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創業典型材料

學問君 人氣:9.59K

在經歷了多年外鄉打工生活後,20xx年,王之崗返鄉創辦了XX縣燁魯木業有限公司,他的舉動爲百姓們樹立了好榜樣,而且還爲父老鄉親們帶來了掙錢的機會。附近村莊閒散的勞動力有了一個家門口打工掙錢的平臺。他爲柴胡店鎮民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鼓舞了柴胡店鎮全民創業的熱情。

創業典型材料

王之崗常說;“一個人創業的機會不能靠別人送來,只能靠自己努力拼搏掙取來,等待機會將失去人生價值,創造機會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他經常和鄉親們嘮家常,談過去、講現在、展將來。他說:“窮”不是我們的代名詞,我們要致富,關鍵還是要看我們自己願不願意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何改變我們的命運?那就是我們必須突破固有的,老化的思維定式,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

如今在他的帶領下XX縣燁魯木業有限公司佔地40畝,建有8000平生產車間,固定資產1000萬元,爲全鎮帶來了近百個就業崗位。公司裝備有全套先進的膠合板加工設備,目前擁有先進生產線四條,是一家集各類膠合板、lvl、密度板、刨花板、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出口型企業,公司擁有獨立進出口權,年產各類lvl、建築模板和各類膠合板6萬立方米,廣泛用於傢俱業、建築業和包裝業,產品質量居國內同行領先水平。年銷售收入達2300餘萬元,年利稅150萬元。

今年來,我縣將全民創業作爲全縣的“天字號”工程來抓,透過政府鼓勵、政策推動、典型帶動、宣傳發動,不斷引導各類創業主體參與到全民創業中來,這更加鼓舞了王之崗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希望。

由於早年家境貧寒,年輕時只接受過初中教育,終因家庭負擔重,繼承父業開始種地,但因耕地只有3.2畝,位置偏,產量低,全家7口人生活非常困難,是全村有名的貧困戶。譚觀源同志能具有刻苦、勤勞的風格,但很長時間他都不知道如何創業,透過鄉農民技術學校的種植新四季梨與黃桃種植培訓班的培訓後,他看準了發展種植這條致富之路。在鎮黨委、政府的鼓勵和幫助下,下決心依靠科技種植,2005年,他投入2萬多元種植了20餘畝新四季梨,黃桃,經過3年的努力,現年純收入近五萬元,2008年,透過網絡查尋,由鄉農校派出譚觀源、羅清順等人到雲南考察,發現黃桃適宜在仙坪種植,考察回來後,便在仙坪村開展種植了30畝的黃桃試驗,現已初見成效,年純收入達4萬元。譚觀源同志已成爲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成爲農村致富帶頭人。譚觀源用自己的熱血和辛勤汗水在家鄉這片土地上奏響了一曲動人的致富之歌。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十多戶農民大力發展種植業,他也從一位貧窮的普通農民人一躍成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領頭雁。

自從譚觀源認準了種植這條路,就開始埋頭苦幹。他每天早出晚歸,白天搞好種植管理,晚上努力學習科技知識,增強致富本領,同時他四處拜師學藝,訂閱了10多種植技術書,並透過報紙、雜誌、上網等各種途徑瞭解最新的資訊。每逢開展科技下鄉活動,他必到場向農技員諮詢科技資訊,較全面掌握了種植黃桃的科技知識。就這樣,他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靈活的頭腦,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勤於服務,帶領廣大羣衆共同致富。在穩步發展的過程中,譚觀源同志並未就此滿足,因爲他有自己的創業理念“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須在自己富的同時,帶動和幫助一批貧困人員脫貧致富,走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他將學到知識結合自己經驗,摸索出一套簡便易學的技術,在田邊,在村委會、在家裏舉辦培訓班向其他村民傳授科技知識、種植各種常見病防治技術,向村民宣傳黨的富民政策,愛國愛黨觀念,教育村民加強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靠自己的雙手,科學種田,科學種植,依靠科技致富。透過他對羣衆正確引導,仙坪村現在從老人到剛畢業學生幾乎人人都具有依靠科技致富的理想,帶動了羣衆積極發展生產的自覺性。並帶頭做示範,短時間內就突破了種植難題,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

現在,譚觀源同志已成了仙坪村農民的主心骨,農戶有什麼問題都願向他請教,而他也總是毫不保留地教會別人。龍啓周總是說:“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高興,每個人活着的意義各有不同,謀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管你採用什麼樣的謀生手段,都應當盡力爲國家、爲民族、爲貧困羣衆做一點有益的實事,這就是我幹事業的基本思路”。

