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1.7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爲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2

1、老子其人與《老子》其書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他不認同傳統的說法中關於《老子》一書是有個叫老子的人所做,且他早於孔子。

馮先生研究認爲:《老子》一書不可能是孔子之前或同時代的產物。老子與《老子》一書並無必然聯繫,是兩回事。完全可能有個叫老聃(老子)的人,他年長於孔子,很有用智慧;至於《老子》這本書,他的作者則另有其人,或是羣體編寫。這本書的年代晚一些,“我現在相信,這部書寫在(或編在)惠施、公孫龍之後,而不是在他們之前。”

其理由:因爲《老子》裏有很多關於“無名”的討論,而要討論“無名”之前",就得先要討論“名”。“名”、“無名”見於關於惠施、公孫龍等名家的記載。據此馮先生認爲《老子》出現於惠施、公孫龍這些名家之後。

僅憑“名”或“無名”見於惠施、公孫龍這些名家的記載中,在孔子之前不見記載,而斷言《老子》一書的年代,證據未免太單薄了些了吧?也許,在孔子之前就有“名”或“無名”的論辯,只是未被記載或我們未能見到記載罷了。

2、道無名

“道無名”這一部分可能是《老子》中需要費神理解的部分。

人類大多習慣於具體思維,生動形象是芸芸衆生耳目所及的,可以透過感官把握的世界。絕大多數人的思想,都限於“形象之內”的世界,眼見爲實等。即透過眼見、耳聽、面板接觸可感知的世界,從而獲得資訊。感知的世界可以具體表達,用名來稱呼他們,描述他們。而“名家的哲學家開始思索名的本身,思索名,就是思索思想。它是對於思想的思想,所以是更高層次的思想。”

超越了具體,從而思考抽象的“無”、“無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因爲“道”無名,所以不可言說。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對於道有所言說,只好勉強給它一個代號——稱其爲道,其實道根本不是它的名。也就是說,我們稱道爲道,不同於稱桌子爲桌子。我們稱桌子爲桌子,意思是說,它有某些客觀的屬性和用途,由於有這些屬性和用途,就可以稱之爲桌子。但是我們稱道爲道,並不是它有任何類似的可以言說的有名屬性。道,純粹是一個代號,本身不是某一物,所以不可名,它是“無名”。

3、自然的不變規律

(1)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絕對的界限嗎?極限在哪裏?

萬物變化莫不遵循一定的規律。其中最根本的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它的思想源頭很可能是來自老子。在老子的原話是“反者道之動”、“逝曰遠,遠曰反”。意思是說,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發展至極端,一定轉變成它們的反面。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少則得,多則惑”,“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些看似矛盾的說法,正是一切事物發展亙古不變的規律自古及今,大多庸人不知持滿,後悔莫及。

(2)人生在世,如何預防欲速則不達,走向願望的反面?

老子警告我們:“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裏的驕,是人前進到了極端界限的標誌。驕,是人應該避免的第一件事。在這方面孔子有同樣看法。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大意是:假如一個人相貌與才能的美比得上週公,但只要驕傲且吝嗇,則我們只會看到他的驕傲與吝嗇,看不到其他方面。驕和吝,超過了界限,才和美不足觀了。

(3)“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所說的“常”字表示永遠不變的東西,或是可以認爲是規律性的東西。

事物變化都遵循一定的規律,老子把它們叫做“常”。老子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又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人應該認識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依據它來指導社會活動。老子稱之爲“襲明”——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從其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即包容心。“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若想變強,從弱開始,“柔弱勝剛強”;“若想保持資本主義,就必須在其中容納一些社會主義成分。”一個單位內一定程度的“反對派”、“刺頭”的存在,並不是壞事。

