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廣播稿範文>

中秋廣播稿

學問君 人氣:1.23W

有在廣播站鍛鍊的學生都知道,廣播前都會預先做好廣播稿,廣播稿寫得漂亮纔會有好的節目效果,怎樣寫廣播稿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廣播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廣播稿

中秋廣播稿1

張金碩: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齊:大家上午好!

張金碩:在這滿載希望的九月,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啦!

郭思琪:歡迎大家收聽本學期的第一期節目。我是三一班的郭思琪。

張金碩:我是張金碩。再過10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 在這裏祝願老師和同學們在這美好的天氣裏有一份很好的心情去工作、學習。

郭思琪: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爲最有人情味、最具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每年明月高高掛起時,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會更深切,“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就是對這種情形最好的詮釋吧。

張金碩:考考你,你知道爲什麼要叫中秋節呢?

郭思琪:這個可不難,在我國,農曆的7、8、9三個月爲秋季,農曆8月15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

張金碩:那爲什麼有人又稱它團圓節呢?

郭思琪:因爲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像玉盤一樣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張金碩:還真難不倒你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你知道哪些有關的詩詞嗎?

郭思琪: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張金碩: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嗎?

郭思琪: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爲我國三大傳統佳節。中秋節的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着密切的關係。

張金碩:哇!還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給我們講講吧!

郭思琪:好!我給大家講一講“吳剛伐桂”的故事吧!

傳說月亮裏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讓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奇怪的是,吳剛每砍一斧,斧剛離開樹,樹的傷口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沒有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砍哪砍哪,卻始終沒砍倒那棵桂樹。

張金碩:好感人的故事啊,“吳剛”的堅持真讓人佩服!

郭思琪:關於中秋節的故事好聽,歌也很好聽。不信你聽:

播放《花好月圓》

張金碩:中秋節並非中華民族所獨有,許多國家也有類似中國傳統習俗的形形色色的中秋節,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國外中秋節趣話吧! 郭思琪:泰國人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稱爲“祈月節”。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用甘蔗扎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圖像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壽桃而不是月餅。

張金碩:日本人稱中秋節爲“月圓節”,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擡着神龕到廟裏去進香。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裏,擺上瓜果、米糰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郭思琪:朝鮮的中秋節稱爲“秋文節”,也叫“秋夕”。這一天,他們以鬆餅爲節日食物,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到了晚上,一邊賞月,一邊進行拔河比賽、摔跤比賽,或者表演歌舞。年輕的姑娘們穿上色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歡聚在大樹下做“盪鞦韆”遊戲。

張金碩:我們中秋有什麼習俗呢?

郭思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吃月餅!

郭思琪:說到吃月餅,我口水都流出來了。那你知道我們如何在賞月、品嚐月餅的同時注意健康嗎?

張金碩:月餅應和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膩;如果與汽水、可樂或果汁搭配,就對身體健康沒好處了。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無糖月餅”,仍然不能多吃。專家還指出,老年人和嬰幼兒消化能力較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潛在的糖、脂代謝異常和動脈硬化問題,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樣,少吃月餅爲好。

郭思琪:哦!謝謝你給我們講的的月餅健康吃法。相信大家會注意的。中秋佳節快來了,我們將要欣賞到皎潔的月光,品嚐到香甜的月餅,最後,我們再爲老師、同學們送出祝福,怎麼樣?

張金碩:好!請聽我們的美好祝福吧!

齊: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祝老師和同學們中秋節快樂!

張金碩:時間過得真快,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郭思琪:希望你們能喜歡我們的節目!

張金碩:最後讓我們在歌聲中說再見吧!

音樂欣賞

現在將爲您送上的是一首由古詩改編的歌曲《水調歌頭》

播放《水調歌頭》

張金碩:本期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聽!

合:老師們,同學們,再見!

