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圍城讀書筆記800字(精選10篇)

學問君 人氣:2.64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圍城讀書筆記800字(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圍城讀書筆記800字(精選10篇)

圍城讀書筆記1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44年,1946年完成。這是他在困頓之中積累而成的小說“從他熟悉的年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

《圍城》所包含的含義絕不是一般愛情小說所能比擬的。初看《圍城》簡介寫到:“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剛開始看到這樣的介紹,我猜想的《圍城》應該是有着四合院一樣的城池包圍着的人們的生活,就是所謂圍起來的城市。但實際上卻截然不同,故事是圍繞着方鴻漸這一主人公展開的。

我感覺在我看過的小說中,他是個“反面教材”。他的禁不住誘惑:在回國船上與鮑小姐談情說愛,況且鮑小姐已有未婚夫;他的愛慕虛榮:爲了博取岳父和父親的滿意而購買假的文憑欺騙老人家;他的懦弱無能:明知道蘇小姐愛慕自己卻又對她的表妹一見傾心……我覺得他並不優秀又缺少主見。

相同的,優秀的人是蘇文紈,我同大部分人的觀點一樣,好奇蘇文紈爲什麼會喜歡方鴻漸,而卻看不到真正優秀的趙辛楣。

這種特別的人物設定應該是有特別的用意,雖然我還是不能領悟到。懷着半懂不懂的心思,我繼續看完了《圍城》。說實話,我不是很懂這本書,我也沒有懂得當時的社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人,是什麼樣的一些人……相比起來,我更喜歡餘華的《活着》,富貴的一生教會我們做人的機遇和道理,文章也通俗易懂。

又比如像《圍城》裏寫鮑小姐的一段話:

有人叫她“熟食鋪子”,因爲只有熟食店會把許多顏色暖熱的肉公開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爲據說“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並未一絲不掛,所以人們修正爲“局部的真理”。剛開始會覺得,爲什麼一句簡單的話要牽引這麼多人,越到後面才越知道,笑的背後,其實是在諷刺鮑小姐的不學無術。

文中很多地方都是用這種諷刺的手法,作者寧願浪費大量筆墨也要表達的亦是這種效果。讀完這本書,我認爲,做人應該有原則,應用正當的手段和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像方鴻漸那樣,一味滿足,努力的過程是快樂的。性格決定命運,我想是這樣的,你的性格註定了你的人緣,註定了你的思想,註定了你以後的發展。

方鴻漸,他雖善良,但懦弱,缺乏原則,甚至可以說玩世不恭,也因此,使他深陷一層接一層的《圍城》。所以,告訴自己,人只有不被束縛纔可以自由地追尋夢。這本看似愛情小說實則充滿人性化的《圍城》讀完以後,雖然不是很懂但收穫頗多。

圍城讀書筆記2

在城裏的人想出來,在城內的人想進去。

初次讀《圍城》,是高三的時候。大抵是因爲錢鍾書先生文化底蘊太高,那時候根本讀不懂他想表達什麼,只迷迷糊糊的記住了幾個主人公的名字——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孫柔嘉、李梅亭等。

第二次讀是暑假,剛考完試有大好心情,於是便拿起書來讀,這次閱讀比第一次卻有體會。文中的方鴻漸懦弱,膽小,隨遇而安……一輩子在人生的圍牆裏走不出來。在城中,他飽受社會冷暖,想要出去時,卻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他有失敗的婚姻,有失敗的事業。靠着岳父的資助想要闖出一片天地,卻在國外買了一張假草草了事。回國後生活所迫,不得不前往三閭大學求職,可是懦弱無能的方鴻漸又在勾心鬥角中敗下陣來。

先哲們曾說過:“外在的敵人縱然強大,但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己。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必須征服自己。”在我看來,方鴻漸的失敗是必然。一個連自己都不能征服的人憑什麼區征服世界?

儘管如此,社會中還是存在不少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在命運面前屈服,他們沾沾自喜。像方鴻漸,自視清高,手持的卻是一張假;像李凌,見風使舵,獨留蘇武守羣羊;像汪精衛,賣家賣國,卻不想招萬代唾棄。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那些不向命運屈服的人時刻在激勵着我們。耳熟能詳的霍金,雖然身體被禁錮在輪椅在,可是他的思想從沒被禁錮。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爲“宇宙之王”,他用手指用嘴創造了奇蹟。勾踐,雖然遭遇命運的捉弄,可是不向命運屈服的他選擇了臥薪嚐膽,最終反敗爲勝。

