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關於端午節習俗六篇

學問君 人氣:2.44W

篇一:關於端午節習俗

關於端午節習俗六篇

關於端午節習俗(各地)

屈原故里的三個端午節

在屈原故鄉秭歸有三個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爲“頭端陽”,五月十五爲“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爲“末端陽”。秭歸人從農曆四月底就開始忙碌――泡糯米,殺雞鴨、掃庭院,備鑼鼓,修龍舟??。到了五月初五頭端陽這天,人們開始包糉子、煮雞蛋、吃大蒜、喝雄黃酒,還採來白艾和菖蒲用紅紙條紮成束後懸於門前。到了農曆五月十五這天,各家各戶備下佳餚接女兒、女婿回家同享,俗稱“過大端陽”,這期間的重頭戲包括划龍舟、投糉子、辦詩會,這種熱鬧的節日氣氛一直持續到農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陽”,前後長達20天。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爲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爲“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爲“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爲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爲“白團”,與糉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爲“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爲“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爲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爲“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爲“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爲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擡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糉、飲蒲酒,例同端午。﹝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爲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爲“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糉、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爲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爲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爲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繫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爲“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爲“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爲“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儲存最爲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曆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着兩條鮮豔、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着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糉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

篇二: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小學作文)

摘要:端午節農曆爲五月初五,2012年端午節即將到來,中國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吃

糉子,賽龍舟,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小學作文)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已經被很多人所遺忘。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端午節即將到來,端午節的來歷是很多學生關心的話題。飯菜網爲您介紹關於端午節的來歷。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

中國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裏有着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爲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

民族的節日。

過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

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中國中部的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鍾馗與一個離奇傳聞有關,相傳中國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稱鍾馗,醒後令畫家吳道子描成畫像,相貌兇殘醜陋,以爲打鬼、驅除

祟之用。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

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篇三:關於端午節習俗的看法

糉子雖小,意義卻大

端午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其中吃糉子的習俗更是一種普遍傳統文化現象。 端午節是中國人三大重要節慶之一,按照傳統習俗,划龍舟、吃糉子、掛艾草、正午立雞蛋等皆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項目,而在衆多習俗當中,吃糉子則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而且,糉子更是端午祭拜的必備品。那麼,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由來,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與端午節的來歷聯繫到一起了。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而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爲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爲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的節日。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而關於端午節的來歷,現在大多認爲是爲了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由此,便興起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了。那麼,糉子到底有些什麼歷史呢?它的做法又是什麼呢?吃糉子又有些什麼學問呢?還有,其他國家的糉子又有些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首先,讓我們談談糉子的歷史吧。

據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說,古代糉子又叫角黍、筒糉。角黍是因糉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糉是因最初的糉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到了唐宋時代,糉子已成爲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場的美味食品。長安有專門製作糉子的店,而且技藝也相當高。當時糉子餡已有多種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

代,就有"艾香糉子",是用艾葉浸米裹的。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糉,哀甚將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糉子"。

明弘治年間,就用蘆葉裹糉子,糉餡也多了,有蜜糖、豆沙、豬肉、松仁、棗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間,林蘭癡《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糉子"一條,這種糉子流傳至今。現代糉子以浙江嘉興最負盛名。如今,糉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爲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

由此可見,糉子的歷史源遠流長,且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爲古代人民節日不可或缺的食品。

並且,它的做法甚是簡單。漢代,糉子是“蘆葉裹米”;到了西晉,變成了“菰葉裹黏米,雜以粟”。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更爲詳細:《食經》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內,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到了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糭,俗作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爲節物相饋送。或言爲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可見,明朝的時候,糯米已經成爲糉子的主要原料。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古代的糉子製作工藝與現代的相差無幾。

對於吃糉子的學問,我們都需要好好學習學習。吃糉子的時候必須要與蔬菜水果進行合理搭配,並且,不宜吃太多,吃後不能立刻喝冷水,糉子是糯米做的,性熱,遇冷凝結不消化,腹脹。還有,挑選糉子的時候,要做到五小心,即小心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小心糉子的口味變化、小心糉子的質量、小心糉子的外包裝、小心吃糉子是不是適宜。還有很多很多健康吃糉的學問,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 端午節食糉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中國一種特有的節令食品。然而,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吃糉子習俗。

