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岡仁波齊》觀後感(6篇)

學問君 人氣:2.56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岡仁波齊》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岡仁波齊》觀後感(6篇)

《岡仁波齊》觀後感1

《岡仁波齊》一公映,千燈匯的人們就在各地搶着看了。剛過去的週末,二奶奶也拖着小二哥去看了。你呢?看了沒?

二奶奶在看的時候,哭得直抹眼淚。小二哥沒有哭。只記得,當銀幕上出現布達拉宮和大昭寺的時候,感覺好熟悉啊。20xx元旦,千燈匯一行人到拉薩參加英雄之旅的課程,每天或早上或晚間都去布達拉宮轉圈。

很多人看完了電影,表示不震撼。我想,這是漢族觀衆的期望吧。倘若它是一部震撼的,講述藏民朝聖的商業片,我想,我應該不會給它評高分吧。《岡仁波齊》中,十一人的朝聖團隊,是朝聖路上很普通的一支。也許,在藏民看來,朝聖是很稀鬆平常的事。電影很平實的記述了朝聖路上,藏民們的衣、食、住、行、用,遇到的生、老、病、死四苦。真實,比震撼更可貴。

這是一部不按套路來的電影,要說震撼,震撼到小二哥的,是影片的開頭,而不是結尾。影片開頭裏,村裏的藏民,一聽說誰要去拉薩,再去岡仁波齊,都說我家出個兒子,我家出個女兒。四川芒康到岡仁波齊,2500公里的朝聖路,前路漫漫,不知道會遇到什麼。可就這麼着,一拍腦袋就決定了。這一行十一人,並不覺得自己多偉大。想想我在20xx年,決定要來上海,花五年時間讀個博士時,還是糾結了好幾個月的。(小二哥快要畢業了,呵呵)

2500公里的朝聖,把一年的時間浪費了,好像並沒有什麼用吧?難怪他們窮呢。但西藏是個佛國,藏民人人心中都有佛。於是,朝聖路上,會有路邊的村民請他們來喝茶,或者爲他們提供住宿。當十一人的團隊,遇上夫妻二人的朝聖團隊,會送青稞給他們。儘管他們窮,但這是多麼美的景象啊。

佛教最初就不是用來如何如何的吧。

漢傳佛教中的禪宗起源是這樣的。佛祖在靈山講法,拈花示衆,座中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於是,迦葉尊者把拈花一笑的含意傳播開去,就成了今天的禪宗。花之於人,又有什麼用呢?它不是木棒,不能用來抵禦老虎,它不是果子,不能用來果腹,它不是皮毛,不能用來保暖。可是,不知道從哪一代人起,人見到無用的花,就會自然地微笑,心生喜愛。我想,那時人類的語言裏,是不是還沒有美這個詞?

想想我這到上海的這五年來,都是在做僅對自己有用的事吧。每天到辦公室寫論文,週末了逛街買衣服。

我想,每個人在年少時,都曾做過一些無用的事吧?在影院看《岡仁波齊》的時候,我就在追溯,我曾做過什麼類似朝聖的,傻傻無用的事?

我想起,我在初中的時候,喜歡上一個同班的小女孩。後來,我轉學到縣城裏了。有一個夏天,縣城裏放暑假了,因爲母親還在原來的小鎮上工作,我就回到那個小鎮過暑假。那時,小鎮裏的初中還沒放假。好幾個夏日的黃昏,我都會提前兩個小時,到學校門口的小巷裏藏着。放學的鈴聲響過後,在校門口涌出的人流中,倘能窺一眼如蓮花般的面孔,我便可以開心上好久。

在上海這樣的都市裏,節奏這麼快。我們還能否,用最慢的方式,做一些並沒有什麼用,卻很美好的事情啊。

《岡仁波齊》觀後感2

路在腳下,即刻前往我們內心的“聖地”

信仰的極致,是一種心無旁騖的心靈極簡。虔誠的體現,不會有太多花哨的繁複。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純樸而持久的堅持。亦如我們會被匍匐前行風餐露宿,風雨無阻的朝聖人羣所感動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與心的合一,路在腳下。如此的堅持,如此的鍥而不捨,如此無所畏懼……

然而,他們的內心卻少有狂妄的期許和不安於世俗的過分追逐。路在遠方,路亦在腳下。無論我們前行的目地的在哪裏,也無論前方的路途有多麼的遙不可及。信仰的堅定,會讓我們忘卻太多的設計與籌劃。只是,路在腳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開始,便永遠無法到達。開始,即忘記路途遙遠,只是用簡單的身心合一,去縮減與目的地的差距。風塵僕僕之中,我們或許窺見了生命的意義所在,不爲此生,卻爲來世。