(4)道傢俱有儒家一樣的救世情懷。尤其是在物慾橫流的時代,不少人急功近利,做“房奴”、“車奴”、負債、焦慮難安,聽聽老子言,勝服清涼散,可以“襲明”。

道家的中心問題是全生避害,躲開危險。“庖丁解牛”說貴生,順着紋理、規律生活處事就安全,否則會損傷生命。人需要柔弱、謙虛、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所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上都可以看做是從“反者道之動”這個總學說演繹而來得。“無爲”,也來自此。“無爲”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爲,是有所爲,有所不爲,不過頭,不任性妄爲。畫蛇添足,就是適得其反做過了頭。

任性妄爲,不加約束,都是反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取法於“自然”,道的運作是以自然爲法則,以宇宙本來自然的規律爲規律。

老子認爲,道生萬物。在這個生的過程中,每個個別事物都從普遍的道中獲得能量,這就是“德”。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3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六書紀貞元,三史釋今古”哲學體系中的“三史”之一。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在閱讀馮先生介紹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時,我對莊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遙自在人生態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此我表達一下自己的拙見。

莊子,原名莊周,是道家的第三階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與著述被記錄在《莊子》一書中。談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會聯想到名篇《逍遙遊》裏所描繪的那種“爲我,放任,避世,空談”,其實不然,應該是那種“忘我,順其自然,入世而超世”,並且包含着至高的人生境界。這也是莊子對“道”的高深領悟。

一般人如果認爲莊子那種避世的心態源自於他對人間情況的不諳抑或無法應對複雜的人世間,那就大錯特錯。因爲他對人世間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對人生問題提出了以“道”爲核心的非凡見解。例如,他詳細觀察了人的情緒變化,在《齊物論》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樂、慮(憂慮)、嘆(嘆息)、變(反覆)、慹(恐懼)、姚(輕浮)、佚(放縱)、啓(張狂)、態(作態)。真可謂全面豐富。另外他還提醒到人不可擾亂人心,他在《莊子。在宥》中這樣描寫人心:“老聃曰:‘女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彊。廉劌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說到人心理複雜的情況,恐怕很難找到如此貼切生動的描繪了吧!由此,可以看出莊子並非對複雜的人間情況的無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徹。

正如莊子上面所描繪的那樣,有關人的問題是如此的複雜,那麼人生還有沒有追求快樂幸福和靈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莊子指出必需透過身心的修煉。具體做到如他在《齊物論》中描繪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們排除身體的慾望與心智的執着,做到“無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術語來講就是“心齋”。何爲“心齋”?就如他在《人間世》講述的“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進一步講就“心齋”是指心的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飲食戒律。“心齋”的具體作法,就是要逐漸減少來自身體感官的誘惑與慾望,以及以我爲中心的觀念與成見。總之,就是要對“心”進行一番“清理”,擯棄雜念,使它進入虛靜的狀態,使自己進入“忘我”,“無我”的境界。

由此,關於處世的方法,莊子強調“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一方面隨順外物而變化,另一方面內心保持不變。內心與“道”契合,圓滿無缺,在精神自由層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變化;外表和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順人而不失己”(《莊子·雜篇·外物》)、“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養生主》)。這些反映的是莊子外圓內方的處世哲學,十分精妙。“外化內不化”,堅持並有融通,通達和堅守一併而行,有取有舍,有進有退。這方現了君子處世爲人的大智慧。

在他處世的哲學中,最讓人神往的一句話是:“泛若不繫舟”(《莊子·列禦寇》),“虛而待物者也”(《人間世》)。莊子爲我們描繪了一種虛己以遊世,虛而待物的人生。“虛”字有單純平淡之意。泛舟不繫,隨水而漂,人若無執,則可化解於無形。這也正是莊子“心齋”所要達到的人生境界。透過“心齋”,化解自己的執著和不得已,讓心處於虛靜狀態,達到空靈層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與無形。人心是複雜的,若是任由身體感官去牽引,疲於世俗的誘惑而執着於心,進而耍弄心機,事事計較,那麼心就成爲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覺的安寧。因此,“虛而待物”,超越於“我”,達到“無我”的境界,與道合一,不但不會痛苦,不反而隨遇而安,像莊子一樣“上於造物者(道)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爲友。”(《莊子·天下》)這是何其逍遙自在的人生呀!不僅令人羨慕不已。

