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2021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2.74W

看完某一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1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通用6篇)

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1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及啓迪5

一堂“太空授課,牽動了無數國人的心,如果說此前和過去的載人航天器我們更多地驕傲於宏觀上發射和執行回收的成功,那麼我們現在驕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實驗的細節上的生動美麗的展示,一堂太空課,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首先是對青少年科學探索精神的影響。航天科技能夠強國,能夠振國威,能夠帶來民族凝聚力,這話過去也許有些抽象,但是,面對天宮課堂一次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學演示,會由衷地感嘆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進,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天宮課堂不僅給青少年演示了科學的原理和奇妙,更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契機。

其次是對全體國民的科學素養的影響。有趣的“太空授課,讓平時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變得生動起來,看得見摸得着,一滴水珠中蘊含着幾多科學的原理,一次航天員稱重,蘊含了簡便的科技應用,不僅讓青少年興趣盎然,也讓成人觀衆更加喜歡科學,而航天科技並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難解,航天科技最終是爲生活科技化服務的,這對於培養國民的科學素養很有裨益。

第三是對航天科技改變生活的影響。航天科技中蘊含了諸多的民用科技,每一次航天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都會極大推動民用科技的發展,數字溫度表、幹吃麪、尿不溼、心臟泵和補充液體等等無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結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經廣泛栽培,服務於人類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沒。

第四是對趣味教育的影響。相信看了這一堂“太空授課,即使很不願意學習科學知識的學生也會感覺到,原來科學可以這樣有趣,這樣生動,這樣實際,從水滴到失重的單擺運動,從陀螺的軸心運動規律到液體的張力和毛細現象等,如果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能夠多些像“太空授課這樣的趣味性、直觀性和生動性,將學習科學知識從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夠激發更多的孩子投身於科技事業,更會在學習中獲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總之,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不能想當然,過去我們不少人以爲航天員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藍,透過這次“太空授課我們知道了,航天員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學和科技永遠是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航天科技不僅壯國威,更關係我們家庭和生活的科技化和幸福,中國夢腳踏實地,科技夢張力無限!

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2

相信大家都看過天宮課堂了,我這次寫這篇美篇就是想寫一下我的觀後感。

“大家好,我是航空研究員的一位學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宇航船吧!但是你們認識他嗎?今天我就要給大家科普一下飛船的一些基本資訊。”“嗚嗚”一個飛船來了。嗚嗚你們的快遞到了!快遞插在了飛船的後面,我走但我又不完全走我跑到你們前頭去。嗚,你們的快遞記得簽收,沒錯,又有一個快遞來了。正是這一個個快遞,讓宇航員在天空中完成了一次次探險。

“好了,你們現在對宇航員的坐騎應該也有了一些認識,這回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宇航船吧!”

“大家好,我是宇航員。相信大家對宇航船的內部會有一些疑問,今天就讓我帶大家去看看吧!先來看一下我們的臥室吧,這是洞一的臥室。這是洞二的臥室。這就是我的臥室了!我用了一些家人的照片和我喜歡的玩具做裝飾。這就是衛生間了!”

你們知道嗎?其實細胞是會跳動的,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細胞是不會動,但其實細胞是會跳動的!但是我們在宇宙調查宇宙中的'細胞的時候才發現,細胞是會跳動的,這種真相,讓我們也大吃一驚!

“請問你們能在不借助任何東西的情況下轉頭嗎?”,這是一種學生問的問題。當然,他們也嘗試了,可是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他們嘗試了能快速轉動手臂,沒想到這個最看不起的方法,雖然是唯一一種不借助外力的,能在太空中轉身的方法!

之後他們又給我們表演了一個水球。使用水模板,水袋裏的水抽出來不可思議的地方來了,水晶形成了一個薄膜在空中漂浮着,彷彿一個蝴蝶輕輕一碰,都可以將它戳破。不僅如此,宇航員還給我們表演了移動魔術,竟然用注射器吸了點水,之後注射進了水膜裏面,就讓人不可置信,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舊設就射着,突然發現水磨變成了一個水球!

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3

中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古人更是對月亮情有獨鍾,對茫茫宇宙充滿無限好奇。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人們的腦海裏漸漸有了太空的觀念。從蘇聯加加林登上太空,到1969年美國人登上月球,再到中國“天和號”空間站能滿足3人長久駐留太空……可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人自古就有航天夢。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至今已有51年,神舟,長征,嫦娥,天宮,天問,天舟……都是大國利器。中國的航天夢從剛破土的萌芽逐漸成長爲一棵茁壯的樹苗,那是幾代人用辛勤的汗水所換來的成就。世人皆知,東方有一個神祕的國度,從一窮二白到如今一躍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大型武器依賴進口仿製,到如今尖端技術走在世界前列。在航天領域,我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航天強國。

面對浩瀚宇宙,身爲當代中學生的我們,內心更是充滿了探索太空的無窮慾望!平時我們只能在書籍上閱讀到有關太空的知識,但卻不能親身體驗。就在2021年12月9日,就在中國空間站,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天宮課堂”,這無疑是一次近距離感受太空魅力的寶貴機會。短暫的四十多分鐘,“太空老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空間站爲我們青少年學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他們爲我們講解了,微重力情況下人是如何生活的,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及背後的科學原理。

太空很美,即使周圍混沌一團,但她仍然很美,美在羣星,美在宇宙,更美在太空中的地球人。因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所以我們要叩問蒼穹,薪火相傳。也許真的有一天,克服了對人體有害的微小離子,克服了新動力源問題時,我們也可以登上太空,我們也可以體驗到微重力下的生活。

