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推薦」

學問君 人氣:2.24W

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以下是由本站PQ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出來的小學教師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小學教師讀書筆記「推薦」

篇一:小學教師讀書筆記之《叛逆少年》

在看雜誌時讀到這樣一篇文章——劉墉寫的《叛逆少年》,作者從自己到臺北的一所高中演講時,發現的怪現象——臺下的學生在他演講的時候總是在說話,可是說到好笑的事或者問問題,就連坐在最後面的學生,都能立即有反應,都能提供正確的答案。難道學生都是天才,都有一心二用的本領嗎?其實不然,在後來他才知道因爲學生的叛逆,因爲不想揹負罵名,在他演講時故意彼此交談,表現出一副不愛聽、與人作對的樣子,其實還在聽他演講的。作者也從此事回想起自己年輕時不也是這樣嗎?故意做出一些向權威挑戰的事,覺得這種挑戰的勇氣就是值得叫好的。作者還列舉了一個叛逆少年爲了引起女生的注意,在上課時故意跟老師唱反調,後來在幾個女生的衆口一詞責罵之下,洗心革面,改過自新,從此變得乖乖聽課,還考得好成績呢。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強調叛逆不是壞事:“年輕人!你也有叛逆嗎?那並不壞!但你更要知道:什麼情況,是需要大勇的時刻!”

是啊!叛逆,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時刻,特別是青少年,甚至是小學生。在班上就有這麼幾個男孩,在似懂非懂的時期對着女孩子說什麼愛情啦,我愛你啦,誰和誰結婚啦。有時咋一聽,就想:這麼個小不點就談情說愛,多不知醜啊。實在可惡,得好好教訓他。於是就對他們劈頭蓋臉地大罵一頓。可是事情並不因此戛然而止,相反地越演越烈。後來,在家長的幫教之下才緩緩消聲。男孩子還是一副得意的樣子,一點兒也沒有被打壓的妥協。其實他們又在私底下變換着花樣呢,自己卻爲了這些事傷透了腦筋。讀了此文,我心裏不禁闊然開朗起來,多年來一直的迷惑不解的疑團好像一下子找到答案了。其實,男孩女孩都有叛逆,只是男孩的這種表現實在突出。這也是一個時期的表現,一個年輕時代的特徵。其實我們也不應該大批特批這樣的行爲,敢於逆流前行、獨排衆議,古人有之。如司馬遷爲李陵辯護、韓愈諫迎佛骨,雖落得背閹被貶的命運,可這不是隨俗從衆,而是爲正義與良知發言!不更是一種英雄的表現嗎?

正如作者所說,如果叛逆者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大勇就行了。讓時間去證實這一切吧。

篇二:小學教師讀書筆記之《因爲我可以窮》

今天我在雜誌中看到《因爲我可以窮》一文,被文中的主人公——藝術家的言行深感佩服。某地建起一幢世界級的摩天大樓,大樓的投資方邀請了一位有名的藝術家給大樓雕刻一件不朽的作品。作品的模型做出來後得到了各方面的贊同,可是投資方在風水先生建議下要求藝術家做一些細節的修改。可是讓大家愛恨交加的是藝術家不肯給作品做出任何一點兒修改。並告訴投資方和建築師:他之所以成爲知名的藝術家,不是因爲他熱愛藝術,喜歡雕刻,而是因爲他可以窮。

是啊!真正的成功,不是一個人可以做什麼,而是可以不做什麼。試問現在有多少人可以不爲金錢所動,不被利慾薰身?當今的社會只爲理想而奮鬥的人實在難能可貴,貴就貴在他們不爲錢和權所惑,能夠堅持自己的理念,堅持自己的做事原則。

篇三:小學教師讀書筆記之《告訴世界,我能行》

文章說道:“只要是生命就會長大。在父母眼裏,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長不大。”其實,孩子在父母“不經意”中漸漸長大,父母也在孩子“不經意”中慢慢變老。父母和孩子需要互相理解。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長大,做孩子的朋友,儘量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的關係。彼此之間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計較;多一些理解,少一點誤解;多一些關愛,少一些依賴;多一些思考,少一些衝動。

