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流浪地球觀後感精選15篇

學問君 人氣:3.17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觀後感精選15篇

流浪地球觀後感1

假期裏,我和爸爸踏進電影院,看了號稱中國第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

作爲一部科幻片,當然要有震撼的片段和細節啦!這兩樣《流浪地球》都有。再帶上3D眼鏡,那震撼的效果不是我能說的。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正在慢慢的老化,膨脹。只要到了一定程度,太陽就會爆炸,就會毀滅整個太陽系。爲了人類的生存,人類搭建幾千個大型噴射器把地球推出太陽系,飛到遙遠的新家。人類把這項計劃叫做“流浪地球計劃”。在計劃的實行當中,因爲漸漸遠離太陽,導致地球地表的溫度達到零下81度。所以人類又建造了溫暖的地下城圖以生存。在這時,男女主角出現了,由於男女主角從小就在地下城長大,沒見過地表長什麼樣子,對地表的印象只停留在三歲的時候。所以他們想出去看看地表。當他們出去時,一場災難發生了:當地球接近木星時,由於木星的一些特性,導致地球的噴射器大半出了故障。如果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去的話,會把地球撞碎的!這時無數位科學家們想了無數個辦法,但都無濟於事,而男主角聽到這件事情後,想起了小時候爸爸給他說的話:木星的氣體百分之九十是氫氣,而氫氣是可燃物,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用地球上的最大的噴射器發射一束激光,用激光使木星的氣體點燃,發生的衝擊波足以讓地球脫離木星的引力。他把這個辦法告訴政府,但是政府卻說有一個科學家提出過這個辦法成功機率爲零。無奈之下他只好拉一些人來祕密潛入噴射器來實行這個計劃。透過不懈的努力,他們成功地把地球拉出來,把這成功機率爲百分之零的計劃實現了。

看完這個電影,我認爲:希望是可貴的,有了希望,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我還想說:如果人們再不注意的話,地球上的資源將會用盡。所以,請珍惜身邊的一切資源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2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的酣暢淋漓,家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隻要在家裏,世界末日都不算什麼了。

最後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爲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後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爲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爲,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裏面的莫斯,則是裏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餘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衆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鬥,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着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後那些人的奮鬥目標便是保衛自己的家。《流浪地球》觀後感二開啟了窗,看見了光。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很多!太空的感覺很強了,特效不錯,真的挺宏大的;家國情懷,從讓人想打一頓的少年到擁有希望去付出努力的英雄(英雄不太準確)。誠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真的像希望,像光希望照亮了前路,真的超乎了我的想象,感覺已經做的很棒了。如果有一天太陽真的即將爆炸,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希望那天永不來臨。

本來有感覺有一些槽點,但是補看了曉說大劉的那期,又感覺有點明白了這個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人物是排在後面的,而且主角也是在過程中成長的。瑕不掩瑜。

強推流浪地球,中國科幻加油!

流浪地球觀後感3

“北京市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句經典的交通安全提示語多次出現在《流浪地球》這部科幻災難電影中。讓我們在被電影劇情感動和爲人類拯救地球而加油的時候,給我們帶來了一點點的詼諧幽默和心裏安慰。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是根據“中國科幻小說之父”劉慈欣大神的中篇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爲地球提供適宜人類生活環境的太陽在若干年後急速膨脹,地球危在旦夕,人類即將滅絕,人類前所未有的通力合作,在地球的一側建造了上萬座巨型推進器,並在每個推進器下方深深的地下建造了供人類生活的巨大的城市。人類利用推進器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過程中,遇到了木星引力,即將毀滅時,人類爲拯救自己做出最後努力並獲得生機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從始至終都在講述只要團結才能自救,深刻的詮釋了人類團結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人類拯救自己是一個巨大而又漫長的過程,要想讓地球到達“新家園”,人們需要建造一萬多座巨型推進器和一座“領航員”超級空間站;在遇到推進器關閉的時候,幾萬個救援隊同時出動任務重啓推進器;空間站和地球上的人通力合作並作出巨大犧牲斥離木星;最後人們還要經歷漫長的2500年才能結束“流浪地球”計劃,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就算是三十年一代人,那也得需要80多代人才能完成這次任務。

