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貓音樂劇的優秀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2.23W

貓音樂劇是劇作者韋伯根據艾略特爲兒童寫的詩改編的。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貓音樂劇的優秀觀後感,相信能帶給大家啓發。

貓音樂劇的優秀觀後感

貓音樂劇的優秀觀後感一

音樂劇《貓》作爲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以其詭異的風格,動聽的歌曲,炫目的舞蹈,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

它將各種元素完美結合,透過舞蹈,音樂,編排成一場熱鬧非凡的貓羣聚會。它對每個貓性格特點的塑造,對每個故事情節的講述,都做了恰當、完美的詮釋。

本劇的舞蹈非常出色,用大量的舞蹈場面來表現每隻貓的不同特點和性格。各類舞蹈,如:芭蕾,踢踏,爵士……的融合,更使全劇風格奔放,活力四射,充滿神祕感。還有動感十足,增添氣氛的的羣舞,使場面宏大奪目,爲全劇增色許多。

本劇的音樂更是出彩,其中我最喜歡的還屬《記憶》。它前後四次出現。它如泣如訴的感情宣泄,讓全劇感情昇華,使該劇更具有濃濃的生命意味和充滿哲理的想象。月光下,葛麗茲貝拉(Grizabella)——過去的魅力貓,回憶着自己年輕美麗時的幸福時光,那美妙的旋律,富有深情的歌詞,深邃的歌喉,不但使演員,同時也使觀衆融入她哀傷又孤獨的情緒之中。而第二次演則由一隻小貓演唱,那是領袖貓告訴貓們,幸福的含義不僅僅是現在,也包括過去那些不能遺忘的事情,月光下,小貓傑米瑪唱起了《回憶》,貓們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感動。 不同的角色身份賦予了這首歌曲不同的含義,孤獨的曲調變得溫馨幸福,喚起了魅力貓對生活的信心。歌聲喚起了我無限的記憶。

音樂劇《貓》給了我深刻觸動,令我回味悠長。

貓音樂劇的優秀觀後感二

上音樂課時,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世界著名的音樂劇《貓》。

一開場,我就被舞臺上的龐大陣容所震撼了。隨即,我開紿有點忘乎所以的感覺:裏面的貓太多了,也搞不清楚誰是誰。

這時,老師給我們作了點評:原先,故事發生在一個廢物堆積場裏。今夜是月圓之夜,傑里科貓族舉行一年一度的舞會,所有的傑里科貓都在那裏彙集,在黎明之前,它們會從裏選出一隻貓,送它上雲外之路,從而獲得重生。因此,在這個舞會上各種各樣的貓兒們都要登場介紹自已,期望能獲得重生。

明白了劇裏面的基本要素,我看起來明白多了,此時,我又開紿被不同貓兒的特性所吸引了,我感覺我好像成了裏面的一隻貓,對即將產生的能獲得重生的貓充滿了期盼。

漸漸地,許多貓都陸續登場了:“有迷人貓”“保姆貓”“領袖貓”“劇院貓”……出場時,我們所有人的眼球都被它的無窮魅力所鉤住了。就像劇裏面迷戀他的.母貓們一樣……

主角出場了。其實她第一次出場,並不怎樣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只明白:她以前是一個街頭女,一天到晚風光地在夜總會裏左穿右插,但此刻,她落魄了,遭到了他貓的唾棄,是一隻極不受歡迎的母貓。

第二次出場,她高歌一曲《回憶》,使我想到了許多:我彷彿看到了她對歲月的無柰,對回首的滄桑。我彷彿看支了她的過去,看到了她依然風光的時候,是那樣的揚眉吐氣,她期望回到過去,繼續過那種腐朽的生活。是啊,誰沒有風光的時候呢但是到老了,那段時光永遠不能回來了。應對往日,她能夠微笑;可此刻、將來呢

於是,我從她第三次出場時繼續尋找答案,這一次,我從她的眼睛裏看到的不只是她對過去歲月的悔恨,對過去虛度時光的自已的悔恨,更生重要的是她對未來的期望。新的一天即將開始,沒錯,既然在過去,大部分的光陰已被浪費,我們又何必再用未來的時光繼續悔恨呢展望明天,你將發現,一切都是完美的。只有能走出昨日的陰影才能走向完美的明天。

人的一生只有3天:昨日、這天和明天。昨日已經過去,就像獲得重生的老母貓回憶着的過去日子一樣,風光也罷,落魄也罷,我們已經無法挽回,唯一的方法就是離開對昨日的悔恨,把握好這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向完美的明天。學會珍惜和把握這天的一切,在明天,才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請記住: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

