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張光芬艱苦的創業故事

學問君 人氣:2.46W

在創業過程中,如果說壓力,我認爲選擇什麼不做是非常大的壓力。因爲在這過程中受到的誘惑太多了,每一個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東西。在商業上的策略不是決定做什麼,而是決定不做什麼。下面本站分享張光芬的創業故事給大家學習!

張光芬艱苦的創業故事

“張光芬上新聞聯播了!”這一消息在高縣引起了不小的轟動。9月16日晚央視新聞聯播以《多舉措,提升村貧困殘疾人生活質量》爲題報道了張光芬自主創業、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張光芬,高縣從木村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她也是高縣強盛養兔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在各級殘聯推行“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服務中,張光芬獲得了扶貧貼息貸款和殘疾人幸福創業工程項目資金,並辦起了養兔合作社,帶動了臨近鄉村110戶殘疾人家庭養兔致富。

9月21日,記者來到從木村,聽張光芬講起了關於她的故事。

春節前夕 幸福夢破

走進張光芬的養兔場,這裏是一個面積並不大的小院子。“這是我的事業,也是我追夢的地方。”坐在輪椅上,張光芬看着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不禁回想起23年前那個夜晚,一輛拖拉機改變了她的一生。

1990年農曆臘月二十八的夜晚,下着雨。

“剛建新房那會兒借了不少錢,眼看着快過年了,必須還一部分錢給親戚。”張光芬的丈夫老袁想趁着空閒再拉一批甘蔗,多掙一點錢還賬。而他們買來拉貨的二手拖拉機照明燈壞了,於是張光芬提出和丈夫一起去,用手電筒幫忙照亮。

當拖拉機行至距離四烈鄉政府約3公里處,手電筒的光不是很亮,雨水浸泡後的路面很滑,就在這時,拖拉機打滑沒穩住,連車帶人一起翻下了3米多高的溝裏。

“我眼前一黑,頓時沒了知覺。”送醫院搶救後,除骨折外,張光芬股神經受到重創,從此便臥牀不起,“我想死的心都有了,真的接受不了癱瘓的現實。”張光芬說。

車禍後,張光芬從愛說愛笑變得脾氣暴躁,老袁也賣掉了拖拉機,全心照顧她。而爲了逗她開心,老袁還經常給她講笑話。

“我們是姐弟戀,老公對我很好。”說起往事,51歲的張光芬流露出柔情,“那個時候,兒子才4歲,慢慢地,我開始思考如何幫助丈夫,幫助家庭,於是自主創業的想法便誕生了。”

量體裁衣 圓幸福夢

剛開始,張光芬坐着輪椅做一些刺繡等手工活,2001年她在省道206公路邊開了一個小茶館,但由於位置不好等因素,兩三年也沒賺到錢,便關門了。

2006年,張光芬經人介紹,開始接觸家庭小規模養兔,透過看電視、請老師來教、自己買書來學,慢慢地張光芬掌握了養兔技術

2010年,張光芬便大膽地與兩名當地人合夥共投資30萬元,建起了養兔場,“由於受規模、市場等方面的影響,2011年,合夥人退了股份。”張光芬說,即便那樣,她也不怕,因爲在她身後一直有殘聯的幫助。

說到這裏,她很是感動,“一路上,都有殘聯支撐着我。”

2002 年,張光芬作爲全縣首批接受輪椅捐贈的一級肢殘人引起了省殘聯的注意;2011年,全省殘聯全面推行“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工作,張光芬一家被確定爲 “發展生產型殘疾人家庭”的重點幫扶對象;2012年6月,在省殘聯的幫助下,高縣強盛養兔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張光芬當上理事長,10萬元的殘疾人幸福工程落戶強盛專業合作社……

感恩回報 助人圓夢

“殘聯的幫助,合作社的成立,這是我在車禍後,第一次真真實實地感到自己還能爲社會做點事情,還可以幫助他人。”張光芬說,她現在的願望是想帶動更多的殘疾人發展養兔,讓他們也增收致富,也幹出自己的.事業。

目前,張光芬的養兔場每年可出欄商品兔3000餘隻,種兔400多隻;強盛養兔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有成員50餘人,輻射帶動周邊10多個村的殘疾人發展養兔業,養兔規模達2萬多隻。

“張光芬教我如何養兔,舉行技術培訓,而且,在飼養的過程中,一旦有問題,打電話給她,她都會耐心地教。”65歲的叢木村殘疾人老葉說。

據老葉介紹,因爲是殘疾人,很難找工作,但自從開始養兔,他變得自信了,“從原來的3只種兔,到現在存欄50多隻兔,按現在的發展勢頭,用不了三年,我一個人的收入就可達到2萬元。”老葉說,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除了把多年學到的養兔技術免費傳授,張光芬還無償爲殘疾人提供市場資訊、代銷代購,並按照低於市場價10%左右的價格向殘疾人提供種兔和仔兔。

目前,張光芬正在計劃做大養兔場的規模,她還想新建肉牛養殖場、發展林下生態養雞、栽植水果和花卉發展農家樂……

當談起未來,張光芬坦率地說:“人生很短,我加倍努力讓更多的殘疾人幸福起來,這就是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