想想自己,辛苦的高三歲月已經過去,可是精彩仍在延續。我們勇敢的經歷了高三,儘管很累很困,但是那段一起奮鬥的日子真的很好,那段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裏至少我們沒有屈服。

遙望未來,身處大一的我們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路在腳下,需要我們自己去開拓。很多師兄師姐說,大學不僅僅是來讀書的,更是來學經驗的。如若自己給自己一個枷鎖,大學生活必定不會精彩紛呈。

枷鎖只有自己可以給自己,聰明的人會丟掉枷鎖,因爲他們懂得,莫被自己禁錮。

圍城讀書筆記3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影響最深的作品。它講述了社會的腐敗,還有人們對婚姻的無奈。

錢鍾書在文中塑造了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孫柔嘉、李梅亭等鮮活的人物形象。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鴻漸,對於他,我更深的感觸應該說是同情。錢鍾書對方鴻漸的描寫可謂是出神入化,但最終卻爲他選擇了一個悲慘的命運。方鴻漸出生在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圍城般的社會。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時,卻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了。抱着無奈的心情,他一頭鑽進了婚姻、事業和家庭的圈子裏。在婚姻的圍城裏,他愛上了博學多才的蘇文紈,但對方的漠然卻註定這是一場失敗的的單戀。頗有心計的孫柔嘉利用他的同情心,成就了他那並不美滿的婚姻。在事業的圍城裏,方鴻漸同樣也不如意,他經歷兩次轉系後大學勉強畢業。在岳父的資助下,他踏上留學之路,卻因無心學業而與一紙博士文憑失之交臂。爲了搪塞岳父及家人,只好買了一張假的文憑交差。生活所迫,回國後的方鴻漸和趙辛楣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三閭大學的求職之路,學校雖地處偏遠,但絕非一方淨土。清高孤傲、無所作爲的方鴻漸終於在十幾個知識分子間的勾心鬥角中敗下陣來。

方鴻漸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在圍城中的格格不入。方鴻漸自視清高,手持的卻是一張假的文憑。自我感覺頗好的他,課堂效果卻死氣沉沉。正是他對自己過高的估計,使他越來越不如意,也使他在圍城裏陷得越來越深。他漸漸感受到了自己的無知,以及和別人的差距,轉而在心中築起了一座新的圍城,一座自卑的圍城。其實,這大可不必,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虛心求教,並對生活的不如意微笑面對,那座虛幻的圍城也就自然消失了。生活中,也有人時常抱怨社會的不公,對生活比自己好的人十分的羨慕,萬分的嫉妒。與其嫉妒他人,不如踏踏實實做好份內之事,要相信,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自視清高或一蹶不振,都不免使人走上方鴻漸的老路,抱憾終生。

還是那句老話,社會是圍城,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我們又何必讓自己的心態處於圍城中呢?

圍城讀書筆記4

《圍城》,一部家喻戶曉的批判諷刺小說,是錢鍾書所作的爲數不多的長篇小說之一,更是被譽爲“新儒林外史”。不得不說,這部如此高評價的小說承載了多方面的社會批判和文化諷刺,它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達到了我國近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巔峯。

故事的主人公,方鴻漸,原本以爲他是個才華橫溢的知識青年,能在文學界有一定的建樹。可是,故事一開始,方鴻漸被他的“岳父”資助去歐洲讀書。但是不學無術的他在出國的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地方,倫敦,巴黎,柏林,最後卻爲了應付父親和“岳父”,用下流的手段,購買了一張“美國克萊登大學”的文憑。就這樣,貌似載譽歸來的他還受到故鄉人們的讚揚和支援。

一個無所事事的假文藝青年,還受到了許多才女的青睞。故事的發展讓我感到無比的惱火,但更覺得這樣的情節不正是帶有濃厚的嘲諷的喜劇情調。才女蘇文紈有着一定高度的才學,她卻喜歡上了方鴻漸,但是,他卻喜歡上了唐曉芙,一對錶姐妹。我越來越覺得書中的情節真的是讓我大跌眼鏡,透過這樣的情節設定,方鴻漸口齒伶俐內心懦弱,有些小見識但又沒有什麼真才實學的方鴻漸深深地刻入我的腦海裏。這就是抗日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縮影麼?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對我們現在更有教育意義,方鴻漸就好似我們當今的一些沒有遠大理想,不知道怎麼掌控自己命運的遊手好閒之徒的批判和警醒。書中的其他角色,例如學術騙子李梅亭,在如今更是數不勝數。在文化方面,中西文化衝突在書中也表現得尤其突出,有頑固舊思想的老者的迂腐,還有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借用和學習,真的都是如今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圍城》中的人,各個有自己的優點,但是他們都有着自己心理的缺陷。各種各樣醜陋的人性暴露在那時的社會背景下,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喜劇”。或許,在那時日本侵略的時候,這還真的是不是一種想象而已。

