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發言稿範文>

教師經驗交流的發言稿

學問君 人氣:4.81K

在生活中,用到發言稿的地方越來越多,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發言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大家知道發言稿怎麼寫才正確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經驗交流的發言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經驗交流的發言稿

教師經驗交流的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是國莊社區學校的劉愛玉,任教五年級語文。今天非常榮幸在這裏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討,下面我談一下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良好的班集體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基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文明的言談舉止,活躍熱情的課堂氣氛,課堂上安靜有序的紀律,才能專心聽好課。因此,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纔會有較高的課堂教學效率。我從三年級接這個班後,在班級管理上狠下工夫,整頓班風班紀。提高了全班學生的思想素質,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加強教研,提高業務素質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爲此,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積極向老師們學習,努力實施創新教學,積極發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敢說敢爲,引導學生能說會做,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

三、持之以恆地落實教學目標是提升學習成績的保障

我認爲,教師持之以恆地落實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所在。我每一學期期初就給學生規定五必須:凡是要求學生完成的作業都要嚴格要求,按時完成,有錯必訂正。課文的生字詞語必聽寫,對學生每天佈置的家庭作業必檢查,要背的段落、課文必背,對學生的錯題必分析。透過這樣就能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我班的劉玉樹,記性差又特別懶,平時不讀書。背誦課文,對他來說比登天還難,總是拖欠要背誦課文。我每天課間盯着他讀背。透過一學期的訓練,已經養成了背誦課文的習慣了。

四、對不同學生採取針對性教育

我班學生存在着差異,爲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對班內學習後進的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爲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不愛動腦筋的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我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我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因爲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纔會靜下心來學習。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處,敬請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教師經驗交流的發言稿2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下午好!

回顧自己十幾年來在語文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感覺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經驗”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師都有的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教學工作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算是拋磚引玉吧,請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一、從預習入手,培養語文學習習慣

預習是個好習慣,但難在不能堅持經常。我用佈置預習作業的方式,把預習固定下來,作爲每節課必須完成的作業。規定預習作業的內容,通常包括自讀課文2到3遍,標出生字詞,抄寫生字詞並注意,解釋詞語,總結課文內容和中心思想 ,給課文寫批註等。作爲常規作業,老師按時批改,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必須進行預習,這樣就爲課堂學習做了很好的準備。

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感興趣,首先就要培養他們的自信。比如說,在課堂中,我只要一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就一定會抓住這個契機,及時地對孩子進行表揚與鼓勵。另外,我們在課堂中與學生交流的態度一定要親切,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

其次,採用形象生動的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在教學使用課件,不但教的輕鬆,學生也輕而易舉的把握了文章的重點,解決文章的難點。這就是直觀教學所發揮的作用。當然,我們的工作是繁瑣的,精力是有限的,要靠我們每堂課自己做課件,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我們的課件主要來源於網上下載,有的可以直接拿來用,有的太簡單,我們就自己自制一些,大家一起資源共享。

三、培養學生語文積累的習慣。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文知識高深莫測,包羅萬象。學好語文並非一日之功,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因此,我採用了這兩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積累習慣:

1、摘抄好詞佳句。從三年級開始,我便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採集本,把所學課文,和課外閱讀的書籍中的好詞佳句分門別類地摘錄下來。利用早讀和晚上睡覺前的時間讀半小時。這樣日積月累,不但學生的採集本越來越豐富,說起話來也能出口成章了。

2、堅持寫日記,積累習作素材。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好的素材,好素材源於生活。因此,我從低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養成天天寫日記的習慣。首先我讓學生在日記本的第一頁寫上:“日記日記,天天要記, 一天不記,就會忘記。”的日記詩,每天提醒自己寫日記。一開始,學生很有興趣,可時間一長,他們就開始記流水賬了。針對此現象,我就指定一些內容給他們寫。如:有時讓學生寫學習收穫;有時讓學生寫讀後感;有時寫觀察日記;有時讓學生隨意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總之,寫日記成了我讓學生練筆的主要內容。堅持讓學生寫日記,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寫日記的快樂。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真實地記錄了下來,不但增強了樂趣,還積累了寫作素材。

