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關於《迷城》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8W

《迷城》觀後感

關於《迷城》觀後感

看《迷城》是夏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迷城》觀後感。之前看了一部入圍戛納的新片,很失望,把真實社會新聞改編拍出來的片子反而讓人覺得矯情與隔離,覺得假,也就是沒有藝術真實。電影是場夢,其實藝術真實是必須的,也是考驗導演能力的唯一指標。

認識章家瑞是在無錫,看他的《諾瑪的十七歲》,我覺得算是不錯的處女作,後來章家瑞電影與張靜初緊密結合在一起,邊陲風情與歷史傳奇成爲他電影的主題,直到《紅河》的大片氣概。到了《紅河》,章家瑞的電影敘事走向成熟,走到《迷城》,他的敘事更爲精彩與穩健,是我看到的章家瑞最爲嫺熟的一部佳作。

《迷城》說的是一位來自農村貧困大學生趙坡,他有着童年的創傷,爲了供養他讀書,他的母親在城裏做了類似髮廊妹或三陪女之類的工作,被他的父親痛斥,他目睹了自己母親被父親推下河喪生的情景,自己也留下大腦積水的後遺症。但母親賺來的錢的幫助下,趙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取了城裏的大學,可以說,大學裏的貧富學生階層分別很明顯,他對富家女有好感,但無法親近。他喜歡上了髮廊妹甘秀,對甘秀的愛應該還有着趙坡深深的戀母情結。對甘秀的愛,趙坡只能與自己城裏的老鄉分享,兩位老鄉在城裏打工,影片開始就是趙坡幫老鄉去討薪,觀後感《《迷城》觀後感》。四個貧困的年輕人結伴去郊遊,甘秀從被趙坡包裝的"大學生"到洗頭妹,更增添了她與大家的親和度,一場暴雨改變了一切。趙坡回來,恍惚中看到甘秀被兩位老鄉Gangrape,他進屋怒斥,甘秀憤而出走失蹤。趙坡陷入深深自責,甘秀回來找她,他終於鼓足勇氣去報案。但事實上,甘秀早已在那天不慎落水而亡,兩位樸實的老鄉也並未強暴她,一切都是趙坡的大腦障礙幻覺。趙坡因病休學,他在街頭被兩位老鄉痛揍。

趙坡的病源自於童年父親與母親的記憶。歷史的前進總是踩着道德淪喪的血跡,在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口號下,母親用不乾淨的錢給趙坡帶來了能夠改變命運的知識,趙坡到了大學還是處在深深的自卑中,他自卑於自己貧窮的階層。他戀母,甘秀是他戀母情結的爆發。他有年輕人應有的sexual,但被壓抑,使得他在暴雨中的甘秀的身體產生慾望,但他轉移到了自己的老鄉上,那一刻,甘秀像他的母親,他變成了童年印象中自己的父親。我是誰?這是趙坡走進大學、走進城市後的追問,他羞恥於自己的階層與童年,他試圖掙脫,卻無能爲力。甘秀與母親,趙坡與父親,這兩組成爲核心衝突與彼此依戀。

我們身處的這個轉型大時代,階層分離了,同樣一場革命開始了,我們用知識與金錢在改變一切,日新月異中我們總是無法釋懷於自我的根本。這本身就是一個內心的迷城。可以說,章家瑞的《迷城》就透過一個患有精神障礙的大學生的故事,真實記錄了我們這個迷幻的大時代,我們都是中國病人。

在《迷城》中,章家瑞的敘事更爲成熟,後半部的主觀幻覺拍得非常類型化,很具看點。我看過兩遍《迷城》,我覺得特別能體現導演功力的其實是前半部的伏筆,非常從容,這是大師風範。電影導演是看佈局的,佈局好纔會有好節奏。在導演的超強控制力下,演員格外精彩,特別是趙坡的扮演者郭曉然,表演的層次感極強,新人能遇到這樣的`角色是人生大幸。霍思燕也有很大的表演空間,也是她最好的一個角色。

據說,《迷城》的最初版本其實是甘秀真的被趙坡的兩位老鄉給Gangrape了,但電影局沒透過,改爲現在這個結局,我覺得電影局這一修改意見這是正確的。我更喜歡現在這個版本。也許,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發生的是甘秀被Gangrape的現實,但電影不同於現實。甘秀沒被Gangrape的藝術真實被章家瑞營造與還原,不僅令人信服,更有強大的震撼與回味。回味在於,其實我們都是與趙坡一樣的病人,我們往往忘記自己的最初,漠視身邊,謬誤誣陷,背叛自我,我們都在大時代外部衝擊下無力抗拒而被自我徹底強暴。從母親到甘秀,再到兩位無辜的老鄉,他們的樸實與單純,都在趙坡的自我幻覺中異化。具有強烈農業化社會性格特徵的樸實的底層成爲城市化進程中被踐踏的蜉蝣。章家瑞在《迷城》中關注了這個時代最大的缺失,也是我們最多的疑問。我覺得《迷城》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