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向陽的日子》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8.69K

這部影片的導演曾是時尚攝影師,並且是人像攝影師,所以片中的人物鏡頭很有時尚大片的風範。

《向陽的日子》觀後感

影片有幾處亮點。首先,開場的幾分鐘,用唯美簡潔的方式,將父親恆遠的第一段婚姻帶過,這種形式有點像“沙畫”藝術,具有強烈的藝術性。

其次,影片在配色和色調上做足了功夫。比如父親和後母曖昧時的佈景,枕頭褥子全是墨綠色,被子則是大紅色,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反差,並且突出了人物的膚色。這種富麗的佈景和簡陋的環境有很大出入,算是爲藝術讓步吧。兒子向陽3次進入幻境,後兩次幻境的色調很貼合情節。一處爲鮮紅色,預示劇情將向悲劇反轉。另一處是淡藍色,迷幻的氛圍,激發了觀衆的憂傷之情。

第三,飾演父子的兩位演員。飾演父親恆遠的吳超,是舞蹈專業出身。他的表演充滿了舞蹈演員特有的激昂感,能把觀衆的情緒完全帶動起來,這正是影視科班生的弱項。小演員海爾夫顯得非常老道。片中一幕,父親抽傷向陽的小手,回家路上父子無話,最終父親放下架子,向兒子道歉,小演員瞬間哭成了淚人。這完全不像頭一次演電影的人。

影片製作精細,但劇情枝節太多,最大的問題是“壎,畫畫和炸魚”這三個情節。

壎這個情節毫無必要。從父親送壎,到離家前的道別,沒起到任何作用,有始有終,卻沒有中間。

父親教兒子畫畫,這是父子重新建立感情的重要方式。向陽搬來前,父親爲房間畫上向日葵。此後,牆上貼着兒子的畫,鋪墊兒子喜歡畫畫。緊接着兒子在學校寫板報,老師竟讓他參加書法比賽,這裏的劇情荒唐了。父子關係生疏,足以爲兒子偷錢提供理由,沒必要旁生枝節。再後面,父親發現兒子的爛筆頭,注意到牆上的畫,決定教兒子畫畫。之後“畫畫”的情節消失了,父子間最多的交流便是炸魚,只有父親的“向日葵”標記繼續做着鋪墊。

“炸魚”的目的爲引出劇情的反轉。兒子送魚回家,途中進入幻境,看到了魚和黑貓,預示將以悲劇收場。本以爲父親會在炸魚時發生意外,劇情節又轉到了礦難。

基於以上分析,最起碼“壎”是可以取消的,能讓劇情再緊湊一些。父親的“向日葵”簽名,足以聯繫兒子的名字“向陽”,所以沒必要只畫向日葵。另外,兒子問過母親的樣貌,但父親並沒有畫出來,這是一處遺憾。至於“炸魚”,父母相戀,舅舅追憶往事都和炸魚有關,但爲什麼不用“畫畫”這個橋段代替?父親爲母親畫像,久之產生愛情,這也圓了兒子想知道母親長相的情節。那條將兒子代入幻境的'魚,完全可以用普通的夢代入情節。

劇情中也有別具匠心的一面,就是兒子偷父親錢的情節。

兒子第一次偷錢時,父親替兒子隱瞞,埋下了禍根。父親抽兒子這場戲,劇情沒有交待清楚,應當和偷盜有關,村民懷疑兒子偷盜,所以父親會抽兒子的手。因爲這場誤會交待的不夠,所以弟弟誣陷兒子偷盜時,兒子異常的舉動便無法說通了。因爲前面埋下的禍根,後母無法相信兒子,兒子爲正清白去找父親,透過“向日葵”找到了父親的礦區。

但是,父親放心外出時,兒子和後母已經相處融洽,所以他留錢是怕兒子偷錢。也許兒子是想問父親,爲什麼給自己留錢?

奶奶的葬禮上,父親把遺照塗上了彩色,被村裏的人數落。父親“到家”回時,全身漆黑。

很想知道,爲什麼小主人公總戴帽子?

(這篇文字很亂。影片看完一點收穫都沒有,劇情太空了。影片描繪的父子之情倒是很溫馨的,遺憾是悲劇收場。觀影中發現很多攝影的路數,導演真的是攝影師跨界。談不上對人像攝影師有偏見,更多是在羨慕。可以躲在影棚吹空調烤暖氣,外景地都是名山大川,受萬人敬仰。人文紀實就慘了,風餐露宿,提心吊膽,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但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是獨到的。像所謂的時尚作品一樣,拍的很美,但缺少靈魂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