這些數據都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啊!但是如果地球真的遇到類似劫難的時候,沒準我們真得啓動——“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觀後感4

啊!太好了!今天終於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薈聚看了賀歲電影《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是根據劉慈欣的代表作改編而來的。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太陽極速衰老,最終分解整個地球。於是全球科學家們齊心協力,在地球表面安裝了一百萬臺推動器來推動整個地球,轉移到幾億光年外的地方。但在經過木星的時候,因受到木星的引力影響,地球的大氣即將被抽空,也偏離了方向。在太空中的空間站裏,人工智能設備Moss莫斯推斷出地球將在7日之內撞擊木星,人類毫無生還的可能,在這心灰意冷之際,許多救援隊都放棄了救援,只有劉啓那隻救援隊還在救援,最終想出了辦法——點燃木星,但因爲火力不夠大,還距離木星5000公里。於是劉啓的爸爸劉培強想出了辦法——引爆空間站。是勇氣點燃了這一絲希望。劉培強犧牲了,但地球得救了!

記得最後韓朵朵召集各個救援隊時的那幾句吶喊: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這種東西。但現在我相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回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戰鬥!點燃木星,救回我們的地球!

這部電影便給了我很多感悟。在這次期末考試中,語文就出師不利,作文跑題了,被扣了3分,最後只得了96分,哎!我這次看來與五好學生無緣了。但是,我心想:語文這次雖然沒考好,數學和英語加把勁,也許,三門課的總分還能名列前茅,也許又能評五好學生了呢?果然,數學考了99.5,英語考了全班唯一一個100分,得了五好學生。

現在,我也相信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荒蕪沙漠上的一眼泉水,讓你在乾渴中獲得新生;希望是刺骨冬天的火柴,讓你在寒冷中得到溫暖;希望是定下一個目標,盡力、堅持不懈的完成它;希望是一片黑暗中的一絲亮光,讓你在灰心時重新樹立起信心……

希望是光年之外的等候,記憶深處的牽掛。愛,穿越空間,勇氣點燃希望。

流浪地球觀後感5

前幾天我看了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被稱爲國產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片,所以票房非常高。

由於太陽內核的急劇膨脹,很快太陽將演變成紅巨星,吞沒地球。於是人類決定傾盡所有能源,建造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幫助地球脫離太陽系。這,史稱流浪地球計劃。但是,在地球接近木星時被木星引力所吸引,即將與木星碰撞。同時,由於達到了洛希極限,地球接近一半的行星發動機停止運作,人類危在旦夕。雖然派出了所有救援隊前去支援,可仍然不能逃離與木星相撞的命運。而此時劉啓與妹妹韓朵朵所參加的N171-11救援隊卻想出了新的辦法由於木星90%都是氫氣,所以可以點燃木星,藉助木星爆炸的衝擊使地球脫離太陽系。他們決定利用行星發動機來完成。但是,他們發現行星發動機的光波無法到達木星,也就引爆不了。但此時,劉啓的父親劉培強,一個航天員,因爲執行任務,使得劉啓的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導致父子關係疏遠。得知了這個計劃,所以自己駕駛空間站,引爆了木星。也正如大家所預料的,木星引爆的衝擊波使地球脫離了太陽系,地球又活過來了。

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西方的神話中,神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有什麼妖魔,只有神或半神才能打敗他們;但是在東方神話中,體現的卻是人勝天,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些體現的都是人勝天。流浪地球也是這樣。當天註定地球要被毀滅的命運時,劉啓他們卻一定要戰勝天,最後,他們也成功了。也就是說,即使以後天註定你要失敗,你也要反抗,萬一真的戰勝天了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6

未雨綢繆,人類纔有希望!