朝鮮的糉子:朝鮮人在端午節這天有吃“車輪餅”的風俗,人們把鮮嫩芽艾葉煮後搗碎,摻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車輪形狀,朝鮮人成它爲“車輪餅”。

日本的糉子:日本人過端午節時也吃糉子,不過日本的端午節是在公曆的5月5日,日本的糉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做成的,糉子的形狀與中國的糉子不同,其狀呈種子形,別具一格。

越南的糉子:越南的糉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他們認爲,圓形糉子代表天,方形糉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吃糉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

登。

緬甸的糉子 緬甸人愛吃糉子,但沒有節日文化色彩和紀念活動,只是作爲一種食品而已。緬甸的糉子:緬甸的糉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香蕉和椰蓉作餡,香氣撲鼻,軟酥酥的,甜滋滋的,令人陶醉。

泰國的糉子:泰國人包裹的糉子個頭小如雞蛋,因爲是用綠色糉葉包裹,所以蒸熟後呈淡綠色,味道十分清香。

新加坡的糉子:新加坡人都很愛花,每當有客人來訪時,主人都會送上幾束花,且還會端來花汁浸染的糉子請客人來品嚐。這種花汁糉子是用綠葉包成多角形狀,只有雞蛋那麼大小,展開綠葉後,裏面的糉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綠色的米粉精製而成的,色澤誘人,吃起來味道清香可口。

在國外,還有很多很多種不同類型、不同口味、不同顏色的糉子,雖然外表各有各的特點,但是本質還是相同的。都是糉子。

我想,在大家的眼中,也許都會認爲糉子小小的,一點點都不起眼,只會認爲是一種可以飽腹的食品。但,其實不然,它也有着自己的獨特之處和巨大的影響力。

它可以作爲一種獎賞品。在唐宋時代,糉子也曾受到過皇室的喜愛。唐明皇在位時,每年在端陽宮裏都要精工製作一批糉子和粉團。粉團盛於金盤之中,然後讓宮女們用金質小弓箭去射盤中的粉團,射中者以糉子爲賞。可是粉團滑膩,並不好射,宮女們爲獲得吃糉子的獎賞,必須全神貫注,認真拉弓引箭才行。唐明皇則在一旁取樂,並吟出了“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的詩句。這種宮廷遊戲直到宋代仍然延續不斷。

它也可以作爲一種治病的良藥。古人還在糉子中加入藥物,以療疾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將治瘧藥與糉子並食來治療瘧疾效果良好的記載。南北朝時,盧循將中藥益智與糯米同裹,製成“益智糉”,呈獻給宋武帝劉裕吃,治療他的腦力衰退、思維遲鈍的症狀。糉子也曾激發過古代詩人們的創作靈感。元稹有“採縷碧筠糉,香梗白玉團”;溫庭筠有“盤鬥九子糉,甌擎五雲漿”;姚合的“諸鬧漁歌響,風和角糉香”;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糉,衰甚將簪艾一枝”,這些都是對糉子的歌詠。

後來,糉子也成爲人們在端午期間饋贈親友的禮品。舊時,一些朱門大戶的節禮除糉子之外,還要配以桑椹、櫻桃、荸薺、黃杏、五毒餅、玫瑰餅等時鮮物品。而小戶人家則只能勉強裹幾隻清水糉,既充節物,又當食糧了。

由此可見,在古代,糉子有着巨大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種吃食,同時還是還可當做是良藥,更是佳節饋贈親友的禮品。它憑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成爲了歷朝歷代的寵兒,所以

才能流傳至今而不被湮滅在歷史潮流之中。因此,作爲現代人的我們就更應該好好保護“吃糉子”這個傳統文化現象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春節、元宵節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爲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爲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裏,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祕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爲娛樂禮儀型,成爲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爲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傳統文化現象是需要國人採取確切措施進行切實保護的,不論是哪個傳統節日的哪個文化現象都是需要保護的,沒有特例。像韓國江陵端午節“申遺”成功事件,我們不希望再發生,也不能允許被髮生。這就深刻要求我們,不論是國家還是人民,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愛國情操,爲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的保護儘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

