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2000字>

餘華活着讀後感2000字

學問君 人氣:1.73W

餘華的活着這部作品,對人生對生活,對於生命,都有很好的詮釋。每個人都有個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餘華活着讀後感2000字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餘華活着讀後感2000字

餘華活着讀後感2000字範文一

“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活着之外得任何事所活着。”——題記

老人吆喝起來:“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其實只有一頭牛,叫福貴。老人只解釋:“多叫幾個名字,福貴就會以爲有好幾頭牛在耕田,幹活更起勁!”其實誰都不知道,這幾個名字就是老人的一生!

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老人平靜地樸實地向我介紹了自己。

在曾經年少的時候,他是城裏的“少爺”,有一個不算美滿但是完整的家。他的父親在糞缸上因爲他輸光了所有家產被氣死;他的母親也隨着父親去了;第一個女兒鳳霞得了疾病變成了啞巴;第二個兒子有慶給縣長的女人獻血,結果醫生直到抽乾了他的血才拔出針筒;後來女兒找了個好老公二喜,只是她在生孩子時失血過多死了;最後總算留下一個孫子苦根,和女婿三人相依爲命;後來女婿被水泥板給壓死,唯一的一個孫子,在吃青豆的時候被咽死。

誰能體會在他看見躺在地上的孫子時,內心的絕望與落魄。像是被扒光了衣服,xx裸地站在人羣面前的空虛與卑微。這一個個離奇的死亡,正好的都擊落在這個老人的身上。當我再次聽見他那清涼的吆喝聲時,我能感到那背後的痛苦,那時間的沉澱,如渾濁的泥巴,草草地蓋在這一道道血淋淋的傷疤上,久久不能癒合。很難想象一個老人如何平平淡淡地爲我講述這一生。

等老人說完了,他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塵土,對牛說:“今天有興、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也耕了七八分田。你嘛,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老人和牛漸漸遠去,只留下那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我靜靜的傾聽這悠揚的旋律,彷彿眼前這個黝黑的老人,早已不是那放浪不羈的少年,因爲他已揹負了太多歷史的滄桑。活着已經許久,他早已看穿一切凡塵俗世,現在的活已經沒有了那樣的浮華,當他在冷眼看待世間百態時,他才道出了活着的真諦,只有在經歷過如此的種種後,老人才可以如此平靜安詳地活着。

剛剛放下書,不覺已過了這麼久,看看書桌上的作業,樓下的老大媽爲了一個車位喋喋不休,我頓時感到如此的可笑。

人爲什麼要活着?

生下來不就是爲了等待死亡,人終有一死,卻還是要留在這個世上。即使是千瘡百孔的心,也希望能聽見火熱的跳動。一個即將垂死的老人,當他回顧這一生他留下了什麼時,卻發現自己在人生長河裏只是一位匆匆過客,沒帶走也沒留下什麼。但他依然要活着,死命地撐着下垂的眼皮,就算是費勁了全身的力氣,也一定露出眼白,用那看穿一切的瞳孔,再次賞望着這他再熟悉不過的世界。他已享盡了世間的凡塵俗世,現在,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看待世間百態,一切喜怒哀樂,最終都將化爲一縷輕煙。這便是老人在經歷一生坎坷後,對活着的態度。

老人,是啊,還記得我家樓下的那一對老夫婦。

樓下得小路子邊上,有一堵牆,原來應該是白的,現在卻滿是黑色的污穢。路面往下,一扇歪斜得鐵拉門,一對對蒼老得夫婦倆。婦人的頭髮很長,一直垂到膝蓋上,很直,老人沒事的時候就坐在牀上,用粗手指從她發間掠過,一次又一次,像是在撫摸自己的'孩子。老頭子在撒滿面粉得木板上,揉着麪糰,手上、頭髮上、臉上都有點點白色的麪粉。婦人用一根將近一米長的木頭筷子將麪糰放入油鍋,麪糰旁立刻濺起層層得白沫。

後來的一天,路過那兒門口,又看見那對夫婦,還是兩個人,一人揉麪團,一人炸麪糰,門口圍着一些老人,一些騎自行車的白領。只是老婦人的頭髮到了肩膀就斷了,有長有短,被汗水浸溼了,像是茅草窩一樣。我打趣着“這老奶奶終於剪頭髮了。”媽媽把我拽到一旁,低下頭來,輕聲對我說:“她把頭髮賣了吧!你不懂!”賣頭髮!

總覺得觸及到了什麼若有若無的東西,像是棉花糖那樣柔軟,很幸福,很美好,但卻帶着一絲苦澀。

不想羅嗦與鼓譟,也不想虛僞地表達。有些人說要講究精神上的活,我覺得太空虛,活下來,不爲什麼,只爲能再見到明天的陽光。我們哭着來到這個世界,就不要再哭着回去吧?

