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地心營救觀後感精選

學問君 人氣:8.68K

2010年8月5日,智利聖何塞銅礦發生塌方,33名礦工被困在地下700多米深的礦井,馬里奧作爲精神領袖,熬過了人生中最艱難最黑暗的69天,直到最終獲救。小編精心爲你整理了地心營救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地心營救觀後感精選

《地心營救》觀後感(一):

一直覺得地心營救是科幻片,走進電影院發現是由智利礦難改編的電影。

因爲某人外派南美了,所以就兩個人靜心地當旅遊畫冊看。

一個去過非洲外派的朋友說,有鹽湖的地方就有火烈鳥。

電影開場的鹽湖上真如朋友說有一羣奔跑着的火烈鳥羣,這種美麗的動物配合開闊的鹽湖,想想就很美。

某人說,智利沙漠的星星很美,然後電影也如願還了一個滿眼星空。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拉美人的樂觀,儘管是講礦難,但是整個基調基本就處於比較狂歡的狀態。

家屬們幾乎也就頭一兩星期比較down,後面反而結成了互助小組。

呵呵,不知道17年能否跟某人躺在南美洲的沙漠數星星。

PS:本不想學其他豆油的評論標題,但某人現在真的把這個作爲溝通暗號了,那我就厚顏再用一次吧。。。

《地心營救》觀後感(二):

故事本身的傳奇色彩已經很濃,《地心營救》作爲災難片,在視效場景上花了很大功夫,雖然沒有《火星營救》那樣的外星環境考驗,但地球內部的各種地質運動危險也挑戰不小,畫面十分震撼。但最大看點還是這33個男人之間的協作,以及被困69天的心理戲刻畫。在食物匱乏,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的情況下,恐懼與絕望瀰漫在人羣中,他們最終克服種種困難、重燃希望的過程,讓觀衆揪心又感動。 《地心營救》的名字聽起來跟之前公映的《火星救援》很相像,但不同的是前者並非杜撰,而是取材於真實事件,在表現上也並沒有一味地用視覺特效和大的災難場面來刺激觀衆,反倒十分“走心”。礦工們深處絕境時的心情變化以及最終獲救後的熱血感動都讓這部電影顯得“後勁”十足,即使走出影院仍然會一再回味。

《地心營救》觀後感(三):

本來是想看瘋狂動物城的,但因爲不喜歡看3D+是國語配音的,所以最後棄了。結果讓我遇見了這部電影。 先說電影場景吧, 故事發生在智利就不用說了。因爲是採礦的地方,所以地方比較偏,看起來像是沙漠。然後電影開頭就是一片連綿起伏的沙丘,伴着紅色的霞輝。一種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接下來場景就轉到了一個歡鬧的party上。想說背景音樂真的很好聽,聽不出來是那種樂器,但就是那種很歡快的曲調,加上狂歡者的熱情,確實很能感染人。

整部電影從頭至尾基本都是在講營救的故事。營救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政府派出來的營救隊伍,另一方面是被困者的自我營救。而被困者的自我營救又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上的,因爲畢竟是被困在地下,食物又極其緊缺的情況,人性的醜陋此時可見一斑。另一個就是被困者們在客服了心理上的障礙,並團結一致後,展開的自我救贖。電影有好幾處看的我老淚縱橫,或許年齡大了,心理也成熟了,面對 這種電影能體會的`也就更多了。

想着重說有幾點。第一,被困者們在被困是面對僅存剩餘不多的食物時,曾出現過矛盾。二是,食物消耗殆盡時大多數人都開始出現幻覺,看到了自己最想見到的人和最想吃的食物。第三,我想說的是信仰。被困者中有一名是牧師,帶着大家做禱告,期盼能夠得到上帝的救贖。也許最後的最後,在面臨食物短缺和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支援他們撐過這十幾天的就是信仰。他們期待着自己會被救贖,期待着與家人的再次團聚。看着電影裏面的被困者一次又一次的矛盾衝突,還有礦井上面家人的撕心裂肺。

有剎那,我覺得,最艱難的事也不過如此了吧。平時遇到的所謂的困難在他們所遇到的困難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最後想說,也是這部電影的中心吧,never ever give up!還記得電影裏面隱約有這麼一句話,大概是i will never give up to find a way out until there is no way out,大致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意思,不記得字幕翻的是什麼了。⊙▽⊙很喜歡這句話,也很喜歡他們的不放棄的精神,也欣賞馬里奧的領導力,也被家人的深情感動,還有礦業部長一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的精神!都很棒!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