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2016傳統的味道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2.61W

透過在電視節目《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產生出來四強選手,因爲家庭環境不同,家庭教育理念不同,致使他們對於中國幾千年的經典傳統文化的瞭解只停留在書本上和知識的認知上,對於他們的生活和成長沒有真正產生影響。故事圍繞着憨厚老實的“麪條”只想得第三不想得第一,目的就是要獲得獎勵的一臺DVD機展開,透過“麪條爺爺”做了幾十年的牛肉麪的心得體會,詮釋出了傳統文化中最樸實淺顯的道理……

2016傳統的味道觀後感

作者希望透過藝術的形式讓孩子們在愉悅的狀態下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經典的傳統文化,使他們產生濃厚興趣,從而主動地去閱讀、瞭解、品味,並且從中獲益。讓更多的孩子在劇中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發現自己的問題,引起內心的共鳴,從中獲取正能量。彌補校內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缺失的部分。能夠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影響他們的一生。

2016傳統的味道觀後感

中國有傳統美食,這味道令人難以抗拒,美味令人難以抗拒。

美味的“狗不理”包子讓外國人也放棄端莊的儀態,這只是其中三味,武術令人歎爲觀止,唐僧之仁;到宋辭中去感受明月驚起之鷗鷺;在十八般武藝中感受冷兵器特有的玄機;吃不煩的臭豆腐讓人終究不顧鼻子的感受,這味道令人歎爲觀止……中國有許多味道;香辣的麻婆豆腐讓人總是辣出眼淚還想再來一口,寶黛之悲……唐詩宋詞淵遠流長;悠遠流長的長壽麪讓人一口而盡祝壽延年……粵湘魯川四大菜系讓人嚐遍華夏百味。

到唐詩中去感受大漠之孤煙,於崑崙峨眉中感受大師之奇特……

美食有味道,明清小說文學巔峯。

在飄逸太極中感受萬物之相生相濟,東北浙江菜讓人上吃北下嘗南,長河之落日;文學有味道,晉豫兩席足讓人感受中原之味……

中國有千年歷史文化,文學讓人陶醉其中,田間起伏之蛙聲;在少林武學中感受中原武林之壯觀……於武當少林中感受大家之風采;到四大名著中去感受關羽之義,於五嶽劍派中感受各流派之神韻,武松之勇,近現代散文獨具一格……

中國有傳奇的武林風,這味道令人陶醉其中;武術有味道  中國有中國的味道,這味道令人遐思神往

2016傳統的味道觀後感

繼蘭州市原創經典民族兒童音樂劇《天鵝琴》享譽省內外之後,經過蘭州市兒童藝術劇團長達4年精心籌備、打造的又一部原創大型國學文化兒童劇“探尋經典系列”之《傳統的味道》正式揭開面紗,並將於28日晚在人民劇院率先與蘭州廣大少年兒童正式見面。

“戲中戲”精彩演繹寓教於樂

《傳統的味道》劇本由蘭州市兒童藝術劇團副團長周芳親自執筆,她透過四個成語故事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反映現實生活中家長與孩子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傳統的味道》將故事背景建立在某電視臺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競賽”之上,故事的主角,便是比賽產生的四強選手——四個在不同家庭環境、教育理念下成長的孩子。

爲了用幽默詼諧、虛實結合的手法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意義展現給孩子們,貫穿在劇中的四個傳統故事:《懷橘遺親》《季扎還願》《程門立雪》《以德爲榮》,被別出心裁地設計爲“戲中戲”的形式進行生動演繹。

國內頂尖大腕加盟主創陣容

爲實現高水準的精良製作,《傳統的味道》的創排特邀了國內頂尖兒童劇導演、專家傾情加盟。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國家一級導演鍾浩親自執導本劇,他曾榮獲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等諸多獎項;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導演吳旭擔綱執行導演,他先後擔任過《葫蘆娃》《金絲猴與良知鳥》等優秀兒童劇創排的導演、副導演;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國家一級舞臺美術設計文戈爲該劇的服裝設計。

本土地域文化特色貫穿始末

看到劇名《傳統的味道》,一定會有人聯想到蘭州的傳統味道——牛肉麪。不錯,這個蘭州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符號,確實成爲了該劇一大“亮點”。故事運用誇張對比的藝術手法結合了蘭州本土牛肉麪的地域特色文化,詮釋出了傳統文化中最樸實的道理,讓觀衆在引發思考與感悟的同時,更對這個接地氣的劇情產生無比的親切感。

品味“傳統的味道”

張曉媛:近一段時間,霍曉蕙新作《傳統的味道——文化遺產尋訪記》成了省內文化界的一個亮點。之所以受到關注,我想,因爲這是一本“文化遺產尋訪記”,它傳達出的“傳統的味道”,引發了人們的共鳴。

霍曉蕙:這本書收錄了我幾年來尋訪“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而寫成的24萬多文字——找到“非遺”項目的發源地,找到一個個傳承人,聽他們述說一個個老技藝的前世今生,捕捉“草根”的智慧和活力。他們的故事,讓我產生記錄和描寫的慾望,唯有不斷敲擊鍵盤,留下一份真實的記錄,一段記憶的光影。

