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2000字>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範文大學生

學問君 人氣:6.08K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下面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範文,歡迎大家觀看~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範文大學生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範文一】

對寧波天一閣,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間藏書樓上,但對於其藏書的艱辛,我直到讀了《風雨天一閣》之後才解一、二,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情節便是天一閣的創建人範欽在彌留之際做的有些荒唐的遺產分配。

範欽將遺產分成兩份:一份是萬兩白銀,一份是一樓藏書。讓兩房在其中挑選。這是一個在很多人看來極其不公平的決定。萬兩白銀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鉅額財富,它可以讓選擇白銀的一房一夜暴富,但一樓藏書從收益上來看便彷彿一個代代相傳的負擔,甚至可以說是隻賠不賺,入不敷出的,範欽的這個分配可以說是將範氏沉重的義務——一種對文化的傳承這種精神上的遺產和範氏巨大的權利——一種對財富的繼承這種物質上的遺產分割得十分徹底。

面對這兩個一看便知道應該選擇後者——這個在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便可以取得權力穩賺不賠的選項,範欽的大兒子範大沖立即開了口,就在我剛想着他搶得了先機佔得了便宜並且嘲笑二房的猶豫時,下面的一段文字卻立刻讓我對之前心中所想的一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驚的是範大沖不但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藏書樓,而且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來充當保養費,甚至開始了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

他這個毫無猶豫的選擇令我佩服不已,有誰會真正爲了一樓藏書而放棄萬貫家財?有誰會真正做到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甚至在深深體會到父親藏書之艱難後給自己的後代都戴上一份沉重的枷鎖並且讓其代代相傳?這不僅讓我想到了守陵人,他們一代復一代地賠上整個家族、所有子孫去看守、堅守一座冰冷的帝王陵墓,與其說是工作、義務還不如說是一種信念一種堅持,範氏家族也是如此,不過是從守陵人變成守書人罷了。那是一種不顧旁人的不解與嘲笑,不顧財富上的巨大開支,不顧歲月的流逝,不顧王朝的興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在他們的眼中藏書樓這時不是一個單純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識儲蓄所,而是一個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他們藏書不是爲了自己,也不是爲了範氏家族,更不是爲了某一個王朝,而是爲了整個中華民族,他們是爲了用一本本書籍使我們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的精神天地變得整齊連貫充滿凝聚力。可以說他們的行爲是中國文化儲存與流傳艱辛歷程的一個縮影。也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如範氏一樣的家族、機構組成了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

其實,我們也能在心中擁有一個天一閣,也能象範氏家族一般做一番儲存流傳中國文化的事業。

也許我們沒有天一閣中那種稱得上是文物的書籍,但是唐詩、宋詞、元曲這些流傳至今、記載着各個王朝的興衰歷程的作品,它們的文化價值也決不輸於藏書樓中的孤本、珍本;也許我們無法象範大沖一樣義無反顧地放棄萬兩白銀而選擇藏書樓,但是背誦那些名篇名段並深入瞭解他們背後的故事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尊重和繼承;也許我們無法象範氏一樣世世代代忍耐着痛苦、寂寞執着地傳承着繁華的文化遺產,但是我們將自己喜愛的古文古詩等與他人分享、交流,那麼也是在傳承併發揚我們的中華文化!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觸很多。想抓住什麼,伸手卻握了滿手空氣,只有淡淡的哀愁與絲絲的寂寞彌散在周圍,一如餘秋雨先生行走時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從黃沙漫天的大漠邊塞到溫婉細膩的江南水鄉,從炎黃子孫的發源地—中國再到遠離國土的異鄉—新加坡。一路走來,一路的見聞,都記錄在這一本小冊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昇華,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風景。

文化,在我看來是一個沉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沉積愈加深厚。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這個民族最爲珍重的事物。如果一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麼便不足以被稱爲一個民族。評味文化,餘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壯觀,觀壁畫依舊不言。他靜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們曾經靜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間的變遷。當千年前的無心第一刀劃下,便已預示了當千年後,莫高窟的開啓會是怎樣的一種壯麗。即使它曾經遭遇巨大的劫難: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裏。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應該守護它的正統的炎黃子孫卻將這美麗而珍貴的藝術瑰寶棄而不顧。那佇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馬車、又一馬車的藝術珍寶源源不斷地輸往外國,流失在爲人的手中,不知該有多麼地悲傷啊!直到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才終於得到了它本應得到的重視和地位。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它那炫麗的外表,而是在於它所代表的意義。它是一種儀式,一種宗教,一種信仰,一種人性。它的隱藏在深處的底蘊,我們看得到,卻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體現,也是人性中對美的嚮往的體現。它是承載着中國千年歷史的標本,是炎黃子孫千年的藝術的結晶。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交換,他依舊是無價之寶。

愈是思索這路途,思索這文化,愈是覺得文化的艱澀。蔓延在空氣中的苦澀,無處不在,壓在心口,漫上胸膛。遙想餘先生當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覺?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個偌大世界的僻靜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就像那句話一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當我看到沙原隱泉中“水面之下,飛舞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的時候,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想真正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撒發着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那就去讀《文化苦旅》吧。它會讓你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種不一樣的文化氣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閣是由一個範氏家族所支撐的,但現代的天一閣可以由我們共同支撐。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字範文二】