今天我翻看了《告訴世界,我能行》的第五部分第一章,它主要告訴我們面對學習要採用積極的態度。如果把幸福比喻成天堂,那麼通向天堂的路就有一條,就是學習。如果把痛苦比喻成地獄,那麼通向地獄的路也就有一條,就是厭學。其實,面對學習,厭學不如樂學。如果你覺得自己真對學習提不起精神,請不要急着去找醫生,應該要先尋找學習的興趣。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能進入“我要學”的主動學習狀態了。

今天,我翻看了《告訴世界,我能行》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篇文章《面對得失—消極不如積極》。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事情。當我們覺得得到時,要懂得珍惜;當我們覺得失去時,也不必過分懊惱。因爲,每一件事都有正反兩面,這樣看是快樂,那樣看沒準就是煩惱了。俗話說: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們能夠及時調整心態,往好的方面去想,積極樂觀地面對,才能想到辦法解決困難。也許就把壞事變成了好事。反之,也許好事都會變成壞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兩件法寶,一件是“太好了”,一件事“太糟了”。當我們不斷地使用“太好了”,我們就會快樂,增強信心,擁抱成功;當我們總是使用“太糟了”,就會和煩惱糾纏不清,生活得不快樂。

所以,我們要懂得面對得失,享受快樂。不是追求得到得多,而是計較得少。

篇四:小學教師讀書筆記之《60後教師的第二個春天》

文中敘述了湖北省襄陽市前進路小學“感動校園”人物張建中老師銳意改革,勇於進取的感人事蹟。

張建中已經50多歲,在小學教師隊伍中算得上是一名老教師。“當一些人還在課改前徘徊,當一些人還把年齡作爲一種藉口,他已經連續三個月被評爲學校的“課改之星”,當一些人剛剛明白相信學生的道理,他已經與學生一起在實踐中探索,在求知中成長。”聯繫我們身邊的一些老同志,總是認爲課改是年輕人的事,參與教研也是留於形式,什麼新的課程標準,什麼現代教學手段,他們全然不顧。管理學生“家長式”,課堂教學“填壓式”,老師講的多,學生練的少,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嚴重製約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怎麼辦?我們要向張建中老師那樣,剛進入課改“畢竟心裏沒有底兒,大的課改框架雖然知道,但如何用細節去填補,比如導學案怎麼編寫,如何組織學生展示,這些問題都要一點一點去琢磨,和大家共同去探討解決。“每節課後,我們都要認真反思:我這節課上的.怎麼樣?該學生掌握的知識學生會了嗎?課堂氣氛如何?優生獲得發揮了嗎?學困生得到關心和幫助了嗎?等等。

學校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抓好學生的學習成績固然是重點,但學生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興趣愛好的培養,奮鬥目標,未來夢想,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同樣重要。張建中老師“根據每個孩子的組織、表達、溝通等方面的能力,然後綜合學習成績,男女生數量,綜合能力等方面,進行科學分組…”這就是我們應當向張建中老師學習的“小組建設理念”。每個班級有它的共性,同時也有它的個性,我們只有熱愛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班級學生的管理才能科學化。

文中還這樣敘述了張建中老師的一段話,“以前我會說,同學們開始上課了。現在我不說“上課”,而是“咱們開始吧,我們不再是師生關係,更像是一家人。”“上課”,讓學生感動“師道尊嚴”,“一家人”,讓學生感到“溫暖、可親”。這就是張老師構建和諧課堂的良好開端。老師心裏裝着學生,心裏想着學生,時刻充滿着對學生的愛,學生就會接受學生,師生就會和諧相處,就能共同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透過《60後教師的第二個春天》的閱讀反思,作爲與張建中老師爲同齡人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責任的重大,必須加強師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和業務能力,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做一名合格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