《圍城》告訴了我人性的真面目,也教給我一些人生的哲學。人,活在世上,不是碌碌無爲地順應生命的消亡,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社會的變革,甚至改變人類的進步。方鴻漸,一個失敗的人,有些許愛國情懷的人有着悲慘的結局,我們作爲大學生,抱着對人生的希冀,用自己的雙手定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人生的刺,就在這裏,留戀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錢鍾書

圍城讀書筆記5

我一直敬仰錢鍾書先生,但從沒百拜讀過他的作品,這次借假期,正有機會一閱《圍城》。

《圍城》是現代文學史上最著名長篇之一。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動亂年代,但它展示的不是戰火硝煙的世界,而是舊社會中上層知識分子的生活。

圍城講了一個愛情故事:主人公方鴻漸在歐洲留學四年換了三所大學,最後從愛爾蘭騙子手中買了子虛烏有的克萊登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四年後回國。後來經歷了很多事,與孫柔嘉結婚,後來又分手的事。小說之中大多內容是對話,用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顯示人的心理和性格。

其實《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闡述了一個現象:每個人之間像是存在着無形的圍牆。如小說中說到;“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人們煞費苦心的想進入別人的內心世界,抓住別人的把柄,藉此利用甚至要挾別人。往往很多人卻又在踏足這片聖域後急於離開。在圍城外面人人希望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舉止談吐多少都有些顧忌,不敢太招搖又不能顯得懦弱,有時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甚至拿一些不切實際、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來掩飾自己的滑稽。可我們又不能避免去展示一個更好的自我,因此一道道圍牆硬生生的把人性隔開。即使如此,有很多人對自己密不透風的圍牆還不滿足,生怕別人看透自己,看清自己的迂腐。於是人們裝出滿腹經綸的僞現象,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完美。比如買*文憑,娶個洋太太,對其他人的阿諛奉承等,不勝枚舉。

《圍城》是一部諷刺性質十足的小說,它被很多人譽爲現代的《儒林外史》,是因爲錢鍾書在這部小說中淋漓盡致地諷刺了知識分子。這種諷刺基於時代的和人性的原因。《圍城》中的諷刺是基於中西文化衝突、碰撞的歷史平臺,以現代文化觀照中國傳統文化的某些弊端,二是嘲諷對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但《圍城》中的諷刺更多的是基於對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鴻漸著名的克萊登大學假博士,集中體現了人性中的欺詐、虛榮、軟弱、對環境的無奈等等;又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陸子瀟以國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的英文假冒作者贈書給自己等等,舉不勝舉。讀者捫心自問,做過這些事的似乎不止這些人,有時也包括自己,就好像我們在阿q的臉上看到自己的相貌特徵一樣。

這就是《圍城》,一步優秀的小說,它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人文學術界對人類文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錢鍾書先生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

圍城讀書筆記6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根據當時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其中的角色雖是虛構,但卻是許多真實人物性格的體現,讀來讓人回味無窮。在幽默風趣的語言下,深藏着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調侃的語氣訴說人生無奈的悲情喜劇。就像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所說的那樣,“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

在《圍城》中錢鍾書先生用了許多精妙絕倫的比喻。方鴻漸在大學裏要從副教授升到教授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話:講師,副教授和教授的關係正如丫頭,姨太太和正房太太的關係一樣,從老爺身邊的丫頭添房成姨太太挺容易,但是姨太太要想成爲正房太太可謂難上加難;同理,從講師升到副教授輕而易舉,可要想從副教授晉升爲教授,就不那麼容易了。還有關於“愛情”的比喻,錢鍾書先生分別用“起火”和“熱帶植物”來比喻老年人和青年人不同的情感特徵。他說:“老頭子戀愛聽說像老房子着了火,燒起來沒有救的。”年輕人的戀愛呢?“無論如何,從此他們倆的交情像熱帶植物那樣飛快的`生長。”正是因爲這些有趣的比喻,才使全書看來平添了幾分幽默。

在書中,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但正因爲他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着玩世的態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才構成了他一生的“圍城”。方鴻漸是有點虛榮的,有點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並不像趙辛楣一樣有真才實學,也不像韓學愈等人一樣完全昧着良心。他希望做個大人物,這樣的性格,似乎就決定了他的一生。