在現如今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由於太過執着於世俗之爭,喪失了內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輕孰重,不懂得得與失,舍與得,往往使自己在處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內不化”,以至於自己活得不安寧,活在痛苦之中,找不到快樂。我們周遭人們患憂鬱症的更是有增無減。有沒有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呢?有時,心境就是就是一劑良藥。爲何我們不學習一下莊子的那種“虛而待物”的人生態度呢?將一切無謂的不得已、不必要的執着“相忘於江湖”,以換的像魚兒那樣遨遊於大海的快樂與自由。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4

一、哲學探討的問題———如何成爲聖人:即獲得終極幸福的人

哲學是爲了探究人如何成爲人,知識是爲了讓人如何成爲某一種人。比如學習繪畫是爲了成爲畫家,學習醫學是爲了成爲醫者。哲學則是爲了成爲心靈上最高成就的人。

中國比較普遍的哲學學派,一個是儒家,一個是道家。儒家入世過多,道家則有入世亦有出世。莊子說,儒家遊方之內,道家遊方之外。

老子說爲學日益,爲道日損。爲學是爲了增加知識,爲道則是爲了提高心靈的境界。

形而上者謂之道,行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無形體的規律是道,有形的東西則是器具。

中國古代哲學認爲,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完成出世和入世的統一,他就是聖人。古時中國認爲聖人應該是內聖外王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都是以身載道,他的生活即他的哲學。

作者馮友倫則認爲:一個人應該對宇宙有着非常高明的認識,又能生活在社會之中。

二、中國哲學的特點———含蓄,尚農,愛自然

中國文化崇尚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往往表達的思想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之外。莊子說,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中國古代自以爲中原乃世界的中心,外圍是海。所以用四海之內表示天下的意思。

士農工商,中國古代以地主和農民爲最上。所以反映出尚農,愛自然的哲學。重農輕商的社會環境也造就了古代中國含蓄而基於直覺經驗的哲學,不同於重商的西方基於推理演變的數理科學。

中國古代家族階級複雜。因而很多關於家族階級關係的哲學出現,不管是老莊還是孔孟,都對父子,兄弟,君臣等關係有一套見解。

中國古代哲學最具影響力的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

孔子提倡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長幼有序,君臣有別。

孔子提倡仁和義,這裏的仁和義都是針對人而言,所以孔子的哲學依賴於人類社會。基本上儒家的哲學都是依賴於人類社會的,重禮的。

孔子是中國第一位教師,編制了《詩》、《書》、《禮》、《樂》,《春秋》,擁有很多的弟子,在很長被古代中國奉爲聖人。儒家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哲學學派,同時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成了古代學子必修課程。

孔子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朝聞道,夕死可矣。

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理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倡導浩然之氣,透過知道、聚義來養浩然之氣。

荀子提倡人性本惡,認爲人善都是人爲的,後天教養的,並非人的天性。荀子認爲人必須要生活在社會中,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並且天有天的職責,地有地的職責,人有人的職責,人只要履行自己的職責,沒必要去思考天的職責。秦國著名的法家代表人韓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儒家注重禮樂仁義,其實是在關注人感情和社會關係的一部分。人有理智和感情,儒家認爲應該平衡於理智與感情之間。

四、墨子———墨家

墨子並不贊同孔子,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則是戰鬥的傳教士。儒家多從貴族階層出發,而墨家則多由下層階層。因而墨家認爲儒家所崇尚的禮樂都是無價值的奢侈品。

墨家法規嚴明,勤奮吃苦,崇尚兼愛,這個兼愛不分親疏,對父母和對旁人應同樣的愛。爲了讓人們執行兼愛,墨家創造並相信鬼神的存在,認爲鬼神會評定一切,做了壞事會被鬼神懲罰,做了好事則會被獎勵。