中秋廣播稿2

甲: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穫。

乙: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丙:收穫是我們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種子播灑在新聚焦的校園。

丁:團聚是我們醞釀着友情,團聚的親情充滿着新聚焦的校園。

甲:今天,花好月圓,我們師生濟濟一堂,共敘思念之情。

乙:今天,中秋佳節,我們一起歡度時光,同抒“走進新聚焦,就業無煩惱”的激情。

丙:今天,菁菁校園,我們在嘹亮歌聲中把希望起航。

丁:今天,月夜良辰,我們在溫馨笑語中讓理想飛翔。

甲:中秋節的思念,在新聚焦學校裏放飛遠方的眷戀。

乙:中秋節的團圓,在新聚焦學校裏把濃濃情意展現。

丙:新聚焦的希望,在我們的心房。

丁:新聚焦的掘起,是我們的理想。

甲:在這裏,讓我們激情歌唱,歌唱我們美好的未來。

乙:在這裏,讓我們盡情歡呼,歡呼我們在新聚焦學習的愉快。

丙:在這裏,讓我們誠摯祝福,祝福新聚焦學子中秋佳節快樂。

丁:在這裏,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新聚焦電腦學校明天會更好。

甲:中秋佳節,溫馨校園濃濃情。

乙:中秋佳節,我們同唱

丙:中秋佳節,我們相互祝福

丁:中秋佳節,我們高歌一曲——放飛心中的歌

合:放飛心中的歌,讓我們心中的歌在新聚焦校園裏放飛。

中秋廣播稿3

甲: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乙: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

甲:帶走一片笑容,永遠與我們同行。

乙:在這金秋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刻,在這收穫的季節。

甲: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歡迎大家來到每週一的《美文欣賞》 我是播音員孫諾培楚

乙:我是播音員七汪拉姆

甲:在上週四,我們剛過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中秋的美文。

女:我們一起來欣賞散文《中秋月》

月亮真圓、真亮、真靜,也真美!想是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在這個時候是在桌前吃團圓飯或者就着家常話在葡萄架下閒話!

想來也有過激情滿懷的時候,也有過幻想動情的日子,只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從來就沒有從這淡淡的月光中解讀到點什麼,或者說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鍾情於這一輪明月,所以生活才少了幾分的浪漫和本來的瀟灑,好在此似乎有幾分的明白,明白爲什麼會有人寄情於這輪圓圓的明月了……

月亮從雲裏鑽出來了,那樣的皎潔,又是那樣的朦朧,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不過就在那玉盤似的月亮旁邊有那麼一顆不起眼的小星星在閃爍,是看到了,它在盡情的也是動情地輝光……生活就是這樣有些東西也許不僅你、我很在意,大家也都很在意,因爲它仰之彌高,但得之不易,而有些東西別人也許不會在意的存在,而只要你在意了,也許就會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讓你終身享用。因爲它就像那明月旁邊的那顆小星星一樣,本身也是這個月夜的一道風景,是大自然的造化,一切盡在一個緣字!

明月之夜,只有感動,特別是面對一輪明月,此刻有應人許多的多情人在感動,只是內涵不同而已,有渴望、有牽掛,有思念,有愛戀,還有默契……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其實只要月亮在心中都能天天像今天這樣的圓,也能像今天這樣有人和自己一起在欣賞這枚掛在心中的月亮就已經足矣!

不由地想起了許多寫月亮的詩,什麼明月幾時有……今天不就有了嗎?什麼牀前明月光……除了月光還有星光呀?能記記起來的叫鄧麗君的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也就是月亮真是以她的純潔,她的細膩,她的朦朧,還有她的婆裟才最能讓人聯想到天涯共此時。

對着中秋的月亮,想着心事,想着往事,想起了“關山月”、“水中月”還有“酒中月”,此刻有些釋然,唯有珍惜,努力纔對得住這一輪明月,就讓月亮帶着自己的感覺飛吧!

中秋十五,儼然沒有了夏日的炎炎,又將是靜聽樹葉飄落的時候,也是漫山紅楓的好時候,蘸着酒香,和着五穀豐登的好日子,企盼明天的月亮更圓、更亮、更美!

