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生意經

學問君 人氣:2.74W

茶前飯餘聊臺灣,總離不開臺灣人的生意經,臺灣人的精明是許多人所公認的,我曾接觸過形形色色的臺灣人,對此深有感觸。

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生意經

延長貨款結算週期

黃村騰先生便是這樣一個精明的臺灣商人。他在臺灣有許多產業,算是一個富商,雖是富商,但他公司規模卻很小,你看他走到哪裏都是拿著一包長壽牌香菸和一個手機,很少帶皮包之類的東西。

我和他接觸有二年多的時間,他在大陸開支極大,但很少見他花自己的錢,原來他與客戶達成了約定,他在大陸的開支由客戶代付,結算貨款時,再把這項費用加進去,有時客戶會多計一些無關的費用,他並不在意,這樣做的目的:一來省去帶大量現金出行的麻煩,二來在大陸差旅費用由熟悉情況的人來安排肯定要便宜。

正是因爲黃先生的精明,他一個六人、七人的小公司能把廣西玉林市一個五百多人的皮具廠緊緊地控制在手心裏。他的祕訣其實也簡單:他給這家工廠下的訂單價格要比同行高,但是貨款結算的週期較長,一般是45天,而且新產品的開發費用由這家工廠負擔,因此,這家工廠跟黃先生合作賺不了短期利潤,只能賺長期利潤。

借用別人的錢做生意

借用人家的錢來做自己的生意也許被精明的臺灣人運用得淋漓盡致了。

一些來大陸的臺灣人經常乘出租車考察外協加工廠,以廣東中山到東莞爲例,一個來回要六七百元,一個月下來,少則三四千,多者七八千塊錢,我曾問臺灣老闆,爲什麼廠裏不買部車來接送這些臺灣客戶去東莞呢?或者乾脆在東莞買套房子也好啊,免得天天來去,又花錢又累。

“用買車買房的資金可以多下一個訂單、多開發一個產品,資金創利次數就會增加,幾千塊車費算什麼?”這是當時來大陸投資的臺灣人普遍的生意經。

直到我去東莞出差,我發現,東莞的臺資企業因爲經常租車,似乎帶旺了一個職業:帶車司機。很多臺企喜歡招聘有車的司機,連車帶人一起招進廠,這樣的小車司機一個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貨車司機一個月有七八千元的收入,對於司機這個職位來說,這個收入是很高的。

精明的臺灣人善用自己的錢開發產品,利用別人的錢作固定投資,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無形中又讓一些人得到實惠,用大陸的話來說,這是雙贏!

精明臺灣人斤斤計較

臺灣人的精明有時會給人斤斤計較的感覺,易使人誤解。

我曾經爲2位臺灣客戶處理海關方面的業務,事情辦好後,其中一位臺灣人知道了他應負擔的費用後,首先問我有沒有1元錢,當我剛掏出1元錢,他一下便拿走,然後再把我幫他付的費用給我,原來,他只有一張2元的零錢,給我了,他就虧1元錢;另外一位姓陳的臺灣人呢?打來電話,問詢了費用後,要求我第二天上午去他住處,第二天,我們在餐廳見面,他把事先準備好的錢,包括1元5角零錢,疊得整整齊齊的交到我手上,我數數錢,不由感慨,除來回他住處的出租車費有意多給了2元錢外,海關辦事的費用不差分毫。二種做法,前者令人不愉快,後者令人起敬,敬的是他認真嚴謹的處世作風。

臺灣人精明的生意經不是一二篇文章、舉幾個事例能說得清楚的,但是過於精明,就會過多的在意短期利益,不做虧本的買賣,見好就收,培養不了忠實的合作客戶,這樣的精明就顯得不夠大氣,缺乏長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