墨家最高統治者稱爲矩子。墨家大多由遊俠組成。

墨家的功利哲學:墨家認爲人的一切行爲都是: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利,所得而喜,害,所得而惡。西方也有哲學家認爲,人類受快樂和痛苦兩個威權統治,它們決定了人的一切行爲。

墨子的邏輯學:老子主張知識無用,而墨家認爲老子這個主張本身是一個知識,所以老子是自相矛盾的。莊子認爲辯論不可取,墨家認爲莊子用大段的文字去說明辯論不可取這種行爲本身就是一個辯論,也是自相矛盾的。墨家以這個邏輯反駁老子知識無用和莊子辯論無用。

墨家的知識論:墨家認爲人有知的能力,只有在這種能力與知識對象接觸的時候,人才能獲得知識。他們把知識分成三類:透過親身經歷獲得的知識,透過傳授獲得的知識,透過自己推論獲得的知識。

五、名家———辯論家、詭辯家

中國古代哲學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名和實。比如,這物體是桌子,‘這物體’是實,‘桌子’是名。實是指實際存在的物體,而名只是人類賦予物體的稱號。名家着重透過語言上的漏洞去辯倒別人。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辯論。公孫龍牽着馬路過城門,因爲馬不能進城而被攔下。公孫龍則說,這不是馬,是白馬,白馬非馬。這裏說的是馬和白馬這兩個概念不能相等。

還有一個故事,說明名家玩弄文字概念遊戲。秦趙有約,秦想做什麼,趙助之,趙所欲爲,秦助之。秦興兵攻魏,趙卻要去救魏,秦不開心了,說我們有約,你怎麼不助我反而助他。趙就透過平原君找公孫龍,公孫龍教趙去跟秦說,那我現在想救趙,秦你跟我有約,怎麼不助我反而要去攻他。

名家表明了名這一個概念,從而提醒了哲學家跳出名的範圍,去思考實。實,就像現代哲學常說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事物。我自己的想法,就連我們所研究的實,卻也還是建立在我們的思維以上的,還是無法確定,正如曾經看到一句話,人類甚至無法證明自己以及這個宇宙的存在。

六、老子、莊子———道家

始於楊朱,發揚於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

輕物重生,全生避害。不能因爲外物損壞自己的身體,應從一切傷害中保全自己。所以儒家認爲,道家重我,是無君,墨家兼愛,是無父,無父無君,與禽獸無異。

道家很大一部分在探索宇宙的規律,提倡遵循萬物的規律,與宇宙融爲一體。齊生死,一物我,從超越現實的觀點看待生死,物我。如此,避害中的避則不是逃避,而是從一個思想境界進入更高的另外一個思想境界。

老子:老子認爲道是宇宙最終的奧祕,道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我們無法像說明桌子椅子一樣給道一個有屬性的名,道是不可言的,它是萬始之始。哲學家一直在探討宇宙發生的原因,就算如今可以知道宇宙是透過大爆炸來的,那麼爲何會有大爆炸,大爆炸之前又是因而存在的,最小的單位是原子,然而原子又是因何而來。老子則認爲一切之始是由於道,正如西方一些人認爲宇宙的原因是上帝。

老子認爲雖然萬物都在變化,但是規律卻是不變的,而物極必反則是不變規律中的一條。

一個事物到了極端就會向反向發展,物極必反,物壯則老,這是老子哲學的重要思想之一。所以老子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名言。同時告誡人們不要走入極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稱道給予人最自然的東西是德,人需要摒棄五音,五色,知識,德不離身,復歸於嬰兒。這裏的嬰兒卻不是嬰兒狀態的無知,而是有了很多知識以後,忘卻所有知識的超脫。老子認爲知識也是人的累贅。