真正的莊嚴,不在於過度的粉飾。在朝聖者的面龐前,或許更多是滿身泥濘或蓬頭垢面。但是那一雙雙堅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讓人莫名的感動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會體現在無私無我之中。虔誠之心與我們最大的觸動,也是那不爲你我,卻爲衆生的離苦得樂而不辭勞苦的前行之軀。

很多時候,我們嚮往一種寧靜,嚮往一種純粹,嚮往一種莫名的感動。往往尋找之時,卻無最好與最真的契合。然而,當五體投地,叩首前行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莫名的感動,不由的叩啓我們內心中,封藏已久的觸動與共鳴。這就是內心純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誦經,只爲衆生的祈願與安康。所以,我們被震撼,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該有的最本真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被過度的心與心外的裝飾所迷惑,亂了自我,也亂了內心。

每個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純粹與極致的信仰與虔誠底蘊。那份極簡的純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縛之後的無私無我。所以,在眼觀純樸信仰與不褪色虔誠的情景時,我們的感動也是最純粹的純善復甦,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心撞擊。

其實,修行路上,沒有太多的信誓旦旦。如果總是口號大於行動,那麼,路,永遠在遠方。但是,回想那三步一叩首,只爲衆生的祈願與祝福而前行時,純樸的形象卻波及着我們尋覓已久,卻又似曾相識的內心共鳴。

當我們把信仰落實於當下時,人人心中的至真虔誠,都會自然而然的讓我們的身與心合一。那一份感動與純粹屬於我們每一個大家,只要讓路在腳下,立即前行,最終的殊勝,是人人心中有聖地。然而,那卻是不爲你我,是爲衆生的無私與大愛!

讓路在腳下,即刻前行,只爲衆生的苦與樂……

《岡仁波齊》觀後感3

高中起就想去一次西藏,一夢十年,終於得以成行。爲了避免高反坐了五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猶記得翻越唐古拉山口時的呼吸困難,到達那曲時下車點菸,幾十個人點了十分鐘都打不着火,大風把原本稀薄的空氣吹散。車窗外的藍天白雲彷彿觸手可及。你若問我西藏美不美,我只能說去了才知道,應該比掛曆上漂亮得多,人眼是最強大的取景器。

西藏的風光在進入相機後,電影就已經不需要構圖佈景來維持美感。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選擇大面積遠景和中遠景的拍攝獲得景象,每一幀都可以當做明信片。

初到拉薩,便見識了朝聖者的虔誠。

每日108圈,或繞着布宮,或繞着大昭寺。電影中展現的就是最真實的朝聖者。孩子出生便出生,繼續朝聖。老人逝去便逝去,咱們繼續朝聖。導演並沒有刻意去展現信仰有多麼神聖,多麼牛逼。它就在那裏,平淡得就像每天的呼吸,你越想知道他們爲何信仰,卻越是看不透,就像佛法,其中的大智慧只有你真正的放下,纔可參悟零星。

經過兩天的適應後,終於決定去珠峯大本營打個卡。一路上的顛簸曲折讓你只能對自己開解,一切都是爲了最好的風景。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錯過了羊湖藍寶石般的湖水之後,到達珠峯大本營,並且拍下了我攝影生涯中最漂亮的一張銀河。

好景不長,沒想到兒子的高反嚴重到根本不敢告訴我,自己買了車票準備溜回拉薩。在全團隊員的勸說下,又陪着他玩狼人殺,他終於被遊戲的樂趣戰勝了理智,把票退了。

有的人把信仰寄於真善美埋藏於內心,有的人卻把信仰寄於投入功德箱的人民幣。燒香算命拜佛並不能帶給你什麼,只有內心的真正強大才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懼風雪。

一心向往的納木錯也由於風雪被耽擱了,沒法拍到銀河倒灌,天月逆行的美景。想看一看,是納木錯的湖水清澈還是朝聖者的內心,抑或是你望向一心所愛的目光。

電影並沒有講述什麼故事,如果老朝聖者的死去,以及新生兒的誕生,這是一個故事的話,那麼確實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循環,大概是“相逢近道乞還山,公乞還山便得還”最好的表達了。

片子整體的沉悶是我一貫喜歡的風格,看罷了之後會讓你悵然若失,卻又彷彿有所得。片子的最後老朝聖者死去後,年輕一輩的朝聖者明顯磕頭更虔誠,不再走路多磕頭少,不再彎不下腰額頭不着地。但又彷彿老人的死並沒有帶給他們什麼觸動。故事最後朝聖者們來到岡仁波齊,但導演卻刻意沒有表現如何在這兒轉山,講而不表最後做到絕妙。而是借了一句兒歌告訴我們,只追求結果,一心想要成功,恰好無法參透朝聖真諦。

