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關於六月六由來及習俗

學問君 人氣:2.35W

六月六綜合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生產生活、宗教信仰、社會交往、文化藝術、民族心理等文化特徵,今天小編就爲大家分享關於六月六由來及習俗,歡迎閱讀!

關於六月六由來及習俗

  六月六由來

“六月六”節已有悠久的歷史。據清乾隆年晨李節昌纂的《南龍志·地理志》記載:“六月六栽秧已畢,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爲六月六。漢語曰過六月六也。其用意無非禳災祈禱, 預祝五穀豐盈……”。其起源,各地傳說不同。

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在遠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盤古”,在勞動中積累了栽培水稻的經驗,年年豐收,後來他與龍王的女兒結婚,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新橫。一次兒子冒犯了母親,龍女一氣之下,返回龍宮,再不回來。“盤古”沒有辦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盤古死去,新橫從此遭到繼母虐待,幾乎被害。他忍無可忍,便上天控告繼母,併發誓要毀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繼母知道後,萬分後悔,終於與新橫和好,並於每年六月六日,盤古逝世這天,殺豬宰鴨,做粑粑、供祭盤古,布依族 人民因此每年農在六月六日都舉行祭盤古,供祖先的活動,以示子孫延續、五穀豐收,年復一年,就形成了這個民族節日。

還有一種說法是,從前有個叫抵師的布依族後生,聰明能幹,開朗樂觀,而且有動人的歌喉。他常在農活之隙,引吭高歌,他的歌聲和人品感動了玉帝的一個女兒,她下到人間與抵師結爲百年之好,夫妻百般恩愛。誰知好景不長。不久,仙女下凡的事讓玉帝知道,他不允許自己的女兒與凡人婚配,就派天神下凡拆散了這一對恩愛夫妻。離別時,仙女含淚送給抵師一隻寶葫蘆,告訴他,每年的六月初六她將在南天門與他遙見一面。抵師遵囑不再續娶,並於每年六月六到河邊與天上的妻子相望,直到享盡天年爲止。後來,布依族人民爲歌頌他們堅貞的愛情和表達對仙女贈送寶葫蘆的謝意,每年六月初六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

節日裏,家家戶戶採購節日用品,包煮各式各色糉子。男女青年談情說愛,選擇意中人。據說這天選中對象的人將會很幸福,因爲他(她)將得到抵師和仙女的保佑。

在貴州安龍一帶,這一節日則是有紀念人民反抗鬥爭勝利的意義。相傳,清同治九年六月初,興義縣大土豪劉三,勾結龍廣大地主劉四,屠殺安龍布依族羣衆。人民不畏強暴,當即起來反抗,於六月六日這天擊敗敵人。於是人們在這一節日中加進了紀念人民起義勝利的內容。

  六月六習俗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在長期農耕稻作活動中形成,以祭祀、歌舞爲載體,集宗教、生產、文娛於一體,承載布依族文化的民族傳統節日。貞豐布依族“六月六”主要活動有:祭祀田神、走親拜年、青年男女“浪哨”對歌等,蘊含着布依族豐富的稻耕、祭祀、禮俗、婚姻、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化內涵,具有較高的文化研究價值。貞豐布依族“六月六”於2008年被列入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盤古”傳說

相傳在遠古洪荒時代,布依族祖先“盤古”發明了水稻種植技術,使糧食獲得了大豐收。布依族的子孫爲了紀念“盤古”的發明之恩,把“盤古”譽爲“田神”。於是,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盤古”謝世的這一天,以各種形式祭祀“盤古”,天長日久,便形成了布依族“六月六”民族傳統節日。

“田神”傳說

相傳“田神”也是由布依族自家逝去的老祖先演變而來的,布依族人認爲老人死後,靈魂仍然脫離軀殼而存在,老祖宗的“靈魂不滅”並隨時隨地活動在子孫的周圍,對子孫進行庇佑。最後,變成莊稼的守護神,即“田神”。

祭祀“田神”

“六月六”當天,各家各戶帶上五色糯米飯、三角糉子、雄雞、紙馬等祭品,帶上小孩,三三兩兩來到自家秧田的田坎上水出口處,焚香添酒殺雞祭田,將雞血滴在紙馬上,插紙馬。意爲雄雞吃盡蝗蟲,糧食獲豐收,馬馱不盡。表達布依族人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老幼平安的一種心裏寄託。

拜年“走親”

布依族稱“六月六”爲過小年,拜年是布依族認親習禮的重要禮儀。“六月六”拜年的大多是新婚家庭,禮物多用糉子、糯米粑、花糯米飯、紅糖或麪條(麪條表示天長地久)等。有小孩的家庭帶着孩子去拜年的,回來時,外婆家要送一隻小母雞回來餵養,寓含“發家致富”之意,透過拜年建立起濃濃的親情和友情。

對歌“浪哨”