其實人生處處是圍城。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說白了,這圍城是自己給自己圍起來的。因爲各種的慾望,我們給自己找了很多很多麻煩。有人不甘寂寞要大幹一番,卻不明白顧此失彼的道理。

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工作與家庭、學習與娛樂、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光怪陸離的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一切人和事因爲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醜也會被同化爲真善美。

讀完《圍城》,從主人公精彩而又獨特的故事前後,我看到了作者所表達的人性和表現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動傳神的描述。而作者想要在文中所表達的這些精髓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理解、去意會、去感悟。

圍城讀書筆記7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確實,我們的生活中“圍城”隨處可見。不僅僅是戀愛婚姻、工作事業,還有學習生活、交友處世,無一不有一個“城”把我們“圍”着。“圍城”——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作者用幽默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醜惡、虛榮。如:“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了,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着酡紅”、“孫太太眼睛紅腫,眼眶似乎飽和着眼淚,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麼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蘇小姐雙頰塗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暈出紅來,像紙上沁的油漬,頃刻布到滿臉,靦腆得迷人”。又如:“我們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親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見過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懷念一個人。

我們一生對於最親愛的人的想念,加起來恐怕不到一點鐘,此外不過是念頭在他身上瞥過,想到而已。“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衆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這些語句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時而讓人忍俊不禁,時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情景,給人深深的同感,彷彿身臨其境、如見其人。

作者把人性的虛榮諷刺得淋漓盡致。對於大學教授,他們藉着兵災來吹噓:汪處厚得意地宣揚他南京的房子;陸子瀟流露出戰前有兩三個女人搶着嫁他;李梅亭在上海補築洋房;方鴻漸也把故鄉老宅放大了好幾倍……“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佔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對於方鴻漸的兩個弟媳,則是開了自己嫁裝的虛賬,調查孫柔嘉的陪嫁。人物形象是那麼鮮明。

圍城讀書筆記8

《圍城》這本書是錢鍾書先生寫作於1944年,並在1946年完成的一部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當時錢鍾書正羈局於淪陷後的上海,情緒低落,內心惆悵,就像作者本人所說的那樣:“兩手裏憂世傷生”,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人人都有一種惶惶不安的情緒。小說創作的時間正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時候,而作者的經歷與小說的主人公方鴻漸頗爲相似:都是出身於中國的一個書香門第,1930年代留學於英國和法國,1938年初回國。

故事以主人公方鴻漸的生活道路爲線索,描寫了抗日戰爭初期某些知識分子的心理變化和生活變遷,着意表現的是現代中國上層知識分子的衆生相。《圍城》以戲劇性的諷刺筆調,刻畫出了在全面抗戰的大環境下中國一部分知識分子內心的彷徨和空虛。“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城裏的人想逃出來。”這大概就是圍城的含義吧。小說的整個情節,是知識界青年男女們在愛情糾葛中的圍困與逃離,他們一次次次衝出“圍城”,卻又來到下一個“圍城”的入口,愛情、事業、家庭皆是“圍城”。而在更深的層次上,則是表現一部分知識分子們陷人精神“圍城”的境遇而這,正是《圍城》主題的深刻之處。

在這部書中,作者透過細緻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運用犀利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以機智的幽默和溫情的諷刺,入情入理的發掘了人物的隱祕心理,剖析了人性與道德上的弱點。反觀我們當今的社會,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陷在“圍城”中無法脫身,纔有了所謂的“房奴”、“蟻族”,他們親手爲自己戴上了一把沉重的鎖拷,畫地爲牢,作繭自縛。也許,生活的確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但是這並不是我們被慾望,利益,虛榮所困住上進腳步的藉口。這本書在今天看來也是可以給許多被禁錮、被壓制、被體制化的人一些啓示的,在揭示了人類的心靈最深處的罪惡之後,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該突破心中的“圍城”,去找尋自己內心的真實夢想了呢?不再爲了虛榮而裝做道貌岸然,拋開現實的枷鎖,開闢一片自己的天地。

讀完《圍城》,我們大家都受益匪淺,只要你不被束縛,衝出那些落後、迂腐、守舊、不切實際的思想,人生就不再是一座“圍城”。

圍城讀書筆記9

初讀《圍城》,躍入眼簾的是才女蘇文紈的話:“戀愛就像一座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裏面的人想出去。”霎那間,撥動了心絃,放飛了思緒。

蘇文紈一心想走進方鴻漸的愛城,卻不懂珍惜一直以來默默守護自己的趙辛楣。方鴻漸同樣如此,他娶了孫柔嘉,卻仍然念念不忘當初愛的唐曉芙。他們之間的愛戀,宛如一座座圍城,想進的進不去,裏面的人出不來。

輕合《圍城》,無限感嘆。如果當初蘇文紈走進了方鴻漸的愛城,她還會一如既往的愛着方鴻漸嗎?或許當她住進了那座城,她會發現自己並不是真的愛着方鴻漸;如果方鴻漸娶了唐曉芙,如果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愛情,其結果會不會也是一座他想逃出來的城呢?或許,真的如此。愛如圍城,擁有的,往往不懂珍惜;得不到的,永遠是最美好的!