太陽日漸衰老,氫核聚變逐漸停止,陽光的減少導致地球進入新的冰河時期。最終,隨着太陽的爆炸整個太陽系都將不復存在,人類被迫帶着地球去尋找一個新的類太陽系來獲得新生,這就是《流浪地球》的大概劇情。

顯然,帶着地球去流浪,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人類在這一災難到達之前,必須要完成各種準備工作:製造出能夠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實現太空遨遊的動力系統,找到足夠的能源,還得有抵抗宇宙強輻射,躲避隕石碰撞和大型天體引力陷阱等等各種“天方夜譚”式的技術和能力。

或許,地球根本不需要去流浪。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能夠捕獲宇宙中的新能源,直接加註到太陽上去,來延長太陽的壽命,或賦予太陽新的生命。但這都需要我們人類孜孜不倦地去認識世界,以利用宇宙中的資源來拯救我們的家園。

當然,你可能會說,那還不知道是多少萬年,甚至是千萬代以後的事情,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杞人憂天。那,我們可能就大錯特錯了!人類只有未雨綢繆(mou),有備無患,纔會有持續繁榮發展下去的希望。

小朋友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也只有一個太陽,她們都很脆弱。我們不只是需要從自身的小事做起,不丟垃圾,保護環境,熱愛和平,我們更需要仰望星空,學習研究科學技術,爲地球的未來,爲人類的'未來,貢獻我們的智慧!

最後,我強烈推薦小朋友們去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不過,裏面提到了許多科學術語。比如,大天體引力、板塊位移、行星發動機等,還提到了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些科學巨人。所以,我建議小朋友們,平時要多讀科學類的書,多學科學知識,不然可能連這部電影都看不懂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7

今年的春節檔上映了很多電影,我卻只在意一部被導演稱爲“小破球”的電影,這就是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對這部電影的解讀有很多,有環境和氣候的保護,也有人工智能的反思。可是我卻更多的注意到這是中華文化價值觀的輸出。

這不同於好萊塢的傳統災難片。這部片子我認爲最大意義是好萊塢告訴大家拯救靠某個英雄團隊或者英雄個人。但現在我們告訴別人:不是的,我們民族經歷過的艱難困苦告訴我們,拯救我們的最佳方案,永遠是所有人都參與拯救自己,進行“飽和式救援”——100萬、200萬甚至一半人犧牲了,但只要有35億人能夠活下來,就代表着希望。這就是所表達的文化價值觀的輸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我們不應該被動的接受好萊塢文化和價值觀。很早就有先賢教導我們,人類的歷史不是由某一個英雄推動的,而是由人民推動的。就好像這部片子,劉啓是點燃木星拯救人類的關鍵嗎?不是;劉培強是點燃木星的關鍵嗎?是,但是同樣可以被替代,也會有人去替代。在流浪地球裏,沒有劉啓的團隊,蘇拉威西照樣點燃;沒有劉培強,照樣有馬卡洛夫、或者空間站的其他甦醒者執行點燃木星計劃。

這是中國人從自身民族和歷史中得到的感悟與思考——08年雪災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對災難的救援,是靠着一個或者幾個英雄嗎?不是,是無數科學家夜以繼日攻堅科研,是無數解放軍的“飽和式救援”,是全國人民的的衆志成城,他們纔是英雄和關鍵,他們纔是中國民族的“主角”,在他們面前,總理都自發讓出通道。今天中國越來越強大,也在國際上佔據的更多的話語權。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地球》出現,那時中國將會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

流浪地球觀後感8

我們的希望是什麼?希望像鑽石一樣珍貴。

這句話,當我在電影中第一次聽到“班長”用誇張的背誦語調說出來時,我想優等生也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只能從課本上看到,鸚鵡只是鸚鵡學舌。作爲一個窮學生,韓多多對這段話一無所知。然而,在經歷了無數次生命垂危的危機場景後,我相信,當她懇求全世界的人類點燃木星,拯救垂死的地球時,她對這段話的理解一定比任何一個所謂的頂級學生書呆子更深刻。這是爲什麼?原因在於“實踐”一詞。那些只知道如何在黑暗的地下城市閱讀迂腐的教科書,面對木星的死亡威脅束手無策的學生,誰像她一樣,真的抱有被人工智能“MOSS”稱之爲零的希望,與救援隊一起點燃木星?她對這句話的深刻理解是當之無愧的。

我們已經14歲了,就像漢多一樣。我們不能完全理解難懂的知識。"上課不學習,考試兩行淚。"在這《流浪地球》中,我看到了一種僵化的學習方式,只是爲了得到高分,忽略了知識的真正含義。我們應該測試我們在實踐中所學到的東西。雖然我們不能在災難中成長,如地球撞上木星,但我們不僅可以激發學習興趣,還可以透過持續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深入工廠和田地、幫助貧困兒童、向環衛工人獻愛心、慈善義賣等,增強我們的信念,獲得鑽石般珍貴的品質。