莊子:莊子對於道、德的看法和老子一致。莊子認爲應該順乎天,纔可以和善幸福,這裏的天是指自然。比如,牛馬四隻腳,這稱爲天,即自然,給馬套上頭飾,給牛穿鼻子,這是人爲。所以,道家反對透過制度條規來束縛人,希望人以及人的社會順其自然,而道家眼中理想社會的統治者應該無爲而治。否則,則是以人滅天,以人爲消滅自然,結果只有痛苦和不幸。

莊子對於生老病死的看法,是透過合理的理解來化解這些痛苦。比如天氣下雨,小孩會哭鬧,而大人則不會,因爲大人對下雨的理解比小孩子多。透過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來化解這些痛苦。這裏可以看到莊子對於老子丟棄知識的觀點有不同。

順其自然可以讓人獲得相對的幸福,而透過理解人與自然的同一來達到絕對的幸福。人與宇宙同一,人無我,就可以超越生死,達到絕對的幸福。人無我了,表面上看人是失去了自我,但是人與宇宙合一,擁有了更大的一個我。

莊子反對名家,認爲名家的辯解都是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認知之上的,沒有站在更高的觀點。從這一點啓發到我漸漸有點理解老子丟棄知識及莊子無我的觀點。因爲無論怎麼樣,我們都是從自己的思維出發,而我們的思維有限,就導致我們的認知有限,無法到達更高的高度,既如此,則不如丟棄自我的認知,甚至丟棄自我,以達到更高的高度。

七、陰陽家—鄒衍

陰陽家主要研究星象,占卜等。

陰陽家爲了尋找萬物形成的規律,提出了無五行。認爲萬物都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相關聯。

陰陽家試圖尋找宇宙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陰陽說,認爲陰陽相互作用是宇宙形成的原因。另外一個影響宇宙的原因是數,即一二三等數,他們認爲五行是由數變化而來。因而有天數之說。

陰陽家研究歷史行進的規律,提出了五德的概念。認爲五德的交換造成了朝代交替。比如周被秦取代是因爲周的德(金木水火土中的一種)被秦的德(秦一直認爲是水)所繼承。這個學說影響很大,導致後世皇帝都說奉天承運,即繼承五德交換的運。

八、佛學—鳩摩羅什,法顯,玄奘等

佛教由東漢時期傳入,魏晉時期發展。分大乘佛教(度他)和小乘佛教(度我)。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學認爲外界爲自心之所現,虛妄不實,所謂空也。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動者。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5

所謂人生的大感悟小感慨不會每天都有,讀書和學習卻是每天都必須有的事情。

昨天是馮友蘭先生逝世26週年的紀念日,恰巧最近終於讀完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

鑑於自己的才學甚淺,亦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便摘錄了書中自己認爲有感觸的字句段落,留以自己時常學習,也放在這裏方便有興趣的人翻看。

自序:

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

中國哲學的精神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我所說的宗教,就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

中國哲學傳統裏有爲學、爲道的區別。爲學的目的就是增加積極的知識,爲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靈的境界。哲學屬於爲道的範疇。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爲人能夠成爲人,而不是成爲某種人。

名言雋語、比喻例證就不夠明晰。它們明晰不足而暗示有餘,前者從後者得到補償。當然,明晰與暗示是不可兼得的。一種表達,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種表達,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詩意。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雲:卻是莊子注郭象”。

公元五世紀的鳩摩羅什,是把佛經譯爲漢文的最大翻譯家之一,他說,翻譯工作恰如嚼飯爲人。一個人若不能自己嚼飯,就只好吃別人嚼過的飯。不過經過這麼一嚼,飯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來乏味多了。

中國哲學的背景

《老子》:“反者道之動”。這個理論對於中華民族影響很大,他們即使在繁榮昌盛時也保持謹慎,即使在極其危險時也滿懷希望。這個思想爲中華民需提供了一種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絕大多數人還是懷着希望度過來了,這種希望表現在這句話裏:“黎明即將到來”。

