在朝着自己的目標前行時,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這時我們就需要堅持,哪怕受傷也無所畏懼。當我們認爲再也堅持不了的時候,想想那些貧困山區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當我們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時候,誰還會在意那些曾經的傷痛。

天才擁有的細胞類型,我們普通人也都擁有,只是我們沒有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堅持,以及他們花的時間和精力。不要再浪費時間去羨慕別人的成功,而應該從這一刻開始朝着自己的夢想勇敢前行。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後感【二】

看到標題時的你,是否跟我當初一樣會驚呼:哇塞!一萬小時,就可以成爲天 才了?一年365,一天24小時,總時長才一年多?有這麼神奇嗎?然而,用心讀完全書,你會發現,這是扣除吃喝拉撒和其他必要事件後,平均一天按2小時計算,你也得花近十年的時間,纔有可能達到的境界。

作者丹尼爾·科伊爾走遍了世界各地的人才溫牀,他拜訪了最成功的足球運動員、銀行劫匪、小提琴手、戰鬥機飛行員、藝術家、滑板愛好者等,見證了這些規則運動的造就之路,用作者的精髓總結,就三個詞:精深,激情和伯樂。

關鍵詞一 精深練習

讀完書才瞭解到,原來我們常說的熟能生巧,是建立在我們自身體內,一個神奇的髓鞘質組織上。當每一次進行技能練習時,就會在這條技能迴路上,包裹產生新的一層髓鞘質,如同給家裏的網絡加了寬帶,更神奇的是,當我們再次需要它時,它速度會越來越快。就像小時候學彈琴,剛學一首新曲子時,生硬手指不靈活,在無數次彈奏練習之後,就變得流暢多了。

想要培養一項屬於自己的`技能,規則其實很簡單:

開始做,犯錯,再嘗試,然後重複以上過程。面對複雜問題時,先分解組塊,再放慢速度,重複練習。

如果絕大多數的天才,都是這樣產生的,而且是用了數十年的時間才達到的,那作爲平凡的我們,就不用驚訝,怎麼忽然冒出一個運動健將,一個鋼琴家,一個小說家。其實我們真正缺乏的,只是練習,而且是精深的

關鍵詞二 激情

堅持一份十年的事情不容易,那需要我們能夠爲它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激情。記得,兒時學琴,沒人督促我學習,但我會自己找時間去練習。回想起來,那時的激情很單純,就是希望自己能彈得再美一些,下次上課時老師會表揚我一句,爸爸媽媽看到我的表現,會給我買想要的東西。動力很幼稚,但卻真是當時的源泉了。只可惜,那時的我,孩子貪玩的天性還是佔了主導,沒多久就停了下來。現在想想,如果那時,我的激情動力會更着眼於長遠未來,也許我會堅持更久一些。

不過,現在明白其中道理了,我覺得也爲時不晚。雖然科學證明最佳學習成長時間是3到10歲。但也同樣證明,50歲之前的髓鞘質還在生長中,50歲以後,也還有大約5%的組織處於隨時待命中。只要我們需要,我可以隨時調用它。瞭解至此,如果我把彈鋼琴,作爲一輩子的興趣培養,每日練一練,10年以後,不敢說天才,肯定也會卓有成效。這樣看來,似乎可以找到一輩子的動力源泉了。

關鍵詞三 伯樂

看完作者的見聞,再結合自己的體會,也許很多兒時的機會我都已經錯失了,現實已無法改變,但好在,我有比兒時更成熟的心智和思考力,還是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總結提升自我。更重要的是,現在我身邊,有了一個髓鞘質正在茁壯生長髮達的小女兒,如果能夠有幸成爲作者所說的,這樣一位伯樂的話,這又該是生命中多麼神奇美妙的事情呢?

本書解答了一些關於成才的疑惑,同時也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精深練習要如何開展?真正對自己有效的方法,該如何設計形成?

2、在衆多的誘惑選擇面前,該如何選擇自己最有意義的事情去做精深練習?

期待與各位簡友共同探討分享,共同進步!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後感【三】

看了《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我認爲書中的很多內容對於正在學習社會文化藝術的我們是非常有用的。書中分了三部分來闡述了天才是怎樣產生的:精深練習、激情、伯樂,三者缺一不可。對於精深練習,我是深有體會,我們有專業課——琴法、舞蹈、樂理、美術等,琴法、舞蹈每天要練習半小時,樂理每天早晨唱半小時,美術每天晚自習練習,只有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

成功是來自奮鬥,一個人的天賦如何驚人,如果沒有經過刻苦的學習奮鬥,那麼他永遠也只能停留在天賦的狀態,而無法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就。所以對於“一萬小時法則”我是這麼認爲的:精深是一種方向,激情是一種態度,伯樂是一種釋放。無論在任何領域,找準方向,保持激情奮鬥,用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折服他人,這就是天才的真相——你我都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