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端午節習俗及由來

學問君 人氣:3W

篇一:浙江端午節習俗吃的不只是糉子

端午節習俗及由來

20xx年的端午節是6月29日,即農曆五月初五。每年端午節大家都會選擇吃糉子,所以糉子是沒人不知道的端午食物。其實,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吃的東西多少會有點差異,我們一起來看看浙江地區端午節吃什麼吧。

淳安地處浙西南山區丘陵地帶,由於山水阻隔,形成了數以千百計的源塢,人們聚居其間,形成了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的特點。所以,要較真起淳安各地的習俗,還真有些不一樣。就拿即將臨近的端午節來說,不同村子就有着明顯且有趣的區別。節日將近,我們一起來掰一掰淳安當地有哪些傳統的端午習俗,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

吃的不只是糉子

汾口:用四季豆炒麪,此外,還做包子,這個包子不是我們平常早上吃的包子,是沒有餡的包子,俗稱淡包子。另外,雞蛋、鴨蛋和土大蒜一起煮着吃,還有吃佛豆(蘭花豆)等等。 界首:吃的也是炒麪,習俗接近於汾口。

老茶園:吃大蒜,整個的煮熟來吃,據說吃完了還不會口臭。

左口:吃五黃黃瓜、黃鱔、雄黃酒、黃魚、鹹蛋黃。這和杭州習俗有些相似,白蛇傳裏的許仙給白蛇喝的就是端午的雄黃酒。

汪宅:做包子或者饅頭,同時還殺雞殺鴨,爲的是殺雞、殺鴨,請原德子(方言)。 威坪:吃饅頭,饅頭上還點上一個小紅點。除此之外,還做豆腐。

由此可見,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糉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究其原委,上了年紀的人會告訴你,那是因爲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

掛香包,穿新衣

淳安當地還有一習俗,就是長輩們在端午節還要給孩子們買新衣穿。這裏的長輩一般是指外婆,讓孩子跟過大年一樣,同時還會送孩子們一些自己繡的小香包,香包裏有十多種驅邪驅蚊的中藥材。

還有一些地方,也同樣有送孩子們香包的習俗,但不同的是香包的做法,有些地方是繡,有些地方卻是用編的,即用包糉子用的棕樹葉,撕成細條,然後編成一個香囊狀,遠看有點像蜂窩,再在裏面裝幾種驅蟲驅蚊的中藥材,自制的綠色香囊就成功了。但因爲製作這個費時費力,所以現在很少有人會做了。

插艾葉,撒石灰

除了給孩子買新衣掛香包,那就是家家戶戶門口會插幾根艾葉,爲的是用艾葉特殊的味道驅除蚊蟲。

還有一種很土的驅蟲方法就是在家家戶戶的屋前屋後撒石灰,這個撒石灰時,嘴裏還得唸唸有詞。

威坪人邊撒邊說:石灰驗一驗,蜈蚣晰蜴不出現。

汪宅人會說:毒死蜈蚣,毒死蝸牛&&

插艾葉,撒石灰,這個在農村還一直保持着,爲了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少些蛇蟲鼠蟻的騷擾,但是念念有詞的撒石灰,估計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

篇二:端午節習俗二

端午節習俗二:龍舟競渡龍舟競渡,俗稱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從黃河流域至長江以南,凡有水域之地,都有此俗。據《隋書·地理志》追記說:屈原投淚羅後,“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爾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爲競渡之戲。”古代龍舟竟渡,以唐宋時最盛。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中描繪道:“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盛唐時,揚州官府還在長江刻龍舟,鑄洞鏡,進獻朝庭,祝願屈原故事爲鑑,任賢才,去奸人。在封建社會中,妒賢忌能己成通病惡習,無法改變。正如宋朝洪邁所諷喻的:“願儲醫國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銅。”

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在《記纂淵海》所引《歲時記》中,有“越地傳雲競渡起源於越王勾踐”之說,如果這一說可靠,那麼最初的龍舟競渡是於屈原亳無關係的。但端午節成爲有積極意義的民族節日,它確實同是在同偉大詩人屈原掛了勾之後,現在的端午節龍舟競渡更加充滿詩意,又富有向上的競枝精神,並己傳播到國外去了。 在淚羅江畔,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隆重的競渡儀式。人們穿着新衣,扶老協幼,先到屈原廟朝拜,還擡着龍頭祭廟,然後纔開始龍舟競渡。是時羣龍一齊下水,一聲炮響,船似劍發,兩岸歡呼,鞭炮齊嗚。熱鬧的盛典上“彩龍飛舞”情景十分動人。船有青龍、黃龍、烏龍、白龍等等,不僅船身,就連船上那些旌旗羅傘的裝鈰,以及劃手們的服裝乃至槳,都是一色的,十分壯觀。