我想不僅僅是《圍城》中的戀愛如此,生活中同樣如此。愛與被愛,都是一座誰也逃脫不出的圍城。愛如圍城,身在城中,心在城外。當你千方百計的要逃出已擁有的愛城時,你是否曾想過當初你不顧一切的付出?就像小時候,你愛上了他人手中的小娃娃,做夢都想得到它。你對父母死纏爛打地索要,可當有一天,你真的擁有了,卻把它丟在一邊。愛同樣如此,無時求之,得時棄之。

從小到大,我們都生活在父母用愛打造的圍城中,無風無雨。然而,我們卻總是抱怨父母的愛太壓抑,一直想逃離這座城。卻不知道有多少無家可歸的孩童在羨慕自己!其實,世人皆如此。明明擁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卻一直在羨慕他人所擁有的。總是苦苦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到最後,只能獨守空城,失去了觸手可及的愛。要我說,羨慕別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擁有的!

有人說,愛如空氣,尋不着,抓不住。其實,只要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愛就像影子一樣,永遠追伴隨在身邊。 真愛,不在於你付出了多少,只在於你是否懂得珍惜擁有!

圍城下的故事,邪惡與善良並存,展示了最爲豐富的人性衆生象。圍城般的愛戀,煩惱與幸福同在,呈現了天上人間中愛的真諦。我在圍城中懂得,愛如圍城,唯有珍惜,愛方能永存

圍城讀書筆記10

今天我讀完了圍城這本書。對於這本書中的種種跡象,我良慨頗多。首先是這個主人公方鴻漸,他算是一個青年知識分子吧。但他出國留學,不學無術。爲了面子,和家裏的期望,他造假了一個博士畢業文憑。然後得意洋洋的回國。

在回國途中的船上遇見了鮑小姐,他忍不住鮑小姐的誘惑,與這位已訂婚的女子發生了幾天的感情糾葛。而在船將抵達內陸的時候,她便與同船的書蘇小姐熟識,蘇小姐對陣方鴻漸也有一點愛意。但這位蘇小姐卻是一個頗有城府,心機很深的一個女人。但方鴻漸對覺得自己對他不是愛。不久便與蘇小姐的表妹唐小姐認識,唐小姐是一位性格活潑開朗,很真誠的一位女子。方鴻漸不久便深深愛上了她,但是由於蘇小姐的從中作亂,他們倆最終未走在一起。其中也是因爲方鴻漸的懦弱。

不久他與之前的所謂情敵趙辛眉兩個人同往湖南三閭大學教學。兩人在路途中成爲了好友。而與此同行的有一位孫小姐孫柔嘉。在這一段長途中,不時地被趙辛眉所調侃,他與孫小姐之間的摩擦,而方鴻漸便覺得自己對孫小姐有一些愛慕之情。最後他們兩個隨意匆忙結婚了。但是結婚四個月中,他們倆不時的吵架鬥嘴,甚至最後打架終於鬧掰各自一方。而方鴻漸是一個沒出息,沒本事,愛慕虛榮的男人。對自己的愛情沒有把握,沒有追求;對自己的學業沒有努力,沒有奮鬥;甚至對自己之後的工作沒有上心,追求表面。他是一個深陷於自己所創造的圍城中難以自拔的人。圍城內的人想出去而爲城外的人想進來。就是這樣循環往復,錯綜複雜。

而其中所描繪的社會環境也是非常封建,如方鴻漸的家庭規矩,在學校工作的人,往往都是那種攀高貶低,追求一己私利的人。

而這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人必須有一己之長,有自己的本事。才能夠在某一方面有立足的地方。我們對自己的未來生活學習等方面都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不能不學無術,造假欺騙自己,從而毀了自己的未來。而對自己的感情等其他方面都要牢牢把握,且不能任聽他說,自己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要能爲自己做決定,要爲自己的決定負責承擔後果,這這是一種責任與擔當,這纔是我們應該追求的。這本書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和方鴻漸這一類人的慘象,令人發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