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800字>

【精華】幸福讀後感作文800字4篇

學問君 人氣:4.47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幸福讀後感作文800字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幸福讀後感作文800字4篇

幸福讀後感作文800字 篇1

幸福是什麼?我對這個含義一直很迷茫,我總在想,自己要怎樣纔是幸福呢?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讀到一篇文章——《提醒幸福》我才發現,幸福其實一直在我身邊。只是我缺少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只是我對幸福要求的標準太高。

畢淑敏在《提醒幸福》中說道:“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爲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勇敢的人可以依然笑着說我很幸福,因爲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爲我曾生活過。”是的,幸福其實很簡單,就看你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窮人總認爲有錢纔是幸福的,殊不知那些華麗的衣裳、亮閃閃的裝飾下包裹着得可能是一顆怎樣寂寞的心。富人總是覺得內心空虛,商業場上對金錢的慾望越發膨脹,但在夜深人靜之時,多希望有一個真正疼自己、愛自己的人泡一杯暖暖的咖啡等着自己。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其實有些你曾以爲得到以後會讓你幸福的東西在你得到以後未必會感到幸福。因爲你很有可能會丟掉一些寶貴的東西。而且,人本就是貪婪的動物,得到的越多,越無法填滿你那日漸膨脹的心,所以你越不滿足越不幸福。總覺得自己得到的還太少。

我覺得幸福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你是幸福的,你可以和家裏的人坐在一起吃着團圓飯,哪怕是簡單的飯菜。因爲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有一個完整的家的。所以千萬不要抱怨自己不夠幸福,不要抱怨家裏的貧窮。父母給了你一個完整的家,讓你擁有最珍貴的親情,你還抱怨什麼呢?有一個愛你的戀人是幸福的,你們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來的日子是一生一世,從人間到天堂。即使分隔兩地,知道自己的戀人在思念着自己也是一種幸福。因爲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人愛的,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那樣思念着自己,所以千萬不要抱怨你的戀人不夠完美,他讓你擁有最美麗的愛情。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是幸福的,你可以與自己的朋友談心,可以再孤單時有一絲依靠,偶爾無法陪在你身邊也千萬不要抱怨,因爲他讓你擁有最寶貴的友情。

幸福其實很簡單,只是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所追求的也不同。你應該把幸福的標準降低,簡簡單單就好,追求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不去在乎那些名與利。只要自己的家人、愛人、朋友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一直不斷尋找,不斷追尋,卻沒發現,幸福其實就在我們心裏,就在我們身邊。

幸福讀後感作文800字 篇2

在《幸福之路》一書中,羅素沒有運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經歷證實過的看法歸納起來,製做出一張獲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們能夠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療方法、也能夠找到幸福的真諦並使自己變得幸福。他在序言裏說:“在以下的篇章裏,既無高深的哲理,也無淵博的徵引。我只是把通情達理的一些意見歸納起來……因爲不少煩惱的人憑着適當的努力可以變得幸福,所以我才寫下這本書。”羅素書中論述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他自己生活實踐的結果,是他的閱歷和觀察積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這本書淺顯易懂,讀起來趣味性較強,而且確實對追求幸福的人們有啓發作用。

在書的前半部分羅素談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現象。他講到人們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社會環境,一部分是由於心理素質。顯然,這本書主要是剖析世界觀、倫理道德觀、生活習慣等給人帶來的不幸福或者幸福的感受。羅素認爲,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爲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種自我沉溺之人,分別是自責者、自戀者、自大者。

羅素在書的後半部分則告訴人們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首先他分析了產生快樂的因素,然後論述了興趣、情愛、家庭、工作、休閒、獲得與捨棄等因素與幸福的關係。羅素說,幸福,顯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環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環境,他認爲在個人自身的範圍以內,幸福是很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能擁有溫飽、健康、愛情、頗有成就的工作、小範圍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這幾乎是人人可以達到的自然的幸福。然而還有一種幸福是精神層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條件是人們的熱情和興趣向外而非向內發展,也就是說人們想要得到這種幸福,首先要摒棄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遠目光,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滿腔熱忱地融入社會生活。

另外書中還有這麼一句話:“每個人都愉快地接受愛,又自然而然地奉獻愛,由於這種相互幸福的存在,每個人便會覺得世界其樂無窮。”不斷地付出和得到愛,幸福是平淡生活的體會、是點點滴滴的快樂,是大多數人都能擁有的。而且,幸福並不在於金錢的多少,也不在於名譽的多少;不在於是否榮華富貴、人前顯赫,也不在於是否粗茶淡飯、平實無奇。一個普通的人,如果讀懂了自己,讀懂了生活,他就會找到幸福的'真諦,同時也會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幸福讀後感作文800字 篇3