紀達力·王慶奎生來就參與社會實踐。在這個寒假裏,我們驚喜地發現她已經長大了。新青葵志願者組織了許多社會實踐活動,並於《新文化報》報道,成爲長春市助人爲樂的典範。他們堅持志願者的崇高精神,盡其所能,用自己的愛溫暖長春寒冷的冬天,並盡最大努力爲每個人傳播愛和希望。我們相信志願者在當前穩定的時代和未來可能存在的動盪的“地球漫遊”時代都是鑽石般的寶石。在未來,我們相信青奎志願者將會像空間站一樣,與我們一起永遠飛向美麗的吉大里王校園,成爲鑽石般珍貴的希望!

流浪地球觀後感9

今年春節,《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燃爆了各大電影院。這部被稱爲“中國第一部硬核科幻”的影片,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急劇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爲了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這部影片場面宏大,扣人心絃,令人感到驚心動魄。

當地球無法擺脫木星的巨大引力,即將跌入洛希極限的危急關頭,中國CN171-11救援隊的三名隊員,竭力想要推動巨大的點火撞針,以重啓行星發動機。但他們只有三個人,而撞針卻那麼龐大,即使他們把自身的防護服電量耗盡,也無法成功。這時,各個國家的救援隊聞訊趕來,大家齊心協力,一起用勁,終於成功推動撞針。看到這一幕,我感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其實在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團隊精神。比如,前段時間,我們代表學校參加金水區的班級合唱比賽,離了誰都是不行的。在準備參賽的那個月,大家每天都抽出寶貴的學習時間,反覆刻苦練習歌曲,而參賽當天,家長們也都來幫忙化妝。比賽的時候,同學們各個精神抖擻,指揮、鼓手、鋼琴伴奏老師……每個人都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沒有這種團結的精神,不依靠團隊的力量,我們就不會取得全區第一名的好成績。

影片中還有一點讓我感觸很深:當地球面臨解體,人類即將毀滅,各國救援隊都放棄了自救。這時韓朵朵含着眼淚進行全球播報:我們決定選擇希望!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正是這句話,重新鼓起了大家活下去的勇氣。是的,希望是燈塔,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希望是清泉,喚醒心中奮鬥的力量;希望是春風,爲成功播撒種子;希望是內心深處永不停息的動力源泉,是我們開啓成功之門的鑰匙。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經歷一些坎坷的事情,會悲傷、會難過。但是隻要心中永存希望,永存目標,樂觀面對,就一定能最終走向成功!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地球真的會去流浪嗎?

相信大家都看過了最近很火的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寫這部電影的作者是劉慈欣作家。

整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因太陽內部的老化,而即將毀滅。人類和地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海嘯、地震等接踵而來,人類的總人口數也銳減了一半。地球表面因太陽的消失,到達了零下85攝氏度左右。人們無法在地球表面生存了,各國人民團結一心,建立了地下城,建立了繞着赤道一圈的一萬座行星發動機,想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去另一個新的行星系。而在逃離進,遇到了種種困難時,人類表現出了大無畏犧牲的精神。

看這部電影時,我淚流滿面。想到電影中的主人公,爲了地球上的人類,和孩子分離十幾年。最後,爲了救人類,爲了逃脫木星的引力,而撞向木星的那一剎,讓我肅然起敬。地球,真的需要我們來愛護。

這讓我聯想到,最近幾個月杭州的下雨天,從11月下旬開始雨一直下個不停,現在都2到月底了,雨還在下。我在想地球是不是也要脫離太陽系了。因爲下雨天,流感病毒也變異了,變得可怕多了。杭州今年得流感病毒的人特別多。看,我家就有兩個,老爸老媽從1月中旬得了流感病毒,整天咳嗽、偶爾還發低燒,到現在纔剛剛好點。連過年都不安心,三天兩頭的去鹽水。這都是空氣太差,一直下雨,沒有太陽造成的吧。沒有太陽,衣服都曬不幹,人也會得抑鬱症。天氣預報還說,這個雨會一直下到3月底。“天哪!”這還要讓人活嗎?