“六月六”是布依族婚俗文化的再現。“六月六”期間,布依青年男女藉助過節大好良機,透過甩花包、吹木葉、吹簫笛、彈月琴、拉二胡,對唱竹筒情歌、對山歌等形式,選擇自己心目中的情意人,進行“浪哨”活動。“六月六”爲布依族男女青年提供了“浪哨”戀愛的良機和平臺,是布依族婚俗文化的再現。

歌舞“集會”

“六月六”是展示布依族古歌、傳統舞蹈的大集會。對歌“浪哨”活動改變了過去布依族戀愛自由、婚姻不自由的狀態,爲布依青年男女戀愛婚姻家庭建立,人類的繁衍生息創造了條件。賽歌場上布依兒女可盡情展示布依族的紡織舞、刷把舞、糠包舞、等多姿多彩的布依族舞蹈。

結語:布依族“六月六”綜合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生產生活、宗教信仰、社會交往、文化藝術、民族心理等文化特徵,表達了布依族人民對祖先艱苦創業的敬仰,對勞動成果的珍重,對風調雨順的祈求,對五穀豐登的企盼。“六月六”是布依族作爲古老農耕稻作民族的歷史見證。

  漢族的六月六(部分)

天賜節

我國許多地方,將“六月六”稱爲“天賜節”。傳說,唐僧歷經八十一難好不容易從西天取得真經,卻在歸途中不慎將佛經掉落大海,唐僧只好將佛經撈出曬乾。本來這只是個傳說故事,但古人卻偏偏認定唐僧曬經這天是農曆的六月六日,還據此把這一天命名爲“天賜節”,意思是這一天“天賜佛經度衆生”。

天貺節

六月六還被稱作“天貺節” (貺,賜贈的意思),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日爲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天貺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餘。江蘇的不少地方,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一種用麪粉攙和糖油製成的炒麪,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看來,這炒麪與這“糕屑”應該是一個意思。

又有說天貺節起源於宋代潁州。宋神宗是一位迷信神仙的皇帝,傳說他在潁州做太子時,有一年的六月六日,他告訴別人說夢中神仙賜予他一部天書,讀完就會當上皇帝。第三年,他果然當了皇帝。爲此,他就欽定這天爲天貺節,並將潁州改名順昌,寓意飛黃騰達之地。但隨着時光久遠,這一節日逐漸泯滅了,代之而起的是“曬伏”,在民間,講究實用的百姓,利用這天的好太陽,曬衣服被褥等用品,防止黴爛,所以也叫曬黴。

洗曬節

農曆六月初六,民間稱爲“洗曬節”,有“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沐浴”之說。清人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載:此日“內府鑾駕苦、皇史宬(清皇家檔案庫)等處,曬晾鑾輿儀仗及歷朝御製詩文書集經史。士庶之家,衣冠帶履亦出曝之。婦女多於是日沐發,謂沐之不膩不垢。至於騾馬貓犬牲畜之屬,亦沐於河。” 湖南資興有一句老話叫“六月六,打個泡子,長塊肉”意思就是這一天洗曬,讓人好處多多,

夏至節後,恰逢小暑大暑節氣,氣溫升高,有時高達40℃左右,已超過人和動物的體溫。漢代劉熙曰:“暑,煮也,熱如煮物也。”氣溫水溫高,正是沐浴的好時候。又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此前有長達數週的梅雨時期,氣候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所以在這一天從皇宮到民間,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當年一般百姓家沒有洗浴設備,但人們也很講清潔衛生,習慣在每個節日或節氣時,都要進行沐浴潔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潔淨之軀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誠。

民間還稱六月六是貓狗的生日,須將貓狗捉到河中沐浴,以防暑疫。因這天是貓狗沐浴日,故人必須避讓。爲此,還有笑話流傳:古時有個叫毛慄安的去看望朋友楊南峯,恰巧楊在沐浴,毛不得見。毛感覺受到怠慢,便如法炮製,待楊來拜訪時,也以沐浴拒見。楊覺着好笑,就給毛留下一首打油詩:“君來拜我我沐浴,我來拜君君沐浴。君拜我時四月八,我拜君時六月六。”對毛奚落了一番。

據《安徽日報》張殿兵撰文稱:阜陽周邊縣市有些農民在六月六這天,還會給家裏的.貓狗洗澡,戲之爲“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而在臨泉六月六這天則稱“重陰節”。《易》陰爻稱六,陽爻稱九。因此,古人以六爲陰,九爲陽。這天,家家吃炒麪,吃炒麪以示缺水,有祈禱老天爺在盛夏酷暑多施甘露,降雨解旱,使五穀豐登之意。農諺中有“拿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之說。