四、落實語文雙基訓練,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將雙基訓練落實到實處,我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來抓的:

1、抓字詞的過關。學習語文的運用,字詞得先過關。小學階段的識字量非常的大,爲了幫助學生記憶,每學一課生字,我都必須進行聽寫。一開始,我採用大家都慣用的聽寫,後來經過單元測驗,我發現班上有一部分學生,看拼音寫詞語存在很大問題。經過了解,我發現原來這部分學生拼音不會拼。於是,在以後的聽寫詞語練習時,我打破慣例,改用看拼音寫詞語的方式進行。並且讓全班同學一齊拼讀後,在開始寫。這樣長期以往,全班看拼音寫詞語的練習就全部過關了。

2、強化閱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要重課內,還要加強課外的閱讀。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我經常指導學生認真完成課外閱讀,獨立的完成書後面的練習。對於閱讀能力稍微差點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讀,並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除此之外,我還要求每個學生的書包裏備一本課外書,以便閱讀課或讀書時間閱讀,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看兩本以上的課外書,並做好批註和筆記。

3、提高寫作的水平。學習語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寫作。從說話寫話訓練開始,啓發學生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順序去說,也就是讓他們會用這樣的句式去說:在什麼時候,誰在什麼地方和誰在做什麼。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按順序說話的習慣。還要教他們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掌握不同體裁的格式。當然,引導學生觀察也至關重要,只有善於觀察纔會有發現,纔會有素材。其次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離不開積累。課內與課外的好詞佳句的積累,能豐富學生的語言。寫日記,能幫助他們積累素材。這樣,他們寫起作文就能信手拈來,一揮而就了。

4、落實課前一分鐘訓練

每堂課前,我都組織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展示性訓練,如成語故事、一分鐘演講、優秀作文朗誦等。提前編排好表演順序,每個學生依次上臺表演,並將表演情況打分,計入班級量化分數。實在不會的就撫安排他們抄寫優秀作文。學生從膽小、不熟練到應付自如,總是要有個過程的,教師多給他們鍛鍊的機會,能使他們儘快成熟起來,能夠從容應對比較大的場面。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的嘗試,說得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教師經驗交流的發言稿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教科室安排我今天做一交流,說實話,底氣甚是不足。我是xx年纔到xx小學,至今也才第四個年頭,今年自己又面臨着人生的另一個大問題,所以,真正做教科研這一工作,也才短短的三年。跟在座的好多經驗豐富的同事相比,我自慚形穢。今天既然是交流,那我也就閒話閒說,來回顧總結一下我自己這三年中的教育科研成長之路。我把我的三年,分爲了三個階段:重新認識教科研的初出茅廬時期、漸入佳境的成長進步時期、糾結困惑的科研瓶頸時期。當然,最近只能屬於整修待發的平穩過渡期吧。

一、初出茅廬重識科研

每一所學校都是一座神祕的花園,而它的源頭活水就是教育科研。剛踏進xx小學的那一刻,我就發現,這是一所真正具有濃郁科研氛圍的校園。在一次次的青年教師讀書寫作交流活動中,學校領導及各位同事的話語,無不充斥着一個話題:教育科研成就教師個人發展。成長在這樣一個大情境下,我也慢慢意識到,新生代的年輕教師,要想成長的更快,不光要教好書,更要多學習,多思考,多研究。當然,萬事開頭難,還記得第一次寫科研論文的情景。因爲讀的是師範專業,大學期間也需要寫各種教育教學論文,所以,在我的初始印象裏,教科研就跟大學時期一樣,需要引經據典,古今中外的'各種文獻都得顧及,以“專業性強”來展示自己研究的可信度和高品質。所以在接到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撰寫教育論文的那一刻起,我就投身到挖掘各類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研究基底中去,同時,在學生中轟轟烈烈的開展着做調查問卷、做個別訪問等採集數據工作。殊不知,在我費心費時費力提高我的科研“檔次”時,完全忽視了“教育教學”這一教師教科研最最實在的主題。所以,我的第一篇論文《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內部動機的現狀調查與策略研究》,無疾而終了。幸好,當時教科室的柯老師及時指出了我的不足,並給我指明瞭教師教科研與大學生做教科研之不同,還跟我分享了縣裏市裏很多優秀教科研成果。如一記春雷般,在懵懂中,我重新認識到了何爲教科研,做教科研該何爲。

