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昆明春節風俗

學問君 人氣:2.75W

有的外省人常說昆明的年味不夠濃烈,但在外地生活和工作的昆明人也會覺得,無論哪個城市都沒有老家昆明的年味濃。這說的大概就是人們的鄉愁吧。下面我們來看看昆明春節風俗,歡迎閱讀借鑑。

昆明春節風俗

過“小年三十” 小年過完過大年

昆明人有兩個“三十晚上”,“大三十晚上”就是除夕,而這“小三十晚上”就是北方稱作的辭竈,又叫做“送竈君”、“南糖節”,一般人喊做“過小三十晚上”,時間是農曆臘月二十三的晚上。送的對象是竈君,像供在廚房竈頭,像上書“東廚司命定福府君”,每天飯前都要敬三柱香。

貼唐詩——沿街讀來妙趣橫生

汪曾祺先生曾用清新的筆調描寫他在昆明過春節的親身經歷:昆明較小的店鋪的門面大都是這樣,下半截是磚牆,上半截是一排四至八扇木板,早起開門卸下木板,收市後上上。過年不卸板,板外貼萬年紅紙,上寫唐詩各一首,此風別處未見。初一上街閒逛,沿街讀唐詩,亦有趣。

年三十——鋪松毛,買水仙花,一室清香

鋪松毛是昆明特有的年俗,據說源於彝族兄弟對松樹的崇拜。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昆明物質相對匱乏的背景下,過年過節較難找到人多使用的桌椅板凳,地上鋪滿青松毛,全家便可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此外,按照習俗,從大年三十開始,家裏是不能掃地或是倒垃圾的,因爲怕把“運氣”掃走了,所以鋪上松毛還有“藏住財運”的作用。

而水仙花則是裝飾應景之用,因爲水仙花每年只有在過年期間這一次開花,而且花開芳香四溢、姿態迷人,所以受到了很多家庭的喜愛。以前在景星花鳥市場就有很多售賣水仙花的,許多大媽們爲討吉利,還專門要挑選有6個或8個花苞的。

年三十——吃長菜 清清白白長長久久

長菜,是老昆明年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寓意長吃常有,長長久久。老昆明人愛吃的長菜是將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鍋,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菜發酸了就加許多辣椒進去。長菜不能用刀切碎,要一根根完整的煮,如蒜苗、青菜等等,都要完整的煮。

後來發展成爲專門的年菜煲,裏面有豬骨頭、酥肉、蒜苗、青菜,自己喜歡吃的菜都可以放在裏面煮。

吃年夜飯前先祭祖

祭祖的菜餚必須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魚,表示清賬、有餘。祭完祖後,孩子們給長輩行禮要壓歲錢。然後,放爆竹、貼門神和春聯。爆竹點燃後,響聲不能中斷,中斷了會斷了財氣,一旦發生這種中斷,必須立刻點響備用的另一串。

除夕貼門神——大鬼小鬼進不來

在抗日戰爭時期,雲南省政府下了個命令,門神改爲岳飛、戚繼光,表達雲南人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決心。

這個“官方意志”獲得了老百姓的一致擁護,政府也印了大量門神圖發放,一時間,老昆明的家家大門上都是這兩位民族英雄威風凜凜的形象。在抗日戰爭時期,雲南省政府下了個命令,門神改爲岳飛、戚繼光,表達雲南人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決心。

這個“官方意志”獲得了老百姓的一致擁護,政府也印了大量門神圖發放,一時間,老昆明的家家大門上都是這兩位民族英雄威風凜凜的形象。

“翻梢”守歲——來年翻身時來運轉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生活的7年間,就經常見到春節期間在街邊“賭賽劈甘蔗的場景。”

另一個與甘蔗有關的年俗是“翻梢”,翻梢是在年三十晚上用一顆甘蔗把門頂起來(有人家會用到兩株甘蔗,代表好事成雙)。年初一時,把甘蔗的.梢翻過來,意味着新一年“翻身”。