我最近不時地想:“是不是人類沒有好好愛護地球,地球生氣了,讓極端天氣的頻繁的發生。”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從電影中看到的情景,也會發生呢!地球從此也流浪了,我很害怕。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太陽持續老化,迅速膨脹,一百年後將會吞噬地球……”瞧,我正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流浪地球》呢!這部電影講述了地球脫離太陽系的過程中受木星影響馬上就要撞擊木星,在“領航員”國際空間站上的劉培安與地球上的劉啓互相配合最終拯救地球的故事。三千多座發動機熄火,地球危在旦夕。在趕往菲律賓赤道發動機的路上,救援隊隊員們前仆後繼、勇往直前,但依舊以失敗告終。隊長宣佈解散,整個地球,就這樣完了嗎?不是的,劉啓沒有放棄,他選擇帶着妹妹、朋友另闢蹊徑。他們不怕山高路險,最終找到了帶有火石的車,然後點燃了發動機。雖然100%的轉向發動機已經重新點燃,但是由於離木星太近,地球已經難以脫離木星的引力。大批的救援隊放棄了救援,想回家和家人進行最後的團聚,只剩下了劉啓他們做最後的努力。在關鍵時刻,劉啓冷靜了下來,把在課上學習到“氫和氧混合後用一根火柴即可引爆”的原理用在了現實生活中,最終利用了爆炸的反推將地球推離木星,成功的拯救了地球。這次成功,是劉啓在發動機熄火時的毫不畏懼,是隊長宣佈解散時的另闢蹊徑,是絕境之下的永不放棄,是情急之下的鎮定自若和學以致用。

正如馬雲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麗,而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陽光。”以後,我會向劉啓學習,永不言敗,今天會失敗,明天會失敗,但後天不一定會失敗。

當世界墜入無盡的黑暗中時,總有人高舉火把,揹負整個世界前行。我希望能夠成爲那火焰的一部分,帶給人們光和溫暖。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一提到科幻電影,你大概能想到的便是票房最高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阿凡達》等美國科幻電影,而中國科幻電影則一直不爲人們叫好,可算得上談資的科幻電影也爲數不多,如今上映的《流浪地球》則肩負着國人對中國科幻電影的熱情期待,中國雖然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科幻電影拍攝,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投資、大製作,卻一直缺席。

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因爲其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的成功,擁有大批忠實粉絲,其同名小說《流浪地球》也將中國科幻電影推上了新的巔峯,儘管如今這部電影的詆譭之說愈演愈烈,但它還是有許多亮點的。下面說說我對這部電影的一些點評,或者說感想吧。

科幻電影少不了的是特效,人常愛說“五毛錢的特效”,但這部電影的特效卻毫無堆砌感,尤其是對各個地標城市和地下城的呈現,着實使人震撼,儼然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種密不透風的生活,讓人心中生畏,而對地下城人們生活的刻畫也較爲真實,各種行當的工作,形形色色的人們。“希望是什麼?---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說出這句話的是班長,韓朵朵則對她嗤之以鼻,這裏韓朵朵的不屑態度和電影后期朵朵爲了號召人們返回拯救我們的地球的全球廣播形成對比,峯迴路轉。“老東西”韓子昂被壓死前電影以插入的手法回憶了朵朵的身世,爲他的犧牲增添了悲愴之感,回憶災難前閤家融融之樂,也使爺爺的死更加具有悲情色彩。這裏不得不說的是,韓朵朵對於爺爺之死感情的表達渲染更具有爆發性,電影也給了她很多鏡頭,而劉啓則表現的太過理智,電影只給了二三個鏡頭就過去了,也算是一個槽點。

電影的最後,地球成功的轉向,遠離了木星,拯救地球的計劃卻纔正式開始,地球將進行二千五百年左右的漂泊流浪。這也警示人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的家園。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最近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電影《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演的是某一天,太陽開始膨脹,很快要將地球吞沒,人類爲了自保提出並實施了“流浪地球”計劃。

目的是將地球推離航線,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使地球不受太陽影響。在計劃開展之前,人們建造了地下城,抽籤決定誰可以進入地下城,我感覺這種方式還是很殘酷的。

