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1.08W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600字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

2008年春天,看了一篇海明威的短篇《三聲槍響》,那槍聲至今還回蕩腦際。零零碎碎,無數個失眠的夜晚,拿起中文的《喪鐘爲誰而鳴》隨手翻閱,跟隨西班牙戰爭,一天天行走在戰場中;在武漢返京的火車上,在回京後心情-陰-鬱、沮喪的日子裏,把《THEOLDMANANDTHESEA》(英文原版)讀出聲音當《喪鐘爲誰而鳴》看到第三十二章,《THEOLDMANANDTHESEA》看到第53頁。開始情迷海明威——偉大的小說、偉大的心、偉大的聲音、偉大的眼界、偉大的行文、偉大的文字。難得堪稱偉大的男人和偉大的男人的手筆!!!很幸運,在海明威的文字的伴隨下,跋山涉水,一路穿行,疲倦之後還能感受到一個男人心底深處的博大和溫暖。很多東西在海明威這裏是不存在的。此前,我一直在海明威的裏面尋找那不存在的東西。他已經爲每個人都減到了極致。冰山理論在海明威身上無處不在。這個男人,還有《老人與海》裏的那個老人,代表着一種被長期忽略、被一次次忽略的精神。所謂的硬漢精神——海明威爲美國精神獨特的貢獻;所謂的冰山理論——海明威爲英語文學(世界文學體系中的英語文學或美國文學)——隱約傳達出一種偉大的品格。海明威小說裏的人物被指責缺乏個性*,形象不夠圓滿——海明威繞過這一點,正是爲了強調另一點——作家書寫的自由中,文字所能代表的良心和品格——人物就在那裏,似乎不存在,但絕不是符號——海明威避開了所有現代主義的圈套——海明威是這種少見的可以自由、可以系統的文學!——當你被震撼時,已經觸及到冰山強大的體格了。這足夠你將震撼持續下去。而且就在你腦中,這冰山將一直跟隨你移動,直到你與之融爲一體。

補記:11月13日,讀完《喪鐘爲誰而鳴》,尤其最後的章節,讓人震撼!驚訝失神!整部小說撲面而來,整個人的`精神被吸引進去。這種閱讀體驗,以前還從沒有過。我想,如果當時在中途因爲閱讀困難和乏味而放棄了這本書,那該是一件多麼大的損失啊。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600字

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看完了海明威的《喪鐘爲誰而鳴》,海明威是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作家,很早就看過他的《老人與海》,非常佩服他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尤其對人物矛盾心理表達的淋漓盡致。

《喪鐘爲誰而鳴》是一部以戰爭爲題材的小說,但作者並沒有描寫戰爭的宏大場面,而是從一個非常小的角度,講述一個爆破手在敵後組織當地游擊隊執行一個在大戰開始前的炸橋任務。中間穿插着主人公羅伯特和瑪利亞短暫的愛情故事。

故事發生在反法西斯戰爭的初期,一個十分艱難的時期,法西斯的實力非常強,雖然大家革命的熱情積極高漲,但處處處於劣勢,前景還不太明瞭,在比拉爾回憶巴勃羅進行造反動亂的殘忍情景,反映了革命初期一些草根革命家的盲目錯誤思想,對革命的曲解,造成了一些無辜的殺戮,體現了一些草根革命者思想侷限性*。老向導安塞爾莫每殺一個人都要爲他禱告,從他的思想中體現了宗教的根深蒂固和一個人性*最樸實的對生命的珍愛,即使對敵人,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聾子和比拉爾代表了毫無畏懼的忠實革命者,他們置一切於不顧,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對革命抱有十足的信心,併爲之付出一切。瑪利亞與羅伯特美麗的愛情在殘酷的戰爭中穿插着,形成鮮明的對比。

故事時間跨度只有四天,作者卻洋洋灑灑寫下幾萬字,可見作者對細節刻畫的深入。人在遇到問題時,思緒是混亂的,,總會零零碎碎去想很多東西,這些思緒是片段的,毫無章法可言,作者卻很好的用語言將這種矛盾心理直觀的表達出來,讓讀者能夠進入人物角色*的心理,去體味人物那時的複雜心理。這種描寫手法是高超的,會讓你不知不覺跟着書中人物的思緒去發展,猶如置身其中,成爲書中的一員。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600字

這本書的評論是不是很難寫?那麼多條評論裏沒看到幾篇是跟內容有沾邊的。對西班牙內戰我瞭解並不多。短短三天裏的故事,中譯本洋洋灑灑四十萬字。也可以說是主人公羅伯特·喬丹——一個思想複雜的青年知識分子在三天裏的心靈軌跡。生與死的問題,愛情與戰鬥職責的矛盾,道德倫理與嚴酷現實的矛盾交織在一起。

你反對一切殺人的行爲,可你既殺過人,而且還要繼續殺人。因爲要打勝仗就必須多殺敵人。

雙方都在屠殺,游擊隊員絞死長槍黨,法西斯分子血洗擁護社會黨的村莊。爲了自由,尊嚴和所有人都有工作而不致捱餓的權利,我們對他們也幹下了令人髮指的暴行,但那是因爲我們缺乏教養,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他們是蓄意地、深思熟慮地幹着。游擊隊員們射擊,投擲手榴彈,炸火車。可是殺掉的人有幾個是真正的法西斯分子?那些鐵桿兒長槍黨們都躲在後方屠殺平民。而在戰壕裏向我們瞄準的是和我們一樣的窮人。聯合政府內部也是成分複雜,鬥爭重重,軍隊缺少武器裝備,指揮不暢。有着種種官僚方面的問題,工作無能。黨內的清洗鬥爭連在國際縱隊裏也難逃一劫。內部還有第五縱隊活動。奧威爾當年志願參加西班牙內戰,身負重傷後回國,還有他的同志因爲政見不同要追殺他。

儘管這樣,爲了所擁護的一切,爲了這種感情以及這種必要性*,你還是參加戰鬥,爲你接受的教育中所提到的新世界而戰鬥。然而,有誰能像青年牧師和軍人始終保持着忠誠?是我們蛻變了,還是世界並不是我們原先想象的那樣?根本沒有完美的事業,以前沒有,今後也不會有。

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但我們並不能心灰意冷,就此投降,還是要接着進攻,繼續殺人。因爲不這樣幹戰爭就要失敗。那些行不通的混蛋命令明明會奪去你的命,你也只能去豁出命來堅決執行。是啊,誰也沒權奪取別人的生命,可不這樣我們自己就要遭到更大的不幸。誰也不想和愛人分別,白白送死,可不這樣最終的危險就不會過去。這確實是陳詞濫調,但這也是真話。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是比戰爭更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