篇四: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

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楚國人因不捨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相救。之後每年五月

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藉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吃糉子

據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這

可算是糉子的起源。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但是當時

,吃糉子並無特別的紀念意義,只是當作一種時令食品而已。

一直要到晉朝,糉子才成爲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

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因爲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爲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

食品。

俗諺說:“食過五月糉,寒衣收入槓”,“未食五月糉,寒衣不敢送。”意思是糉子一出現,歲序便轉入夏季,

不僅只是點綴節景。

懸掛鍾馗像

在江淮地區,幾乎家家懸掛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

一大一 小,小鬼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明皇喝問,大鬼說:“我叫鍾馗,是

終南山的進士,因面貌醜陋,應考不第,便自盡了。現在我誓爲 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

,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驅五毒

民諺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過去民間把蛇、蠍子、吳蜙、壁虎、蛙或、蜘蛛叫“五毒”

。到了端午節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或貼在門、窗、炕上,或系在兒童的臂上,以避諸毒。有的還

剪成裝着五毒的葫蘆圖像,表示用葫蘆把這五毒給鎮住。有的地區把五毒串成長串,在它們上端繫上艾草、

菖蒲,然後在下端穿上三瓣大蒜組成藕形,菖蒲、艾草表示刀和劍將它們斬除,大蒜表示鎖,將它們鎖住殺

死。還把它掛在門前顯眼的地方這叫“懸端午景”。

飲雄黃酒 百病多遠走

中國大部份地區端午節有要飲雄黃酒的習慣,雄黃,又名雞冠,是一種礦物質也是常用的'中藥,對各種面板

真菌和金色葡萄菌、變形桿菌有抑制作用。所以端午家人團聚喝雄黃酒有驅走百病,塗在小孩的鼻 子、耳朵

、並在額上畫一個“王”字,有健身驅邪作用的意思。諺曰:“五月一日至五日??塗耳鼻以雄黃,曰‘避蟲毒’。

”人們在仲夏的端午節喝上幾口雄黃酒,寄寓能驅走百病的願望,所以,俗諺曰:“飲雄黃酒,百病多遠走。”

懸艾草

爲了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可見住家門口都掛菖蒲和艾草,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

本植物。兩者皆可入中藥。艾葉可制灸,是傳統中醫鍼灸療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點艾條可灸治多種病症

。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殺蟲防治病蟲害的農藥了。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

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

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並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

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舊時縫製香包是一

項極爲重要的女紅,但現今民衆多向商販購買。市售香包種類繁多,除了動物、花、鳥、還有流行的卡通造

型,令人愛不釋手,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見民衆在販賣香包的攤子上選購各式香包。

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重要節慶中,歷史最悠久的。由現代的眼光看來,祖先對端午節的看法確有其獨到之處

:在這初夏蟲疫滋生之際,以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

八百多年前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的一首詩曰:

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着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五律具體描寫了南宋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了兩角的糉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舊俗,又忙

着儲藥、配藥方,爲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的喝起酒來。從中看出,江南端午風俗

,既有紀念屈原之意,又有衛生保健之功用。 來的糉子樣。

篇五: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2014年的端午節在6月2日,也就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年輕人一般只知道端午節吃糉子,其實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煮雞蛋、賽龍舟、沐蘭湯、帶葫蘆??

今天盤點端午節的15個習俗,看看你知道哪一個!

1、吃糉子

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就是要在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習俗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已經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糉子又叫角黍、筒糉。角黍是因糉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糉是因最初的糉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

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2、煮雞蛋

在膠東地區,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一樣不可。女媧得知此事後,便去找瘟神說:“今後凡是我的嫡親孩兒,決不准許你傷害。”

瘟神知道女媧法力無邊,不敢和她作對,就問:“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 女媧一笑說:“我的孩兒很多,這樣吧,我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一隻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准許你胡來。”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見孩子們胸前都掛着一個小網袋,裏面裝有煮熟的鹹蛋。瘟神以爲都是女媧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動手害人了。這樣,端午吃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

3、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雙槳同時劃的動作,可以使身體的雙側都得到很好的鍛鍊。“划船運動中的後拉、前推、搖槳等動作,對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鍛鍊,提高了肌肉質量,以及協同工作能力。”

