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薦】觀《假文盲》有感

學問君 人氣:1.21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假文盲》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薦】觀《假文盲》有感

觀《假文盲》有感1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員,而道德是社會風尚的體現。但自看了漫畫《假文盲》後,卻讓我瞭解到社會與道德的另一面。

寒冬臘月的一天,刺骨的寒風呼呼地颳着。天黑黑的,感覺一場暴風雪即將來臨,誰不想趕緊回家,享受家庭的溫暖呢?

在公交車站點,有一塊“母子上車處”的車牌立在那裏,非常顯眼,一位抱着生病的小孩站在一旁,站在“母女上車處”的卻是四位中年男子,他們是文盲嗎,可看他們的樣子不像是文盲呀。

站在前面的男子,身材胖胖的,挺着大肚皮,身上的大衣、褲子和皮鞋是那麼的華麗,像個企業家,諾無其事地站在那裏,看起來還理直氣壯的樣子,真叫人生氣。緊接着是一個又高又瘦的,身穿大棉襖,兩手插進褲兜,眯着眼睛,一副“不是我不識字,只因我沒看見”的樣子,真愧他能想出這種“掩耳盜鈴”的辦法。第三個矮矮的個子,穿着一身時髦的羽絨服,剛從對面有暖氣的公司出來,像個地位不低的“白領”,室內室外溫度相差那麼多,最想回家的就數他了。第四個穿一件大皮衣,戴着一個口罩,望着對面車站上的人,心想:那些笨蛋不來這是他們的損失,我帶着口罩都受不了這寒風,我可沒那耐心等下去。

在生活中,還有許多這種壞風氣,但人們對這種壞風氣已經屢見不鮮了。在“禁止吸菸”處,有的人都裝做一副不識字的樣子,照樣吸菸。還有的人,完全無視“禁止踐踏花草”的牌子,隨意踐踏草坪。難道他們都是文盲嗎,不是,他們都是一些沒社會公德的“假文盲”

“假文盲”是社會上的一種不良現象,希望同學們不要去學習他們,要讓這個社會變成一個美好、和諧的世界。

觀《假文盲》有感2

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小細節裏,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道德。

最近,我看了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的《假文盲》:在寒冬臘月裏,一批人在公共汽車站等候着下一班車。在“母子上車處”的大牌子旁邊站着四位若無其事的男人。一位抱着孩子的母親,穿着短短的連衣裙來到車站,卻只能被他們擠在欄杆外在寒風中發抖。他們正在享受社會給予弱勢羣體的待遇——“母子上車處”先上車的權力,卻讓那位可憐的母親白白遭冷。

明明上面那醒目的五個大字是“母子上車處”,爲什麼真正站在旁邊的卻是男人們,難道他們不認識那五個字嗎?不是的,他們四位文質彬彬的樣子,擺明就是知識分子。可是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那是因爲他們自私自利,爲了不被凍着,爲了提前上車,搶先坐個舒舒服服的位置,所以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從來沒爲別人着想,總是裝作假文盲。這是一顆怎樣的心靈?他們是沒有愛心的“文盲”,沒有公德的“文盲”!

想一想,社會中還有多少這樣的假文盲呢!他們又是怎樣地破壞社會的和諧呢!在安靜的圖書館裏,明明寫着“嚴禁大聲喧譁”,卻有人追逐打鬧;在公園的草坪上,明明牌子上寫着“不能踐踏草坪”,草坪上卻有小草被糟蹋了……現實中那一點點小事,卻顯示着人們的道德品行。

如果我們能像柏雅圖說的:“美德是靈魂的一種健康、美貌,和良好的習慣。”擁有美德,我們的心靈也就純潔、美麗。我們要擁有一顆美好,健康的心靈。

我希望大家不要做假文盲了,爲了我們的社會,爲了我們的家園,我們不是更應該和諧相處和互相幫助的嗎?請不要欺負弱勢羣體!請愛護我們的家園!