貓音樂劇的優秀觀後感三

關於歌詞

《貓》的歌詞由特拉維·拿恩(Trevor Nunn)改編。它的故事來自T·S·艾略特(T.S. Eliot)在1939年出版的詩集《老負鼠講講世上的貓》(Old Pusso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這一部詩集,事實上是艾略特寫給他的教子的。大部份的歌詞是從詩集裏原封不動拿出來的。只不過,因爲要和譜出的曲子相和,拿恩在詩詞上作了微小的改動,比如“潔裏珂之歌”(The Song of the Jellicles)裏就多了八行歌詞的重複。此外,“楔子”、“The Marching Song of the Pollicle Dogs”和 Grizabella 的故事,是從艾略特未出版的故事裏找到的。而最有名的一首“記憶”(Memory),是拿恩根據艾略特的另一首“風夜狂想曲”(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改編的。

關於樂曲

安德魯·洛伊·韋伯從1977年開始根據他從小最喜歡的書,《老負鼠講講世上的貓》編寫曲譜。因爲韋伯原來的打算是寫一些在舞臺上演的散曲,而且1980年他在愛德蒙頓音樂節(Edmonton Festival)上公演了他已經寫好的幾個片段。當時艾略特已經去世,艾略特的遺孀 Valerie Eliot 參加了音樂節,並且帶給韋伯許多艾略特沒有發表過的詩和故事。這些故事裏,就包括了後來十分有名的“Grizabella,魅美的貓”(艾略特沒有把這首已經完成的詩包括到詩集裏去,因爲他覺得“這個故事對孩子來說太悲哀了”)。有了這些資訊,尤其是Grizabella的故事,使韋伯覺得終於找到了故事的主題,而更像一部有頭有尾的歌劇了。他找到拿恩作詞兼導演,兩個人合作,把這樣一部顯然不具備賣座條件的童話詩集搬上了舞臺。

關於“記憶”

據說,直到首映視的日期都已經很接近的時候,拿恩仍對劇裏的歌不滿意。他覺得整部劇的高潮部份不夠強烈,應該有更富有感情,更能讓觀衆投入的樂曲。韋伯起先並不願意,但還是回家重新開始編曲,而且他告訴導演拿恩,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那一晚韋伯回家之後,花了整整一個晚上,寫出了一個曲子。第二天早上,韋伯在排練室的鋼琴上給拿恩彈奏了他整晚的傑作。拿恩聽完後,對旁邊的人說:“我請你們記住現在的日子和時間。因爲你們現在聽到的,就是下一個能稱爲傳奇的樂曲。”

這個曲子,就是後來在音樂劇史上流傳得最廣的“記憶”。

可是在當時,她還只是一個旋律,根本沒有歌詞。和其他的《貓》歌不同,“記憶”並不是根據已有的詩編寫的,也沒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詩。拿恩找了三位詞作家編寫“記憶”,仍沒有得到滿意的歌詞。那時直到離首映只有幾天了,拿恩回到他在鄉下的別墅,決定由自己來寫“記憶”的歌詞。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重新讀過艾略特的詩集,借用了“風夜狂想曲”和“Grizabella,魅美的貓”作線索,不但寫出了動人心旋的 “記憶”,也更明確了整部《貓》的主題。魅美的貓Grizabella成爲《貓》的感情出口,她在“記憶”裏表白了她在外面世界所受的痛苦,她所永遠失去的快樂和美麗的日子,以及她歸家的渴望。這首讓人難以忘懷的歌出世了。

關於韋伯

安德烈·洛伊·韋伯是英國知名的音樂劇製作家,寫過多件動人的作品。除了《貓》之外,他的成名作品還有《歌劇 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1986)、《艾薇塔》(Evita,1978)、《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1971)、《星光列車》(Starlight Express,1984)等,幾乎每一部都曾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過,並有長駐劇團。比如《歌劇魅影》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市,到今天仍持續演出。(注:韋伯《歌劇魅影》與中國在解放前和解放後都拍過的歌劇電影《夜半歌聲》是源自同一個故事。但她們的樂曲似乎不應該是同一個。)而《艾薇塔》更在1996年被搬上銀幕,並由流行歌壇十年之久的麥當娜(Madona)主演。偉伯也因爲接連幾部如此成功的樂劇成爲現代音樂劇之首。在1997年,他被英國女王封爲男爵(Sir),後又被加封爲伯爵(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