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會計專業造假案例分析的調查報告

學問君 人氣:2.13W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會計職業也逐漸的發展起來,形成了一系列相關的管理監督制度。由於市場的自發性,導致我國出現了一連串的造假事件,使誠信危機愈演愈烈。

會計專業造假案例分析的調查報告

一、事件回顧

麥科特公司2000年8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擁有光學機械、紡織輕化、生物醫藥、精工電子、投資貿易等五大產業,是全國最大光學生產基地之一。經查,麥科特利用虛構鉅額利潤、欺詐上市。證監會透過對麥科特利潤虛假問題調查,查明該公司的問題主要爲透過僞造進口設備融資租賃合同,虛構固定資產9074萬港元;採用僞造材料和產品購銷合同、虛開進出口發票、僞造海關印章等手段虛構收入3011.8萬港元,虛構成本20789萬港元,虛構利潤9320萬港元。爲達到上市規模,麥科特將虛構利潤9000多萬港元先轉成資本公積金再轉爲實收資本,明顯屬於欺詐上市。

二、案例分析

1.麥科特事件的原因主要就在於人的素質缺乏和制度的不完善

會計職業人員誠信缺失,缺乏職業道德修養,在利益的鏈條上環環造假。在麥科特發行上市過程中,深圳華鵬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爲其出具了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廣東大正聯合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師出具了嚴重失實的資產評估報告,廣東明大律師事務所律師出具了嚴重失實的法律意見書,南方證券有限公司券商參與編制了嚴重失實的發行申報檔案。誠信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事關企業的成敗。誠信從業更是會計人員工作的必要前提。麥科特造假事件突顯了嚴重的誠信危機和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麥科特做假案曝光後,再一次引起市場譁然。究其原因,不僅該企業三年內共虛構利潤9000多萬港元,並以此騙得虛假上市的行徑讓人愕然驚歎;更恐懼的是,在此過程中所有中介機構無一例外地“開閘放水”、“推波助瀾”,使這起造假工程發揮到了“極致”。對在麥科特上市過程中,由會計師、評估師、律師及券商出具的.審計報告書、資產評估書、法律意見書及發行申報檔案,中國證監會發言人一概給出了“嚴重失實”的結論,並認定其中有涉嫌犯罪的行爲。如此“全面”地追究中介機構造假的刑事責任,在中國證券市場還是第一次。中介機構本來就是作爲一種市場制衡力量來設定的,“勤勉盡責,誠實守信”是其最基本的職業信條,可爲什麼有那麼多的中介機構會不約而同地選擇這一條路呢?這與我國證券市場長期監管不到位有關的,即便處罰也不痛不癢打不到痛處,也正因爲如此使中介機構視法律爲兒戲。把違規當遊戲。在利益的驅動下,造假者只要將其成本與效益作一比較,總會選擇“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並且總會認爲該行爲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2、麥科特本來是不具備上市資格的,如果現在因其補足了虛假出資就將其欺詐獲得的上市資格保留,那麼;對於公司來說,無異於以罵名換來大實惠,麥科特發行股票籌集的52 000萬元的資金只有7 158.96萬元投入項目,閒置資金用於購買國債19 320萬元,歸還銀行流動資金借款7 711萬元,剩餘17 810.04萬元則躺在銀行生利息。如果大股東僅僅將相當於募集資金18.5%的9 074萬港元的等值人民幣劃入上市公司帳戶以補足出資不實部分,就可以將虛增股本、欺詐上市、違規多募集資金等一筆勾銷,那麼,對於其違法違規的行爲無疑是極大的鼓勵,杜絕上市公司出現造假和盲目圈錢及盲目投資等違規現象將根本無從談起。

3、透過這個事件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註冊會計師應保持和堅守應有的獨立性和道德防線。

(2)應該強調註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謹慎理念。過去我們做審計時習慣於按照傳統的帳目基礎審計方法,從報表到總帳、明細帳、記帳憑證直至原始憑證進行追索審計,但從發生的各項案件來看,對我們的審計技術方法、職業謹慎理念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現在證券市場的會計舞弊與作假,我會朱祺珩副會長將其概括爲“三高”現象:第一“高”是作假所牽涉到管理層的職位越來越高,以前會計報表作假的是會計,現在基本上都是董事長、總經理;第二“高”是現在作假的技術手段越來越高,過去原始憑證塗改塗改,記賬憑證塗改塗改,現在高科技作假在上市公司得到充分的體現,增值稅發票、報關單、銷售合同都可以做到天衣無縫的地步;第三“高”是高度的組織性與系統性,對上市公司來講系統化的假帳,從各部門到子公司到分公司等等。

(3)註冊會計師在承接任何類型的審計業務時都應評估其風險。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規定,註冊會計師在承接業務時對必須評估客戶的經營風險和審計風險,沒有能力做的業務應予以拒絕,不要勉強地做。

(4)要注意防範和化解註冊會計師及其助理人員的道德風險的。事務所業務質量能否得到保障是依賴於註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但從另一方面講,並非專業水平越高就越能能保證執業質量,還應注意防範道德風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