觀《假文盲》有感3

今天,老師上課時給我們看了一幅華君武畫的漫畫,叫《假文盲》。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某個車站爲了讓那些帶兒童的婦女避免不必要的擁擠特地開設了“母子上車處”。可真正站在這個特別服務點的卻是手腳麻利、既沒帶孩子又沒有重負擔的大男人!他們都穿着毛皮大衣、軍大衣什麼的,跟個棉花糖似的,悠閒地站在那兒,好象他們該站在那兒!一位只穿着普通衣服還抱着不滿一歲的孩子的婦女被擠在一邊,先用乞求的口氣去對第一個男人說:“請問能不能讓我?”那男人說:“不行啊,我有急事!”她又去問第二個。哪知還沒開口那人就說:“我家人還等我吃飯呢!”婦女只好去問後面幾個,也只得到一個答案:不行!她只好站一邊,滿面困惑地看着他們。“嘟……”車來了,那幾個男人“蹭蹭”幾下就上了車,婦女剛想上去,男人就開始吼:“快啊!我還有急事!”車只好走了。

對此,我爲這名婦女感到不平,更爲那些不是文盲假裝文盲的人感到悲哀。他們只是只顧自己利益的可悲小人。牌子上不是寫得清清楚楚的嗎?他們看不到、看不懂嗎?

我也曾經歷過這類事:我們那兒有個大魚池,裏面全都是別人自家的魚。池主爲了避免別人來釣自家的魚,在池邊立了個牌子:禁止垂釣。可還是有人偷着釣魚。記得有一次,我和小夥伴去池邊玩,還被當成“偷魚賊”!讓我們挨父母一頓呲兒。恨死那些假文盲了!

我想,現在怎麼會有那麼多自私的社會敗類呢?如果大家都這樣還有

什麼道德可言呢?我希望大家不要成爲這種“假文盲”。

觀《假文盲》有感4

今天我翻開語文書,就看了一幅著名漫畫家華君武話的漫畫——《假文盲》。

在一個寒風呼嘯、風雪交加的冬天,風雪鋪天蓋地地撕扯着馬路上的一切。在一個公交車的站點上,四個大漢正在母子上車處靜靜地等待着,而真正的母子卻在旁邊瑟瑟發抖地站着,衣着單薄的母親懷裏抱着一個天真的孩子。

站在母子上車處最前面的一個壯漢穿着大厚棉襖;第二個壯漢戴着一頂厚帽子,不敢看那對母子;第三個人儘量把脖子縮在衣服裏;第四個人戴着一個口罩,把臉遮住了,自認爲少了一些尷尬。那位母親一直在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那四個壯漢,而那個四個壯年男子就像沒有看到那對被擠在一邊的母子和旁邊站牌上最顯眼的五個大字—"母子上車處"似的。這難道不正是社會上的"假文盲"嗎?

其實生活中"假文盲"隨處可見:在標有"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網吧,常常能看到小學生在裏面專心致志地打電腦遊戲;公共場所內,明明看到了牆上標示的"請勿吸菸"的警示語,但仍有人在"吞雲吐霧",並將菸頭隨地亂扔;小區裏寫着"一戶只能養一犬",但有的人還是養了好幾只犬,並讓養犬隨地大小便;有些馬路上寫着"騎車者過馬路時請下車推行"的大字,但是有很多騎車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仍然橫衝直撞……這些人難道不是"假文盲"嗎?

社會上的這些"假文盲"比比皆是,他們都是愛心的文盲,是精神的文盲,是品德的文盲。他們缺乏奉獻和公德意識,他們不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品德,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只爲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顧別人的利益,爲自己的快捷而造成別人的不便。這種人在社會上一定使讓別人憎恨的。

說到這兒,我不禁想到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希望在今後的社會裏,這種"假文盲"會越來越少,讓溫暖的陽光灑遍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觀《假文盲》有感5