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4

今天的下午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後,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透過觀看授課,我被航天員王亞平體現出來的航天“巾幗力量”所震撼,收穫頗多。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逐夢的力量。追逐星辰、遨遊天宇是王亞平心中的夢想,對夢想的執着追求,凝聚成奮鬥的力量。訓練的難度高、強度大,不僅考驗着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更考驗着精神意志,從水下訓練到離心機訓練場,王亞平能吃苦、不怕累,以理想信念的堅守、腳踏實地的行動、艱苦奮鬥的意志、一往無前的勇氣推開夢想之“門”,汗水澆灌出夢想的花朵,實幹鑄實成功的基石,憑藉堅定執着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付出鍛造出青春夢想。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奉獻的幸福。巾幗不讓鬚眉,王亞平爲圓滿完成航天任務,在備戰的日子裏從不懈怠,主動放棄了休息與娛樂的時間,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航天事業中,心無旁騖地進行訓練,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爲祖國航天事業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她這樣說:“能夠享受多彩的生活是一種幸福,被祖國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爲國奉獻是最大的幸福,至誠報國是我們心中的使命,也是肩上的責任。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學習的快樂。在承擔航天員這項工作時,王亞平付出了許多高於普通人的努力,勤奮學習、刻苦訓練積累出了成長的“高度”,能夠適應高強度的訓練環境,出色解決各種突發問題。王亞平在學習中成長進步,讓夢想從“萌芽”到“綻放”,在學習成長中適應環境、克服困難、調節壓力,成爲出色的航天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我們要從天宮課堂中,汲取奮鬥新徵程的精神力量,執筆繪就“奮鬥長卷”。讓五星紅旗永遠成爲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5

在今日,我觀看了天宮課堂這一節目,這使我瞭解到了許多知識。

在2013年,我國航天員王亞平真正意義上做了第一次天空授課,而時隔8年,今日和曾經的技術有很大不同。而且這次攝像頭的數量爲和質量都變好了,這也給航天員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她還會手中拿一個攝相機,這可不比在陸地上拿着輕鬆。

張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在空間站中,正方體六面播種、根和芽的方向是什麼?答案是根發散扎入土壤,芽背向種植面向光生長。因爲地球有重力,所以地球山上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長,而太空中微重力環境下,它的根會四處生長,並且根也會有彎曲,而且在土壤中生長。

第二個問題,從茶壺中向杯子中倒水,水會怎樣的?答案是,水在茶壺中且倒不出來。在微重環境下,水會漂浮在上面,是倒不出水的。

第三個問題,在空間站內,金魚能在敞口魚缸水中游動嗎?不能,因爲水和魚分被分離開,並且水會在短時間內遊一段時間,一會之後它們就會分開。

航天員在艙外機械臂上,一口手拿小鋼球,一手拿羽毛,雙手用同樣的力,向同一方向扔出,預定距離爲兩米,誰先抵達?答案是羽毛。在真空微重力下,質量小加速度大,所以羽毛先抵達。

之後,瞭解了一些航天的一些精彩瞬間。之後,又參觀了一些航天員的“太空家園”使我瞭解到了太空中的些設備。

我還了解到,在地面上乒乓球會浮在水面上,而在太空中,乒乓球沉浸在了水中。在空間站中,浮力幾乎消失了。一個水膜,並在水膜中加入水後,將一個人造的花放入水膜中,花在大空中變大了,就像綻開了一樣。在水膜中繼續注水後,水膜會變成一個水球。在水球中注入一個氣泡,水球中形成了一正一反兩像。將顏料注入到水球當中,之後將泡騰片放入水球之中,之後水球之中會產生大量氣泡,水球看起來更漂亮。

這次實驗之後,我從這次天空授課中學到了許多,我十分喜歡這次的天空授課,

觀看天宮課堂的觀後感6

關於宇宙,我瞭解得很少,而關於航天員的生活,我更一無所知。而今天,來自太空的航天員給我上了極重要的一課。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場直播,名爲《天宮課堂》。坐在大廳裏的我,腦中不斷涌現一些疑惑:天宮不是傳說麼?怎麼還能上課呢?很快,我的問題得到了解答。原來“天宮”指的是天和核心艙,而負責給我們授課的則是三名來天和核心艙的航天員。他們分別是王亞平、翟志剛和葉光富。

首先,他們向我們展示了核心艙的整體構造。然後就是最令人興奮的實驗環節了。這次的實驗有兩個項目,一項是演示太空中人體的運動方式,另一項則是關於水的實驗。看完實驗後,三位航天員又爲全國各地的同學們解答了一些問題。

看完這場直播後,我久久無法平復內心的激動。透過三位航天員的講解和演示,我學到了更多新奇的知識,甚至我開始對印象中極爲枯燥的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我已經讀過三遍《三體》而且對一些熱門詞彙如數家珍,雖然我也對太空有着濃厚的興趣並且想要成爲程心那樣的科學家,但是這堂課,無疑給我指明瞭學習的方向。

課堂上,同學們時而鬨堂大笑,時而驚歎不已。在這樣輕鬆的氛圍中,同學們積極思考,雖然提出的問題還顯得很天真,但我知道,大家已經不知不覺地向着神祕的宇宙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星空就像知識的沃土,每一顆星都代表着一粒科學之種,在同學們的心中生根發芽。現在,人類能夠登上的星球屈指可數,而作爲世界未來主人的我們,目標當然是星辰大海。我深知,只有我們腳踏實地的努力,纔會距離在下一顆星球上留下人類的腳印的夢想更近一點,纔會讓科學之地開滿鮮花,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