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800字>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800字作文

學問君 人氣:2.7W

《明朝那些事兒》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2篇“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800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800字作文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800字作文一:

今天終於讀完了當年明月的大作《明朝那些事兒》,總共七冊,共計96萬字。書的內容是從朱元璋的出生講起,到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以史料爲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爲主線,整本書都是以小說的筆法,通俗、易懂且很富有幽默感。真是非常欽佩作者當年明月,能用那麼簡單的語言(這個說實話很難)來描繪一個朝代的那麼複雜歷史。回想起在上學期間學校教授的歷史課本,只能用膚淺、平庸和隨波逐流來修飾,而且對於某些歷史事實缺乏考證和獨立的見解,鄙視!

其實自從大學畢業以後就很少去用心讀一本書,特別是長篇小說或者是歷史題材的,不是自己不感興趣,而是因爲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在大學裏埋頭苦讀(老師水平真的一般,只能埋頭苦讀)的是自己的專業書,爲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工作後讀的是行業書籍,爲的是幹好自己的工作。另外,也怪自己是搞“挨踢”的,知識更新換代太快了。

然而,現在工作穩定了點,但是經常出差。出差路上有時候確實很無聊,特別是乘飛機出差的時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很痛苦。思來想去還是找本書看吧,看什麼書呢?專業書和行業書我是不看了,看了想吐!後來在網上看到《明朝那些事兒》比較火,想想朱元璋是自己的老鄉,明朝的歷史自己確實知之甚少。於是下決心買一本好好看看,就這樣,在導遊當年明月的指引下,我踏上了明朝旅遊的征途。

呵呵,當年明月這個導遊僱的還是很划算的,在他的陪同下我度過了一個快樂、悲傷、激動、憤怒、遺憾和感慨的旅途,真是受益匪淺啊!我也想以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談談的我的讀後感: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創業艱難,守業更艱苦。朱元璋經過近二十年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創立了大明王朝,而他的子孫們用了近200年的時間來堅守這份家業,期間王朝幾近覆沒,興衰波盪起伏。

這本書,讓我懂得要獲得多大的成功,就得付出多大的代價。從朱元璋的經歷可以看出:童年時期生活困苦;少年時期親眼看着父母餓死,然後爲了生存沿街乞討、四處漂泊,到皇覺寺當和尚被人欺凌,“每一個孤獨的夜晚,他只能獨坐在柴房中,看着窗外的天空,思念着只與自己相處了十餘年的父母”;成年後被迫參加起義軍,南征北戰、槍林彈雨,從一具具屍體上爬向自己的目標。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官場如戰場且勝似戰場,是一個國家最高智商的猛人之間的鬥爭場所。呵呵,看看楊廷和、徐階、于謙、張居正的經歷就明白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事物是有使用期限或者叫生命週期或者叫氣數的,明朝就相當於一個公司,到後期無論崇禎帝怎樣努力也最終走向了倒閉,只能說氣數已盡!但是,我要向崇禎帝致敬,他是個好皇帝、一個明君,一個堅持不懈和肯負責任的人。然而,什麼事物是沒有期限的呢?我認爲是思想,例如,王守仁的心學:"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最好,讓我用楊慎的《臨江仙》來表達我最後的心情:"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800字作文二:

《明朝那些事兒》看完了。看得狼吞虎嚥,看得生吞活剝。

當知道那個于謙不僅是因爲寫了一首《石灰吟》而流傳於世,事實上,在明朝,在他那個年代,他是力挽狂瀾,左右時局的人;當明白《三國演義》中主題曲的作者楊慎原來是三朝元老楊廷和的兒子,不僅如此,他還當過狀元,本來是無比光明的`前途,但在與嘉靖爭執“大禮儀事件”中終生被流放……也許你會明白,我爲什麼會這樣迫不及待如飢似渴地看完這整整九本書。

是的,是因爲歷史知識太缺乏,從課本是學的是點,不曾連成面。現在終於有人帶我從頭到尾穿越,怎能不亦步亦趨跟隨。

學某個朝代的某個人,學得是他的著作一二三四五,他的影響一二三四五點,還有就是意義,總之,知道的彷彿是從歷史長河中取到的一瓢水而已。女兒課本上的點動成線,線動成面,在實際中竟然不會觸類旁通。

《明朝那些事兒》還幫我順便鞏固了一下原來的歷史知識。知道四大名著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卻沒有細細探尋過,原來後三部都是明朝的作品,而且明朝當時也有四大名著《金瓶梅》《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也有一部禁書是《西遊記》。還有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著名的醫生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原來王守仁之所以是聖人,是完完全全有資本的,當你知道了他的爲人處世,所作所爲,當你知道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還會平倭寇,他不畏權貴,不怕陷害,所有棘手的事到他這裏都能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厄運都要繞着他走,你也許會想到,守仁這個名字也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叫的。

關於明朝,我所知道的是建國朱元璋,亡國崇禎朱由檢。受以往歷史影響,想當然地以爲:崇禎,亡國之君嘛,定是類似於夏桀,商紂,周幽王,或是殘忍暴虐誤國,或是荒淫無恥誤國。沒想到事實恰恰相反,他勤政,低調,冷靜,爲了國家殫精竭慮卻無法挽回明滅的命運,一般的皇帝是薨了後,才由大臣之類的借皇帝之名寫罪己詔,而崇禎的五封罪己詔,都是在世時所寫。他太想領導他的國家走向正軌,他太不想明朝在他手中滅亡,可是事情的發展由不得他,,前世的積怨在他這一世爆發,東牆拆了補西牆,東牆塌了,西牆也沒補住,塌了。於是大明亡了。

從朱元璋建國時期的縱橫捭闔,意氣風發,一言九鼎,至高無上,到朱由檢時期的忙忙碌碌,捉襟見肘,疲於應付,涕淚橫流;從萬曆年間一次進貢皇服十五萬套到崇禎走路很慢,因爲衣服是打了補丁的,走的太快,會露出來——“節儉是節儉,面子還是要的”。直讓人看的唏噓不止,掩卷長嘆。

古人和今人差不多,皇帝和平民也差不多,要不然也不會有嘉靖流放了楊慎,時不時問問身邊大臣楊大人近況如何,得知他過的不好心裏就好過多了;古人和今人差不多,遼王母親老拿門衛的孫子和遼王比,看人家孫子居正,年齡和你差不多,條件不如你,看人家的學習再看看你,於是演出了一幕仇殺……似乎舞臺上臺詞沒變,只是後臺換佈景了。

歷史是個大舞臺,這個舞臺上一點都不缺少演員,明代的舞臺上,從來不缺乏大腕,真真的豪華陣容,只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臺,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爲他人做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