《莊子》中說,儒家遊方之內,道家遊方之外。方,指社會。

我們還可以套用孔子的話,說海洋國家的人是知者。大陸國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話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中國也在進行工業化,雖然比西方世界遲了許多,但是遲化總比不化好。說西方侵略東方,事實上,正是現代侵略中世紀。要生存在現代世界裏,中國就必須現代化。

必須進行邏輯分析,以便在哲學的歷史中區別哪是不變的.,哪是可變的、每個哲學各有不變的東西,一切哲學都有些共同的東西。爲什麼各個哲學雖不相同,卻能相互比較,彼此翻譯。原因就在於此。

孔子:第一位教師

關於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點是仁。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爲做而做,因爲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爲也不是義的行爲。用一個常常受孔子和後來儒家的人蔑視的詞來說,那就是爲“利”。在儒家思想中,義與利是直接對立的。孔子本人就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我們的行動,要取得外在的成功,總是需要這些條件的配合。但是這些配合,整個地看來,卻在我們能夠做的,莫過於一心一意地盡力去做我們知道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而不計成敗。這樣做,就是“知命”。

這樣做的結果,我們將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遠快樂。所以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我們現在所說的學,是指增加知識;但是“道”確實我們用來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墨子: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

墨子發展了俠的職業道德,那是非常強調團體內的服從和紀律的。它無疑也反映了墨子時代的混亂政治局面,使得許多人嚮往一箇中央集極的政權,哪怕是一個專制獨裁的也好。

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義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現實主義一翼。

照墨家說,國家的存在是因爲它有用;照儒家說,國家的存在是因爲它應當存在。

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闡明忠恕之道時,還只限於應用到個人自我修養方面,而孟子則將其應用範圍推廣到治國的政治方面。

名家

惠施,公孫龍代表名家中的兩種趨向,一種是強調實的相對性,另一種是強調名的絕對性。惠施強調實際事物是可變的、相對的事實,公孫龍則強調名是不變的、絕對的這個事實。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名家的這個辯論在中國古代很著名,被稱爲“合同異之辯”。

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對性就在這裏。

公孫龍以這些知識論的、形上學的辯論,確立了他的命題:堅、白分離。在中國古代這是個著名命題,以“離堅白之辯”聞名於世。

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中國哲學常用的話說,道是無名之名。

老子說,在能夠使任何物之前,必須先是“有”。“道”是“無名”,是“無”,是萬物之所從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須是“無”,由“無”生“有”。這裏所說的屬於本體論,不屬於宇宙發生論。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我們應該知道自然規律,根據它們來指導個人行動。老子把這叫做“襲明”。想要得些東西,就要從其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誰若想變強,就必須從感到他弱開始。

道是萬物之所從生者,德是萬物之所以是萬物者。

道家第三階段:莊子

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正如斯賓諾莎所說:“心靈理解到萬物的必然性。理解的範圍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範圍內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後果,而不爲他們受苦。”用道家的話說,就是“以理化情”。

《齊物論》的開始是描寫風。風吹起來,有種種不同聲音,各有特點。《齊物論》把這些聲音稱爲“地籟”。此外還有些聲音名爲“人籟”。地籟與人籟合爲“天籟”。

“無知”與“不知”不同。“無知”狀態是原始的無知狀態。“不知”是先經過有知的階段之後才達到的。前者是自然的產物,後者是精神的創造。這個不同,道家人用“忘”字表達其方法的訣竅。聖人並不是保持原始的無知狀態的人,他們有一個時期具有豐富的知識,能作出各種區別,只是後來忘記了它們。

儒家的現實主義派:荀子

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識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識生活,還需要情感的滿足。在決定對死者的態度時,不能不考慮理智和情感這兩個方面。

宗教,詩,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現。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現實融合起來。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當做真的來說,而詩是把它當作假的來說。

