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600字>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1.56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通用6篇)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1

書中描繪了一個科學無限發達、秩序極度穩定的烏托邦——人類的幸福是精英治國下的科學工程,人類的出生由“孵化和設定中心”用試管和器皿在流水線上精確地操作,“胎生”成了被淘汰的污穢詞彙;人在出生前,被設定成五個從高到低的等級、不同等級人類將在出生後擔任辛苦程度遞增的工作,但無論被設定的條件好與壞,每一個人都樂於接受自己的社會角色,並因此感到慶幸和自豪;不愁吃穿,沒有疾病,不害怕死亡,青春永駐,沒有衰老和醜陋,人人彼此相屬;想要什麼就能立即得到,絕不會想要得不到的東西;萬一出現了不良情緒,也不需要擔心,吞幾片對身體無害的藥物便能立即忘記煩惱——人民熱愛集體、熱衷於消費,被設定爲“永遠幸福”。

這個世界被設定得“完美”,沒有痛苦,沒有衝突,沒有求而不得的憂慮,沒有面對困境的忍受或抗爭——沒有強烈的情感,沒有閃耀的思維火花,沒有美好高尚的品格。

這個“完美”世界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人類再不需要依靠自由意志去透過個人創造、情感體驗、藝術和美的追求來獲得幸福;人自出生就已擁有一切。

劉瑜在序裏問,“你還要些什麼”,她給出的答案是:透過個體努力去爭取幸福比“被幸福”更體現生命的價值。

整本書也透過用反諷意味十足的筆觸來描繪出的可怕烏托邦,來證明,真實的自由的人生雖然伴隨痛苦,但因此獲得的幸福纔是真正的幸福。

距離這本書出版已過去近百年,事實證明烏托邦正在慢慢實現,反烏托邦文學的預言性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啊。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2

《美麗新世界》是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但同爲反烏托邦小說,《1984》和《美麗新世界》的畫風迥異。

在《美麗新世界》中赫胥黎闡述了一種被稱爲蘇摩的藥物。這種藥物吃下去之後不僅不會危害社會和自身健康,而且會讓人感到快樂和充實。

不禁會想假使小說裏的蘇摩真實存在,現實生活又會是怎樣的景象。

記得王小波說一句話,快樂和痛苦本來就分不清楚,只求他貨真價實。畢竟王小波只有一個,同他一類的人也是少數。

各類層出不窮的綜藝節目,各種流行的短視頻APP,各種直播平臺等等等等充斥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在廉價的娛樂和消費中不斷獲取短暫的快感,在不需要大腦思考的垃圾文化和快餐文化中汲取快感,並且像依賴藥物一樣依賴娛樂,娛樂至死。

這些都何嘗不是我們身邊的蘇摩。

《美麗新世界》裏闡述了一個寧靜統一的社會。沒有紛爭和硝煙,統治者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被統治者“調皮搗蛋”。透過廢除家庭等方式使得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自主地放棄創造性的活動。《一九八四》權力是透過施加痛苦而得到滿足,但《美麗新世界》裏,是透過給予化了妝的侮辱——快樂。

每一個人都想要“放蕩不羈愛自由”,但面對生活必需品不會產生顧慮的生活,嗯,真香!作爲一個普通公民參與政治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生活能維持着習以爲常的繁榮富足,實在沒有戒心去質疑由上至下的由各類專家組成的寡頭政體的.統治,如此可能便進入了秩序烏托邦的操縱圈套,就像美麗新世界裏的人在睡夢中被告知千萬遍的那樣:無論他是誰,當他活着的時候他很開心。現在每個人都很開心。

如果你現在很開心,你是在睡夢中,還是醒着?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3

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也許有的同學會羨慕歐美人那一口流利的英語吧。其實羨慕是完全不必要的。我們中華泱泱大國,5000多年的文化歷史,豈能是這些歐美小國能夠比擬的呢?話說到底,這都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學習英語本身是沒有錯的,它能增進我們的視野,也能方便的利外國朋友的交流,讓我們更好的瞭解,把握住世界的動態。但讓我想不通的是。我們白己的語言,我們自己的漢字,這幾年卻似乎被人忽視掉了。

也許有的人說,漢字還要學習嗎?我們天天在說,天天在用的東西,就算不學也能夠學握的。是的,你也許識字,也許能看明白報紙利電視。但是給你一篇古人寫的文章,你是否能看得明白呢?知道里面所要表達的含義呢?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進程,很多是被記錄在紙上的,如果我們連這些古老的文字都搞不懂,怎麼還好意思去提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前人遺志呢?記住,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

