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催眠大師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23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催眠大師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催眠大師觀後感

作爲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的《催眠大師》,由80後極客陳正道導演、徐崢監製並攜手莫文蔚主演。影片藉助催眠這一心理療法,講述了徐錚飾演的徐瑞寧醫治莫文蔚飾演的任小妍過程中發生的一場催眠與反催眠的故事。影片融合了融驚悚、懸疑、心理、情感元素,是一個全新類型化電影的嘗試與探索。

《催眠大師》以催眠爲話題,雖說開創了國產電影的先河,但這類型並不是首創。比如 瑞典 萊 塞·霍爾斯道 姆 執導的《催眠師》,日本 落合正幸 導演的《催眠》,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盜夢空間》。《催眠大師》中的催眠更似《盜夢空間》的夢,而催眠與反催眠則是一個個“夢”被重構與解構之後的鬥爭。融入了情感戲份的《催眠大師》,早已不是借催眠而催眠,表現其讓人摸不着頭腦的驚悚與懸念,以此來爲這一新“概念”造勢,而是透過催眠之術,展現人物的內心真實情感。

《催眠大師》》以縝密的邏輯設計和新穎的催眠題材,讓人感受到一次醫學生的催眠療法,也讓人盡情感受一次情感的直面“襲擊”。影片中的'純手工搭建的佈景,沒有了科技渲染出來的虛假,仿若被導演魔術化一般,真實自然。而場景與場景的銜接,在鏡頭與剪輯的完美配合下,可謂天衣無縫。導演細節化的處理,明顯符合了心理學上催眠治療。房中一張桌子,一塊布,有紋理的地板,掛在牆上的油畫,以及房中下雨等等設定,已然經過了精心的配置,這樣的心理治療空間,不僅給人真實之感,也讓人感到了一絲絲的“恐怖”,抑或說懸疑。

《催眠大師》似乎借鑑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機能主義 心理學家 先驅詹姆斯的“意識流”,以意識來虛幻一個個空間,又以空間來治療病人,這樣與現實“二元對立”的虛擬空間,其實就是一次“潛意識”的活動與精神分析。病人莫文蔚在徐錚催眠之下,來推動她某些資訊、 情感 、慾望以連續運動的方式進、出意識,以此來得到心靈的救贖。影片中,徐錚對莫文蔚的一句話,可謂點中她的內心最深的情感。“就算你真的能看到鬼,也不能讓你的`未婚夫活過來,死了就是死了”,這樣的勸告,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將情感深藏在心底深處的癡情女子形象。

這部採用了杜比全景聲技術混音的《催眠大師》,仿若一個留聲機,聲聲綻放出驚喜。這樣將“動態對象和播放聲道的嶄新混音和聲音定向方式”,極力地還原現實催眠治療的藝術效果,並全新地打造出視覺、聽覺震撼。而演員的精彩演繹,則使得影片在心理醫生與病人之間來回“折騰”,有了強大了敘事邏輯支撐。徐錚似乎又一次突破,已然沒有了《太囧》中老闆的“高人一等”,沒有了《無人區》中律師的嚴肅,而是具有了一名帶有點瘋狂的心理醫師。而莫文蔚也明顯地擺脫了之前的花瓶角色,更是加入歌手的本真角色,讓其演唱《You must love me》。影片就是在一間辦公室,兩個人之間盡情演繹,彷彿清晨泡製的一杯香茗,需要慢慢品嚐。

影片中的懸疑和驚悚,早已脫離了國產片驚悚的路子,而是借用“潛意識”之後的智慧交鋒。而這一切的“夢”,都只是一個外殼,裏面包裹的卻是真真切切地情。或許正如片中莫文蔚所唱:“有些事我深藏心底/想說卻一直沒出口/唯恐坦露我的心思/你受驚會不辭而別/你得仍將我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