荀子:“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

荀子的兩個學生,有兩個最著名:李斯,韓非。

韓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會根據兩條原則辦事:一條是“禮”,一條是“刑”。禮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貶來控制“君子”即貴族的行爲。刑則不然,它只適用於“庶人”或“小人”即平民。這就是《禮記》中說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的觀念是理想主義的,法家的觀念是現實主義的。正由於這個緣故,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儒家總是指責法家卑鄙、粗野,法家總是指責儒家迂腐、空談。

儒家的形上學

《易》、《老子》、《莊子》合成“三玄”。

《繫辭傳》說:“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在《中庸》裏,誠和明是聯在一起的。《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名矣,明則誠矣。”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有句話說:“歷史決不會重演”。又有句話說:“目光之下無新事”。這兩句話結合起來也許含有全面的真理。

中國人缺乏民族主義是因爲他們關於從天下即世界的範圍看問題。

十七、將漢帝國理論化的哲學家:董仲舒

我的同事金嶽霖教授曾說:“我們若將‘天’既解爲自然之天,有理解爲主宰自然的上帝之天,時而強調這個解釋,時而強調另一個解釋,這樣我們也許就接近了這個中國名詞的幾分真話。”

孟子與董仲舒的不同,就這樣歸結爲兩個用語“已善”和“未善”的不同。

儒家的獨尊和道家的復興

今文學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繼續,古文學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現實派的繼續。換句話說,今文學派出於孟子學派,古文學派出於荀子學派。

新道家:主理派

“新道家”是一個新名詞,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紀的“玄學”。“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祕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說:“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所以“玄學”這個名稱表明它是道家的繼續。

新道家:主情派

清淡的藝術在於,將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嘴精粹的語言,最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所以它是很有講究的。

漢人風度是莊嚴、雄偉;晉人風度是放達、文雅。

新道家主理派以向郭爲代表,強調遵從理性而生;主情派以楊朱等爲代表。

中國佛學的建立

佛學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學的觀念進行解釋。這種方法叫做“格義”,就是用類比來解釋。

“宇宙的心”的觀念,是印度對中國哲學的貢獻。佛教傳入以前,中國哲學中只有“心”,沒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雖然老子所說,是“玄之又玄”,可是還不是“宇宙的心”。

神宗:靜默的哲學

“禪”或“禪那”,原意是沉思、靜慮。

神秀和慧能分裂禪宗,確實歷史事實。北宗與南宗的創始人不同,代表性宗月空宗的不同。

新儒家:宇宙發生論者

新儒家的主要來源可以追溯三條思想路線:一,儒家本身。二,佛家。三,道教。這三條路線是異質的,在許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學家要把他們統一起來,這種統一併不是簡單的折中,而是形成一個同質的整體的真正系統,這當然血藥時間。因此,新儒家的開端雖然可以上溯到韓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統直到十一世紀才明確形成。

照新儒家的說法,心無慾,則如明鏡,總是能夠立即客觀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對象。鏡的明,好比心的“明”;鏡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無慾,則對於外來刺戟的自然反應,落實在行動上都是直的。由於直,所以“公”;由於公,所以一視同仁,也就是“溥”。

新儒家:兩個學派的開端

程顥講的精神修養方法:“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敬”字代替了周敦頤所講的“靜”字。在修養的方法論上,以“敬”代“靜”,標誌着新儒家進一步離開了禪宗。

風流的基本品質,是有個超越萬物區別的心,在生活中只遵從這個心,而不遵從別的。照朱熹的解釋,曾點恰恰是這種人。他快樂,因爲他風流。在朱熹的解釋裏,也可以看出新儒家的浪漫主義成分。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6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雖然不夠了解,但它卻充滿神祕色彩。以前總是聽人說,哲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於是,我便透過學院這次的贈書活動,仔細閱讀了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

讀了這本書,我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透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爲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爲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爲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可能現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讀後感·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爲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作爲一個學生,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爲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也讓我真真的瞭解了哲學,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