4、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面板病、去邪氣。

5、帶葫蘆

端午節帶葫蘆是歷來的風俗,小孩、成人佩帶葫蘆,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佩帶傳統文化寓意“福祿”的葫蘆,可以化戾氣爲平和,增強福緣氣場。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裏葫蘆籽衆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

6、系五色線

五色線又稱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裏讓水沖走。

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爲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蹟有關,將花線丟進河裏,等於百病也被帶走

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豔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用什麼色也很靈活,有些人手頭有什麼色就用什麼色。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當然比較講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線。

7、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爲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8、遊百病

遊百病又名“走百病”,流傳於陝北各地的農村,是透過遊覽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項健身運動,多在婦女、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者中間進行。遊百病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據說遊就百病不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講究的,這天男不做農活,女不做針線,做了叫“扎百病”。就是說把百病的根子紮下了,所以在天水農村,男人趕早備足牛羊飼料,女人忙備吃的和穿的,遊百病的主要去處是集鎮、寺廟。不去那裏心中如今年白過了一般空落一般酸楚,要去也不易,山村裏人要翻山越嶺,要走幾十裏山路。平時忙地裏忙家裏,看小孩敬老人。十六是“大赦”,地裏不管,家裏放下,小孩拖上,老人扶上,傾家外遊,不圖升官發財,圖個吉利,大人小孩百病不生。

9、送扇子

端午節又稱“女兒節”,過去在寧波民間,凡新出嫁的姑娘,端午那天要帶着“端午擔”回到孃家來避一下,離開時要帶上父母送的扇子,俗稱“送扇子”。如寧海等地丈母孃要給女婿回送衣料、手巾、

10、驅五毒

在古代,五月被認爲是“毒月”、“惡月”。因爲這時候天氣越來越熱,雨水漸漸增多,人們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許多昆蟲也都出來活動。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它們分別是蛇、蠍、蜈蚣、壁虎、蟾蜍。

其實,把這五種動物合稱爲“五毒”,是古人的一種誤解,因爲壁虎無毒,卻被認爲是劇毒物。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被人們認爲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間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端午節驅“五毒”,就是要提醒人們注意防病。

11、戴香包

香囊一般佩戴在胸前,可以驅蟲辟邪,然而佩戴也是頗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小孩子喜歡戴飛禽走獸類的,諸如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老人則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防病健身,也象徵着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到白頭等。

最有講究的要數年輕人了,尤其是熱戀中的情人,姑娘多半都會親自制作一枚別緻的香囊,在節前送給心上人。

12、洗龍舟水

“洗龍舟水”就是在端午節當天到江裏、河裏洗澡,因爲這段時間的水大,正好又是划龍舟時期,老百姓認爲這種水是吉祥的水。

13、拴掃把

有趕走“掃把星”,驅除厄運的意思。

14、掛艾葉和菖蒲

端午插艾條,除了“驅邪”的說法,更重要的與古代人對端午時節的“保健”有關。 據介紹,傳統民俗節日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其實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因爲此時天氣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被稱爲“惡月”或“百毒月”。

古人還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端午節蘊藏着豐富的養生保健知識。端午時潮溼,而艾葉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污濁,淨化空氣。

15、吃五黃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食用雄黃酒、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稱“吃五黃”。現在,雄黃酒因帶有毒性而用黃酒代替。吃五黃是漢族的民間風俗,流行於江南等地。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因有五種帶“黃”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節的中午,最適宜吃五黃餐,就是把五種黃顏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爲中醫理論認爲,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氣的力量,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除了以上15種端午節習俗外,還有吃打糕、打午時水、吃煎堆等習俗,在這就不一一介紹了。端午節的習俗都寄託着百姓的願望,有一定養生的意義!

篇六:端午習俗小知識

端午小知識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亦稱端五、端陽節、重五、重午、午日節、五月節。流行地區還有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家。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主要要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孝女曹娥說。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雄黃酒、菖蒲酒,吃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端午節有爲小孩配香囊的習慣,在香囊內放硃砂、雄黃、香藥等代表避邪驅瘟。

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糉子多是做成角形,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狀,象徵牛,祭祖。

1998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端午節知識問答

問題:

1、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至少說出3個)

2、端午節的起源有哪幾種說法?(至少說出2個)

3、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哪些?(至少說出3個)

4、屈原是哪國人?