漢字最注重的是橫平豎直。中國人民同樣如此,我們平時所推崇的東西不正是這些嗎?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爲人正直,不屈不撓,有情有義,誠實誠信。我認爲,我們的漢字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工具,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二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民族氣節。中華民族歷來備受外族欺擾,從秦王漢武時期的匈奴精騎,到五胡亂華的震盪紛爭,從蒙古大軍的匆匆鐵蹄,到日本鬼子的南京屠掠。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卻始終沒有在這些外來入侵者面前屈服。我們嚥下悲痛的眼淚,拿起反抗的錘子和鐮刀。保衛我們的家園,保衛我們的祖國。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4

在那個美麗的新世界裏,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已被安排得妥當,妥當得不像一個人,更像一個又一個的機器。

五個階級的社會,和現實情況沒多少區別。條件預設之下,人人都感到幸福,這樣的社會看似美好,但能不能算是社會這一點很值得懷疑。更像是一個幸福大機器。

大機器裏的小機器,人人都幸福。野蠻人的極端反抗,愚蠢又動人。難道證明我們獨立思想的唯一手段就是痛苦?可我們卻想逃離痛苦追求幸福?這不是太諷刺太矛盾了嗎!

現實中的條件預設實則不少,只不過都有個度。比如給你一個標準,標準之上是好,標準之下是次,標準存在的意義是給不會自主意識到標準存在的人一個心安的環境和體系,只有在那樣的體系之下,他們纔不會胡作非爲。

而意識到標準存在的人,有的主動,自主選擇,於是成爲了我的人生我做主;有的人被告知,彷彿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凌駕於標準之上,引發騷亂。

痛苦始終都是社會立足之本,革命是因爲痛苦,改革是因爲痛苦,前進是因爲痛苦,人類基因裏的趨利避害,害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動力。

何時才能因爲極致而極致,恐怕得等到我們擺脫了這沉重的軀殼,成爲單純的精神之體的那天才有可能吧。

但那時人類也已不是人類。

ps:這本書裏的東西,就是大劉缺的。不是文筆,而是對未來人文的深刻思考。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5

因爲網上的推薦,我翻開了《美麗新世界》這本書,說實話我其實沒有太懂。整本書前期花費了許多篇幅介紹世界觀,這個世界觀非常奇特,人由瓶中出生,從出生就開始被設定,每一個階層,每一個工種都沒有選擇,一個人的一生從出生就已經被定好,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世界,卻被用幸福快樂來包裝。

在美麗新世界裏,人就像產品一樣被批量生產,各司其職,除了他們的職責以外什麼都不會,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只會嗦麻逃避,就像是社會機器上的每一顆沒有思想的螺絲釘,行屍走肉一般地幸福着。

後來,野蠻人約翰的到來纔是本書的高潮部分,約翰原本應該不應該出生,他的母親是新世界的人,不被允許懷孕生子,這打破了新世界的規定。但是他的母親流落在野蠻人區域,無法回到新世界,只能生下了他。他在原始的環境中成長,熱愛着莎士比亞,對新世界的思想完全無法理解。他喜歡列寧娜,但是列寧娜完全是一個新世界的人,就跟他母親一樣。思想道德的碰撞,矛盾的激化使他痛苦卻毫無辦法。他無法適應新世界的生活,就如同他的母親無法適應野蠻人的生活,從小的教育、環境不同,接觸的事物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彼此無法理解,無法適應,造成了最後的悲劇。

然而孰是孰非,我心中卻沒有答案,文明的急速進步和人性的自由發展究竟如何能夠達成平衡呢?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600字6

這個“美麗新世界”,難道不是人們一直心心念念嚮往的生活嗎?難道不是社會發展正在努力實現的宏願嗎?“世界穩定,人民幸福(不必爲土地和主權爭論不休了,沒有了戰爭)。人們要什麼有什麼(不必爲生存發愁了)。決不會想要得不到的東西,人們富足、安全(每個人都無條件相信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不會生病,不害怕死亡(解決了人類終極難題)。對激情和衰老一無所知(永葆青春、性無禁忌,絲毫不用壓抑本性了)。沒有父親、母親的煩惱事,沒有妻子、孩子或愛人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免去了多少人七情六慾的枷鎖)。如果有問題,有嗦麻幫忙(不必再爲壞情緒苦惱了,分分鐘到達“彼岸”)”。偉大的作者啊,將人類的理想國、烏托邦,用文字勾勒出來後,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這個美麗新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向文末自殺的野蠻人致敬,敢於堅守做自己的人都是勝利者。像極了當今社會那些擁有鮮明個性的人,不認命,敢於活出真實的自己,當然也要能揹負的起相對的責任。最近特別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這個信念:“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口碑一路飆升,說明人的潛意識是渴望獨立自主,掌控命運的。無可奈何,大多數人只能在心裏澎湃一番,迴歸現實依然無力改變。

回顧這本書,突然感覺我身上所有的缺點,像失散多年的老友,慶幸它們還在,至少能讓我感覺,自己還活着;慶幸現在的世界,有紛爭、有慾望、有激情、有愛…纔有日新月異不斷進步的時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點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