農村社會的安定團結,種植業不斷髮展壯大,也直接促使村民的生活日益富裕起來。優秀共產黨員、雙強村幹部、致富能手紛紛涌現。當你步入仙坪村時,會發現村裏處處充滿生機,羣衆人人洋溢笑容,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在眼前:綠樹成蔭,水泥路鋪到家門口,農業生產生機盎然,人民羣衆安居樂業,經濟發展蓬勃向上,社會生活井然有序,譚觀源同志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透過自己在科學種植上的不懈努力和不斷的進取,成爲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作爲一名普通的公民,把自己的知識、技術、財富奉獻給了仙坪村父老鄉親,他的所作所爲是人們有目共睹的,在老百姓們的心中,他是一位品德很高尚人,在他的帶領下仙坪村將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

XX縣中心鎮興勝村位於中心鎮西南6公里,沒有地理優勢,更沒有資源優勢。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卻在村黨支部一班人的帶領下,先後獲得省級“五個好”建設先進村黨組織和全市“一村一品”示範工程十強村等多項殊榮。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8255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580餘萬元。說起其中的奧祕,興勝的老百姓都知道,那是他們的村支部掌握了讓興勝村繁榮興盛的法寶——遠程教育。

新農村建設的“指揮部”

興勝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透過“龍江先鋒網”視頻會議系統,按要求組織收看上級部門開展的各項視頻活動,確保上級部門的方針政策和指示精神在基層羣衆中得到及時有效地貫徹和落實。村黨支部換屆推選黨代表前,組織黨員學習換屆選舉資料片,透過正面引導和教育,爲換屆選舉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利用站點播出了《人民好兒女》系列電教片,動員廣大黨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勇於進取,樂於奉獻。在組織收看“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檔案系列輔導講座”時,省水利廳長陸兵就全省五年水利建設做了部署,村黨支部抓住發展水利建設項目這一難得機遇,春耕生產前,新打機井74眼,大型噴灌設備42臺套,在9個月無有效降雪、雨的嚴重乾旱條件下,興勝村2萬畝農田保全苗,爲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基礎。興勝村黨支部依託遠程教育站點,每月確定一天爲“遠程教育學習討論日”,召開由村“兩委”班子、黨員、羣衆代表參加的遠程教育學習討論活動。在討論中,結合所學的內容推行“幹部說事、集中議事、羣衆問事、及時辦事和定期評事”的“五事”制度,使黨員和廣大羣衆在參加學習的同時,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爲新農村建設出謀劃策。幾年來,幹部羣衆集思廣義,就改善居住環境,村屯美化、綠化等項工作進行評事,現在該村屯內路全部硬化,農戶入戶路全部硬化,廢棄地變成小花園,爛窪溏變成了荷花池,村屯環境煥然一新。

培養新型農民的“大課堂”

興勝村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學習規劃,科學合理設定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和學習時間,組織黨員幹部羣衆收看遠程教育課件,開展政治理論、農業實用技術、政策法律法規等知識培訓,爲農村黨員幹部羣衆提升素質和技能提供了優質服務。玉米種子繁育是興勝村農業發展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耕生產前,黨支部都利用遠程教育設備開展技術培訓,播放了玉米種子繁育生產技術片,農民生產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20xx年,11000畝玉米種子繁育基地在嚴重乾旱的條件下獲得全苗。今年,XX縣利用“龍江先鋒網”開闢了“依安遠教助農知識講堂”,興勝村組織黨員幹部羣衆近400人次收看了如何識別假冒化肥和甜菜、玉米等農作物生產技術等爲主要內容的7次專題講座,有效地解決了春耕生產購買農用物資難辨別、生產技術不紮實等問題。

爲村民辦實事的“大本營”

爲了解決農民羣衆辦事難的問題,興勝村依託遠程教育網絡,與鄉鎮站點聯通,建立了村便民服務站和屯便民服務點,實行全程服務代x制。以前的“羣衆辦事找人難”變爲現在的“一站服務全辦理”,可以爲羣衆提供生產資訊、勞務輸出、司法調解、計劃生育、建房審批、民政優撫等二十多項服務,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羣衆辦事難的問題,受到了農民羣衆的歡迎。

在興勝村,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隨時向村民開放,村民們一有空就到遠程教育站點來學習知識,瞭解資訊,觀看節目,學理論、學科學、用科學,用知識不斷充實自己頭腦成爲村裏的一種時尚。透過學習遠程教育播放的科學文化、實用技術、衛生健康等知識,廣大農村黨員幹部羣衆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革除生活生產中的不良陋習,營造了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農村社會主義新風尚。