命運好的做了喇嘛,命運不好的我,去了遠方。

命運好的人生成了喇嘛,不必去理會凡塵俗世,一心只向佛便好,內心不必受到諸多煎熬。命運不好的人如我,生而爲人,必被俗事煩惱,便下決心斬斷三千情絲,卻也無法避免輪迴苦道。只好心懷善念,一心向佛。

《岡仁波齊》觀後感4

看《岡仁波齊》之前,老天爺頗爲應景地設計了一場充滿儀式感的橋段——趕在濟南悶熱的夏季晚高峯,下起了一陣夾雹帶雷的驟雨。這使得準備出門擠公交去影院的我,聽着窗外鐵皮雨搭上沒有一絲懈怠之意的雨點聲和不時傳來的充滿恐嚇意味的雷聲,頓生一種彷彿要作一場朝聖之旅的虔誠感和悲壯感。

當然,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略顯誇張的感受,還因爲提前知道《岡仁波齊》是一部有關藏民朝聖的影片。

說它是故事片,但其實更像是紀錄片。影片幾乎是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在呈現一段生活、一種狀態,而不像是表現一個分明有編劇設計的故事。當銀幕上那一羣自發去拉薩岡仁波齊神山朝拜的藏民一遍遍地全身匍地、磕頭、起身、夜宿、唸經,它所完成的不僅是對片中人物的行爲儘量如實的`還原,也是電影表現手法上對“重複”的不斷運用或顯現。重複的用意何在?

顯然,用來與內容相對照,影片裏的這些重複隱含着在各種“變數”面前益發凸顯的“定力”——亦是藏民信仰或生存信條的“定理”。電影設計的“變數”體現在一路之上的氣候多變、孕婦產子、拖拉機被撞、跋山涉水、老人亡故等情節,但諸般考驗又都在衆人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動作中變成“執着”“篤定”“堅不可摧”“毫不動搖”的信仰的力證。

對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經形成某種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維定式。雖然其中不乏真誠的情感,但單純地展示信仰的虔誠,卻也難免流露出一種他者視角下的“遊客心理”。事實上,信仰與生存之間的關係,在許多優秀的影片裏被闡釋爲“救贖”;但弔詭的是,恰恰在有關西藏題材的國產片中鮮有觸及(去年的《塔洛》在這方面不知是否有所突破)。信仰在這裏被懸置。信仰成爲一種無須討論、無須思考,更無須懷疑的生命記憶而非選擇,如同《岡仁波齊》中那個還沒學說話就先聽到唸經、還沒學會走路就先參與了磕長頭的旅程的新生兒一般。

然而,這樣一種不問來由、不問結果、單純而熾熱的信仰,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以一種現象學意義上的存在不斷放大、彰顯、渲染、重新載入其意義。此意義不是指向對於這一種或那一種、“愚或是智”的信仰的反思或懷疑,而是對信仰本身的尊重與敬畏。以此,或許影片具有超越他者視角,而賦予普遍關懷的新的可能性。

現代人信仰缺失是普遍問題。尋求信仰,貌似成爲治癒現代社會滋生的各種精神疾患(還並非身體病痛),如空虛、迷惘、厭世等的治世良方。然而,過度標榜功利目的的信仰卻往往徒有虛表,顯得可疑,更其敗壞了信仰的神聖性。真正的信仰,應該是兼具神聖性和日常性的屬性。何謂“信仰”?影片用作片名的“岡仁波齊”或許透露出某種玄思與啓迪:信仰,就是像“岡仁波齊”一樣的一個“目的地”;懷抱着對這個我們信其爲“神聖”的目的地的執着信念,一路前行,就是信仰所能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和意義。

《岡仁波齊》觀後感5

途弟前幾天給大家提到過一部叫做《岡仁波齊》的電影,我本來對這種類型的片子是不太熱衷的,但這部電影卻在朋友圈裏被刷屏了,幾乎看過的人都一致的好評,表示在電影中看到了最強大的信念。由於一時好奇,途弟便組織了朋友一起去看,結果可想而知,大家也被深深地震撼到。

《岡仁波齊》是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信仰,關於朝聖的故事。生活在西藏小村莊裏的爲了完成叔叔的夙願,與他同村的親朋好友等11人前往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2000公里徒步跪拜的朝聖之路。

這部電影的鏡頭很真實,敘事也那麼平淡,但正是因爲這樣的真實,才深深打動每一個觀影的人。讓人只要想到電影中的畫面、朝聖的人們、風景,就會因自身的渺小,電影中強烈表現出來的信仰而落淚。

也許大家沒聽過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在藏語中的意思是“神靈之山”。藏傳佛教認爲這座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着無量幸福,因此經常會見到來自不同地方的朝聖者來此轉山。

觀影結束的幾天之後,收到了朋友寫的觀後感。有沒有感覺一下子回到了初高中的時代。

請往下看!