閉上眼,細細體會,作者餘華只是娓娓道來,卻一點點將殘酷與痛苦深入人心,他沒有用任何煽情的詞藻,當我一合上書,才感到心頭的隱隱作痛。餘華的小說《活着》和《許三觀xx記》同時入選“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這一位作者,他的字裏行間流露出的不僅是自己的悲劇,更是時代的縮影,是苦難一次次撞擊着這個時代,才能讓餘華對活着有了超然的思考。他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而他也將此套入主人公福貴的身上,一個個他深愛的人離他而去,他卻仍然這樣孤獨地活着,這揭露了現實的殘酷: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生活像是河流,無論你怎樣努力地改變它流動地方向,他終將會流向大海。爲自己活着、爲愛你和你愛的人活着。活着就有種自帶地價值,樂觀地努力地活下去,活着便是一切地源泉。我們作爲一個孩子,現在我們在意的也許只是生命長河中的一些塵埃,只有已經飽經風霜的老人,才能看淡紅塵凡事,看清一切的本質,但命運總要我們傻傻地經歷這長長的一生,去經歷凡塵俗世,生離死別,不正是活着的意義嗎?也有一些孩子們幼稚無意間的話:“我們要好好的活着,因爲我們將會死很久。”爲何而活?也許就是命運留給人類一生的難題,而我得出的答案是——

爲了活着而活着。

想像一下:清晨,老人和那頭牛,坐在犁頭上,靜靜看着太陽升起,牛掃掃尾巴,老人黝黑的面板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餘華活着讀後感2000字範文二

《活着》是餘華的作品,主要講述了徐福貴的一生以及圍繞他這一生髮生的人和事。

少年徐福貴過着富裕、安逸和舒適的生活。他家庭富裕:“徐家有一百多畝地,從遵循合理一直到那邊工廠的煙囪,都是我家的。我爹和我,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和闊少爺,我們走路時鞋子的聲響,都像是銅錢碰來撞去的。”但是福貴卻“從小就不可救藥”,私塾先生說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上私塾是從來不走路,都是他們家一個僱工揹着他去;長大以後喜歡往城裏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我穿着白色的絲綢衣衫,頭髮抹得光滑透亮,往鏡子一站,我看到自己慢腦袋的黑油漆,一副有錢人的樣子。”他經常出入妓院,吃喝嫖賭,什麼浪蕩的事都幹過。可以說是十足的二流子,浪子。這樣的富家少爺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爲賭博,福貴把家裏一百多畝田產全部輸給了龍二,一家人從幾代居住的屋子裏搬出去,搬到茅屋去住。福貴的賭友龍二完成了他從一個富家子弟到窮光蛋的身份的轉變。聯繫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教導學生選對朋友很重要。“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跟着賭博的人在一起,只會學會賭博,雖然暫時會爲你帶來快樂和享受,卻最終是把自己引入人生的死衚衕。

福貴的爹爹面對輸掉全部家產的兒子,雖然痛心疾首,氣得昏死過去,但是卻爲兒子上了成功的一課,他說:福貴啊,賭債也是債,自古以來沒有不還債的道理。我把一百多畝地,我把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們就會送銅錢來。我老了,挑不動擔子了,你就自己挑着前去還債吧。”福貴挑着銅錢走十多里路去城裏還債。一天下來,他的綢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滲出了血。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錢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輩掙下這些錢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他才知道爹爲什麼不要銀元偏要用銅錢來還債的道理。這次挑銅錢的經歷完成了他從一個富家子弟到窮光蛋的思想轉變。讓他意識到掙錢的不容易和祖輩積累財富的不容易,也讓他在爹爹死後面對一家人的生活,租龍二五畝地,開始從富家子弟到一個窮困農民的勞動實踐有了擔當和勇氣。在福貴輸掉家產這件事上,母親雖然難過,卻常對他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面對從未乾過農活的福貴,母親一直是提醒:別留神別砍了腳,別割了手。孩子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面對犯錯誤的孩子,父母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智慧的讓他意識到錯誤,並積極改正錯誤。同時父母還要不離不棄,選擇和犯了錯誤的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去面對錯誤,克服困難。

給福貴這種不利不棄的支撐的還有他的妻子家珍。這個米行老闆的女兒可以過好一點的日子,完全可以帶着兒子生活在富裕的孃家,但是她卻選擇了帶着剛出生後不久的兒子回到了丈夫的身邊。家珍可以在福貴賭博時挺着七個月的孕肚,去賭博場求丈夫別賭了,被扇了兩耳光,還是選擇與這個賭徒丈夫不離不棄。在福貴輸掉家產被爹爹接走後,仍然義無反顧回到丈夫身邊,和丈夫過着貧困的生活,卻患難與共。顯示了中國農村婦女的善良,勤勞,樸實與寬容。有人說,好妻半輩福。餘華給作品中福貴的妻子起名“家珍”,也許正是向我們傳達一個意思:好女人是家中的珍寶吧?

福貴兩個孩子的命運如何呢?鳳霞是福貴的長女,她因爲一場病成了啞巴,這個善良的孩子,始終是這個家庭裏的重要支撐和頂樑柱,她力氣大,能幹活,在這個故事中,她是我最同情的一個人,這個啞巴女孩用自己的雙手托起了父母和這個家庭的希望,但是命運給了她一個好的丈夫,卻沒有改變她悲慘的命運,最後卻因爲生孩子死在和弟弟有慶死的同一所醫院裏。有慶是福貴唯一的兒子,這個鮮活的生命卻因爲爲縣長的老婆輸血而送了命,而縣長正是春生,春生是福貴被拉壯丁時的戰友或是夥伴,後來當了縣長。但是,善良的福貴和家珍卻最終選擇了原諒。兒子死了,老婆死了,女兒死了,女婿死了,外孫也死了。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人遇到這麼多的磨難,也許早就找根繩子吊死了,自己也不活了。然而,這個命運多舛的老人福貴,最後就剩下了一頭牛和他爲伴。福貴雖然沒有福,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們感到高貴。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作品最後定格的畫面讓我感受到了活着的力量。

是的!“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平庸和無聊!

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