常常反問自己,作爲教師的我幸福嗎?怎麼我從來沒有覺得呢?從教多年以來,留給我的似乎除了“忙”,就是“累”,有時還免不了抱怨幾句。每天都是重複的事情、機械的感覺,根本談不上幸福。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之後,我才發現,幸福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換一種心態。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原來幸福就是一種快樂心情,就是一種催人向上的心態,也是品味生活的一種感受。

讀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之後,我的心靈得到了完全的洗禮。因爲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爲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和學生在一個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既可以讓學生得到直接的啓示,又可以讓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

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簡單的說教和無休止的訓斥只能讓學生心理更加逆反,高明的辦法是以理服人、以柔克剛,用真誠、用一種文化去點擊、感化學生的羞愧之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書中提到: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必須每天都閱讀和思考。閱讀,讓我們歸於平靜,與偉人、名人對話;思考,讓我們穿過歲月的迷霧,錘鍊教育的智慧。反思自己,我離真正的閱讀和思考有多遠了?思維的惰性伴隨我多久了?平時缺少閱讀,總是爲自己找到若干個理由,陶繼新老師的“四個不要”中寫道,“永遠不要等有時間才閱讀,見縫插針,想讀就讀;永遠不要坐進書房才閱讀,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永遠不要有用才閱讀,急功近利,立竿見影是妄想;永遠不要嫌自己讀得太晚,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我要將這“四個不要”作爲我的讀書座右銘,用書的芬芳洗滌我的靈魂,淨化我的思想,除去心靈的雜質。

是啊,我們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幹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我們的學生對我們的信任和崇拜,就是我們幸福的源泉,幸福是一條沒有終點的河流。所以,我們應該給自己的幸福畫一條最淺的底線,去學會從最平常的日子、最瑣碎的事情裏品嚐幸福的滋味。因爲,幸福其實很簡單!

幸福讀後感作文800字 篇4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是蘇瑞霞推薦給我的,兩三天就迫不及待地讀完了,適合班主任和語文老師讀,於是假期裏又讀了一遍,開學把這本書推薦給了班主任。

書的作者李虹霞畢業後分配到一所中專學校當老師,後來又到了技校。她聽到學生在老師背後吹口哨,發出尖叫聲,孩子們說髒話、打架,唯獨學習什麼也不會。她想天真爛漫的孩子爲什麼會成爲這個樣子,很讓人痛心,根源在小學,於是她就到了小學,教一年級,一連教了三個一年級。更讓人稱奇的是,她跨年級帶語文課,同時教一年級語文和四年級語文。語文老師都知道這個工作量有多大,帶單班語文是正常的工作量,雙班語文就超負荷運轉了,然而李老師說她收穫了雙倍的幸福。

她教拼音用兩個星期,因爲她自己講音樂與兒歌結合起來開發了”拼音律動“課程,孩子們在音樂中,在自己喜歡的兒歌中就學會了拼音。她的學生一年級識字量就達到20xx 個,孩子們一年級就開始讀《希利爾講世界史》《史記故事》《春秋故事》,正常一年級的識字量是940 個。她一個學期帶領孩子們學10 本教材,這可是五年的語文課,她在二年級上學期就可以將整個小學語文課都上完,因爲她開發了”統合課程“。於永正老師讚揚她把”老師“幾乎做到了極致。

她如飢似渴地學習,三番五次地拜於永正老師爲師,最終如願以償。應了那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她就是自己的勤奮鑽研加上名師指路,所以走上了發展的高速路。

她帶領家長開通博客,農村婦女在她的帶領下用兩三天的時間發博文,她帶領家長做親子共讀,家長和孩子們在學校一起表演。班裏的一個孩子因爲父親在杭州工作,轉學到了杭州,但是因爲孩子想念班級,想念老師,最後又轉回到了李老師的班。她不放棄一個孩子,不放棄一個家長,不遺餘力、千方百計讓每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不打擊任何一個孩子,她把這些孩子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她是用心、用愛、用情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因此,收穫了累累果實。

讀她的文字樸實而真誠,能感覺到她那善於思考的心。一個名師的成長離不開閱讀與思考,不間斷地學習,向書本學,向同行學,向學生學,向網絡學……人生處處皆學問,還要不間斷地思考,學來的東西需要透過自己的實踐檢驗,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完善,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期間,如果有一位高人(名師)指點,成長的路會更快。

愛的力量無往而不勝,一個滿心裝着學生的老師必然創造奇蹟,一個如此堅持的老師必然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