二、成長進步漸入佳境

隨着教學工作的不斷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斷深入,我越來越發現,教科研就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工作,需要興趣、熱情,更需要時間和執着的毅力。要想成長爲一名優秀的創新型、科研型人才,就得不斷地學會學習,博採衆家之長,關注細節善於思考,剖析得失務求實效。進入龍川,我們就被引領着開墾了教育博客這一平臺,特別是在第一次的沉重打擊之後,我也開始慢慢關注上了寫作。有所思所想,便在我的教育博客上有所記。一段時間之後,我不再寫一些閒暇絮語,而是開始有意識的往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去寫,教學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舉措、新發現,都一一記錄下來。這樣的轉變,讓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更加有方向性的多去思考。隨着一篇篇教學記錄的誕生,我的教研成效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每一次的論文評比,我只需要從博文中提取素材。內容素材的充實,給我的論文增色了不少。每年我都必寫的是教育論文、教學論文、小班化論文,還有小課題,除了第一次的失敗,其餘的雖然獲獎等級不是很高,但在全縣乃至全市範圍類的論文評比中獲獎率都極高,這些微小的成績,當然都歸功於日常點滴的有意識的積累。

三、科研瓶頸糾結困惑

一件事情,做久了,習慣了,新的問題貌似也會隨之出現。經歷了教科研的些許精彩漸入佳境之後,我也就遇到了教科研瓶頸期。不知是不是自己上一年帶了畢業班的原因,壓力比較大,亦或是自身內在的惰性使然,在論文及小課題的書寫方面,從內容、框架、言辭運用及寫作質量上,都有了一定的侷限性,越來越覺得一成不變,難有突破點。特別是提交論文密度比較大的時候,更是覺得前路漫漫、糾結困惑,真正體會到了如擠牙膏般做科研,想新思路、新方向的痛苦。分析原因,發現自己確實在一段時間內在挖掘新事物新切入點上,在創新性思維上,都做得不夠,所以以致停滯不前了。人,要有經歷,有新鮮感,纔能有故事,作爲學校一名專職的英語教師,天天跟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孩子在打交道,學術觀點的碰撞、科研靈感的激發應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見,浮躁的心,讓我一時矇蔽了發現美好“風景”的雙眼,模糊了思考探究的大腦,也停歇了善於記錄點滴的雙手。於是,糾結之於,我一直努力嘗試着透過看《于丹論語心得》來撫慰心靈,看《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來學習寫作經驗,觀摩優秀教師的精彩課堂來提升自我素質,接受外出培訓來充實自我水平,等等。

差不多一年的徘徊,這一年我又正趕上特殊時期,感覺距離當初對教育科研的那份熱情稍稍遠離了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教學工作的長河向前滾滾奔流,問題常新,故而科研亦常新。都說,人不管做什麼事,堅持10年,定能集大成。我還遠遠不到十年,卻已處在休整期,所以我更加不會遺忘教育科研曾經帶給我的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仍會堅持着我的信念,“發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繼續做一個學習者、思考者,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現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分析解決問題,讓自己能有更多跟深厚的基礎素材積累,爲明天的積跬步而成千裏做好準備。

這就是我的短短三四年的教科研之路。沒有轟轟烈烈,但求腳踏實地,細水長流。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