漫畫有強烈的諷刺性和幽默性,畫家從生活中取材,運用誇張、比喻等手法,諷刺、批評或表揚某些人、某些事。

我曾經看過華居武先生畫的一幅諷刺性的漫畫——《假文盲》。

在一個寒風凌冽的早晨,在母子上車處站着一個弱不經風的婦女手裏還抱着一個乳臭未乾的小男孩。突然,一個穿着大棉襖的男子跑到母子上車處來,排起隊。那名男子彷彿沒有看到“母子上車處”這塊醒目的牌子,理直氣壯地站在“母子上車處”。後來,陸續來了三個身材魁梧的男子,以先前那名男子爲“榜樣”,同樣若無其事地站在“母子上車處”,將瘦小的母親擠到了這牌的後邊,無視於她的存在。

目睹了畫面上的一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由此聯想到了生活中“假文盲”的現象。

公交車上掛上“該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可是爲什麼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太站在一個坐着的男子旁邊,爲什麼他不主動給老太太讓座?垃圾箱上寫着“請給垃圾分類後再投入垃圾桶內”,可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把一個剛喝兩口的礦泉水以投籃的方式投進了“不可分類”的垃圾桶內?在地鐵上掛着“禁止抽菸”的牌子,可爲什麼一個風華正茂的男子卻在肆無忌憚地抽着雪茄?

遵守公共秩序使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在公共場所置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德於不顧,只爲個人利益,而當一個“假文盲”,是多麼自私的一個行爲啊!

知識上的文盲雖然可怕,但是道德上的“文盲”更讓人觸目驚心。這些“假文盲”只爲了自己的方便,違背了社會公德,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對於有公德心的人來講,這些告示牌顯得“多餘”,因爲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多麼希望所有人都認爲警示牌是“多餘”的,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觀《假文盲》有感6

今天,我看了一幅由著名漫畫家居武先生畫的漫畫——假文盲,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漫畫的大背景是在一個公交車站,車站內有一條寬大的進站通道,道前豎立着一塊高大的牌子,上面寫着:“母子上車處!”,幾個大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在牌子下站着一羣人:欄杆內有四個大男人,第一個看起來像是一個當官的,瞧他那嶄新的衣服,大大啤酒肚,那氣質怎麼看都是一個有權有勢的人;第二個人穿着皮衣戴着皮帽,像是一個生意人;第三個人穿着時髦的羽絨服,戴着眼鏡,皮鞋擦得程亮,看起來像個文人;第四人長得牛高馬大的,戴着口罩,似乎想掩飾他的不安。欄杆外站着一對母子,母親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一個黑色的手提袋,身上穿着一件單薄的棉衣,孩子好奇的眼睛看着那羣人。

我想通道欄內的男人們難道沒有看見那個牌子嗎?不,他們看見了,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不是!那他們爲什麼對那幾個字無動於衷,視而不見呢?那是因爲他們丟掉了一樣做人的品質——良好的修養!

在今天我們的國家到處都有這樣的現象:在掛有“禁止吸菸”的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叼着香菸的人無所顧忌的吞雲吐霧;在公交車上,愛心專座總被一個個年輕人霸佔;草地上,在“愛護花草”的旁邊躺着心安理得的情侶……。這些事是應該的嗎?要知道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孔孟莊等大儒們教會我們“溫良恭儉讓”,讓我們成了聞名中外的禮儀之邦。曾經如此有教養的中國人怎麼變成了這樣?曾有人說過:“好的教養會讓道德敗壞的人變好,壞的教育會讓品德優秀的人變壞!“在我國越來越重視物質文明的同時,卻漸漸喪失了最基本的精神文明,才導致了許多人對許多基本公德視而不見成了假文盲!

我真希望我們大家都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拾起已經失落的教養,從新成爲一個講文明、有愛心的好人吧!

觀《假文盲》有感7

一個寒冬的早晨,在一個小小的公共汽車車站裏擠滿了男女老少。靠在欄杆上的一塊牌子上明確的標着“母子上車處”。而站在這裏的不是抱着孩子的母親,競然是幾位男士。

真正的母子被擠到一旁。瘦弱的母親圍着頭巾,衣着單薄,抱着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凍的縮成一團,眼睜睜的望着那些“排錯隊”的男同胞們,眼裏流露出憤恨而又無能爲力的神情。我想:那些男同胞們真的沒有看到牌子上的字嗎?難道真的不認識“母子上車處”這五個醒目耀眼的字嗎?