明沈德符《野獲編》載:“六月六日,內府皇史成曝列聖實御製文集大函,爲每歲故事。”六月初六正當盛夏,是一年中太陽最猛的日子,古人就把這一天當作暴曬衣服、物件、書卷的日子。據說這天曬過的衣服不生蟲。如果恰逢晴天,皇宮內的全部鑾駕都要陳列出來暴曬,皇史、宮內的檔案、實錄、御製文集等,也要擺在庭院中通風晾曬。久而影響民間,民間效仿,便在這天“日曝曬書衣裘”,形成習俗。民間的轎鋪、估衣鋪、皮貨鋪、舊書鋪、字畫店、藥店以及林林總總的各類商店,都要晾曬各種商品。城市和農村的黎民百姓要曬衣服、被褥。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日那天翻箱倒櫃,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曬。因此,有的地叫“曬衣節”或“曬伏”。 此習古時甚重,甚至廟宇的城隍塑像,也要在這天重塑面身改換“新袍”,謂之“曬袍”。

鎮江文人陳慶年的《西石城風俗志》記載當時鎮江的風俗:“不論貧富必各出起錦衣百曝之。“紅綠”在城市裏面,是指衣裳被褥。民間這一天是很隆重的,家家戶戶一早起來,擱好竹杆,竹匾,把一件件衣服搬出來曝曬,棉胎被子放在竹杆上曬,其它各種衣服放在竹匾裏曬,家家戶戶曬滿了紅紅綠綠。民間說法,這一天無論是絲綢棉布經日一曬,一年到頭就沒有蟲蛀發生。老百姓笑談,六月六這天,皇帝都要把龍袍拿出來曬曬。 “紅綠”在農村,也指家中儲藏的稻子、麥子、豆子等糧食。進入伏天,太陽也熱辣,經“曬伏”以後的糧食就不會再轉潮發黴了,而且附在糧食上的細菌也會被曬死。所以在鎮江丹徒南鄉一帶又有民諺:六月六,曬六穀。

南朝劉義慶編著的《世說新語》說,晉朝郝隆,有人看見他在曝曬節那天仰臥在太陽底下,問他緣由,他回答“我曬書”。再問,書呢?他拍拍肚子說,都在肚子裏。郝隆是名士,家中清貧卻滿腹學問。因這一天有錢人家晾曬綾羅綢緞、古籍字畫,也有一種擺闊的意思。郝隆因家窮,沒什麼可曬的,便無事生非地曬肚皮以此調侃嘲諷一下。

夏季曬衣服書籍作爲一種傳統風俗,,相傳源於漢代,漢代建章宮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漢武帝的“暖衣閣”。六月六日這天,宮女便“登閣曝衣”,即謂曬龍袍。後來民間也在這天曬龍燈衣,以求風調雨順。

又;東漢史學家崔實的《四民月令》中說是七月初七的風俗。南朝宋代劉義慶《世說新語》記載晉朝名士阮咸的故事也說:“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飾綺。”可見晉代翻曬東西的習俗仍在七月七日。現在山東西南地區的濟寧曲阜一帶仍有七月七日曬衣書的習俗。以後何時改爲六月六,則沒有史料記載,想必是六月六太陽更烈更毒之故。此俗延至清代。據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載:“京師於六月六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蠹。”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在六月六曬衣服的習俗。

洗象日

在元明清時期,農曆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時皇帝在朝會、祭祀或出巡時,爲顯示威嚴,要擺出一支由車馬象、鼓樂幡傘組成的龐大儀仗隊,每有盛大慶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員。一千二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建元大都城後,那時的屬地暹羅、撣國、安南、高麗、爪哇等都帶貴重禮物來朝賀,其中暹羅、撣國、安南每年都要帶大象進奉。暑熱天時,大象就在元大都城附近的積水潭中洗浴嬉戲,引來百姓爭看圍觀。皇上爲了大象的馴養與管理,還專門建立了象房、演象所和馴象所,並從緬甸招來象奴和馴象師。平時由象奴飼養並由馴象師指導訓練。乾隆時期大象最多達三十多頭,象奴馴象師多達百人。象房當時就設在宣武門內西側城牆根一帶,據說舊址即現在的宣武門新華社大院處,至今留有“象來街”、“象房衚衕”的美名。明清時期,六月初六初伏之時,都要舉行洗象儀式。清楊靜亭《都門雜詠》中記載:“六街車響似雷奔,日午齊來宣武門。鉦鼓一聲催洗象,玉河橋下水初渾。”在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馴象師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門,到城南牆根的護城河中讓象洗澡。這天在洗象處附近還要搭棚張彩,有監官負責監洗。當天也會臨時設有很多茶棚、小吃攤,如同趕廟會一般,車轎人馬如潮,觀者如蟻。爲了觀看洗象活動,有錢的人家會提早佔據附近酒肆茶樓的好位置,以一飽眼福。大象對那時的百姓來講,終究是稀罕之物。觀象時,大象戲水之聲,觀者的驚訝讚歎之聲以及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歡聲笑語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