大年初一吃餌塊——小小餌塊寓意大

昆明人過年一定要吃炒餌,這碗餌塊非常講究。首先餌塊大多是自己做,用好米泡上四五個小時煮熟後,用“對”舂出來,舂餌塊的“對”很大,要用腳踩,舂後揉成圓圓的筒狀,晾乾後用松毛捂起來,不讓它乾裂。

做餌塊很麻煩,所以常常是幾家合在一起做,一次做很多份送親戚好友,一般是今年我家做你家就不用做,明年你家做我家就不做了。所以,小小一筒餌塊裏,包含了你敬我我敬你的人間情意。過年的這碗餌塊是用老臘肉、醃冬菜、青豌豆、甜醬油一起炒,油漉漉香噴噴,既是下酒菜又是主食。

大年初二迎財神——來年財運滾滾來

大年初二是老昆明人迎接財神的日子,一早需買“發燭”——過去引火的木片、紙元寶,特別是昆明特有的“元寶鯉魚”供在財神面前,以圖一年財源廣進。

大年初五不串門——避開晦氣新一年順順當當

傳說這天最怕“破五”。這天忌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另外還有婦女不能用針縫紉、不能打碎東西等諸多禁忌。

過了初五這天,很多過年時的禁忌就打破了,故而稱此日爲“破五”,可以掃地,過年關門的店鋪可以營業,婦女也可以用針縫紉了。

初七初九趕廟會——不做宅男宅女

每年初七,昆明西壩東嶽廟會舉行廟會,昆明人就到金汁河邊拜神燒香,其實也是郊遊。過年總不能天天都在城裏“宅”着吧?廟會上還支起鞦韆架供大家玩耍,青年男女們也藉機尋找意中人。

不過,更熱鬧的郊遊是正月初九的金殿廟會,傳說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一天,不只是在金殿所在地的鸚鵡山上舉行廟會,廟會的攤子還延伸出好幾裏地,有各種雜耍表演、打把勢、高蹺、耍獅子、對山歌、唱小調。舊時昆明人趕金殿廟會,都是自帶飲食在山上野餐,呼朋喚友,一片熱鬧。

大年初十賞燈會——昆明人也過夜生活

正月初十之後,每天晚上,在正義路一段,一到夜裏,燈火輝煌。燈會一直熱鬧到元宵節,老昆明人說“元宵”的意思就是“年過完銷假”了,這天老昆明人才會撤去過年期間的神臺及供品,晚上煮元宵吃。

傳說,元宵的名字和雲南還有點關係,說的是民國袁世凱稱帝,覺得“元宵”這個名字對他不吉利,下令改稱爲“湯圓”,但云南人就不改,護國起義一槍把袁世凱打下馬來,應了“元宵”的音。

元宵要“偷青”——剩男剩女忙脫光

網絡版的偷菜遊戲竟存在於舊時的昆明,這就是偷青。“偷青”(青、情同音),偷了“青”就不再是“剩女”、“剩男”。說的是沒有結婚的昆明男女要在元宵節這天晚上去別家的田裏偷點菜回家,之後便能夠“脫光”。

民國年間,“偷青”變成了大規模哄搶昆明郊區菜農栽種的農作物的活動,惹出不少糾紛,政府不得不明令禁止。這都怪老昆明人玩得太嗨,以至於這個民俗毀在了昆明人自己手上。

封門——送走煩勞

過去的一些老昆明人家還有封門習俗,即在大門外左右兩邊牆上貼印有招財童子騎龍馬的封門紙。封門後,任何人都不會再隨意出入了。

然後又用同樣的方法封住院裏的水溝和井,當晚也不能再向溝中倒水,向井中打水。據稱,這是人們以此送走一年的煩勞,要在新舊交替之時,讓自己得到片刻的休息。

正月十六送百病——新一年身體安康

老昆明人“送百病”,就是由老人帶着全家人找個十字路口焚香,老人問疾病送走了沒有,大家答“送走了”,所有人再走另一條路回家,不能原路返回。

老昆明人說,在新的一年這樣做了後,所有曾經的疾病、災難,就這樣永遠不會回來了。萬象更新,周而復始,過年到此也就正式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