你瞧,第一個男士,個子較高,他身穿一件大皮襖,腳穿一雙鋥亮的皮鞋,顯得特別闊氣。他的眼睛看着地面,好像知道這是“母子上車處”而不敢朝上看似的。

第二個是個高個子男士,他身穿一件毛領皮衣,頭上戴着帽子,向前看着,微閉着眼睛,好像在思索着什麼,又好像在閉目養神。

第三個是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大爺,個子很矮,穿着一件羽絨服,一幅眼鏡搭拉在鼻子上,快要滑落下來。

第四位是高個子男子,他身穿高領大皮衣,戴着大大的口罩,好像要把臉全部遮住似的。

看他們穿的多麼華麗呀,但是表面的華麗怎麼遮掩的了醜惡的內心呢?

看那半閉着的眼睛,看那快滑落的眼鏡像不識字嗎?

他們主要是想早點上車找個好座位,對那立着的牌子不屑一顧,竟揹着良心做出如等缺德的事。而旁邊的母子卻迎着寒風顫抖着,母親心涼了。

我真想問問那些尊貴的先生們,你們難道就沒有妻子和孩子嗎?你們站在你們不應該站的地方,就心不跳,臉不紅嗎?

在我們當今的社會裏,像這樣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像這樣的人也越來越多,屢見不鮮。他們都是爲了個人利益作出一些違背良知的事,早已忘了自己還是炎黃子孫。我真想高喊:“請你們不要這樣,要將心比心,要遵守社會公德”。

觀《假文盲》有感8

請不要昧着良心 ——觀《假文盲》有感文盲——是看不懂文字的人。但是“假文盲”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我看了華居武的《假文盲》之後,我陷入了深思。漫畫描繪了這樣一個情景:在一個寒風呼嘯的早晨,幾個身穿大衣,高大的中年男人站在公共汽車站的一條上車通道上,旁邊的告示牌寫着幾個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車處。

他們神情冷漠,微眯着雙眼,雙眼看着前方,好象故意不把視線放在告示牌上。在一旁,一位抱着孩子的婦女,則哆哆嗦嗦地被擠到一旁,滿臉疑惑地看着四個大男人:難道他們不識字嗎?我看完漫畫,注視着漫畫良久,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是啊,圖中的四位男士,從衣着打扮上看,都是文化人,爲什麼他們要霸佔着母子上車的通道,難道他們不識字,是文盲嗎?不,不是的,他們是假文盲。

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把公共道德和社會準則拋在了腦後,只想着自己怎樣舒服,怎樣自己有好處。他們不是文盲,不是眼睛瞎了,而是他們的良心瞎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被他們拋哪裏去了呢?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假文盲:在學校,明明學校規定不可以在操場旁的石凳上跑步,可有些學生爲了自己的一時方便、好玩,把自己的腳踩在石凳上,而忘了別人坐到石凳上會有多髒;在草坪上,明明有;在立着“不準踐踏草坪”的標示,但有人仍在草坪上肆無忌憚地走動、玩耍。

在公交車上,明明“老人、婦女愛心座”上寫着標語,但座位上坐着的卻是青年人,而老人卻站在搖搖晃晃的車廂上…… 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穿着西裝,約摸三十來歲的男士十分隨意地往馬路上吐了一口痰,便大搖大擺地走了。由於我家就住在省委旁邊,那時正值省委的下班高峯期,我想那應該是一名幹部吧!省委的幹部都如此沒有公德心,怎麼給我們這些公民帶頭做 表率呢?俗話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廣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其實我們只要能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儘自己的一份力去愛護我們的廣州,大家都覺醒吧,向身邊的不文明現象亮起紅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做假文盲了!

觀《假文盲》有感9

這幅具有強烈的諷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畫出自於漫畫家華君武的筆下。它生動形象地批評了那四個大哥哥、叔叔。看那婦女的眼睛,就可以知道當時她是多麼地無助。但那些人卻裝做不認識字,甚至還無視婦女的存在,他們不會臉紅,不會感到自己這樣做不對嗎?從他們的穿着大棉襖可得知當時的天氣是多麼地凍啊。但是,他們卻忍心把婦女丟在一旁,佔了她們母子倆的位置,讓她們被風颳,他們不會感到可恥嗎?