沒有想到的是,我自己定位爲“回顧與紀念”味道的比較小衆的書,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你說的對,是“傳統的味道”喚醒了人們對那些曾溫暖我們生活的老技藝、老風俗的記憶,那些記憶親切而溫暖。

李新華:七八年前,“非遺”還是一個陌生的新概念,透過國家層面的重視、專家的呼籲,現在大家都認識到“非遺”的價值並加以傳承保護。這幾年裏,霍曉蕙作爲一個媒體人,以她特有的敏感和獨特的視角去探訪“非遺”、宣傳“非遺”,爲“非遺”保護鼓與呼,我感覺,她的文字不僅生動記錄了很多“非遺”項目的前世今生,帶給人很多回憶,也帶給人很多啓發,是“非遺”保護中很有實用價值的書。張曉媛:“非物質文化遺產”,聽起來挺拗口的,但其實它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溫暖着我們的生活。我在書中看到“咕嘎咕嘎兩毛五”的泥老虎,看到“精工有儒意”的楷雕,“角角坎坎都不放過”的日照農民畫,還彷彿聽到了“一嘟嚕一穗,喜的人掉淚”的五音戲,聽到了“織布紡棉做到老”的魯西南織女織布時“唧唧復唧唧”的響聲……你在尋訪中,感動的故事更多了吧?

霍曉蕙:其實在每次尋訪前,我都做了不少功課,聯繫有關專家、蒐集資訊,對要採訪的項目進行研究,但紙上得來終覺淺,深入到“非遺”項目的發源地實地探訪,面對面欣賞“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帶給我太多感受。聽一個個“草根”傳承人講述一段段故事之後,你才能真正瞭解那些齊魯大地社會底層的“非遺”是如此鮮活而有趣。如:“魯錦”的傳承與當地陪嫁風俗是息息相關的;“梆鼓秧歌”是起源於做豆腐、賣豆腐的動作而發展形成的一種獨特民間舞蹈; 三國時期的才子曹植是一位出色的雜技藝術家,對聊城雜技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五音戲的泰斗鄧洪山爲什麼叫“鮮櫻桃”……很多“非遺”傳承人本身就是一段故事,甚至是一個傳奇,如賣掉自家宅基地,癡心搶救、發掘伏裏土陶的甘志友;演皮影戲60年還沒盡興的李興堂;身患癌症仍在爲建一座“天下食印”博物館而奔走的逄煥健……

李新華:書中對尋訪到的每一種“非遺”項目,介紹得都十分詳細具體,包括歷史流變、工藝過程、傳承人的情況、傳承中存在的問題等,並且非常具體可感,讓人身臨其境。可以說,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對“非遺”的一種傳承、保護。張曉媛:作爲一個從事文化報道、常年和“陽春白雪”打交道的媒體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來自鄉村巷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感興趣?

霍曉蕙:回答這個問題,往往會扯得很遠,可以一直扯到童年。記得有位著名人士說過,每個人的口味,其實是由你的奶奶搞掂的。意思是你童年家裏負責做菜和餵養你的那個人,決定了你終生喜歡的味道。同樣,每個人的情趣與愛好,也大都發端於兒時的生活環境。我小時候生活在魯西南的鄄城縣,縣城很小,但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而熱烈,現在被稱作“非遺”的那些傳統文化元素,怕是早在我身上紮了根。比如現在的我,對家鄉的老粗布依然情有獨鍾,經常蒐羅來一些,視作寶貝;還有一些別人眼裏土裏土氣的東西,我卻有種莫名的珍愛。我想,正是因爲有着“接地氣兒”的童年,我纔會對那些帶着泥土味道的民間老手藝產生濃厚的興趣,願意走近它們,去記錄和探究。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名錄,山東有27項入選。獲悉這一消息後,我很激動——寫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故事給讀者,不是很好嗎?從那開始,就一發不可收了。

李新華:曉蕙這幾年對“非遺”的尋訪以及不斷出爐的大量的文章,引起省內民俗學界的關注,她也被推選爲民俗學會的副祕書長。

張曉媛:如何留住“非遺”,留住“傳統的味道”呢?

霍曉蕙:作爲文字工作者,用文字記錄“非遺”無疑是傳承和保護它的最好方式,我想,我還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細細梳理城市和鄉村的文脈,將漸行漸遠的歷史拽回大地,拽回人們的記憶,慢慢品咂,是一種別樣的享受。我愛生活,還有那歲月年輪裏積澱的樸素情趣,一定還有很多很多人和我一樣。我想,我們應該循着這條樸實無華的道路,迴歸我們的心靈家園,找到我們幸福的根本。

李新華:“非遺”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事業,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除了政府支援外,還要培養、聚集一支高水平的專家隊伍;政府大力支援;全民參與。其中全民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是重中之重。這是因爲,“非遺”的根在民間,如果不是全民參與,即使救活了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們也終究會消失在時間裏。

TAGS: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