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兵臨城下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1.52W

《兵臨城下》的故事圍繞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德雙方兩個頂尖狙擊手間的較量展開。下面是小編蒐集的兵臨城下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

兵臨城下觀後感

兵臨城下觀後感【1】

今天,我在家觀看了一部叫做《兵臨城下》的二戰電影,引得我感慨無限啊!

《兵臨城下》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非常著名的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片中一位年輕的蘇聯狙擊手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德國狙擊學校校長的巔峯對決。

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人是那個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你一定會懷疑自己的眼睛看錯了吧!沒錯,就是那個連槍都擡不起來的丹尼洛夫!

如果你用心想一想的話,還纔是會發現他身上也有很多優點呢!比如說他遇到事情非常沉着冷靜。開始的戰爭中,當他的戰友們都倒下了,只剩下他的時候,他知道躺在死人堆裏裝死,保全自己,等待時機爲戰友報仇。要是換做我的話,肯定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辦!

再次,他在軍事謀略方面很厲害,他透過自己強大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無孔不入的宣傳能力,使主角瓦西里一舉成爲萬衆矚目的英雄,還鼓舞了全蘇聯人民的士氣。讓全國上下產生了對納粹法西斯的必勝信心。扭轉了蘇聯當時士氣低迷,節節敗退的局面。

最後,他有很大的奉獻精神。在最後一場瓦西里與德國狙擊手康尼的巔峯對決中,他爲了使瓦西里取得最後的勝利,透過犧牲自己的生命暴露了康尼的位置,讓瓦西里成功狙擊到了康尼,使蘇聯在這場信心大戰中取得了最終勝利。

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啓發,比如像丹尼洛夫一樣永不放棄,無私奉獻,但最重要的是“任何錯誤都是致命的,無論它多麼微小!”

兵臨城下觀後感【2】

戰爭告訴我們,戰爭是由鮮血和死亡堆砌的,勝利最多隻是死的多少、失去了多少而已。而英雄只是減少屍體的重要保障。戰爭是殘酷的,但我並反對戰爭,尤其那種有失正義的,違背道義的戰爭。但是我又十分理解戰爭,二戰後的世界進步,尤其在科技方面的進步基本上與戰爭有 很密切的聯繫,像原子彈,計算機等都是 因爲戰爭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戰爭有時候可以粉碎舊的枷鎖,打破舊的框框,構建一個新的,更加進步的制度,文明。老毛就是提倡槍桿子出政權,武裝 取得革命的勝利 。1840年的戰爭極大的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根基,抗日戰爭使得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了,至少是使分裂減少了,不管存在什麼樣的政治集團。美國南北戰爭不是有了《奴隸宣言》,解放了黑奴。這只是戰爭的消極 現象中的一點積極的進步。

從《兵臨城下》,也可以看出團結的軍隊中也有存在黑暗,我們撇開什麼戰爭策略,兵道的詭異,我想說軍隊是把來自不同的地方的人,組織成可以生死相依的戰友,往往是你戰友的犧牲換來的大家的生!很多人的死才換來了更多人的生!在戰爭中有什麼比一個忠誠的戰友更寶貴的東西嗎!我想現在高校的軍訓爲什麼好多學生討厭,不喜歡,爲什麼啊,這與學生本身的怕吃苦有關。但是 大部分堅持住了 ,但還在抱怨爲什麼 ,部隊教官心態不正,應該在訓練上嚴格要他們,在生活上實實在在的`關心他們,有時候也因該講道理。雷鋒有句話,我只記得一部分,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對待戰友要??(是很好的意思),我想戰爭是大凶,而軍隊中的戰友之情,戀人間的愛情,人們的博愛則是人間 的大 愛。

爲上者,失去人間的大愛則是暴君。片中的赫曉魯夫則是個沒有愛的冷血者!我想古時候,講一個有名的將軍吳起的故事,說的是他對部隊裏的士兵很好,同吃同穿,關心士兵的疾苦,以致有個士兵的母親說她 死去丈夫和現在的孩子一樣死心塌地的跟着吳起,我想吳起有博愛之心。而歷史的那些卑鄙人(可能包括你和我)就利用博愛欺騙人民,爲了他們一己之利命,歷史現象很多,就拿日本早年來說吧。當時的日本統治階層爲了自己的利益,悍然發動侵華戰爭,他們用虛假的博愛欺騙善良 的百姓,以致於當時人們認爲那是聖戰,想想打到別人家裏,殺光,燒光,搶光,還是爲了他們 好 !還有我覺的現在有太多題材的電影反映的是那些偉人的故事,偉人是偉大的,但士兵是最可愛的。那也是爲什麼觀衆喜歡偉人的平凡,士兵的可愛的電影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