不僅只有他們是這樣的人,還有許多人是想他們這樣的。例如,公共汽車上寫着:請給老弱殘病孕讓座。即使車上來了這些人,他們也不會讓座,裝作一個文盲。其實不用說也知道要給不方便的人讓座。從這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愛心、公德心以及他的私心。有時車上來了這些人,坐在座位上的人可能會想:我又不認識他,爲什麼要給他讓座,讓了座對我又沒有什麼好處。即使我不讓座,也會有其他人讓座的,。他們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不理會他人。將心比心,如果別人不給您讓座,你會怎麼想?

其實讓座並不難,只要你有愛心、公德心就可以了。

觀《假文盲》有感10

說真話,我看了許多 風趣的動漫漫畫。每一次看動漫我全是開懷大笑,但是有一次看動漫卻使我鬱鬱寡歡。那是我在書本上看見名動漫畫家華君武的《假文盲》。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年輕的母親帶着一個孩子來到車站,但是當她到達“母嬰寄宿處”時,她看到四個男孩站在“母嬰寄宿處”。她細心一看,迅速認出來了這幾個人。第一個原來是在他家對門開店鋪的一個老闆;第二個是省長的親朋好友;第三個是王技術工程師;第四個是中心醫院的副院長。這位年青的女性想:“她們不認識字嗎?不對呀,她們全是文化人呀!”應對着柔弱的母子倆,大漢們小表情十分冷淡,而這名女性應對這幾個大漢又萬般無奈,只能“老老實實”地立在一邊。那凜冽的嚴寒,像小刀一樣刺在她的臉部,她用雙眼斜瞅着幾個大漢……

看過這幾個動漫漫畫後,我覺得這幾個小夥把一個人體柔弱且還懷着小孩的媽媽擠壓“母子上車處”,簡直沒社會道德,自然,因爲我期待這名媽媽能膽大地爲這幾個大老爺們說:“先生們,大家站不對,它是“母子上車處”。”或許,她們會紅了臉讓開。假如被告方不用說,她們會忽視你的存有;年輕的媽媽呀!你也能夠 去叫車站管理人員或車站領導幹部來干涉她們;我更期待這幾個大漢能積極地給母子退位,那該可好了!動漫是華君武1984年畫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沒有假文盲嗎?——有。還記得有一次,我要去生態公園去玩,看到一個成年人領着一個小孩在草地上追求,忽視“禁止踩踏草坪”那好多個粗字的存有。還有一次,在大莊班車站很近的牆面上寫着“嚴禁在這裏扔垃圾”,但是,還是有些人在哪亂扔、亂倒垃圾……

看過這幅動漫漫畫後,我的心裏不知道是啥味道,唉,我真是期待假文盲在社會發展上消退。我相信,要是每個人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禮讓,多一點關愛,那麼,大家的社會發展可能越來越更爲文明行爲,更爲幸福!

觀《假文盲》有感11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名叫《假文盲》。一個公車站內有一個“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可是“母子上車處”牌子旁邊卻擠滿了衣冠楚楚的男人們,他們對牌子熟視無睹。而一位瘦小的母親抱着孩子,被擠到一邊,無奈的望着他們。

我覺得圖畫上的那些男人們是道德上的文盲,在我看來,即使有了知識沒有道德素質,照樣一文不值。沒有爲他人着想的精神,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只從自身利益出發而不顧公衆利益,這種人再有錢,再有知識也會被社會唾棄!那些人真的是文盲,看不懂牌子上的子嗎?不是這樣的,她們只是裝文盲而已。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假文盲”:例如公交車上,有很多老弱病殘孕專座。可是上車的老弱病殘孕連坐位的邊都沒捱到,因爲上面坐的全是年輕力壯的人。他們對那些老弱病殘熟視無睹。

假設那個弱小無助的母親是我們認識的人,我們一定會上前幫助她。但是對陌生人爲什麼會這麼冷漠?甚至若無其事呢?假設那個母親是你,你需要大衆幫助,可別人對你熟視無睹,你又會怎麼想?所以,當我們在做某些事時,一定要多爲別人考慮,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

中國是個世界公認的禮儀之邦。作爲一箇中國人,應當發揚祖先爲我們遺下的優良品質。假如你去登長城,僅僅是隨手丟了一個易拉罐,如若被外國人看到,他們一定會感到詫異:禮儀之邦的人怎麼會亂扔垃圾?