男:一首《月兒圓》送給大家

男: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再欣賞一篇散文《中秋賞月》

十五月亮十六圓,所以我十五日夜晚沒有賞月,十六日夜晚才賞月。

本來決定去鳳凰山賞月,可是路遠山高,害怕遇見鬼——我自小怕鬼。夜晚九點時我選擇了唐城路。唐城路也不錯啊,教人想起唐人街。而在中秋時節,唐人街一定是一條駐足和遙望、思念和祝福都特別隆重的街。

沒有云彩,沒有星星,月亮就那樣獨自掛在藍色的天空。整個天空都是它的,整個大地也是它的。桫欏樹似乎倒着生,樹下沒有吳崗,也沒有嫦娥和玉兔。

只有清晰的月亮和清晰月亮裏朦朧模糊的樹!

月亮多麼圓啊,好象圓圓的白色玉盤;月亮多麼白啊,好像最白皙的女人的臉;月亮多麼亮啊,蓋過了大地上繁華的燈光;月亮多麼靜啊,沒有言語,甚至沒有思考,似乎僅是一個心靈的空白、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瞬間……

最終,我感動於月亮的美麗:

美在博大。雖然只是一個小圓,一個無限大天宇裏的一個小圓,可是有着精深的樣子,讓人想到“博大精深”;

美在高貴。雖然和藹着美麗的面龐,白色的笑容表面淺鋪着溫暖雅緻的淡黃,可是那和藹和溫暖不是親切,而是寧靜,讓人看見微笑着的蒙那麗莎;

美在自在。獨居天幕,恰似一朵奇葩,又如一輪美玉。那葩或玉獨佔天宇,沒有絲毫霸氣,也沒有絲毫萎縮,也沒有絲毫寂寞與孤獨,而是安閒自在——自在地活與存在;

美在豐富。似乎一目瞭然:就那麼一個圓,一個圓,十分白,十分亮,一個圓!可是僅是圓嗎?瞧她沒有欲說還休,沒有冥思苦想,但是說在不說本身,思在思考之外——她是由無窮個省略號匯聚而成的——那無數個又白又亮的月分子呀,誰能讀透?誰忍讀透?

相反,她在以她固有的豐富,不動聲色地讀着芸芸衆生…… 月呀,美麗的精靈!美麗的姑娘!美麗的哲人!美麗的美麗!美麗的我的讚美和嚮往!中秋時節,我仰望你,沒有哀思,只有盛美的心意。但是我依然要問候和祝福:我的朋友,今夜你可賞月?你可如我般看到今夜明月的美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月色!

此刻,我走出了唐城路輝煌的燈光,在唐城路盡頭的一片田野間停下來——我的仰望裏,天空的深藍色變成了翡翠綠,月亮的皎潔變作了水粉紅……田埂上稻草燃燒的青煙嫋嫋着,濃香着我周身的空氣……

《但願人長久》

男:愉快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伴着《但願人長久》的歌聲,今天我們的《美文欣賞》到此結束了,在此送上我們廣播站全體成員遲到的祝福,祝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中秋快樂,事事圓滿!

女:我們下週一再見!

中秋廣播稿4

甲: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伴隨着熟悉的樂曲聲,紅領巾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 本期廣播站爲您安排的是中秋節趣話專題欄目。

乙:歡迎你的收聽。

甲:我是xxx

乙:我是xxx。

甲:再過10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裏我們預祝全校師生中秋快樂,閤家團圓,萬事如意!

乙:中秋節一直以來被喻爲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時節對親人的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當一輪明月高高掛起的時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爲什麼要叫中秋節呢?

乙:這個可不難,在我國,農曆的7、8、9三個月爲秋季,農曆8月15——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

甲:那爲什麼有人又稱它團圓節呢?

乙:因爲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大學生運動會新聞稿)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甲:還真難不倒你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你知道哪些有關的詩詞嗎?

乙: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嗎?

甲:哇!還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給我們講講吧!

乙:好!我給大家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王母娘娘也賜給了他一包長生藥,他把不死藥交給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看見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在危急之時,嫦娥當機立斷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成爲月亮中的神仙。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聽完了如此悽美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關於中秋節的歌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