男主劉啓在爸爸的謊言下長大了,決定帶着妹妹到地表。

這天,地球發生了地震,因爲木星的引力,而偏離了航線,並且被木星吸走了大氣,劉啓的爺爺爲了將孫子孫女帶回安全地帶拼命往回趕,車卻被救援人員臨時徵用。

在一座高樓內運送燃料時,劉啓的爺爺不幸身亡,當一切救援都是徒勞時,地球將要毀滅,人類也將隨之滅亡,劉啓想到了爸爸告訴過他木星含氫量達90%,如果點燃可以將地球推離木星,這一線生機重燃了大家生的希望。

然而就要成功時,發動機的燃料不足,無法將炸彈推到可以引爆木星的範圍內,在太空站工作的劉啓父親爲了將生的希望留給孩子們,毅然決然帶着太空站燃料直衝點火點,讓炸彈成功到達預定高度,爆炸產生的推力使地球成功脫離了危險,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看完了影片,感觸很大,科學真得很神奇,能夠給人類帶來生的希望,但是高度的文明,對資源的大量破壞終將受到自然的報復。雖然影片是國內首次嘗試的科幻片,但是也很值得我們這一代人思考,我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認真保護我們的地球,因爲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棲息地。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寒假裏,我們一家到影院觀看了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電影。這是一部描寫地球末日的科幻片,電影講述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壽命臨近終點,於是人類在地球上造出了1萬臺離子發動機,企圖推動地球在木星“引力彈弓”的加速下駛向距離太陽系4.2光年遠的人馬座恆星,保護自己的家園,來開啓未來新的生活。然而計劃總有疏忽,在這過程中,地球險些就要被木星吞食了!不過透過人們的努力,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

這部電影非常具有特色,像在劇情的氛圍上,就把末日的感覺描寫的非常淋漓盡致。電影內容銜接和節奏把握的尤其到位,特效也十分完美,美輪美奐,讓人完全挑不出毛病,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

透過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帶給了我許多的感受。人的一生,需要有希望有嚮往纔能有活下去的價值。如果一個人總是渾渾噩噩,天天碌碌無爲,那麼他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就像電影裏的剛子,眼看着電梯從天而降他沒有丟失信心,爲了要把韓子昂給救出來,他拼盡了全力,但是後來韓子昂獲救了嗎?沒有,他只不過是多活了幾分鐘。享受到了不被電梯砸死而被凍死的特權,僅此而已。這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確實,人生中有一些事情拼盡全力,卻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收穫。所以這樣的事情還需要去做嗎?我認爲還是要做的。

電影中爲了整個地球,所有人都爲了成功率幾乎爲0%的希望,衝到行星發動機做最後一次努力,那一刻我是感動的。或許在你做的時候就會有吳京駕駛太空船,來給你續上最後的距離,然後創造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

所以說這部電影已經給我們上了很有意義的一課,希望我們以後能相信自己,相信希望,相信未來,加油!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要說今年票房最多的電影,當然是非《流浪地球》莫屬。它是中國首個科幻片,這個電影他們製做了四年,從20xx年就開始製片了。《流浪地球》票房已經達到32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科幻片。

這部片還是以中國元素“愛”圍繞的。電影的開始,是劉培強帶着他5歲的兒子劉啓。影片最後,劉培強開着空間站點燃了木星。自己也化爲燃料犧牲了。

這部片也是劉慈欣的著作。製片人製作了1萬個道具,5000多個鏡頭。演員們穿的衣服也特別厚。

這樣的視覺鏡頭讓人覺得很新奇,什麼車,地球發動機,地下城,以及他們身上穿的衣服。

有演員表示,那樣的衣服特別悶,那個衣服足足有60斤重,還有那些帶機械骨的衣服有80多斤重!他們說累是不用演的,是真的累。

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爲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一千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險和對人性的終極拷問也同時上演[2]。

這個電影幾乎都是滿房,我和舅舅,舅媽,媽媽一起去,中午訂票纔有幾個人,下午看電影的時候發現…影院已經滿了。可見這部片有多好看。不到幾天,票房已經滿40。1億,漲了十多億了。網絡上有許多好評,有一個人說:“這部片我只打88分,12分哪去了,開車不規範扣分了。”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一句話是:

聯合國安全委提示您:

道路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範,

親人兩行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