在中國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不應忘卻我們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因爲我們都是學生,所以我們能做得很少。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擲垃圾,在生活中用敬語,在公共車上爲老弱病殘孕讓位……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社會風氣會隨這更多人的覺醒,從而變得好起來。到那時社會就會變得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觀《假文盲》有感12

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和幽默性的圖畫,每看完一幅漫畫,我都會捧腹大笑,可是,當我看了華君武爺爺畫的這幅漫畫《假文盲》時,我沒有笑,卻感到很氣憤。

在畫面上,四個頂天立地的大男子漢若無其事地站在侯車道上,在侯車道前面立着一個牌子,上面醒目的寫着“母子上車處”五個大字。在牌字後面,瑟縮着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她穿的很單薄,頭上包着一個頭巾,正在斜着眼睛看那些侵犯她們權利的人。再看看那四個大男人:站在最前面的是一個幹部模樣的人,正在目視前方,對那對母子視而不見;第二位是個軍人,戴着軍帽,穿着軍大衣,正在閉目養神;第三個人戴着眼鏡,好像很有學問;站在最後的是一個戴口罩的人,好像很講究。他們是文盲嗎?不是的,他們其實就是當今社會的文化水平高,道德素質低的人。

尊老愛幼,先人後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可是我們社會中有些人早已把“道德”二字淡忘了。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有人在醫院掛有“靜”字的牌子下大聲喧譁;在公共汽車上刷有“老殘病孕專坐”的座位上卻坐着身強體壯的大男人;有人在離垃圾箱幾米遠的地方亂仍果皮紙屑;還有人在插有“請不要踐踏草坪”的牌子的綠茵上心安理得的走着……

華爺爺用筆勾勒出的這幅圖畫,有力的鞭撻了社會上不講道德的人,特別形象。

這時,我聯想到了以前的中國。那時的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可是自從出現了那些不道德的人的時候,外國人開始看不起中國人了,造成了國家經濟上的巨大損失。

此時此刻,我想向全國人民說:“讓我們快行動起來,進行掃‘盲’活動,讓我們用我們的雙手,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觀《假文盲》有感13

文盲——是看不懂文字的人。但是“假文盲”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我看了華居武的《假文盲》之後,我陷入了深思。

漫畫描繪了這樣一個情景:在一個寒風呼嘯的早晨,幾個身穿大衣,高大的中年男人站在公共汽車站的一條上車通道上,旁邊的告示牌寫着幾個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車處。他們神情冷漠,微眯着雙眼,雙眼看着前方,好象故意不把視線放在告示牌上。在一旁,一位抱着孩子的婦女,則哆哆嗦嗦地被擠到一旁,滿臉疑惑地看着四個大男人:難道他們不識字嗎?

我看完漫畫,注視着漫畫良久,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是啊,圖中的四位男士,從衣着打扮上看,都是文化人,爲什麼他們要霸佔着母子上車的通道,難道他們不識字,是文盲嗎?不,不是的,他們是假文盲。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把公共道德和社會準則拋在了腦後,只想着自己怎樣舒服,怎樣自己有好處。他們不是文盲,不是眼睛瞎了,而是他們的良心瞎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被他們拋哪裏去了呢?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假文盲:在學校,明明學校規定不可以在操場旁的石凳上跑步,可有些學生爲了自己的一時方便、好玩,把自己的腳踩在石凳上,而忘了別人坐到石凳上會有多髒;在草坪上,明明有;在立着“不準踐踏草坪”的標示,但有人仍在草坪上肆無忌憚地走動、玩耍。在公交車上,明明“老人、婦女愛心座”上寫着標語,但座位上坐着的卻是青年人,而老人卻站在搖搖晃晃的車廂上……

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穿着西裝,約摸三十來歲的男士十分隨意地往馬路上吐了一口痰,便大搖大擺地走了。由於我家就住在省委旁邊,那時正值省委的下班高峯期,我想那應該是一名幹部吧!省委的幹部都如此沒有公德心,怎麼給我們這些公民帶頭做 表率呢?

