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元培肖愛良創業翻譯經歷

學問君 人氣:1.18W

金融風暴並沒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雖然有人落水了,但仍然有人在逆風中航行,尋求"藍海"。一家名不見經傳,在北京創業成立僅3年多的元培世紀翻譯有限公司(下稱"元培")就正在尋找一片這樣的市場"藍海"。

元培肖愛良創業翻譯經歷

自從成爲北京奧運會筆譯和口譯服務供應商後,元培"一戰成名",2008年不僅獲得經緯創投1500萬美元的注資用於擴大規模,同時更是"牽手"世博會,成爲其唯一的口譯和筆譯服務商。"2008年是我們的豐收年。"元培上海公司總經理肖愛良說。

他提供的數據顯示,雖然上海分公司正式運營纔不到一年,但卻呈現出爆炸性的成長,營業收入已達上千萬元。

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後,肖愛良明顯發現,公司的培訓業務較之前有了20%~30%的增長。"職場人士對語言的培訓需求一下子放大了。"肖愛良說,"最近的學員創業培訓班場場爆滿。危機恰巧成爲了我們的契機。"

而與許多企業裁員過冬的方式不同的是,由於世博會大量的語言服務需求,元培目前正在大量招人,2009年春節過後將派大批譯員進入世博局內部機構上班。

"屆時元培將派約2000人次爲世博會服務,我們估計,光口譯這部分就會爲公司帶來約2億元的收入,這其中還不包括爲200多個參展商和國際組織提供語言服務。"肖愛良掩飾不住愉快的心情。

在產值數字增長的背後,元培更爲看重的是在中國建立語言服務的概念。肖愛良解釋道:"很多人會把語言服務理解爲單純的翻譯,其實,提供語言發展規劃以及解決方案纔是其實質內涵。"

在美國,規模達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語言服務類公司已經很成熟,而在中國,語言服務作爲新興產業,雖然已經達到了幾百億元的規模,但其問題在於產業化時間短,且需求分散,肖愛良將這樣的現象比喻爲大產業小公司的格局。"中國從事該產業的公司有數千家,規模不大,但都能活下來,只要幾臺電腦,兩三個人就能做起來,行業門檻低。"他說。

"現在很多企業都沒有意識到語言作爲一種工具手段在企業創業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忽視對其進行系統的規劃。"肖愛良說,"我們希望能透過整合資源的方式逐漸地將分散的格局統一起來,在規範化的同時實施收購兼併的計劃。"

肖愛良私下裏自己做過簡單的統計,2008年僅上海市對外交流的國際會議平均每天有100場,這一數字僅涉及跟語言有關的活動,還不包括與企業的長期合作。"這個市場的蛋糕很大,問題就在於如何能儘可能地多切一塊。"肖愛良很清楚元培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