5、屈原卒於何時何地?

6、糉子多是做成角形,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狀,爲什麼糉子的形狀大多以角爲主?

7、哪一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8、在中國端午節吃糉子最廣泛的說法是爲了紀念屈原,其次,吃糉子表示什麼?

9、端午節人們大都會採摘一些艾蒿並插在門上,地區不同,意義不同。插

艾蒿是爲了什麼?

10、端午節小孩配香囊的有什麼意義?

11、中國的傳統文化悠遠流長,部分海外國家也有端午節習俗,說出2個過

端午節的國家?

篇七:關於端午節的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

吃糉子

這裏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爲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糉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糉爭新。”

九子糉是糉子的一種,即爲九隻糉子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用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五彩繽紛。九子糉大多是作爲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兒媳的禮物等。因爲“糉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糉子”能 得兒子的說法。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糉的詩:“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覆鬆。”

糉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糉、赤豆糉、蠶豆糉、棗子糉、玫瑰糉、瓜仁糉、豆沙豬油糉、棗泥豬油糉等。鹹味有豬肉糉、火腿糉、香腸糉、蝦仁糉、肉丁糉等,但以豬肉糉較多。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糉、豆蓉糉、冬菇糉等,還有一頭甜一頭鹹、一糉兩味的“雙拼糉”。這些糉子均以佐糉的不同味道,使得糉子家族異彩紛呈。

由於飲食文化的傳播,早在古代時,我國製作糉子的技術就傳到了國外,因而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吃糉子的習俗。

祕魯人是在聖誕節吃糉子的,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歡慶聖誕節,一邊吃糉子,甚至連一些已經出嫁的女兒,在這天也要趕回孃家,再來嚐嚐母親親手製作的糉子。

緬甸人也愛吃糉子。在端午節,他們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糉子香氣誘人,軟軟的,甜甜的,別有風味。

日本的端午節是在陽曆的五月五日,他們包糉子的主料是米粉,其形狀酷似鐘形。

馬來西亞人包的糉子,形狀很像我國廣東的糉子,其特點是個頭較大,除鮮肉糉、火腿糉外,還有豆沙糉和椰蓉糉,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賓的糉子是長條形的,風味與我國浙東的糉子相同。糉子還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品。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

東周末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投身於岳陽汨羅江),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岳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民間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

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篇八: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的調查報告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的調查報告

關於端午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眼看着馬上就要過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在包糉子,我們家也不例外,面對着端午節的各種各樣的習俗,我不由得起了好奇心,於是我們對端午節展開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端午節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2,走訪有關部門,瞭解端午節的歷史。

3,透過各種途徑,搜尋端午節的習俗。

三.人員分工

第一小組 調查端午節的由來

第二小組 調查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第三小組 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第四小組 尋找中國文人寫下有關端午節的詩詞

老師 整理,彙編各種資料

第一小組 調查端午節的由來

第二小組 調查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第三小組 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第四小組 尋找中國文人寫下有關端午節的詩詞

老師 整理,彙編各種資料

五.結論

1.端午節的介紹: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英文爲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

端五、重五、夏節、天中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等。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爲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西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2.端午節的規定: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08年起爲國家法定節假日放一天假。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六.研究體會

目前,我們的成長環境日趨複雜。西方文化的滲入,在同學們當中掀起了一股來勢不小的崇洋潮,着洋裝、吃洋餐、過洋節。不少同學對西方的聖誕節、愚人節、情人節情有獨鍾,卻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掃墓祭祖的清明、悼念愛國先人的端午、闔家團圓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陽不屑一顧。爲了讓同學們重新認識自己祖國的傳統節日,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懷,我們決定對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及由來進行研究調查。

二 調查方法

1、實地觀察法

2、上網查詢法

3、詢問周邊的老人

三 研究的問題

1、端午節的由來

2、端午節的習俗

3、各地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中國文人與端午節

四 人員分工

第一小組 調查端午節的由來

第二小組 調查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第三小組 參與端午節的活動,拍攝活動情況

第四小組 尋找中國文人寫下有關端午節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