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窮孩子的創業經驗

學問君 人氣:5.12K

十一前夕,河南省漯河市某酒店人頭攢動,一場主題爲“下一輪的競爭力”民營經濟發展論壇在這裏舉行。論壇承辦單位的負責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31歲的陳樹鵬。

窮孩子的創業經驗

這位剛剛榮膺“漯河市十佳市民”的小夥子,如今是漯河培訓教育第一人,他創辦的漯河“商道學院”,短短兩年時間,已經培訓了7000名農民工和企業人員。人們很難想象,當初他是從“三無”創業者起步的:一無資金,二無場地,三無師資。

窮孩子不停奮鬥

2000年秋,來自河南信陽淮濱縣的陳樹鵬帶着東借西湊的學費,趕赴漯河市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漯河職院”)報到。他高考成績是428分,超出大專線28分,身爲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民子弟,陳樹鵬的家庭經濟狀況相當拮据,無法支援他復讀的願望。漯河職院一年學費3000元,在當時的大專院校裏收費最低,陳樹鵬心動了。

新生報到第一天,陳樹鵬就幫一位99級的同鄉師兄賣拖鞋,那天賣了幾十套,掙了十幾塊錢。師兄沒有給他分一分錢,但陳樹鵬一直心存感激,因爲這位師兄給了他大學校園的第一次營銷經驗。沒幾天,新生在學校開始軍訓,當同學們勞累一天在宿舍裏睡覺的時候,他挨門推銷袋裝的飄柔洗髮水,一袋只掙幾分錢,賣出去三百多袋,掙了十幾塊錢。這個窮孩子,爲了解決吃飯問題,後來還透過推銷墨水、201電話卡,掙得一些微薄的收入。

大二時,陳樹鵬決定實踐創業夢想,他成立了一家“學生服務公司”,一夜之間把小廣告貼遍校園每一個角落。次日便驚動了校長。校長親自找他談話,告訴他這公司沒有相關手續,不合法。陳樹鵬懵了,他根本不懂咋辦手續。親手貼的海報,只得再親手一張張撕去,但“公司”業務依然悄悄開展——他幫一些同學介紹兼職機會,自己掙中介費。

陳樹鵬是全班第一個配上傳呼機和手機的人,他喜歡交朋友,和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也都保持着聯繫,他一人的電話和寄信費用,超過全班其他同學的總和。幫同學介紹兼職,一個人只賺5元的中介費。由於業務量不大,陳樹鵬掙的幾百塊錢中介費,只夠交電話費,所以他不得不和自己的“客戶”一樣,在課餘時間做家教、發宣傳單、促銷,甚至到飯店洗碗端盤子。

大二暑假,交不起學費的.陳樹鵬申請提前一年畢業,並獲得批准,這開了漯河職院的先例。遠赴廣州之後,他做過倉庫管理員和製圖員,還做過電話推銷員。陳樹鵬後悔自己從事電話推銷時間太短,沒學到真正的經驗——由於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他匆匆趕回了漯河。

那是2003年剛剛過完春節,當時陳樹鵬在杭州打工的姐姐通知他,她撿到一張500萬的支票,準備拿出50萬,支援弟弟的創業。回到漯河後,姐姐又打電話給他:“餡餅”沒有了。銀行鑑定,那張支票是作廢的。陳樹鵬傻了,“姐姐沒上過學,根本不認識字”。他本打算在廣州鍛鍊兩年就創業,現在想回廣州,也拿不出買車票的錢,只好待在漯河,迎接未知的命運。

潦倒中抓住機會

在漯河貧困潦倒的日子,陳樹鵬的創業夢想有了機會。一位朋友開的中介公司經營不下去,把辦公場地和設備免費轉讓給他:那是位於漯河市某單位的一間十來平方米的辦公室,只有兩個辦公桌、兩把椅子,還有一部電話。陳樹鵬開始起步了,依然做學生時代的老本行,爲學生做兼職中介,依然是隻掙一點勉強餬口的錢,但2003年夏天,良機來了,他開始吃“招生”飯,這一吃,就吃了8年。

陳樹鵬最早招生,是大一暑假跟着學校的老師回淮濱老家招生,這讓他積累了經驗。改變別人的想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陳樹鵬做得很好,祕訣只有兩個字:真誠。他透過現身說法,告訴那些高考成績僅上大專線的同鄉,漯河職院學費較低,不妨去那裏學一技之長,還能拿到一個正規文憑。兩年後,他依然靠這份真誠,打動了那些需要改變命運的農民子弟。