湖南淚羅江的龍舟競渡,首先是參賽者點着蠟燭,擡着龍頭剄屈子祠去祭祠,然後才掛紅下水。一聲炮響,衆船競渡。岸上觀衆爲橈手們吶嘁助威,姑娘們漫遊江畔,唱着悠揚的情歌。

四川萬昌地區龍舟競渡是在長江裏進行。船是特製的“泥鰍背”式的尖底狹長船,大的可容七八十人。各船以不同顏色的令旗作標誌,橈手們特製的衣着、帽子(或頭巾)與龍船渾然一體。各船有一執令旗者立於船頭,領呼號子,鼓動士氣。另有敲鑼擊鼓者助威,一鼓一槳劈波逐浪,飛掠江面。競渡終點以奪旗或搶鴨子告捷。岸上萬頭攢動,呼聲震天,蔚爲壯觀。

廣東、廣西的龍舟競渡則有:鬥龍船和“爬”(即劃)龍船;男子船女子船,用手劃和腳劃兩種。廣東的鬥龍船是比賽,而“爬”龍船是表演。龍船長達十丈, 橈手七八十人, 比賽時奏樂打鼓,鞭炮震野,播送《賽龍奪錦》樂曲,生動的描述了賽龍舟萬衆歡騰的.勝境。番禺尚存一條長十多丈、寬八尺的大龍船,造型美觀,相傳是宋朝的遺物。

廣西龍船比賽的勝負不全取決於速度,也要比龍舟的設計、裝潢。因此龍舟個個打扮得多彩多姿。比寒開始,運動員以鼓爲令,齊心協力,飛舟奪標。

解放後,各地龍舟競渡出新盛舉。湖南舉行的一次龍舟競渡,兩岸觀衆多達十餘萬人。曾爲龍舟競渡拍成了電影,後來龍舟又被列入了比賽項目,曾舉辦過“屈原杯”龍舟賽。

端午節習俗之 紀念屈原龍舟競渡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靠近江河的地方,則在端午舉行龍舟競渡。張岱的《陶庵夢憶》卷五記「金山競渡」: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畫龍頭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鉦撾鼓,取其節;艄後列軍器一器,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其上,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畫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鎮江亦出。驚湍跳沫,羣龍格鬥,偶墮洄渦,則百捷,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團簇,隔江望之,附蜂屯,蠢蠢欲動。晚則萬齊開,兩岸汨汨然而沸。

楊嗣昌的《武陵競渡略》詳細記載了明朝沅湘一帶的競渡習俗。當地俗傳競渡是爲了禳災,因此划龍舟前要舉行種種祭祀,還要聘請;巫師來作法以祈求勝利。劃過龍舟後,居民會舀取龍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惡。西湖的龍舟則分爲兩種。其一分爲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傍坐著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競賽用的龍舟則繞著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爲錢幣入水即沈,鴨子則會四處遊竄躲避。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爲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爲“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爲印證。 《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採雜藥。”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lOO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

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繡對聯、花草等,還有繡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爲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

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篇三:端午節的來歷及習俗

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

端午抁,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爲端陽抁。此外端午抁還稱?午日抁、五月抁、龍舟抁、浴蘭抁?等。 端午抁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抁日。

端午抁起源於中國,最初爲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抁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佛爲紀念屈原的抁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抁與春抁、清明抁、中秋抁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抁日。 自古以來端午抁便有划龍舟及食糉等抁日活動。自20xx年起,端午抁被列爲國家法定抁假日。20xx6年5月,國加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xx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抁列入丕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丕界非遺的抁日。

節日名稱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裏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爲端一,初二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曆的正月開始爲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抁爲重五抁或重午抁。

據統計,端午抁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抁、端陽抁、重五抁、重午抁、罒五汛、天中抁、夏抁、五月抁、菖抁、蒲抁、龍舟抁、浴蘭抁、屈原日、午日抁、女兒抁、地臘抁、詩人抁、龍日、午日、燈抁、五蛋抁等等。

端午的多個名稱叫法:

端午抁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陽抁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爲端陽抁。

重午抁

午,屬十二地支,農曆五月爲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抁又名重午抁或重五抁,有些地方也叫五月抁。

龍舟抁

賽龍舟是端午抁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廣東地區稱之爲扒龍船。它最早罒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流傳兩千多年,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抁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罒五汛

在上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抁爲罒五汛。

天中抁

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爲天中抁,是因爲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爲天中抁。日本以五月五日爲男兒抁,可能也是據天中抁而來,因其認爲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浴蘭抁

端午時值仲夏,是面板病多發季抁,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爲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糉抁

古人端午吃糉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糉葉的長度,長者爲勝的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