“人生要有虔誠的信念與堅持”

堅持是此片中時刻能體會到的精神。風霜雨雪的惡劣天氣簡直就是毛毛雨啦。小妹妹生病了還和大人一起繼續堅持燃不燃?生了孩子還要繼續朝聖燃不燃?被泥石流砸斷腿好了繼續,車子被撞壞了,車頭丟掉拉着車斗繼續,錢用完了,四處打工賺錢繼續,感覺她們這樣能走遍銀河系有木有。

信念是引導隊無畏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吳伯凡老伯伯曾經在文章裏有個概念,缺損配置。好高大上的用語,大概意思就是永遠不會有完全準備好的狀態或者自身永遠帶着不可彌補的缺陷。隊出發時老、弱、病、殘、孕全部包括甚至還有不足週歲的嬰兒,在成都坐個地鐵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都不會聚這麼全了吧。缺損的不能再缺損了吧,整個過程隊的配置還一直處於不斷耗損狀態,然額,他們照樣完成了。

整個影片是那樣的平靜淡然,卻聚集着巨大的能量,最終以楊培爺爺在心願達成後安然逝去而結尾,好像也沒有太大的英雄般震撼結尾,但是他們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中間卻差了一個成功與不成功的節點。希望我們能夠戰勝面前擋道的惡犬,抓住人生中得到的每一份信念,轉化成源源不斷的動力,勇往直前,爲自己的故事增加精彩點,而不是在文章裏當反面教材用。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這部電影就會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堅持,信仰還是其他,我們都能從中汲取些什麼。

朝聖之路就是一段人生之路,充滿困難與坎坷,但只要有信仰,有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岡仁波齊》觀後感6

6年之前的這個季節,我一個人去了青海西寧的塔爾寺,是我的朝聖之旅。

喇嘛們唸誦經文的聲音,轟隆作響,如同天啓。在一座大殿的門口,我看見一字排開磕長頭的信衆。石頭地面被他們套在雙手上的木塊,磨出了光滑又深刻的痕跡。10萬個長頭,一下一下……我真的很難想象,他們在用什麼樣的毅力去堅持這件事。我也有點不懂,他們爲什麼要做這件事呢?到今天,其實我也不太懂。但是,我好像也在慢慢懂得,生命中很多事情,或許也就根本不需要知道“原因”。只要它,擺在了你的面前,好好去做,就是了。

片中,扎扎的父親,一直在追問:“老天是不是有時候不公平?我的爺爺什麼壞事沒做過,我的父親也沒做過壞事,我也沒做過壞事,爲什麼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他無法理解,本來歡歡喜喜蓋房子,爲什麼會發生那件意外,導致兩個工人死去兩個工人受傷。爲了賠償傷亡者的家屬,他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務,有些一蹶不振,賦閒在家。他的生命,在出發朝聖之前,是卡住了的。他在這條路上,其實一隻在追問因果,追問命運。

“爲什麼?!”是人探索自己的起點。

就如同,書寫這件事,我一早就知道,就是我在紙上追問我的命運,追問何爲因何爲果。我是在紙上,做一趟靈魂的朝聖。

曾經有人問我,你爲什麼一直一直在寫,到底你獲得了什麼?我回答說:好像在紙上磕長頭,一個字一個字地修行,在過程中,似乎慢慢把自己寫明白了。明白了一切有因有果,明白了爲什麼那時候活成那樣。懂得了過去,於是,我就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活。這在紙上行過的每一步,都是修行。生命中的每一刻,也都是修行。去做就是了,去活就是了,盡心盡力就是了。

拿寫文章這件事說,當你想寫的時候就寫。你當它是一種生命的召喚也好,是過日子的本分也好,想寫的時候,就好好寫唄。我的健身私教,常常對我喊話“動念合一,動念合一,動念合一”。我心想,這不就是禪修了嘛,這不就是臨在了嘛。

磕長頭的朝聖之旅,或許也是這樣:意義並不在遠方,而是在動念合一的每一個當下。

片中的朝聖隊伍走到某個村莊,遇到一位老爺爺。老爺爺不斷叮嚀,走的步子不要太多了,你誦什麼經就怎麼走,喇嘛告訴你走幾步就走幾步。磕頭的時候,額頭一定要碰到地面,碰不到地的,不算。心要誠,心要裝下衆生的平安健康。每一步都算數,所以,每一步都要用心去走。你有朝聖的目的地,但它又不在遠方的拉薩或剛仁波齊。它就在你每一步每一步的路上。真正的朝聖,是在去遠方的路上,回到自己心裏面的家。你要朝拜的聖殿或神山,就在你心尖尖上佇立。每時每刻,它都在,須臾不曾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