當時陳樹鵬找到了漯河市水利技校和食品中專的領導,談下了招生代理的業務,招到一個學生,他可以獲得500元的提成。由於窮得吃不上飯,“借都借不來”,陳樹鵬憑藉自己真誠的交流,說服一位姓李的招生辦主任預支給他500元。2004年暑期兩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他掙到了人生最早的一筆大錢:1。5萬元。

陳樹鵬把父親從老家接到漯河(他小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租了樓上樓下共五六十平方米的臨街民房,樓下是固話超市,由父親照看,樓上是臥室兼辦公室。2004年,他繼續經營學生兼職中介業務,又透過代理招生掙到兩萬元,那一年,他還認識了後來成爲他妻子的一位善良的姑娘。

2005年,漯河大中專職業院校開始春季招生,陳樹鵬開始了全年代理招生的生意,當年他宏圖大展,掙了10萬元。

日子越過越寬裕,到2008年底,他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努力,掙的錢都突破不了10萬,“代理招生沒有前途”。

“你掙一億不算什麼,你幫一億人什麼概念,多麼偉大!我要幫助更多農民的孩子,讓他們有一技之長。”陳樹鵬說,多年代理招生的經驗,讓他萌發了辦校的念頭。但他掙的錢,買完房子,已經所剩無幾。

“三無”創業成功了

一沒資金,二沒場地,三沒師資,怎麼辦學?

陳樹鵬回到母校,跑遍了教務處、學生處、總務處、機電系、輕工系、基礎部等部門,反覆協商,“嘴皮子快磨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漯河職院同意合作,讓他的“漯河市商務職業培訓學校”共享教室、辦公室、教學設備、實驗實習設備和相關師資力量。

2009年春節未到,陳樹鵬就向市勞動局提交了辦學申請,4月2日,他辦齊了所有的手續。如此的迅速高效,除了靠老鄉和朋友幫忙,最大的祕訣就是“磨”,勞政局、民政局、銀行、質監局反覆跑,早年推銷磨練出的“厚臉皮”派上了用場:“上午領導忙,我下午還去,不行第二天再去,就這樣,一路磨下來了。”

2009年4月3日,漯河市商務職業培訓學校掛牌成立,十幾天後的第一筆業務,來自漯河市電信公司。他登門拜訪該公司負責人力資源的部門經理,提出免費幫對方到人才市場招工、免費培訓,一個月後免費交人。如此免費,錢從哪裏掙?

“感謝共產黨!”陳樹鵬說,他的商機來自於國家免費培訓農民工的政策,培訓一個農民工,國家財政有400元的補貼。學校開張第一單生意,他培訓了33名農民工,爲漯河電信輸送了一支電話業務員隊伍。陳樹鵬基本上沒掙到錢,因爲場地和師資費用不菲,他爲老師支付了當時漯河最高的報酬:一節課100元。但學校畢竟開張了。

依託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的資源優勢,陳樹鵬創辦的“校中校”很快就被認定爲“漯河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定點培訓機構”、“漯河市工商聯指定教育培訓基地”、“漯河市巾幗創業就業培訓基地”、 “漯河市全民創業培育點”。

陳樹鵬說,他發自內心地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漯河商務培訓學校成立之際,正趕上漯河市“萬人創業幫扶活動”,團漯河市委也給他一個培訓700多名農民工的大單子。學校內聘外聯了衆多優秀“雙師型”教師、生產銷售能手加盟,在他們的教學、實訓、指導和幫助下,不到3個月時間,學員從33人發展到同時在校900多人。如今,該校免費培訓轉移就業的學員達3500多人。

2010年4月3日,漯河商務培訓學校成立一週年慶典當天,陳樹鵬創辦的漯河市商道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也掛牌成立。這個公司依然依託漯河職院的資源,和商務培訓學校業務互補,在當地有“商道學院”之稱。

目前,陳樹鵬的“商道學院”擁有家政與社區服務、旅遊與酒店管理、服裝設計、計算機、電子電器、食品工程、數控技術、市場營銷、心理學等10多個專業,學員1000多人。2009年至今,爲農村勞動力、各企事業單位開展各種職業技能培訓達7000多人次,畢業生就業(創業)率達100%。

談到未來的發展計劃時,生於1980年的陳樹鵬雄心勃勃。他說:“希望未來全球十大教育培訓集團裏,能有我創辦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