一:文化的哀鳴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裏。

——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看着王道士將一箱箱國寶以廉價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着無數生命;青雲譜中,朱耷的恍惚與悽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臺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悽異而婉轉;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着這世界……

傾聽!爲了文化中的祕諦;傾聽!爲了文化的復興;傾聽!爲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爲中華文化爲我們所遺留的永恆閃耀。

二:另一種感受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會離去的終將離去。

——題記

我曾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當時,我對《家住龍華》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然而幾天前,我又想起這篇文章,便又找出書,讀了一遍,卻讀出了一種獨特的共鳴。一定會有人說:“我讀過,是一篇很淒涼的文章,你一個學生,能有什麼共鳴?”不要着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是啊,我並沒有感受過那種與同仁陰陽兩隔的感覺。可是就是這樣,我生出了一種發自心底的贊同。我想,這種苦澀我也曾有過吧。我在他鄉,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瀝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內心,自言自語的說出來,苦笑着,便有苦澀。臨行前,要回鄉了,望了望身後即將離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過一段美好回憶的地方,卻是又有一些苦澀,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幾十年裏,總有一些自己所悲傷的吧?朋友,知己,卻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爾一笑便閃過了,生命是獨自走來又獨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說,“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一生會與十萬餘人相遇,與數萬人打招呼,與數以千計的人成爲朋友,與數百個人成爲知音,與幾個人親近,可到了最後,只有你一個人。

我希望,告別不會痛苦,因爲弱勢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傷,我更希望,沒有告別。他是教授,我是學生。有如此共鳴是我的榮幸。我想靈魂不一定歸於冷清與沉潛,希望他們歸於內心的平靜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是一種奢望。”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說的最後一句話。作爲遊歷國內“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筆下的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而我的確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這人文山水所留給他的苦澀與釋然。

道士塔·苦澀後的回味

敦煌石窟之旅,無疑是苦澀的。夕陽下,破落的塔羣顯得悲涼,而那座略爲完整的塔,卻是文化的碎片,由於無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殘骸。那位被稱爲“主人”的王道士,爲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讓外國的冒險家們將一車車的,“不值幾個錢”的古籍、畫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離破碎,運往世界。日後的中國學者們,只能“屈辱地購買敦煌文明的微縮膠捲,窺探着先人遺留下的文明。”

但我們要如何責備他?巨大的文化悲劇、民族悲劇中,王道士只是一個小丑,換做李道士、張道士又如何?結果還是會相同吧。假設被官員們攔住又如何?能享受奢華生活的官員們,就是“無法”籌出運費;就算運往京城,它們也只是屈身於破落的草蓆中,沿途被當地權貴們抓走幾把,然後破破爛爛地抵達京城。

“這樣的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餘秋雨先生髮出了這樣的感嘆。

好恨,好苦!

但是,歷史已經無法改變,留給我們的只有徹骨的教訓:我們的文明,不要再給別人分走一杯羹了。

柳侯祠·冥思後的放鬆

柳州的名聲,有一半是因爲柳宗元。

餘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夢中竟覺得“柳宗元跨過千年飄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傷。”於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遠的祠。

柳侯祠是古樸、寧靜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靜聽腳步,從漫漶走向清晰,又從清晰走回漫漶,漸行漸遠。

而後便介紹柳宗元的點滴。躍然紙上的,是一位不羈的中國文人。從永州返回長安時,喜氣籠罩着他——畢竟從前,價值對他來說還是未知數;而世俗則讓他選擇了功名。當皇上陰慘一笑,一筆將他撥到柳州。

悽楚煩懣,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爲嶺外行。”他不知,這兒會成爲他的祭祀,被後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皺巴巴的詩文。

官貶柳州,也無所謂,亦是無所畏——有什麼要怕?不是官場上的提線木偶,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化人格,創造出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小天地,揮灑筆墨,潑出一份寧靜、淡泊……

“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裎。”

這就是讓我們冥想的文化,我彷彿看見了陶淵明棄了京都的嘈雜,在鄉間吟誦“採菊東籬下”的閒情;我彷彿看見了林和靖隱居山間,以梅爲妻,以鶴爲子,吟詠這“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釋然。這就是喧囂後的寧靜,才氣涌入心靈,蔚成方圓。

時代的扭曲與不公未能改變他們——這些才學之士的品格,與他們構築成的燦爛的文化。

這便是冥想後,得到的放鬆吧。

結末·蒼老與新生

讀罷《文化苦旅》一書從古到今的文化從腦中飛快地閃過。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帶來的市井文化。交織在一起後,一幅蒼老卻年輕的畫卷便鋪開來。

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輝煌。蒼老的畫卷已經被先人描繪,這本書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卻是由我們編織出來的。

我們的文化,能讓後人再撰一部《文化苦旅》嗎?

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