俗話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廣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其實我們只要能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儘自己的一份力去愛護我們的廣州,大家都覺醒吧,向身邊的不文明現象亮起紅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做假文盲了!

觀《假文盲》有感14

在今天的語文課堂上,大夥兒看到了一幅由着名動漫畫家華君武老爺子畫的二次元漫畫《假文盲》我感受很深。

畫的是地鐵站的牌子上寫着母子上車處幾個字,但卻幾個男人在那邊等待上車,她們有的身穿皮衣、有的穿着軍大衣、有的穿着真皮皮鞋戴着近視眼鏡,還的有穿着白大褂看起來也不像沒有文化藝術,不認識這幾個字的人,可她們都對牌子置若罔聞。就在牌子額邊上,有一對母子立在那,正用驚異的目光看見這好多個男生,但她並害怕上前斥責。

難道說她們不認識母子上車處這幾個字嗎?並不是的,她們僅僅裝作不認識,僅僅自私自利,僅僅光惦記着自身的權益而已。她們又有哪些資質在母子上車處站着?是由於富有、有影響力嗎?

看畫中的第一個人,穿着皮衣,應該是瞭解字的,第二個人穿着軍大衣,也是有大學問的人,他門把放到袋子裏,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臉部沒有一點慚愧,倒像是理所應當的。後邊好多個有的閉目養神、有的裝作看不到那樣的作法確實令人心寒!看她們表面環境整潔,但心裏卻十分污濁!

只有說權益在大家的心裏的影響力愈來愈高,而社會道德的影響力卻在漸漸地降低。她們就算是一點划算還要佔。

日常生活那樣的假文盲一點也許多。垃圾桶橫匾,一個小品牌上寫着:切忌亂倒垃圾,但有些人就不願多走兩步路扔進垃圾桶。草地上離着一個牌子寫着:請勿踐踏草地,但在草地裏試一下被大家踩出了一條小路。自來水龍頭上邊一個牌子子寫着:請不要讓自來水龍頭落淚,但自來水龍頭仍然淚流不僅

這些人確實不認識這幾個字嗎?並不是的,僅僅她們裝作看不到,假如每一個人對宣傳語置若罔聞,社會發展可能變爲一個多麼的冷淡的社會發展!那麼,使我們避免假文盲吧!

觀《假文盲》有感15

一個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吹着,我在303公交站等車,在我旁邊有一個牌子,上面寫着“母子上車處。”

過了一會兒,走來了一個抱着正在發燒小朋友的阿姨,她走向“母子上車處,”阿姨頭上圍着頭巾,匆匆忙忙的,一定是帶孩子去醫院。

不一會兒有四個大漢也跟了上來,我一看,發現中間矮個子的不就是鄰居爺爺嗎?他的眼神兒不好,一定是認爲這裏是等車處。阿姨看有那麼多人,怕傷了孩子,所以挪到“母子候車處”外面去了。

阿姨對那些大漢說,這裏是“母子上車處”,請你們到旁邊等車。中間那位李爺爺聽了這番話,便戴上他的老花鏡,仔細看了看牌子,不好意思地說道:“看我這眼睛真是不好使啦。”阿姨說:“謝謝您,老人家。”爺爺剛想離開,後面那個大漢擋住了他的去路,阿姨忍不住對那些年輕人說:“你們想想。如果全社會都像你們這樣,那社會可不亂套啦?”那些大漢忍不住低下了頭,走出了“母子侯車處。”

母子上了車後,我一直站在“呼呼”的寒風中一動不動。今天,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遵守公共秩序,講社會公德是一個公民應該做的事情。

TAGS:有感 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